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美食文化——中秋节里话中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中秋节的美食文化”。
山西美食文化
(一)——中秋明月夜,悠悠乡思情
一、准备工作
分组游戏:抱团,接下来的三节课以四组活动展开,点数的说话最多的为组长
一、学习目标:
山西中秋月夜情,思恋故乡风俗文化
二、中秋明月夜,悠悠乡思情
(一)中秋那些事儿:小组竞答:中秋节来历,中秋典故,1,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秋季最隆重的节日。它与春季的元宵节,夏季的端午节,并称一年之中的三大节日。凡属炎黄子孙,无不同日而庆。
(1)祭祀说: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国人的祖先之对月亮顶礼膜拜,他们发现月亮不仅影响潮汐、雨雪、洪水和动植物的生命周期,而且能够驱散黑暗,给夜间狩猎提供照明,有控制人类命运定数的力量,农历八月这个时节,酷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严寒的冬天还没到来,天气不冷不热,十分宜人,此时又是五榖黄熟、开镰收割之际,此时的月最具祭祀意义。
(2)科举说: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天上的月宫,进一步成了读书人美好理想的寄托。中秋之夜,成为读书人隆重庆贺之日。
(3)拜月说: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4)团圆说:人们常常将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直相挂钩,而满月在月亮的整个运行周期中表现最为完整与完美,因而就成了美好安详的象征和举家团圆的标志。中国人都有恋土之心,飘零的游子都要回家与家人团圆,一道收获庄稼,共享丰收的喜悦。
无论是什么说法,离不开月的衬托对月的怀想,派生出很多美丽的中秋传说 2,中秋节神话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
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故称作“玉兔”。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古人对月球世界的想象是一点一点丰富起来的。从月中有蟾蜍之说扩展为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最后以嫦娥的故事情节将月宫胜景推向了巅峰。
(二)中秋那个月儿: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夜思念其弟所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于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高处不胜寒。转竹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项别时圆。月有阴晴阳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譬如范仲淹的《苏幕遮》,堪称是一首游子思乡怀旧的词中绝唱: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词的上阕以多变的镜头,从仰视、俯视、平视、远视的角度,既写眼前丽景,又写故乡遥隔,秋色惹人愁的情怀。下阕则层层深入,从夜夜难寝,月楼独倚,借酒浇愁愁更愁,写
出了乡愁萦绕缠绵,无法排遣的柔情
(三)中秋那块饼儿: 关于月饼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它与朱元璋农民起义有一定渊源
相传元代时,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这是一个颇神奇的故事,或许这个故事已渐失传,但不管古人还是今人,都会把月饼看作月亮的象征,八月十五,天上月圆,地下饼圆,让人想到月圆的美好与对团圆的渴盼。山西民间特别注重此时此刻的全家团聚。外出的人一般都要在这天回家过节,山西人习惯自己制作月饼,每逢节日来临,村村都要架炉,各家妇女准备好面、油、糖、馅,会聚一处,有人和面,有人拌馅,有人压模,出模时模子扣子案板上的木材间梆梆当当的声音此起彼伏,间夹着女人们家长里短的嬉闹声,浓浓的家乡天伦之乐飘荡在整个村里了,由此,这样的活动称为“打月饼”。
打月饼精华之处最终会聚集在模子的刻制与印模,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供全家人分食的大团圆,有盆直径大,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据传说,月亮当中除了嫦娥,还有一个猴子一个兔子陪伴。这样表示做大人的对孩子的祝福。
(月饼模子视频)
今天大家试一把。(月饼现场制作)
中秋节民间祭月,除月饼以外,西瓜、毛豆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西瓜取音于喜,取形于圆,取瓤于红,取子于多,意寓一家人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红红火火,多子多福。毛豆指嫩黄豆角,连皮煮熟,色泽金黄,寓金秋。传说兔子喜食毛豆,这是专为月中玉兔准备的,也包含着农民丰收在望,提前尝鲜尝嫩的喜悦心情。
