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认识正负数 台儿庄 郑敏_第1课时认识正负数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6:48: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第1课时 认识正负数 台儿庄 郑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1课时认识正负数”。

《认识正负数 》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页内容、第4-5页相关题目。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意义。

3.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4.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量的理解。教具、学具

温度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一)创情板题示标导学 1.创情板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出示信息窗)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信息窗中提供的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1:零上13℃与零下3℃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 问题2:比海平面低155米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 问题3: 零下10℃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 „„

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问题1:零上13℃与零下3℃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 问题2:比海平面低155米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

师:我们今天要借助解决这两个问题学习新的内容——认识正负数。板书课题:认识正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你们喜欢旅游吗?采用直观演示法,创设观看“中国的热极在哪里”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同时能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

2.出示学习目标

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意义。3.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

3.出示自学指导

过渡:目标明确了,有没有信心达到?生答。

师: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面请自学指导来帮助。(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页和第3页上的“红点”中的内容,重点看黄底色对话框中的内容。用好手中的温度计,要认真观察并动手拨一拨。思考:①零上和零下以谁为分界线?能用符号表示出来吗?②海平面是什么意思?比海平面低能用符号表示吗? ③什么是正数和负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④生活中那些现象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举例说明。5分钟后,比一比谁汇报得最清楚。】

师指名读自学指导,要清晰响亮。

(二)看一看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调查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请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并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发言情况。

3.全班汇报

(1)师引导: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对第一个红点的理解。

【预设】学生想法

(一):以0为分界线,在0刻度线以上为“零上”,在0刻度线以下为“零下”。可以表示为↑13℃表示零上13℃,↓3℃表示零下3℃。

质疑:为什么零上13摄氏度要往上数,零下3摄氏度要往下数? 生释疑:因为零上13摄氏度比0摄氏度高,所以是从0摄氏度开始入上数13个格;零下3摄氏度比0摄氏度低,所以是从0摄氏度开始往下数3个格。

学生想法

(二):我们组是这样表示的,△13℃表示零上13℃,▽3℃表示零下3℃。

学生想法

(三):我们组是这样表示的,∨13℃表示零上13℃,∧3℃表示零下3℃。

质疑:还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吗?

生释疑:零上13℃,用“+13℃”表示,零下3℃,用“-3℃”表示。师点拨:大家独创的符号真不错,但在数学研究时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符号,所以我们规定:用一组相反的符号“+”和“-”表示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通常表示:

板书+13℃-3℃

质疑:38℃、49℃、82℃能用符号表示吗?

生释疑:38℃、49℃、82℃是零上38℃、零上49℃、零上82℃,可以用+38℃、+49℃、+82℃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温度计,学生通过动手拨温度,观察温度计上的数字排列等活动,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明确“0与正负数”的关系。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使自己的记录形式简洁明了,而且向学生渗透只有我们的方法统一,才能便于我们的研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同时感受到了数学符号化的思想,体会了数学的简洁思维性。

(2)师引导:同学们对第一个红点的理解较好,谁能说说对第二个红点的理解.【预设】生:我通过看书了解到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以海平面为分界限,海平面以上用“+几”米表示,海平面以下用“-几”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表示为-155米。

(师课件出示海平面示意图)

师根据海平面示意图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高度和海平面的意思。

师点拨:用相反符号表示的这些数像+

13、+

38、+49„„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

3、-

10、-155„„都是负数,读作

三、负十„„“-”是负号。

生质疑: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就一定是负数吗? 释疑: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生质疑:正号可以省略,负号可以省略吗?

释疑:负号不能省略,否则会引混淆,就不能区分意义相反的量。生质疑:正数有几个?负数有几个? 释疑:正数和负数都是无限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已知经验,通过交流、质疑、释疑,让学生总结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不仅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更是加深了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

(3)师:谁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的现象?

【预设】生(1):以学校为界限,学校以东用正数表示,学校以西就用负数表示。

生(2):记账时如果收入150元,记作+150元,那么支出70元,应记作-70元。

生(3):仓库进出货时,进货数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出货时的数量用负数表示。

生(4):商店经营时的盈利(或赚了)和亏损(或赔了)现象能用正负数表示。

生(5):上车的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的人数用负数表示。生(6):球赛时赢了和输了能用正负数表示。„„

师:同学们都用正、负数表示出了生活中的一些数量,你们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引导学生说出:具有相反的意义。

师总结点拨: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习惯上记账时的收入、仓库进出货时的进货、商店经营时的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反的记账时的支出、仓库进出货时的出货、商店经营时的亏损等用负数表示。

【设计意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对正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又认识了一种新的数,能说说你的收获和感受吗?

