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五要素分析三鹿集团的失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鹿集团失败案例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要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内部控制》 适用班级:会B0921-
29、会B0931-33 论文: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分析一个公司的成功经验和倒闭教训。要求:字数不低于3000字;小四,楷体;段前段后0间隔,行间距固定值25磅;纸张16K,双面打印;紧接着题目答题;论文要有题目。提示:至少要写三部分,如公司背景、从内控角度分析及提出建议等。相关知识:控制环境(分别从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风险评估{分别从风险识别(技术发展、竞争、经济变化、员工素质、公司活动性质)、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三方面}、控制活动(分别从职务分离、实物控制、信息处理控制和业绩评价等四方面)、信息与沟通(分别从确认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采用恰当的货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揭示等三方面)和监控(监控包括持续性的监督活动和个别评估两方面)。
班级: 姓名: 学号: 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分析三鹿集团的失败
公司背景: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在乳制品加工企业中位居全国第三名。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三鹿集团先后荣获省以上荣誉称号二百余项。
2008年9月11日,由于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搀杂致毒化学物三聚氰胺曝光,三鹿集团被迅速推向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田文华由此成为“中国乳业的罪人”。三鹿毒奶粉事件暴露了乳品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针对问题最为突出的三鹿集团,分析一些并不完全的见诸媒体的材料,即可以看到其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端倪。三鹿集团让我们警醒,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关乎企业的盛衰 荣辱、生死存亡。以下运用五要素的分析方法,对三鹿集团进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1、内部环境,该要素是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所在,涵盖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诚信与道德观等。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鹿集团的大股东享有56%的控股权,第二大股东是持有43%的股权,其余1%的零散股份由小股东持有。从表面上看,三鹿集团具有形成良好治理的所有权结构。但大股东三鹿乳业公司推行的是员工持股,并且由经营者持大股,96%左右的股份由900多名老职工拥有,因此,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相当分散。以田文华为代表的强势管理层的存在,使得三鹿集团的治理结构演变成内部人控制。
对于三鹿集团 的企业文化,对于他们履行的社会责任,对于他们取得的这些荣誉,没有谁会给予完全否定。但是,必须注意到,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地是通过其提供给社会的优质产品来实现的,提供优质产品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三鹿集团产品中含有大量三聚氰胺已经大白于天下,它给婴幼儿及食用者造成的身心伤害、给中国奶业造成的恶劣影响,尤其是发现问题后的处理方式,都让其所取得的荣誉一文不值,更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在我国,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沽名钓誉式的承 担、履行社会责任者比比皆是。三鹿集团的所作所为当属此类无疑。至于诚信,更是一块厚颜无耻的遮羞布。2,风险评估
企业识别内部风险,风险评估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关注下列因素: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在人力资源方面,对于三鹿集团内部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难以作出有无风险的准确识别。但田文华在问题奶粉逐渐暴露过程中的应对方 式,足以让我们怀疑她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不少奶农和专业人士不相信三鹿集团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对原奶在收购环节中被掺入三聚氰胺毫不知情,三鹿集团奶 源部有几百人,全体员工中数千人,他们中间许多人老家就在农村,到村里走一走就能听到风声。
在管理方面,对乳品企业来说,最重要的风险点无疑是原料奶的采购质量。我国乳品加工厂一般没有自己的奶源,主要采用的原奶采购模式,就是“奶农——奶站——乳企”,三鹿集团也不例外。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增加了中间商环节,乳企无法直接、全面地控制奶农和奶站,缺乏具体的管理办法及监管部门。在蒙牛、伊利等标杆企业的竞争压力之下,在激烈的原奶争夺战中,三鹿集团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弱化,最终酿成了毒奶粉事件。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运用相应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一般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 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在食品厂家,除了这些一般控制措施外,重中之重的是质量控制。在食品行业,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三鹿集团没有直接控制的奶源,低价收购对应的是质量检验的放松。跑马圈地的粗放扩张、不计成本的奶源争夺,在此次事件中被完全暴露出来。重大风险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的失灵,是三鹿集团存在的另一个重大问题。三鹿集团在知情的情况下,继续生产和对外销售,导致事态扩大。事情暴露后,三鹿集团采取对媒体隐瞒和否认的做法,从坚决否认到遮遮掩掩,从推卸责任到被迫道歉,在事件到了无法隐瞒的时候,才开始产品的全面召回。4,信息与沟通
