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包括”。
单选:
(十)1、2、我国最早颁布的一部综合性环境基本法是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法》
3、《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了
4、水质标准
5、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现的生态规律是 “物物相关”律
6、广义的环境管理指+ 全国环境保护会议8、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法》
9、国家对环境保护技术项目的开发提供资金支持体现了环境保护制度。
10、当事人对由于破坏环境受到的行政处罚不服的11、国际标准组织简称:ISO12、环境诉讼中,1314、中国最早对固体废物进行的管理方式是综合利用
15、太阳能热水器体现了,自然资源的16、在水事纠纷解决前,当事人
17、西周时期的“勿伐树林”的禁令,是关于方面的立法
18、单选:
19境质量标准。
20、解决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最直接的方法是,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21、22、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
23、中毒3人以上,50人以下属于,较大环境事件。
24、野生动物进出口许可证属于许可证
要求运输过境的动植物事先必须经过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同意
25属于三类空气质量保护区
26、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的具体方法,由
27、体育场馆区不属于噪音敏感建筑物集中区
28、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由组织
29、水力发电体现了自然资源的可使用性
30、关于“森林保护”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
31、《渔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可以在重要渔业水域设渔政监管机构
决定造成固体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的机关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专门针对渔业制定的水质标准是
32、发生动植物疫情后,疫区的划定,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
单选
(四)3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范围的广泛性和保护对象的多样性体现了环境保护法的综合性
34、“零增长”理论在首次提出
35、建国初期的环境法主要保护的是自然环境
36、从开始,治时期。
37、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
38、环保部门制作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符号,代码等体现了
39、对环境行政处罚不服之诉属于环境行政诉讼司法审查之诉。
40、居于我国大气环境标准体系核心地位的是41《海洋保护法》使用的范围、海洋不可以适用《水污染防治法》
海水不属于《水法》规定的水资源
42、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43、44、危险化学品分为
易燃气体,爆炸品,压缩气体,自燃物品,液化气体,腐蚀品,氧化剂
45、将破坏的土地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的活动成为
46、《水法》规定的管理体制是
47、对退耕还林制度作了具体规定的法律是
48、矿产资源法的核心问题是采矿权
单选:(八)
49、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2亿
501998年将《环境法》统称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51、“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出自
52、由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行政法规》
53、环境规划中,长期规划为5年,短期为2--3年
54、中央环境管理部门是
55、海洋水质分为四类
56、商店播放的高音乐曲属于:生活噪音建筑工地噪音属于:施工噪音
汽车噪音属于:交通噪音工厂机器设备噪音属于:工业噪音
57、人类的生产消费成为了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
58立法的范围
59、我国森林地的平均 净生长率为60、《草原法》规定的收费是草原植被恢复费61、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成为国际环境法基本框架的形成阶段
单选:
(二)62属于无线资源63、64、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包括:
1、物,是指表现为自然物的各种环境要素。
2、行为,参加法律关系的主体的行为。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制定应当遵循的指导性原则:
(一)1、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
2、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3、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
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限制性要求?
(一)1、建设用地总量控制要求
2、耕地总量限制要求
3、明确土地用途要求
4、下级规划依据上级规划要求。
简述《南极条约》的宗旨:
(一)1、冻结和搁置,所有的领土主权要求
2、南极永远专为和平的目的而使用
3、各国有权在南极,自由地进行科学调查、研究
4、建立南极协商会议制度
“许可证管理”的程序:
(五)1、申请
2、审查
3、决定
4、监督
5、处理
“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
(五)1、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
2、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3、环境标准由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
“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特征:
(五)1、“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
2、“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损害的结果。
3、“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以(环境质量的改变、自然生态的迫害)为媒介,影响、危害,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
(五)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地区
2、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农村地区
3、特定工业区
“生态平衡”的概念:
(七)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功能、生物种类的组成,各种群的比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立法体系—的构成?
(七)1、宪法关于环保法的规定
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3、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4、环境标准
5、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法律规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类:
(七)1、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2、I 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
3、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区及旅游区
4、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
(七)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4、保障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5、占用耕地 与 开发复垦地相平衡
“自然资源费”的形式有哪些?
(六)1、开发使用费
2、补偿费
3、保护管理费
4、惩罚性收费
对“固体废物管理”的原则?
(六)1、对“固体废物”
2、对“固体废物”
3、对“固体废物”实行分类管理
“环境违法,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六)1、行为违法性
2、行为有危害后果
3、行为人有过错
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四)1、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环境。
2、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生存、发
展。
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原则?:(综、规、区、预)
(四)1、综合性原则
2、规划和协调性原则
3、区域原则
4、预测性原则
“三同时”制度的含义:
(四)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自然开发等以及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项目,其中防治污染等环境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
“环境科学”的任务:
(四)1、探索全球环境的演化规律
2、研究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3、研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像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综合防治措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
(三)综、共、社、技
1、综合性
2、共同性
3、社会学
4、技术性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由于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的含义是:
1、是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立法中,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要实现的理想目标。
2、用新的发展观,取代旧的发展观。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的概念:
(三)国家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通过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设置,工业布局等,进行总体安排,以
1、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防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的作用:
(三)1、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防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人类环境的分类:
(二)1、按形成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
2、按功能分,生活环境,生态环境
3、按范围大小分,室内,村镇,城市,区域,全球,宇宙环境等
4、按不同要素分,大气,水,土壤,地质环境等。
环境管理概念:
(二)指国家采用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监督,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管理的特点:
(二)环境管理需遵循下列原则?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原则?:(综、规、区、预)
(二)1、综合性原则
2、规划和协调性原则
3、区域原则
4、预测性原则
对海洋生态有影响的行为的管制措施:
(二)1、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要进行科学论证。
2、开发海岛及周边海域的资源,要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
3、在沿海建设防护措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
4、鼓励发展生态渔业。
《国际环境法》的概念:
(二)指调整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与资源中,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规范,的总称。
《国际环境法》的特点:
(二)1、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2、调整的主要是,国际法主体,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与资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
3、具有拘束力
4、它既有国际法,又有,国内环境法的特点。
环境标准的作用:
(九)1、环境标准是制定 国家环境计划、规划的重要依据。
2、环境标准是
3、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的技术基础。
环境噪声的特点:
(九)1、具有无形性,多发性。
2、具有影响上的局限性、分散性、暂行性。
3、危害性,以及危害的不易评估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
(九)1、可使用性
2、相对性
3、整体性
4、地域性
5、有限性。
土地资源的特征:
(九)1、固定性
2、整体性
3、生产性
4、有限性
5、不可替代性。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题目:浅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不足及其重要性姓名:班级:学号:成绩:【摘要】现如今很多地区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无节制的开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前复习指导第一章 导论本章重点: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环境暴雨、资源保护及其生态保护的关系;环境与......
一、结合我国当前国情,谈谈你对我国环境问题成因及对策的看法。答: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围绕人类的大问题之一,也是当代全球所关注的焦点,甚至已成为制约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论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第四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第五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立法第六章国家对环境资源的管理第七章环境......
试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摘 要: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还处于“综合防治”阶段,没能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