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_区域活动介绍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2:42: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区域活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区域活动介绍”。

幼儿园区域活动及其创设指导

区域活动开展一直以来都让老师们感觉比较头疼,总感觉对于区域活动一头雾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及其创设指导。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与活动方式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所谓活动区(或活动区域)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如把活动室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把幼儿活动材料按类别分别放入这些区域,并设有屏障构成若干个相对固定的半封闭区域。

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种。

1、把区域活动视为分组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重点在某一个区域指导一组幼儿学习新内容,其余的幼儿或者在其它区域作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按教师预先提出的要求复习(包括应用)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然后交换。

2、把区域活动视为集体教学(上课)的延伸。其因指导思想的不同分为三类:(1)考虑到集体教学不容易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故在集体教学之外,利用幼儿的其它自由活动时间,在相关的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作些必要的辅导;(2)有些内容的教学(如有些主题活动)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或补充才能完成,才能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和应用;(3)有时由于教学设备的不足,做不到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教师只能在课上演示,课后把操作材料投放到有关的区域,让幼儿自由操作。

3.把区域活动视为在集体活动之外为幼儿创设的一种自由活动的形式。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和玩伴,通过游戏和自由交往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有关经验。

二、区域活动的目的(一)缩小幼儿之间的差距,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2、因为区域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缓解了教师上课时因幼儿人数过多而不能全部照顾的局面,既方便了教师的个别指导,又能使上课没有解决的问题得以延伸和解决;

3、幼儿在积极愉快的精神状态下自主的参与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升华。

三、区域活动的创设

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了老师们的重视。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的机会,使活动的潜在教育不断被挖掘,但是区角活动并不是分组桌面游戏,也不是简单的效仿,盲目的跟从,如果投放不求目标,就会产生纷乱的场面,无从着手指导。

1、围绕目标创设活动的区域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知识结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因此,活动区域的创设不仅仅是多增加一个区域,更重要的是创设能够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实践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活动区域的设置要体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力求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决定活动区的种类。这既要求教师对各类活动区域的功能有清楚的认识,(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可以建立一些什么区角。美工区、建构区、语言区、数学区、生活区、益智区、主题区、图书区和音乐角这是几个我们平时常见的区角,)同时,也要求教师准确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水平和需要。

(1)区域活动的材料要紧扣目标。

目标是为材料服务的,材料的投放和使用是围绕目标展开的。因此,根据目标提供操作材料,通过材料调控幼儿的操作行为,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做法。

(2)同一内容各年龄班制定的活动目标各不相同,幼儿园各年龄班现有的活动能力和活动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同一种活动区域的同一种活动内容在各年龄班活动的目标往往是不同的。同样是科学区的充气玩具,小班幼儿的活动目标就要制定的简单易于操作,如气球:小班只是让幼儿通过玩气球,知道气球是充气玩具,掌握它们的玩法;中班制定目标时就要考虑气力与充气玩具瘪、满的关系;大班幼儿根据年龄和自己的需要就要让他们去探索如何充气。另外还可根据同一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不同情况,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比如:大班的服装设计区,就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指导他们去设计新颖的款式,能力稍弱些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去装饰设计好的服装;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材料的整理、清洗、分类上。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教育功能。

(3)活动区的活动目标尽可能与其他目标相联系。当然,这种联系是自然而不是勉强的。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对主题背景下的活动目的很明确,这三个区有很大的联系性。不管是服装设计区也好,还是运动区也罢,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相互交流,合作的学习的平台。所以在指导时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通常情况下,托小班由于幼儿刚入园,主要以生活操作区为主,像生活区、娃娃家这种材料可以相对的丰富一些,而中大班幼儿则主要要侧重于知识技能的提高,像娃娃家就可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加强益智区的操作内容。