这个要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内部控制的神经系统,它要求企业及时、准确地搜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与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三鹿集团的企业规模不断膨胀。无法有效地管理企业,成为制约三鹿集团发展的一大问题。新华社报道,经调查,2007年12月以来,三鹿集团陆续接到消费者关于婴幼儿食用三鹿牌奶粉出现疾患的投诉。经企业检验,2008年6月份已发现奶粉中非蛋白氮含量异常,后确定其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有关问题仍在深入调查中。直到8月2日,三鹿集团才向石家庄市政府 做了报告。按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但三鹿集团“长期隐瞒问题”,既没有积极主动地收集、处理和传递相关信息,没有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情况,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披露信息。5,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两大方面。三鹿集团提出了“四统一分一集中”的集约化奶牛饲养发展思路,即“统一领导、统 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分户饲养、集中机械化挤奶”,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奶牛场、集约化奶牛养殖小区等多种形式,三鹿集团在养殖区建立技术服务站,派出驻站员,监督检查饲养环境、挤奶设施卫生、挤奶工艺程序的落实。驻站员监督检查是其内部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意义重大。驻站员监督检查,是日常监督中重要的一环,但是三鹿集团未能落实到位,导致在原奶进入三鹿集团的生产企业之前,缺乏对奶站经营者的有效监督。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 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早产奶事件发生后,三鹿集团将销售部门有关人员调离岗位,对酸奶销售直接负责人采取了扣除20%年薪的处罚。按理说,这是企业开展全面的业务流程专项大检查的一个极好时机,不知三鹿集团是否安排这样的工作。“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后,三 鹿集团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农村奶粉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上,将自己的产品到底有没有质量问题搁置一边,再一次放弃了整固山河的历史机遇。
提出建议:在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从三鹿集团的失败来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做好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科学方法,现在的买方时代已然到来,重视内部控制是在这一时代下跟进时代脚步的必然方式。
根据三鹿集团失败案例,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提高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首先是因为企业各级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只有企业各级人员认识上得到了提高,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人员才能真正地贯彻企业的各项制度。在业务运作过程中才能真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提高经营者对内控制度的认识极为重要。
2.加强信息沟通。信息沟通就是向企业内各级主管部门、其他相关人员以及企业外的有关部门及时提供信息,通过信息交流,使企业内部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使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以便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
3.加强活动控制,适当的职责分离。适当的职责分离要求企业全面系统的分析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的职务,实施相应的企业内控措施,用制度约束不相容职务的兼任,这样有助于防止各种有意或无意的错误,以实现必要的牵制和制衡。
4,优化控制环境,首要的是企业的管理者重视起来。其次,要培育遵守制度的企业文化。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现代企业也要成为“法治企业”。无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是最基层的企业员工,都应当对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以制度为标准检验经营管理的对错和效果,发挥其保护、监督、制衡的作用。再次,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实际而论,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尚处于原始阶段,离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还有相当差距,应该抛弃个人经验主义的一些东西,以谦虚的态度,从大型企业、先进同行那里学习管理中的好制度、好方法。同时,还要善于从书本上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敏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和制订适合自身管理和发展的内控制度。
三鹿集团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敲响了警钟:创建和谐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确定了一个企业的基调,它影响着整个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控制意识,在三鹿集团的案例中,如果该企业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就有可能降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企业应从各个方面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使企业能够提高效率和功效,防患于未然,为企业健康运行提供保障。内部控制的加强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国家也要给企业塑造一种重视、开发和研究内部控制的宏观环境。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内部控制》 适用班级:会B0921-29、会B0931-33 论文: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分析一个公司的成功经验和倒闭教训。 要求:字数不低于3000字;小......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透视三鹿事件折射出三鹿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就我个人的看法,打一个比方:如果把内部控制比作企业的地基的话,那么控制环境则是这个地基的钢筋。很难想象......
一、实例选择统计表实例名称三鹿集团破产实例表述自2008年6月28日发现第一例“肾结石”婴幼儿病例,后被证实是因食用三鹿奶粉致病,毒奶粉事件震惊国内外,三鹿集团首当其冲,“三......
会计092203H高瑞芳200922140310五种竞争力模型分析——海尔彩电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24个制造工厂,10个综合研......
关于三鹿集团案例的分析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在乳制品加工企业中居于全国第三名,是国家重点的龙头企业,曾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两百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