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知识培训讲座提纲公文的形式规范_公文写作培训讲座提纲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6:34: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公文写作知识培训讲座提纲公文的形式规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文写作培训讲座提纲”。

公文写作知识培训讲座提纲——公文的形式规范

(武汉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邓道坪)

第一,公文的基本概念

——公文、文件与文书。以前的“公文”为行政公文。“文件”为党务公文。“文书”是大概念。现在统称为“党政机关公文”。(“公务”包括内务外务、事务政务。)——党政公文基本特征:特定效力,规范格式。——公文知识分为形式规范、内容要求两大类。——形式规范的依据与原则:

一是以国家新《条例》和企业新《办法》为依据。二是以中办国办正式文件及新华社通稿为范例。三是遵循简洁实用和约定俗成规律。第二,新的公文《条例》简介

——2012年4月中办颁布新的《条例》,共8章42条,党政公文自此规范合一。同时2012年6月以“国家标准GB”发布《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与之配合。

——1996年党的《条例》、2000年政的《办法》随之废止。——2012年12月长航集团遵照执行,发布修订的新《办法》。第三,公文的基本构成——版头(份号,密级与紧急程度,文件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主体(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存目,单位署名,成文时间,用印,附注,附件正文材料)。

——版记(抄送单位,印发单位与印发时间)。第四,公文法定文种介绍

——国家15个法定文种与长航集团9个文种: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此次减去了“指示”、“条例”、“规定”)

(“意见”由以前的上行文变为了现在可多方向行文。)(以前的“会议纪要”简化为“纪要”)

——法定文种与非法定文种(专业文种,或准文种)。非法定公文不具备单独行文资格或效力。第五,相近文种及术语辨析

(法定文种中含“两决、两公,两告、三通”,常易混淆。)决定与决议——共“决”,都是“决策”所确定。

“决议”一定是经重要会议讨论通过的,而“决定”未必。决议略为原则,决定较为具体。

公告与公报——都是重要的事项。公告简略,公报详尽。公报有时称“新闻公报”,具有“事件与观点”的报道性。

公告与通告——前者高级,后者普通,期间还有法律性的“布告”。公告具有政治性,通告具有业务性。

不可“滥用公告”,发布“公告”讲究级别、资质。通知与通告——共“通”,都是传达上级的意图与要求。“通知”是对特定对象的告知。

“通告”的范围大,是普遍告知。(近似广而告之)。通知与通报——同“通”,都属于告知、周知性文种。“通知”一定要提出意见与要求,而“通报”未必。

“通知”可能涉及办理事项,而“通报”只是针对性、典型性与教育意义。“通报”中要有分析议论,而“通知”、“通告”不必。

请示与报告——前者要求回复。向上级要钱要物要政策要办法,用请示。只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用“报告”。

“请示”是事前行文,不得“先斩后奏”,而“报告”在事前事中事后都可行文。

(总经理工作报告不属于“报告”文种,也不属于“讲话稿”,其实是“工作总结”)

(不得乱起文种名,如“请示报告”、“意见报告”)

批复与批示——“批复”是针对“请示”而言的,而“批示”未必。(“批复”有时效性。有单位规定,如一周内不批复视为同意。)(对下级“批复”,对上级和平级常用“回复”。)

用于表彰的文种——命令、决定、通报。只是级别、性质与公示范围的不同。非法定文种的效力比较——法规性、规定性、约束性递减。

规定(八项规定)、章程(党的章程)、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准则(廉洁从业准则)、合同。

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办法、规则(考场规则)、规程(操作规程)、守则(学生守则)、公约(小区环保公约)、协议、倡议。计划类公文的比较——规划、计划、要点、安排。文种之间的逻辑关联——上级针对“请示”而“批复”。上级针对“报告”而“批示”。先有来“函”,后有“复函”。先有“计划”,后有“总结”。先有“通知”,后有“报告”。

“法定文种”针对“非正式文种”或“机关日常应用文”而言。

“附件”是针对“主件”而言,“附件”不能写成“副件”。(从内容看,有时附件比主件更重要。)但文件可以有“正本”和“副本”之分。

批转、转发与印发——“批转”只能是上级机关的行文,而“转发”可用于多种方向的行文。“印发”多用于内部公文化处理,是首次发,具有中性。凡转发的公文至少是第二次发,遇有多次转发者,要设法避免出现过多的“关于、关于”以及过多的“通知的通知”。)

