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七军的长征精神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长征精神”。
论红七军的“长征”精神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西境内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伟大革命序幕。红七军作为百色起义所建立起来的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短短有建制的近两年内,它英勇善战,百折不挠,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百色起义之后的红七军征战历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9年12月至1929年1930年1月,保卫和巩固右江革命根据地;第二阶段、1930年2月至1930年10月,转战黔桂边;
第三阶段、1930年11月至1931年7月,“长征”北上江西。
百色起义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和异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有益于后人的敬仰和对后人的教育意义。作为百色起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七军的“长征”精神亦将永放光芒,泽被后人。狭义上的红七军“长征”是指1930年10月红八军第一纵队编入红七军之后,红七军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转战桂黔湘粤赣边,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的征程,行程达一万二千余里。广义的红七军“长征”应该包括红八军第一纵队1930年3月出师征剿靖西,因内部叛变,与红八军军部失去联系后,转战桂滇黔边,行程达七千余里,1930年10月编入红七军的历程和1930年11月之后的红七军北上江西会合中央红军的历程。整个红七军的“长征”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一路上,他们不畏险阻,排除万难,发扬高尚的无产阶级革命奉献精神,最终完成与中央红军会合的目标。在这过程中,造就了永载革命史册的红七军“长征”精神。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工作方针和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是红七军“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百色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红七军是在百色起义之后由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基于此,党的各项基本工作方针和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得以在红七军全面贯彻。党员干部是红七军中的坚强柱石。红七军从建立之始就将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位,将支部建到连队,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建立政治委员制度和各级士兵委员会,以保证官兵平等。1931年1月,红七军经过艰苦转战,抵达全州县。前委在此召开会议,总结离开根据地以来的经验教训。经过邓小平等同志的努力说服,前委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转向湘粤边,并将十九、二十两个师编成三个团。这是红七军前委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解决了战略方针的失误,是红七军得以幸存的重要条件。
第二、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斗志是红七军“长征”胜利的可靠保证。红八军第一纵队在凌云彩村遭遇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且是处于不利的战斗地域,但是红八军的将士浴血奋战,终于在敌人的层层包围中冲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继续转移。在转移的途中又是人烟稀少,补给困难,部队减员严重。部队中出现悲观动摇情绪,但是在党的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之后,部队的士气提升,最终完成与红七军的会合。1930年12月,红七军受“左”倾错误影响,在攻击天河和武冈未果且自己受到很大程度消耗的情况后,又在极度疲劳和给养不足的情况下长途奔袭占领全州。在1932年1月,红七军从湖南道县转战江华,时至寒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将士仅着单衣,靠坚强的意志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
第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团结在党委周围、人民军队忠于党,是红七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在艰苦的革命根据地初创阶段,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其得以建立的重要原因。而在军队的征战过程中,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显重要。危难时刻,共产党员是红军最为可靠的力量。党对军队的领导使得党的纪律在红军中贯彻。这是红七军能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保持人民军队本色的重要原因。真正的人民军队才能够战无不胜,争取更大的胜利。
红七军“长征”的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划下浓重一笔。红七军的“长征”绝不仅仅是一支地方红军与中央红军会合的过程这么简单。它是红七军在受“左”倾错误影响的情况下,在攻击大城市的目标无果之后,一路为寻求更好的发展而斗争;是在反动军队层层的阻扰之下和不断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之后与中央红军会合的长途征
程。红七军“长征”的胜利完成,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具有异常显著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首先,红七军的“长征”培养了一批久经考验的党的优秀指战员。经过一万二千余里的艰苦奋战,红七军由最初出发是7000多人的队伍,到与中央红军会合时仅剩下2000余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幸存下来的这2000余人,都是党的优秀儿女,是红军的骨干力量,是不可多得的革命精华。第二,红七军的“长征”为之后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红七军与中央红军会合之后,参加了中央红军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七军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中央红军长征。原经历长途征战考验的红七军将士们,在中央红军长征的途中,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发挥个人作用,以自己的努力推动中央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第三、红七军的“长征”保持了共产党和红军的良好形象,在普通贫苦百姓的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无论是红八军第一纵队还是红七军的主力部队,在转战的过程中,虽然自身条件异常艰苦,但是都是纪律严明,对普通民众秋毫无犯,而且常还接济贫苦百姓,没有犯流寇主义,这在客观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良好形象,使得更多的百姓支持党的各项工作。最后,红七军的“长征”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精神丰碑。红七军的“长征”是一部史诗,实事求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等是红七军“长征”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时间如何变迁,“长征”精神将会永发光彩,激励后人。在目前,全区各族人民正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而努力奋斗过程中,百色也正处在“四地一带一枢纽”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奋力前进中。正是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期,全区人民更需要发挥百色起义精神和红七军“长征”精神,努力奋斗,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目标。
附:
个人简介:吴熙威,1985年出生,男,苗族,广西乐业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
通信地址:广西南宁市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班 邮编530006 电话:***
论“长征精神”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
浅论“长征精神”黄榆婷 120215410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1班摘要: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和发扬......
我注册了一个网易邮箱账号***@163.com密码Yangguangdy123姓名:靳海燕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060125论长征精神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得......
论长征精神70年前,红军战士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胡锦涛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我和红七军》观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