第一章 汉语概说(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现代汉语概说第一章”。
第一章 汉语概说
第一节 汉语的特点
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习者能使用汉语进行交际。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掌握交际时所需要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要素是非常必要的。而研究汉语语言要素的特点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使用语言学理论有效指导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理论研究都是每一位汉语教师的任务。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注重的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语义配合,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固定的位置(语序)。无论是语素组成词,词和短语组成句子,还是分句组成复句等等,连接的手段主要不是靠有标记手段的语法成分,而是靠语义条件和位置关系。因此适合形态丰富语言的教学方法在汉语教学中常常是行不通的。下面就从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简单概括一下汉字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的特点
(一)有声调
声、韵、调是汉语音节的三要素,其中,声调是音节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它不仅有辨别词义的作用,而且声调的抑扬顿挫,使音节分明洪亮,使汉语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声调教学是汉语语音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只强调发音,而忽视声调教学,留学生的话不仅听起来是洋腔洋调,而且常会产生歧义。
(二)没有复辅音
现代汉语的音节一般可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音节界限比较分明,易于分辨。汉语中没有复辅音,像英语stop那样两个辅音相连的现象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汉语中的zh/ch/sh/ng这样的辅音是用两个拼音字母表示一个辅音音素,和其他语言中的复辅音完全不同。
(三)元音占优势
就汉语音节的组合情况来看,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但绝不能没有韵母;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单元音或者一个复元音构成。因元音是乐音,所以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较大,听起来响亮悦耳。除hng(哼)、m(唔)、n(嗯)等少数音节由辅音构成外,辅音一般不能单独构成音节。
(四)音节的表意性
现在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汉语音节区别于其他语言特别是印欧语系各种语言的最重要的特点,不是上述三个方面,而是音节的表意性。汉语带声调的音节具有表义性。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又是整字、单音字、语素三者的整合。语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所以无论是多语素音节还是独语素音节,都是能够表意的音节,音节自身都有相对固定的意义。人们听到一个音节后,就只能够在有限范围内选取特定信息,即使这些语素自身还有可能是多义语素,也只是使备选的对象更宽泛些,而不改变音节表意性的特点。
(五)语音变化 同一音节在连续发音的情况下有一些与单说时不同的地方叫“语流音变”。语流音变时有的音改变了原有的发音部位,有的音改变了原有的发音方法,有的音声、韵、调都有变化。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典型的语流音变包括连续变调、轻声、儿话等。汉语连续变调中“
一、不、七、八”的变调、三声变调、四声变调等是教学中的重点,连续变调基本上以二字连读变调为主。轻声和儿化也具有辨别词义和区别词性的作用。
二、词汇方面的特点
(一)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
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它在汉语语素中占绝对优势。这些单音节语素构成大量的单音词和双音词。
(二)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由于汉语中单音节语素绝大多数都能充当词根语素,词根语素比较多,词缀语素比较少,而且造词能力弱,因此,汉语合成词中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成新词的情况最多。复合法构词的类型又是多种多样的,若按语素之间的句法结构关系划分,有偏正式、联合式、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连动式等。其中,偏正式是最活跃、最能产的构词方式。现代汉语的词结构的组合方式和短语结构的组合方式是一致的,短语加上语调能成为句子。因此,汉语的构词法与造句法基本一致,而印欧语构词法和造句法则有很大的不同。
(三)同素词丰富
同素词是指包括同一语素的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因为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因此构词能力高的某些词根语素往往与其他语素构成能反映意义关系的同素词族。把现代汉语与现代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现代汉语语汇的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汉语词 学 学生 学习 学校 同学 学分 学期
(四)双音节词占优势
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词的结构的主要倾向。上古汉语里就有一些双音节词,中古汉语里,双音节词逐渐增多,到现代汉语里,词的双音节化就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了。①大量古代单音节词发展成为双音节词,如:目→眼睛、耳→耳朵、鼻→鼻子、石→石头。②多音节短语缩减为双音节词,如:外交部长→外长、彩色电视机→彩电、人民代表大会→人大。③新造的词很多也是双音节的,如:“离休”、“弱智”等。
英语词 study student study,learn school clamate credit semester
三、语法方面的特点
(一)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
汉语没有词形变化,既没有像英语的“-ne”、“-ly”之类的词缀,也没有动词限定式和非限定式等的区别。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例如,“不很好”和“很不好”,因语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在“我和弟弟”、“我的弟弟”中,“和”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偏正关系,由于虚词“的”与“和”的不同,因此表示的语法官司和意义也不相同。
(二)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使汉语的词类缺乏形式标志。在汉语中,不同词性的词,形式往往是相同的,很多词所能担当的句法功能并不单一,汉语的词存在着不少兼类现象。如“幸福”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它可以作定语(幸福的家庭)、也可以作主语(幸福是每个人的梦想)、还可以作谓语(你真幸福)、作补语(过得幸福)、作宾语(追求幸福)。汉语在词形上属于孤立语,词的形态屈折变化较少。只有动词词尾(着、了、过)、重叠(如动词重叠“看看”)等几种有限的形态形式。
(三)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汉语的名词必须通过量词的中介作用和数词发生结构上的联系,汉语的名词和量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是不自由的、特定的,特定的名词和特定的量词之间有一定的选择关系。如“一个人”、“一匹马”、“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动词涉及的“量”也使用量词,即“动量词”,如“去了一次”、“看了三遍”。
语气词常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如:“你是中国人吗?”“你是中国人吧?”