撤销与废止——前者是“自始无效”,后者自宣布后无效。议案与提案——人大为“议案”,有人数要求,有法定效力。

政协和工会职代会为“提案”,行使民主监督和参与职能。被讨论通过后即为“建议案”。

拟办、批办、承办、注办、催办——“拟办”是文秘部门、部门负责人和承办人提出意见。

“批办”是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

“承办”包括“办文”与“办事”,前者为文书人员,后者为责任部门。“注办”是承办人将动态与结果在公文处理单上跟踪性注明。“催办”是文秘部门。

主送、抄送,分送——“主送”是主要发送或承办单位。“抄送”只是被告知单位。

“分送”是针对“纪要”而言,因其只是告知,不需办理。(取消以前用的较杂乱的:报送、抄发、发、报、送等。)第六,版式与印制规范

——统一使用A4纸,即16开,国际通用。全纸尺寸210X297MM。(我国以前用B5纸,略小。)上边留白37MM(下边35MM),左边留28MM(右边26MM),上多下少,左多右少。

——正文字号3号仿宋。主标题小二号标宋。每页22行,每行28字,行距固定值28。

——页码。以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标注,左右各一条一字线。单页面居右空一字、双页面居左空一字。附件应与正文另面编排,并一起装订,统一编页码流水号。

——双面印制,装订眼上下距边均为70MM,约各为1/4。第七,涉密文件规范

——涉密公文不得在互联网相通电脑上操作,或应安装隔离卡。——涉密公文不得邮寄,要专人送达,可通过属地机要部门办理。——不得带涉密文件回家或外出,不得复印或翻印全文。

——秘密、机密、绝密文件,分别保密期限为10年、20年、30年。或另行规定解密时间。

第八,行文规则解读

——总的规则:公文的运行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解读:可发可不发的文,不发。“可高可低”的文,先低发。可多发可少发的,少发。讲究文件运行的时效与质量。——上行文规则:

(一)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时,如有双重上级,应当抄送被越过的另一上级。

(二)原则上只“主送”一个上级单位。或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单位和同级单位,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单位。

(三)请示类的上行文应有拟办意见,不得原文转报。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上行文不得报送领导个人。

(六)报送上级单位的公文,不得径送承办部门或多头分送,而应由上级单位办公室统一登记、分转和督办。

——下行文规则:

(一)上级单位可直接对其下级单位发文。主送受理单位,根据需要抄送相关单位。

(二)指定主办。向下级单位指示的公文,如属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办理的,应指定一个主办单位。

(三)“下行上抄”。向下级单位发送的重要行文,应同时抄送发文单位的直接上级单位。

(四)上级单位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单位行文,应抄送另一个上级单位。——联合行文规则。“同级”单位之间或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可联合行文。多个单位联合行文,主办单位排列在前;

单位内部同级或相应党政工联合发文,排列顺序为党、政、工。非同级不得联合行文。

——部门间协商与行文规则。各部门之间遇有问题应以非公文形式协商为主,除人员任免、奖惩、调动外,原则上不相互行文;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单位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办公室行文特例。总经办可就一般性事项对所属二级单位发文;其他职能部门可就职权范围的事项,对所属二级单位对口部门发文,如需对下级单位发文,应由总经办统一发文;

除总经办外其他各部门不得对外正式行文(除非是“函”)。——几个具体的行文规则运用:

A,向上级行文——主要用请示、报告,或请示性的“意见”。(实践中,对上用“意见”,不如用请示、报告适宜。)对上也不宜用“通知”。不得在上行文的“附注”中规定阅文范围。

B,向下级行文——一般用通知、意见、决定、决议、通报、纪要等。C,向平级行文——主要使用供参考的“意见”和“函”。(意见与函的区别:对平行机关或不相属者,如只是告知,可用“意见”,或“意见的函”;如要求对方回复,则用“函”。)

“函”有规范格式、法定效力。而“便函”只是简便的书信。D,“函”的活用——

(对平行或不相隶属单位的“会议通知”可用“邀请函”。)

(“请示”代“函”:当有求于人时,通常以“请示”代“函”,其实这是文种的乱用与违规,但实践中管用……)

(申请类的函:其结语用“请审批”,但不能用“请批示”。因对方不是直接上级。)

第九,公文的审核

领导签发前,主办部门初审,办公室复审。

审核的重点:行文理由与依据?内容合规合法?是否完整体现发文意图?是否与现行公文衔接?所提措施和意见是否可行?发文前是否协商一致?文种、格式是否合规?文字、数据等是否准确得体?