选定了区角的类型,我们首先就要有目标的对每个区角的活动内容进行添置。如小托班孩子,我们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大小肌肉的发展,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有了这个目标,我们就可以选择很多操作材料,如用小勺勺豆子、串珠(粗一点的线,珠子要大一点,孔眼也要大一点)、孔雀开屏(将夹子夹到篮子上)。有时,一个区角也可以达到几个不同的教育目标。如,在“奇妙的口袋”里摸图形、拼图形活动,既是数学形状概念的学习,又是触摸能力的培养。当然,托小班并不是一味的是生活操作,在数学区、语言区等其它区域也是有投放材料的,只不过相对来说材料要少一点,内容要简单一点。其次,材料要有层次。区角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是幼儿学习的物质基础。什么样的材料,就可引发相应的活动,达到相应的目标。学习性区角活动的材料一定要有层次,以便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如:“配对”练习的区角,可以是大小瓶盖与瓶子的匹配(大小配对):可以是数板与数形的匹配(形状配对);还可以是圆点卡与数字的匹配(数量配对)。又如,学习剪纸练习区,可以从随意剪纸--剪粗条--剪细条纸--剪曲线条纸;从剪报纸--剪吹塑纸--剪皱纹纸;从剪纸--剪布--剪麻布等等。材料不同,难易度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总之,在学习性区角活动中,材料是影响幼儿学习、探索的重要因素。材料的投放一定要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暗示性,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

在区角材料的准备方面,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兴趣,内容的选择要操作性强、活动材料漂亮,所以老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其实很多材料都是来自我们的生活,如:绕线 平时我们用的卷纸芯只要把它包装一下,把线固定在上面,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区角,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和手眼的协调性。当然,一些成品材料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我也收集了一些区角活动的操作活动供大家参考一下,虽然内容不全,材料也不多,看看能否给大家启示的作用。

建立好区角,我们就要引导幼儿投入到区角里。区角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自主,并不是说老师可以什么都不用管,让孩子们玩就可以。区角的建立,是对老师们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观察幼儿对材料的需要,数量的多少、操作的难易、孩子对新材料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做出反应。当然,这些都是幼儿适应区角后,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今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怎样让幼儿能以最快最好的状态适应区角。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常规。一些大常规的培养,相信大家都已经轻车熟路了,无非就是一些活动时的纪律,不争抢玩具等等。但是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这么都孩子同时参与不同的工作,教师怎样才能有条不紊的让活动进行下去,并起到一定的效果,这还真得老师们好好动动脑筋。小班的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又头一次区角,第一步就要让孩子们熟悉班中都有些什么区角。第二步:让幼儿知道每个区材料的摆放。

五、区域活动的指导

1、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还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根据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1)观察者 要指导幼儿,首先就要了解幼儿。了解幼儿就要进行观察。教师进行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准确的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给幼儿作出适当的帮助,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在准备材料时,我们首先认真分析幼儿的需要,观察幼儿最近在哪些方面需要教师帮助。同样是运动区,要考虑幼儿是否会跳跳绳?能跳几个?沙包有几种玩法?然后投放适当的材料,教师与幼儿共同活动,对确实不会的幼儿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必要时还要采取整体观察的方法,整体了解幼儿的活动,了解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还有幼儿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材料、适合于自己的活动方式。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幼儿的需要。比如:好多幼儿对服装设计区投放的废旧材料不感兴趣,我们先是去了解原因,知道他们不感兴趣是觉得废旧材料不新颖,制作出来的衣服不能穿。于是我们指定专人指导服装设计,把制作出来的衣服进行装饰,配以活泼、欢快的音乐进行服装表演,不但深化了活动的主题,而且也锻炼了孩子的胆量,培养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就感。当然整体观察时不但要注意幼儿做了什么,更要了解幼儿是怎样做的,还需要什么帮助。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连贯性,只有经过多次观察,才能正确地估计幼儿的活动水平。因此教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什么因素影响幼儿的发展?二是教师如何帮助每个幼儿发展?