(四)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在汉语中,无论是语素组成词,词组成短语,或者短语组成句子,都是陈述、支配、偏正、补充、联合五种基本的语法结构关系。例如:头疼(词)-身体酸痛(短语)-(问:你怎么了?答:身体酸痛。)(句子),这几种结构关系都是“陈述”。
(五)主题比主语更为突出
汉语的主语与印欧语言的主语不是同一个概念。印欧语的主语往往与谓语有性、数、格、时、体、人称等一致的语法关系,如英语的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要求动词也做相应的变化。因而充当主语的成分是有一定限制的,甚至要有所谓的形式主语,如It blows.(刮风了,汉语说“天刮风了”反而别扭)。而汉语则不同,各种语义较色,比如施事、受事、工具、处所、时间等,只要能成为被陈述的对象都可以占据主语的位置,几乎没有什么语法关系的限制。从这个角度理解,汉语句子的主语更多地具有主题的色彩。比如:
我昨天花了500块在商场买了一件羊毛大衣。这句话有很多成分都可以移到句首作主语。
① 我买了一件羊毛大衣。② 500块我买了件羊毛大衣。③ 这件大衣是羊毛的。④ 商场卖这种羊毛大衣。汉语的语法既有与西方语言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独具特色的地方。研究汉语语法时,既要探讨语言的共性,又要探讨汉语的个性,不能用印欧语的眼光来看待汉语,更不能拿印欧语的通则来硬套汉语,应该建立适合汉语特点的语法学体系。
四、汉字方面的特点
同表音体系的文字相比,汉字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功能上的表意性,形体上的方块型和语音上的单音节形式。
(一)汉字是语素文字
语素是语言系统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汉字作为语素文字,用不同的字形表示不同的语素。一方面,它要区分读音不同的语素,例如“河”和“海”,另一方面,它要区分读音相同的语素,例如“家”和“佳”。汉语是用汉字来记录汉语的语素,因而语素的音和义就成了相关汉字的音和义,这样汉字的形体和它表示的语素、音和义就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二)汉字的形、音、义关系
现代汉字是在古代汉字的基础上历经字形、字音、字义等所方面演变而成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沿用“六书”说来分析现代汉字的形体结构,这对于留学生认识和学习汉字是十分有益的。“六书”说:“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首一类,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其中形声字数量最多。
(三)形声字的特点
形声字是由表声音的声符和表意义的形符组合成的合体字。现代汉字的形声字主要有6种格局: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和内形外声。由于汉字形体演变以及古今音的不同,现代汉字中的很多形声字变得既不表音也不表形了,但仍然有很多的形声字不同程度上具有表音和表义的功能。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对形声字进行恰当的分析和归纳,弄清楚声旁字与由它构成的形声字的语音关系和常用程度,还是可以帮助外国学生更有效地认记字形的,而且也有利于了解字形与字音、字义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现代汉字的理解。
(四)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
汉字的字形在外观上是一种全方位立体组合的方块结构。汉字的部件有上下、左右、内外、中心四种组合方式,汉字的笔画也有相接、相离、相交三种形式,除此以外,汉字的笔画、偏旁数量多,需要积累和记忆。汉字的义跟汉字的形有紧密的联系。如“扌”表示与手相关的动作,如“抬、抱、打、提”等。
第二节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教学重点
一、语音教学方面的特点和教学重点
语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语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声、韵、调和语调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语音基本知识并形成良好的技能。语音教学的难点在于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由于母语对目的语有很大的干扰作用,所以母语不同的留学生,在学习声调时产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日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所以日本留学生有声调意识,但是因为汉日声调的差别,日本学生在学习声调时,常会出现以下的问题:①一声不够高,日本学生常常只能发到44或更低;②二声,一些日本学生只能发到24,由于起点不够高,升调时也达不到相应的高度;③三声,日语中没有曲折调,有些学生发音时起点太高,中间很难降下来,还有一些学生过分强调上升的部分,把三声发得和二声一样。④四声,日本学生常常发为31或52,起点过低或降不到位,很多学生在发音时担心发音不准,常常会把四声发得很短来掩饰自身的缺点。
