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部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部编九下历史知识点”。
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课 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出现了若干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和法老的统治
1、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2、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
3、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4、人类社会基本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这种笔
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2、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特
二、古巴比伦王国
点)
1、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史称古巴比伦王国。
1、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
2、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
2、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
三、《汉谟拉比法典》
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四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2、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
一、希腊城邦
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1、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第三课 古代印度 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
十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分有限。
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在那里发
2、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现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各国后来被多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利亚人攻占,迈锡尼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
2、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的荷马时代。
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
3、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的突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出特点是“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斯巴达。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4、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公民与非公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市之一。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
1、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
2、伯里克利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机制。公民大会是最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
三、亚历山大帝国
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
1、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进
攻波斯帝国。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率大军迎战。亚历山大最终以少胜多,击败了波斯大军,取得伊苏斯战役的胜利。
2、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
3、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五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城邦
1、罗马城邦便是在公元前1000年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3、公元前450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4、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战胜了北非强国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在扩张过程中,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二、罗马帝国
1、公元前49年,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1、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第六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文学和雕塑
1、《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二、建筑艺术
1、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其中最长的一条地上引水道长达91千米;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
三、哲学和法学
1、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哲学家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为法兰克国王。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法兰克王洲法学的渊源。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800年的圣诞节,教皇
四、公历的缘起
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创设的。罗马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他统治时期的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2、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
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将帝国一分为三,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第七课
基督教的兴起法兰克王国 第八课 西欧庄园
一、基督教的兴起
一、庄园的领土与佃户1、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
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坦地区。
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2、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被定位罗马国教。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
二、法兰克王国
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
1、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奴。
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
2、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荒地等,被称为“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基督教。共同使用。
三、封君与封臣
3、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的土地。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二、庄园法庭
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
1、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是领主或他的管家。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
2、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
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惩罚
四、查理曼帝国
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1、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
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也会被罚款。
3、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第九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2、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的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部分城市还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手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他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三、大学的兴起1、11世纪后,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也须从教会那里得到授课许可证。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3、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性课程,学完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十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1、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织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又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
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9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着多个外部军事势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
2、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①政治上,建立以天皇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由中央派官治理。②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早就垂涎东方土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③国家地和财富的西欧封建主组建了十字军进行东征。14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用,也不能买卖;④统一赋税。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建国家。
3、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
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中央对地方逐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地方豪强为了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第十一课 古代日本 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1、根据文献记载,1世纪—2世纪时,日本有1002、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多个小国。
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2、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
3、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等。部民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
二、大化改新
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1、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他的主公。
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第十二课 阿拉伯帝国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2、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二、阿拉伯帝国
1、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
2、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三、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十三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于是,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
3、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出许多完美生动的1、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他与拉斐尔、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的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四、莎士比亚
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
2、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传播。英国的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哈姆雷特》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第十五课 探寻新航路 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其政治权利也不断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1、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人渴求第十四课 文艺复兴运动 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一、文艺复兴
行纪中对东方国家的描绘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1、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限想象和向往。③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道。因此,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
2、①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圆的。②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将指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南针用于航海的“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
2、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传到欧洲。③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载重量增加,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延续了近300年之久。文艺复兴运动推动力欧洲文更加灵便。
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思想文化基础。
1、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船
二、但丁
队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迪亚士的航行,实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际上已经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他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三部分。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文学三杰”。海岸。
三、达·芬奇
2、葡萄牙人海上冒险的成功,刺激了西班牙人,后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技术精湛,把艺术
者也想寻求一条通往亚洲的航路。1492年8月,受
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在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
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1、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程,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2、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第十六课 早期殖民掠夺
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人在亚、非、拉美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
2、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自称“无敌舰队”。西班牙凭借这支舰队,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
3、西班牙殖民者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
二、英国的殖民扩张1、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的手工业尤其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促使其开拓海外市场。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2、17世纪,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
3、18世纪,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三、荷、法、英殖民争霸
1、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因而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进入17世纪,荷兰加入殖民掠夺行列,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17世纪下半叶,后崛起的法国也加入了殖民争霸的行列,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
2、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荷兰、法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3、欧洲殖民国家的殖民活动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
三、《权利法案》
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1、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查理二世的继任者是第十七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他的亲弟弟—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二世在英国恢复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天主教和专制制度,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2、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王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荣革命”。
2、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发《大宪章》,维护教俗贵3、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议会还规定,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威廉夫妇接受了《权利法表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案》和议会的要求。
二、革命的发生
4、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
1、继詹姆士一世之后,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政策。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避免了不必要的暴书》,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力和内战。
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第十八课 美国的独立 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这份请愿书表达了议
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会限制王权的意图。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民地。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是英国的原料产2、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地和销售商品的市场,英国殖民者驱赶当地的印第权。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安人,剥削欧洲移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奴。1765年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然而,共和国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2、1775年4月19日凌晨,800名英军开赴波士顿有名无实。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西北郊搜查军火,在莱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独揽大权。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权的统治。
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莱克星顿的枪声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抵抗热情。
2、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上,华盛顿强烈主张武力反抗英军,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1、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2、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之后,法国承认美国,公开参战。欧洲各国也因与英国的矛盾结成了“武装中立同盟”,英国陷入孤立。1781年,美法连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3、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十九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旧制度的危机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思想家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因此,这场以法国为中心,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法国大革命
1、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
2、在这次会议中,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强自身的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此后,第三等级的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作为民众的唯一代表,并指出制定宪法的要求。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3、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4、随后,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各国君主深受震动,英、荷、西与普、奥等国结成反法联盟进攻法国。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盟,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
5、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地向纵深发展。
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2、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三、拿破仑帝国
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1、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远离河流的地方。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了一个新的政府。他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
三、火车与铁路
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1、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则。
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
2、在战场上,拿破仑再次大败反法联盟,他的个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威望也达到了顶点。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
2、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拿破仑虽然当上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一个工业国家。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是革命的后继者。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而归。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第二十一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兴起
第二十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利尔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市。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多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出版自由。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报纸,马克思被迫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转赴法国巴黎。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2、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定居伦敦后,大英国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博物馆图书馆就成了马克思每天必到的地方。他的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大部分著作都是在那里完成的,其中,《资本论》是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伦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1、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1785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
组成部分。
二、《共产党宣言》
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2、《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三、第一国际1、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2、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政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2018年9月DWS
班级:九年级()班 姓名:
部编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在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欢......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合集6篇)由网友“丢失树木”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篇1: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1......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一、总体目标: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