第十,公文表述规范举例

(一)结构层次的规范

——章节标题层次及同级标题序码,必须段落分明、前后一致。除篇、章、节以外的分层序码,可参照下列规格处理:第一档标题用黑体字:一、二、三;第二档标题用楷体字:

(一)(二)

(三);第三档标题用仿宋字:1、(圆点)2、3;第四档(仿宋):(1)、(2)、(3);第五档:①、②、③。

——以上层次序号,可以跳档、省略使用,但不得颠倒使用。

——层次序数不宜过多,以免烦琐。关键要在内在逻辑层次和小标题的精心安排上下功夫。

——序号中凡使用了括号等标号,则不得再用点号。

——凡涉及统一全稿的数目、序数等,需改动时逐页改正或注明。——条例、准则等准公文中的结构层次,一般采用“总分附”层次,即总则、各分则及附则。其逻辑层次也相当于公文结构的引据、论据、结语。

——也可采用“章条款”层次,即章为第一层次,条为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用

(一)(二)等表示,相当于款,款以下为“项”。

(二)标点、符号的规范

——标号与点号的区别。(引号、括号与书名号等属于标号,用来标明词语的性质与作用。其中,引号具有“引用、强调、反语”三个作用。括号是注解与说明。)

——标题中的引号、括号与书名号。标题中尽量不使用标点符号。(只有法规性文件名才用书名号,其他的用引号。)(对“农转非”等特定称谓可用引号。)

(对“试行”“暂行”“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等要在题尾用括号标注,是对文件成熟程度的限定。)

——附件存目,其文件名不用标点符号。——标点在正文中尽量不在一行字的首位。

——公文中引用文件名,应先以书名号引用标题,再用括号写出文号。引用外文,要用括号注明中文含义。

(三)名称使用的规范

——名称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现时,尽量用全称,或使用无歧义的规范简称。如果名称太长需要用简称,则应在第一次出现全称时,后面用括号加以说明。

——同一名称在文稿中出现多次时,要注意前后统一。有多个名称相继出现时,要谨用“他”。

——提到几个名称时,要根据场合,注意排列次序。

——译名规范统一。凡外国国名、重要的常见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等译名,均应以正式译名为准。

——运用生僻的专门术语时要有通俗解释。——专用名称或提法要规范。如:

“苏联十月革命”应改为“俄国十月革命”;

“满清”应改为“前清”或“清朝”;“有清一代”,其中的有字是字头,无实际意义。

“蒙族”应改为“蒙古族”(“蒙文”的叫法还是可以的); “老革命根据地”应改为“革命老根据地”;

“各省、市、自治区”并称时,要改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四)时间表述的规范

——时间值、时段与时点要界定清晰

如:“收入由原来(2000年)的6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2亿元”。“今年(年初)以来”。

“计划到十一五期(末)拥有运力100万吨”。

“到2010年十一五期,老旧船比例将——”。(重复,使时段模糊)——使用时间代词要顾及文稿发表以后的情况。如“今年”、“明年”、“最近”,“本月”、“上月”。又如“截止(截至)3月30日”等。使用时不能以起草文稿时间计算,而要以发表时间为准。特别在岁末年头更要注意,以免造成时间错误。因此,一般情况下,应避免用时间代词而用具体日期。

——写作时参考旧资料或网上下载,必须特别注意资料中的日期及有关事实,作出适当处理,避免失实。如有“最近”、“不久以前”等字样的,要说明是当时的情况。

——避免运用交待不够清楚的时间概念,如“上月以前”、“前年以后”等。——在运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年号时,一般应加注公历年份,如“清道光二十年”应写成“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或“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要注意运用时态助词。如“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等。

(五)关于数字、数据的规范

——用数字说话,使语言更有说服力。(刘邓大军1950年解放大西南,邓小平讲话大意:“一是90万国军改造。二是6000万西南人民土改。三是60万解放军成为战斗队和工作队。”

——长航集团2012年12月文中表述:“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其实新《条例》已改为阿拉伯数字)、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及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一般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对体例常不统一的(如年月日、物理量、代码等),要求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准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遇特殊情况,或为避免歧义,可灵活变通,但全篇体例要统一。