【预设】生1:今天我们认识了正、负数,像+13℃、+38℃、+49℃ „„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负号不能省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生2:还知道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我们学会了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生3:我们还知道了温度计的读数是以0刻度为界限的,0刻度以上的是正数,0刻度以下的是负数。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认识了正、负数,在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时,要先确定一个量为正数,相反的量就是负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与升华。

四、巩固运用,拓展提高

(一)考一考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题目)

1.课本第4页“自主练习”第1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正、负数的读写法,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正数其实就是以前所学过的数,知道正、负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出示课本第5页“自主练习”第3题

3.出示课本第5页“自主练习”第4题

指三名“学困生”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台下巡视,收集典型错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议一议 1.更正

(1)观察。做完的同学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和你是否一样。

(2)纠错。和黑板上的板演不一样的同学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原题旁边更正,不要擦去原来的)下面的同学如果发现自己错了,在下边要及时改正过来。

(1)板演:

正数有:+

4、+2.8、+8/

9、+

7、+16、0 负数有:-

8、-20、-1/

2、-15.7 更正:正数有:+

4、+2.8、+8/

9、+

7、+16 负数有:-

8、-20、-1/

2、-15.7(2)在课件上。

(3)板演:下车乘客表示为:-8 2.议一议。

师:到底做得怎么样呢?下面咱们来评议一下。

(1)师:请看第1题。

同意板演同学做对的请举手?(生不举手,师划×)同意更正对的请举手?(学生举手,师划√)师追问1:错、错在哪儿? 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师:请看第2题,第3题。出示在课件上学生做的题。

师:有没有错误,错在哪里?学生指出并更正。3.师:我们这三个同学的做题情况,可以得多少分? 我们再看他们谁做的规范,最认真,得“★” 4.师:现在批改一下自己的做题情况。(生批改)师:全对的“举手”? 生举手,师统计正确率。

5.小结:想一想,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

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汇报。6.练一练

师:下面咱们就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最细心、书写最整洁!

作业: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认识正、负数

(1)正数:+

13、+

38、+49„„ “+”是正号,可以省略

负数:-

3、-

10、-155„„ “-”是负号,不能省略(2)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本节课有以下亮点:(1)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本节课情境的创设旨在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正、负数,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通过质疑问难突破重难点。

正负、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温度的学习及表示方法的尝试,让学生初步感知正负数的意义,接着通过质疑问难,掌握了重点。另外,学生已经初步感知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质疑、释疑探索出正、负数和0的关系,突破了难点。

(3)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为进一步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举了生活中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师不要小看学生,他们潜在的能力要靠我们教师去挖掘,让学生说“生活中的正负数”这一设计,也让我大开眼界,使我坚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可忽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举出了“赢了、输了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有的同学想到“赚了、赔了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超市经营中的正、负数”、“海

拔高度中的正、负数”、“老师的体重”等一系列的例子,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总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生活经验,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尽可能地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引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努力争取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感受,做到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使用建议:这一课概念理解比较抽象,如果能在教材的伸缩面适时拓展一下可能会更好。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大小,体会当温度越来越往下时,温度就越来越冷,离0越远,负数就越来越小;反之,温度越来越高,正数就越来越大。

台儿庄区实验小学 郑敏

第1课时 认识平角与周角 台儿庄 林向阳

认识平角与周角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2~33页信息窗1,第1个“红点”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平角和周角,初步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2.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

认识正负数

认识正负数教学目标:1、在生活中寻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正负数的意义。2、通过温度计的演示,学会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

第3课时平移 台儿庄 张超

平移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1—42页的平移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及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平移现象。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四年级认识正负数

认识正负数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会读写正、负数。2、经历正、负数符号化的过程,培养符号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正负数课件

认识正负数课件认识正负数是初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接下来由小编整理了认识正负数课件,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认识正......

下载第1课时 认识正负数 台儿庄 郑敏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课时 认识正负数 台儿庄 郑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