韩语是一种无声调的语言,因此韩国学生很少有声调意识,他们的问题有:①一声调值低,常常只能发到33;②二声,除了和日本学生一样存在升不上去的特点外,韩国学生还存在性别差异。一般韩国女学生的二声发得较好,但是会将二声扩展到其他非二声的字词上,而男学生四声发得较到位,升调则达不到音高;③三声容易发为二声;④四声,偏误较少,主要是起点不够高。
泰语也是有声调的语言,泰国学生在声调方面的问题较少:①一声不够高,达不到55;②四声降得太过,字音拖得很长。
此外,张旺熹(2004)把外国成年人学习汉语时的“洋腔洋调”现象归纳为四个层面:单字音节层面,语流音变层面、语调模式层面、语调与语义的配置关系层面。
除了声调教学外,声母、韵母的教学也十分重要。几组易混淆的声母有: 1)六组送气与不送气音声母:b/p、d/t、g/k、j/q、z/c、zh/ch 2)三组声母z/zh/j、c/ch/q、s/sh/x 3)声母f/h、p/h 4)声母l/r 外国学生学习起来困难的单韵母是:e、i、u、ü,复韵母的主要问题是韵头丢失、前鼻韵尾和后鼻韵尾的混淆等。
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将音系教学和语流教学相互融合、相互照应。语音课堂的教学技巧有图示法、手势法、对比法、夸张法等。
二、词汇教学方面的特点和教学重点
词汇教学主要涉及词汇量的控制、词的选择、词义解释、词汇练习方式等问题。词汇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有:浅显讲解原则、精讲多练原则、及时总结、反复练习。词汇教学技巧可分为词汇展示技巧、词汇解释技巧、词汇练习技巧、词汇积累技巧。值得注意的是,在语汇教学中必须有对比意识,即将留学生母语语汇与汉语语汇进行对比,从而帮助学生将它们的语义体系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汉外词汇对比可以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入手。整体指的是汉语有别的语言没有的“国俗词语”,包括:①名物词语,即反映中国特有的物质文化的词语。在讲解这些词语时,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资料让学生理解。②制度词语,即反映汉民族特有的政治、军事等制度的词语。在讲解这些词语时,可以让学生同自己国家文化中相关的知识进行讨论,从而加深理解。③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通过介绍传统的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讲解这些词汇的语用环境,确保学生可以正确使用。④征喻词语,即具有象征意义或联想意义的词语。高级阶段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相关的古诗,让他们体会其中的深意。⑤交际词语,这些词语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级阶段,这些词语可以作为固定用法,通过反复操练,达到熟练的程度。局部指的是汉语和外语都具有的“对应词语”,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基本相同或相当,但在用法上会存在差异,会影响学习者的理解和掌握。
三、语法教学方面的特点和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法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语法项目的选择、语法点的编排、语法点的解释和练习等。在课堂教学中,语法教学只是多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而且语法教学是围绕或结合综合技能训练展开的。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中,必须进行汉外语法对比。通过科学的对比分析,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语言教学内容才有深刻的理解,能准确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材编写和进行课堂安排。而对语言学习者来说,适当地了解母语和目的语的特点与差异,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他们排除母语产生的负迁移作用,减少偏误的产生,以便正确运用目的语。如汉语中的同义句式。
除了对比分析外,还要注意将所教内容进行简化和浅化。例如在讲解“把”字句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扌”跟手有关,然后告诉学生“把”字句是用来表示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移动。可以给出几个典型例句,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例句的共同点。比如:①我把那杯水喝了。②他把门打开了。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这些语法规则后,给出语用情境来帮助学生领悟“把”字句的用法。在给学生讲解语法时,不可以将理论研究的成果详细展示,可以通过图示将句式表示出来。例如,“把”字句可以简单的表示为:S+把+O1+V+(„„)。这样学生在使用“把”字句时,会有意识地套用这个格式。此外,初、中、高级的语法教学应该各有侧重:初级阶段主要应解决正误问题,即侧重最基本的语法形式的教学,使习得者具备区分正误的能力;中级阶段主要解决语言现象的异同问题,即侧重语义语法教学,使习得者具备区分语言形式异同的能力;高级阶段主要解决高下问题,即侧重语用功能语法教学,使学习者具备区分语言形式高下的能力。