——凡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尤其是在企业汇报生产经营中的数字业绩时。

如:30万吨。—1200万元。11个月。东经23°27′30"。1:500。1/4。39°C(物理量均应小写)。公元前440年。

——年份要用全数。1978年,不得简写为78年、或七八年。15时40分,或下午3点40分,可15:40。

——代号、序号均用小写。8341部队。国办发【2014】9号文件。37/38次列车。93号汽油。维生素B12。《文选》第5卷第20页。

34%—35%,不能写成34—35%。

——数字的书写分节及整数位。用于多位数和多位的小数。以小数点为准,分别向前或后,三位数一组,空半角(不能以千里分撇表示)。

——尾数有多位0的数字,一般改写为以万、亿为单位。数字的小写应避免断行。

——用汉字表示数字的举例。定型的词组、惯用语、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如:两面派。十滴水。星期五。四氧化三铁。二万五千里长征。“十二五”计划。七上八下。九三学社。路易十八。五省一市。二八年华。第三季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机部三所。一一九师。一0五九农药。

——用汉字表示的特例。如,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等农历用汉字,“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初一”

——清代及清以前的纪年用汉字,并以括号作阿拉伯数字的公元注释。如,太平天国庚申十年(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

——知名度高的纪念日用汉字。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运动。一.二八事变。一二.九学生运动(为免歧义,用间隔号分开)。

七七事变。“九一三”事件。“三不放过”。(知名度不高者用引号)——概数或约数用汉字,其间不得用顿号。如十之八九。七八十种。五六万元。十二三岁。十几天。几十万分之一。(几字约数用汉字)。但相对精确的大位数用小写,如3000多万吨。美国人的就业指标,已精确到了个位,已经不只是数字的表示问题。

——数据的来源,有无权威性或真实性?(治愈率?是谁检测的。)

——数据的口径。(应发数与实发数,税前与税后,剔除哪些因素,科目归集与计算方式的变更等)。——比例与增减表述要准确清晰。

——同比增加20亿,增加到20亿。增加2倍,是原来的2倍,翻了一番。(既是文字问题,也是数学问题,更是责任心的体现。)

——相对值有时比绝对值更重要。增加(绝对数),增长(相对数)

——数字的增加或减少要注意下列用词和概念: 增加为过去的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增加到过去的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 增加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三。

增加了(增产了)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三。超额百分之八十——即原来是一百,现在是一百八十。降低到百分之八十——即定额是一百,现在是八十。降低(降低了)百分之八十——即原来为一百,现在是二十。

——不能用“降低x倍”或“减少x倍”的提法,只能用“降低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因为减少(或降低)一倍就意味着等于零,如果减少(或降低)一倍以上的倍数,那就不可理解了。

——“数据链”有无“打架”。尤其自己推算出来的数字,应仔细检查,使数字准确无误。如文中出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数字,应检查是否不团圆。

——“约数”不可小看。不能随便增删数字前后的“近”、“多”、“约”、“左右”等表示分寸的字样。

——超产数字。不能用“完成了x年任务”或“提前跨进2014年”等提法。因为按现有定额推算几年后的任务是不科学的。

——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应按国家计量局公布的有关文件执行。

——数字要少面精。非专业场合,引用统计数字要考虑读者的感受,次要的技术性很强的数字,如无损于主题的阐明,最好不用。

讲座结语。以上所讲公文的“形式规范”,重点强调的是公文办理的规则意识和质量意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有时候也是内容质量的重要方面。通过提高公文办理的质量,强调最为基础的文书与信息处理工作,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为公司发展转型提供正能量。

公文写作知识

公文写作知识第一节 公文的含义及作用公文的定义: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 公文的作用:一、......

公文写作知识

公 文 写 作 知 识一、什么是公文和公文分类“公文”一词,源于晋代陈寿的《三国志〃魏志〃赵俨(yan)传》,“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当时仅指一种体式的公务文书。最早的公文总......

公文写作知识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常识(一)拟稿1.公文拟稿要注意用A4纸,WORD页面设置为上3.7、下3.5厘米,左2.8厘米,右2.6厘米。2.公文标题用小标宋二号字(不需要加粗)。公文正文用仿宋体三号字......

公文写作知识

第一章 公文概述一、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狭义的公文,......

公文写作知识

公文写作知识二、内容方面(十)标题不规范。《办法》规定:1.标题一般应由发文机关、公文主题、文种构成。在实践中,常有3种特殊情形:(1)两段式:公文主题加文种或者发文机关加文种......

下载公文写作知识培训讲座提纲公文的形式规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文写作知识培训讲座提纲公文的形式规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