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事故知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核电站核事故”。
核电站事故知识
核电站氢爆炸危险有多大?
根据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等权威机构公布的资料,氢爆炸不等于核燃料泄漏。核燃料从里到外分别由金属外壳、压力容器和安全壳保护,其中金属外壳由锆合金或不锈钢等制成,它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燃料与外界隔绝。
此外,氢爆炸与核弹爆炸有本质区别。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核反应堆内的核燃料棒熔毁爆炸,它也不会变成核弹,因为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浓度非常低,其有效成分铀-235含量约为3%,而核弹中铀-235含量高达90%,这么低的含量不足以引发核弹那样的剧烈爆炸。正如啤酒和白酒都含酒精,白酒因酒精含量高可以点燃,而啤酒因酒精含量低不能点燃一样。
但不能因此说氢爆炸不危险,主要的担心是它可能炸毁保护核燃料的护罩,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
哪些放射性物质被泄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等公布的资料,对一个受损的核电站来说,会释放两类放射性物质,一类相对来说危害不大,另一类则要危险得多。
对人类危害较小的一类放射性物质是氮-16和氚等。一般核电站都会产生这些物质,它们在经过衰变达到允许标准后将由高空烟囱排到大气中。当然,人们无须为此担忧,因为氮-16会快速衰变,时间仅数秒,最终变为氮这种空气中最常见的惰性气体;而氚这种氢同位素无法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也无法穿透人体,只有大量吸入才对人体有害。
比较令人担忧的是碘-131和铯-137,它们是随着反应堆释放的蒸汽泄漏出来的。
碘-131需要数月时间才会完全消失,它将通过受污染食品,特别是受污染奶制品,进入人体在甲状腺内聚集,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日本政府将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以防止碘-131可能造成的危害。
铯-137会损害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增加患癌几率。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不太容易消除。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86年发生事故,核电站周围地区的土壤中至今依然存在这种放射性物质。
贴耳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事故事件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Чорнобиль,Chernobyl)核能发电厂(原本以列宁的名字来命名)发生严重泄......
核电站事故及其原因姓名:栾传英 班级:光115 学号:201157505119 内容摘要:主要讲述三里岛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损失关......
第四章分析核电站全厂断电事故4.1.全厂断电事故过程中对反应堆各部件现象进行分析全厂断电事故中,由于主泵失去轴封冷却水,主泵轴封处可能会出现泄漏。另一方面,根据相关研究分......
每座核电站在设计运行期事故发生概率为百万分之一堆年。有人就说,一台电站寿期50年,那么核电站建造多了,比如全世界建2万座核电站,事故率就成1/50了。也就是五十年肯定有一次事......
福岛核电站事故之浅见中广核台山核电2011届准员工葛智伟一、福岛核电站简介 a)、核电站介绍福岛核电站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京141读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它是目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