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_院前急救的风险及对策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6:48: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院前急救的风险及对策”。

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都有哪些因素并制定防范防止对策。方法:通过对2007年到2010年我院120指挥中心反馈的意见表及相关的急诊护理管理资料进行预见性分析。结果:使我院前急救理质量得到提高,医疗纠纷明显下降。结论: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培训,降低了护理风险,确保院前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和安全。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它是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护是从救护现场到达医院之前的紧急处理和转运途中监护的整个过程。其唯一目的是挽救患者生命、使院前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降到最低。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某些不确定的有害因素直接或问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结果的可能性[1]。作为一线的护理人员由于长期处于急救状态,工作涉及范围广,具有多病种、多学科、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处置、抢救等多个环节和过程中,它要求护理人员要利用有限资料在短时间内做出临床决策对患者进行救护[2]。由于救援任务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要对院前急救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现将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介绍如下。1直接护理风险

1.1急救药品、物品、器械准备不足或使用不当

由于现场救护的紧急性和复杂性,救护车上的物品、药品准备不充分,或者由于使用后没有及时补充和检查不及时,导致物品失效、仪器不能正常使用,导致无法及时给予正确救治,延误抢救时机[3]。院前急救环境往往比较乱,护士在抢救时拿错药给病人注射,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2急救护理技术不熟练

院前急救场所大多在家里或马路边,要求准确、迅速但由于人手有限、环境复杂再加上精神紧张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护士在静脉注射时不能一针见血或气管插管不顺利等都会延误抢救时间。由于家属或路人目睹抢救过程,如果急救技术不熟练或不及时或采取了错误的治疗手段就会致护患关系矛盾激化[4]。另外护士使用抢救仪器不熟练专业知识不全面、抢救流程不熟悉、应急抢救配合能力差等,都易引发延误抢救时间,对患者造成伤害。1.3急救医疗仪器设备管理不善

由于当班护士未及时检查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风险,仪器本身的潜在事故造成的风险,对于急救仪器必须保证百分之百的完好,要有专人保管、固定地点放置、按时清点、按时消毒、定期检查保证在外出使用中不出故障[5]。1.4未实行告知,知情同意

在院前急救中,医护人员为了挽救患者,容易忽略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或者忘记告诉患者或家属,以致意外发生如在使用急救仪器或紧急抢救技术如气管插管、除颤等未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一旦患者抢救不成功,容易引起纠纷[6]。曾有人报道[7]在院前急救护理操作时,遇到给一名危重病人吸痰时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而发生纠纷的事例。1.5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风险意识淡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患者对自己就医权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院前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护理人员不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明确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义务,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不能及时告知或较少告知[8]。常见的风险包括:未严格按照预案流程,病情变化进行抢救,没有及时书写护理记录,涂改或遗漏,对执行口头医嘱的记录不完整等,尤其在涉及多学科的疾病时更容易发生。如果风险意识淡薄,没有及时准确的书写护理记录,不仅无助于护理经验总结和提高,院前急救护理水平,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9]。

2间接护理风险 2.1出诊不及时

由于个别护士急救意识不强,时间观念淡薄或者由于司机、担架出车速度慢,或是路上交通阻塞等原因致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间拖延,延误了患者的抢救时间,从而导致纠纷。2.2 医生未进行详细体查

院前急救时,有些患者拒绝入院,医生未进行详细体查及未告之病人预后,结果第二天病人猝死而引发医疗纠纷等。2.3转送途中问题 转送途中,医生未向患者或家属交代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如脊椎外伤患者在搬运或固定时不当,输液、输氧管道脱落,气管导管脱出等 或由于观察病情不到位,未提前评估路况,是患者输液速度改变引起患者病情恶化[10]。3预防对策

3.1 提高法律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通过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使护士充分认识学习法律的重要性,让管理者要结合法律和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11]。由于院前急救有很强的技术性、服务性、复杂性,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提高在岗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强化职业风险防范意识,让医护人员懂得如何在工作中应用法律保护患者和自己,提高遵照法律程序处理护患矛盾的能力。

3.2 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院前急救护理中,患者大部分为危重患者,护士素质的提高对抢救急、危患者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12]。因此要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通过对护士进行急救技术的培训和考核,使其熟练掌握心脑肺复苏技术、静脉注射技术、止血、包扎、固定等常用技术,确保护士能在复杂的情况中冷静工作[13]。要必须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应当戴手套预防感染。

3.3规范接听120电话

接听120电话时要做到仔细询问、详细记录、正确评估病情,并且根据病情准备相应的急救物品。对于接听电话的技巧要在科内组织共同学习,要求人人熟练掌握接听电话的技巧,建立内容详细的电话登记本,并逐一做好记录[14]。出车途中也要及时与呼救人取得联系,以便更好的了解病人情况并做好临时急救指导,来稳定呼救方的焦急情绪。

3.4 制定转运风险预案,重视患者病情观察

转运途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转运是抢救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15]。医务人员必须守在患者旁边,不能坐副驾驶座,随时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变化和家属的心理需求,发生变化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患者得到不间断的治疗和护理。

3.5 尊重患者及家属知情权

医务人员在对病人急救前必须向清醒的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时可能发生的风险、存在的利弊关系以及失败的可能性,征得同意签字后方可执行[16]。医护人员接诊患者后应及时了解病情,对于病人潜在风险向患者或家属进行详细交代,使家属在患者病情变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纠纷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张颖,高秀芬,史忠兰.急诊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2(1):53.[2]Morrow DA, Antman EM, Sayah A, et al.Evaluation of the time saved by prehospital initiation of reteplase for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sults of The Early Retavase-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ER-TIMI)19 trial.J Am Coll Cardiol.2002;40:71.[3]刘桂华.浅谈院前急救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9,7(3):94.[4]琪琪格,陈艳.院前急救风险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J].地方病通报,2008,23(5):98-99.[5]林晶.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l7):210-211.[6]李红平.院前急救中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天津护理,2008,16(6)344-345.[7]黄斌英.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探讨及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9-20.[8]黄万英.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J].临床护理,2010,19(6):102-103.[9]李明凤.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87.

[10]吴振会.风险管理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8,8(9):115-116.[11]周丽萍.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819-2820.[12]Welsh RC, Chang W, Goldstein P, et al.ASSENT-3 PLUS Investigators.Time to treatment and the impact of a physician on prehospital management of acute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sights from the ASSENT-3 PLUS trial.Heart.2005;91:1400.[13]谢弘.院前急救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70-3371 [14]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浅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7):398.

[15]徐龙,娄婷.浅议医院如何适应医疗纠纷举证的新形势[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8):469.

[16]吕传柱.中国院前急救的标准化问题[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8):571—572.[17]孙玫,杨翠芳. 护理风险管理概述[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1):28-30.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发生的护理安全事故资料,找出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质量......

院前急救医疗纠纷原因及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医疗纠纷原因及防范对策百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黄永义【摘 要】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医疗纠纷防范措施。方法 建立健全院前急救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出诊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院前急救护理岗位职责

院前急救站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一、须持证上岗,具备良好的素质,高尚的医德,具备较强的急救意识,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感。二、接到出诊通知后,根据伤病员的病情特点,迅速准备好有关抢......

院前急救的特点与护理

院前急救的特点与护理作者:作者:关若珊作者单位:淄博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 淄博 255120 来源:医学期刊 / 护理学与医疗保健收藏本文章【关键词】院前急救 特点 护理......

急诊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和防范对策

急诊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和防范对策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 其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我科结合门急诊护理安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健全......

下载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