(2)指导者

一是个别指导。教师对不同的幼儿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重点应落在一两个幼儿身上,使不同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玩给福娃充气的游戏时,亮亮小朋友刚开始怎么吹也吹不起来,向周围环视了一圈,发现没人看见自己的无能,放下玩具就走。这时正好被一位教师看见,她刚准备上前帮忙,忽然意识到我们最近正在搞什么(子课题:何时介入幼儿的活动效果最佳:一般是在探索的问题难以深化时,缺少材料、学具时或发生纠纷问题等困难情况下,老师要予以及时的支持与帮助。适度,指教师指导要留有余地,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区角活动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活动),于是走到亮亮身边,轻声问道:你怎么不吹了?我不想吹没关系,你再试一次,把嘴对准使劲吹,绝对能行的。在老师的鼓励下,亮亮终于把福娃气球吹起来了,他拿着气球高兴地对客人老师说:这是我自己吹起来的。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同时对认知水平有限、动手能力差、有难度的幼儿要降低要求,提出建议。在服装设计区,晓旭因胆小,始终不敢动手,每次区域活动,他总是拿着剪刀剪纸。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老师发现他不是不愿动手,而是怕做坏了老师会斥责他,小朋友嘲笑他。了解了他的心里压力,我们先是创造机会鼓励他大胆操作,接着给他一些固定的模式练习剪,时间长了,他用剪刀的技巧越来越好,动手能力越来越强,现在它不但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简单的长方形剪法,而且对一些轮廓明显的图案也能够剪贴。对不认识操作材料、操作中出现错误的幼儿,应引导他们重新认识材料,探索最佳的操作方法。操作区的纸盒大比拼,这是男小朋友最感兴趣的,把形状相同的纸盒拼起来,摆成一个个形状怪异的机器人、大卡车。每到这时,嘉翔小朋友最容易把菱形的纸盒做卡车的轮子,其他小朋友总是和他争得面红耳赤,大家都认为,车子的轮胎变成菱形不但费油,而且行驶起来很不安全,但他总说这是下一个世纪的新型卡车。针对卡车的轮子是菱形的与卡车的运动关系,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然后给他一个准确的答复。对那些认知水平较高、能熟练操作但不感兴趣的幼儿及时提高要求,增加难度。

二是共同参与。在活动中,幼儿得到反馈越多,就越能积极探索,增强好奇心和主动性,获得新的经验。假如教师只提供一些材料,没有和幼儿交往,对幼儿不作出反应,就会影响幼儿的探索积极性。为了带动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我们随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适时、适当的评价,因为教师的赞许和强化、对幼儿活动的具体参与、指导和帮助,可促使幼儿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活动结尾部分:引发感受,提升经验

当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进行了探索、学习后,教师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要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与成功,并把有些关键性经验加以提升。这时,对于教师的“评价”,第一,可以是鼓励性的。如,“你把珠珠串得真长”,鼓励幼儿专心学习,坚持学习,有始有终地完成一项任务。又如,“他把积木搭得真高”,是激励幼儿学习垒高技能,使手眼活动更协调。再如,“某某小朋友配瓶盖时用的时间最少”,目的是让幼儿提高学习活动的速度,增强动作的灵活。

第二,可以是激趣性的。有时,对那些具有发展价值,而一时尚未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受冷落的区角),可通过老师启发,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时,则是对那些能力、兴趣有偏颇的孩子进行引导。有的孩子好拼搭操作类活动,对需要动脑筋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适当点拨,使孩子兴趣指向更广泛些。

第三,可以是讨论性的。学习性区角活动的交流,更多是讨论性的。围绕一个幼

儿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前提是太多幼儿己积累了相关的操作经验),进行集体讨论。“编谜语时为什么谜底不能讲?”“为什么这天平老是要倾斜?”“有什么办法使这枚回形针又快又准地取出来?”这样有意义的讨论,可以使幼儿彼此思维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操作经验得以提升,同时,也使有些关键概念得到学习。因此,师生间讨论式的交流是极有意义的。当然,这三种“评价”,更多的时候是结合进行的,在“讨论”中渗透“鼓励”,在“鼓励”中体现“激趣”。使每一次学习性区角活动在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的兴趣和自信的感受中结束,并激发起下一次继续活动的愿望。

六、活动后的反思

区域活动表面看来是比较散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似乎是在玩,但是在玩的背后却渗透着无穷的教育力量。通过每一次的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幼儿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发展状况。如面对困难有些幼儿找借口逃避,有些幼儿则坚持尝试,潜移默化中他们从同伴身上获得了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态度。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尽可能创设最佳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自己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他们的潜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促进孩子的发展作为我们追求的真谛!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 游戏名称:钓鱼游戏玩法:1.幼儿选取钓鱼竿,通过各种动作钓起挂在高处的鱼。 2.根据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将鱼进行分类。 3.点数自己钓到的小鱼。 4.尝试将小鱼挂回原处......

区域活动反思

区域活动反思《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与条件。更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

区域活动小结

2015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区域活动小结荆林中心幼儿园 大三班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与活动方式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

区域活动实施方案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

区域活动教案

主题:好吃的食物活动目标:1.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喜欢吃的食物,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做法。 2.能够用不同的积塑组合垒高,搭出糖果屋。 3.了解水果蔬菜的好处,不挑食,爱吃水果蔬菜。 活......

下载区域活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域活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