总之,语法教学应遵循精讲多练、深入浅出、分散难点、注重用法等原则来进行。教学的一般性策略和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①在教学中突出语法的重难点;②从句型入手把句型操练与语法规则的归纳结合起来;③在语篇和话语中体会句子的语法意义;④语法规则的教学与语义、语用、功能的教学相结合;⑤精讲多练,以练习为主;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编排语法项目;⑦重视纠正学习者的系统性语法错误。
四、汉字教学方面的特点和教学重点 概括地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字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外国学习者的汉字能力。所谓汉字能力指的是用汉字进行记录、表达和交际的能力。主要包括写、念、认、说、查五个要素。其中,写、念、认各以汉字的形、音、义为理据依托,是成就汉字能力的基础因素,属于本体范畴;说和查是以汉字的形、音、义为基础,以熟练掌握本体范畴内的各个要素为前提,来称说和使用汉字,是写、念、认诸要素在应用领域的延伸,属应用范畴。
许多学者总结出汉字教学基本步骤:先教基本笔画;从基本笔画到独体字;分析合体字、化繁为简;把字和词的教学结合起来等。也有学者指出,在汉字教学中应从笔画开始,注重字素、汉字基本结构和常用汉字的教学方法。部件教学是把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作为部件,在对部件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以部件为基础单位实施汉字教学。相对于一般的笔画教学,部件教学较好体现了形象直观原则、由简到繁原则、适合记忆原则、适合区别对比原则等,增加了学习的便利性,减轻了学习负担。
教汉字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汉字类型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因字施教”。教形声字时,可以采用类推的方法,在学习一个字的基础上,认识一系列相关的字,这也就是认识一些同一部首且意义相关的常用字。也可以利用形声字表音的特征,根据音符联系的方式来认识一些音同或者音近字。除了针对各类字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利用“形——义”联系,辨别形体相近字。
总之,教师通过分析、归纳,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的笔画组合观、部件结构和整体辨认观,加快汉字的认知速度。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汉字的应用上。汉字大多数可以作为汉语语素的书写符号,词义常可以根据汉字的字义分析。例如学习了“人”字后,利用所学过的汉字组词,有:男人、女人、老人、军人、工人;人口、人才。只要理解了“人”字的意义,对这些词的理解就不是很难。所以如果学生对字的形、义建立起联系后,对某些词义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也就有利于词汇的学习和掌握。
幻灯片1 第五章同义词和反义词一、同义词(一)同义词的产生和类别 1.同义词产生的原因(1)由于同一概念的不同造词而形成的。 (2)因吸收方言词而形成的。 幻灯片2 (3)因新旧词并存......
第1篇:学习,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概说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概说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学科的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
汉字概说左民安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代表有声语言的,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它们都是以语言为基础,依赖于语言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方块汉字,就......
通讯稿概说名师讲座通讯稿模板:标题**年**月**日几点,我院“名师讲座”系列活动在***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为我院师生进行主题为“如何写法学论文”的讲座。***(领导 )和各级......
第一节 语法概说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语法的含义、性质、单位和8种句法成分的含义及其在动词谓语句中的相对位置。教学内容 1.语法的含义。 2.语法的性质、单位。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