傍晚,皓月当天时,要在院里摆上供桌,放上月饼、西瓜、毛豆、梨果等物。过去民间拜月,还要挂一张月光图,纸上画月中嫦娥,配玉兔、木杵和桂树等景。一切准备就绪,便可开始祭月了。
旧时,山西境内大部分地区讲究“男不拜月”,大概因为月亮属阴吧,是“男尊女卑”思想的反映。老人们拜月还要念拜月歌,大体内容是“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神仙,有吃有喝还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姑娘们拜月却别有一番情趣。一般不与大人一块拜,单独设月光图,口不出声,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拜月结束后,全家人在月光下共食团圆,还要将大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对未能回来过节者,家人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保管起来,待其回来时享受,或是寄给本人,嫁走的闺女也能分到一份。赏月时,小孩子一边饱餐瓜果月饼,一面观望月亮,提出种种问题。爷爷、奶奶便会讲起代代相传的各种民间故事。今天有文化的父母亲,则以科普知识对传统神话进行注释。爱好文学的人还喜欢写几首诗,抒发情怀。
(四)中秋那段情儿:
怀祭月
每逢中秋,儿时祭月盼饼的情景涌上心头,多少次的追溯、咀嚼、甚而模仿,总是无法品到彼时彼刻的情、景……
—题记
等待,在渴盼中遐想
儿时的中秋,期盼的莫过于美餐了。
节前几天,奶奶便随同邻居巧妇一道打月饼,屋内飘出的饼香馅香伴着模子梆梆的扣击,在女人们嬉笑声中涌出窖洞,穿过庭院,散落到院外山坳中,单是嗅到着迷人的味道,已拨弄得我们迟迟不肯上学了,只要一有机会,我们便会趴在窗口眼巴巴地望那从火堂中刚烧出的冒着香味的月饼,运气好的时候,我们会得到一把饼渣或一小口甜馅,足够学校里咂摸一天了。
爷爷则会到集市采买最新鲜光亮的水果,红的苹果,黄的梨,酸的沙果,甜的香蕉,这可是一年中仅有的一次水果聚会,瓜果是按人头计数采买,个头也因男女有别,每天我们都会去点数一遍,猜想属于自己的那个,日日如此,不厌其烦,其实就是想多呼吸几口混合在一起的水果香味,过过嗅觉上的瘾,然后带着一身的香味奔向学校。
这样的味蕾刺激到中秋月夜便达到极致。
祭月的红色小方桌早早地摆在院中央,哥哥(只有男子才有资格)把盘子大的团圆月饼立在中央,两边各放五个精选的小月饼作陪衬,团圆饼前面摆放选出的个大色鲜的各类果蔬,果蔬前设红烛两支、香炉一盏,火柴一盒,我们姐妹四个便各坐一凳,围坐一周,等待圆月的光临。
平日的月总在你久久不能入睡时叨扰得你无法入眠,而今夜的月总是欲出还羞,姗姗来迟。半小时的翘首以待似半年之久,就在这翘首的空当儿,我们几个都不约而同地沉默不语,托腮静思,心中浮起的都是去岁奶奶讲的月宫中的让人沉醉的事儿:那捣药的玉免累了吧,吴刚伐桂不知双瘦弱了多少,裙裾飘飘的嫦娥姐姐今年是否找到了后弈?
在屏息凝神中,一抹微光不觉间已晕染了山头那颗百年老槐梢头,此时的我们目无旁视,大气不出,眼光随着月光一起挪移起来,当一道白痕漫过树梢、爬过枝头,越过叶间时,弧形的身形便渐渐丰盈,当嫦娥精美的发髻、温润的脸庞、翩跹的步态一点点丰富我的想象时,圆月的身形便腾跃而上,俯视那蕴藏它的百年苍槐了。
而我们即刻收敛了一切美好的想像,眼睛被哥哥即刻点燃的烛光吸引去了,奶奶则恭敬地跪坐桌边,口中似唱似念:“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神仙,有吃有喝还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
月光静静地洒向供桌,桌上果饼披上一层淡淡的轻纱,映着摇曳的烛光,散发出幽微的气息,在这满月的光里,所有人仿佛忘记了垂涎,竟想到舍不得将这份美好吞吐下肚了。
在静默的等待中,烛光渐渐黯淡下去,月光便充盈地明亮了,天上月圆,地上饼圆,在黑夜如昼的小院中,哥哥拿来小刀将大团圆仔细地分成八块,爷爷、奶奶、爸爸先吃一块,我们四个一人一份,剩下的一块便奉在妈妈的遗像前。
追寻,往日的情愫难再
吃罢团圆饼,供桌上的果饼便可分食了,按照惯例,我从每种水果中拿走最小的那个,而它们身上的纹理、斑点、身形经过几日的观察早已烂熟于心,此时它们终于真正地属于我了。除此,我还分到小月饼几个,葫芦月饼、兔儿月饼、猴儿月饼各一个,这时姐姐已准备好四根一米来长的红绳,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果饼依次往绳上系,挂在最下面的总是一条鱼儿或兔儿饼干,嘴馋时一口便能咬一条腿儿或尾巴,一切系罢,只见长长的绳上稀稀疏疏挂着红的白的青的黄的,果的圆润,饼的灵动,便在食物风铃中摇摆起舞,令人眼馋心动了。
我们把一串串果饼挂在房梁上,哥哥分到的东西最多,所以他的那串最长,我们几个一排躺在炕上,果饼就在你的眼前鼻头了。眼一睁,那离我最近的苹果便在我唇间摩挲,逗引,眼一闭,混合着饼香果甜的奇异味道便带我进入美妙的梦乡……
以后的每一天,我们上学前便从饼挂中挑选一个带去学校,多有些炫耀的味道,而饼挂中失落的一角反而让我心生怜悯了,有时为了补上心中空缺,带了一天的兔儿饼在傍晚时分仍被挂了回去,它的身躯也定是缺腿断臂的。
饼挂由长而短,又由短而长,之中经过我怎样的心理纠结已记不清了,但忘不了的是,唯独始终由长而短的的那串永远是妹妹的,因着她年龄小,贪吃,果饼一天少一个,脸色便晴转多云,多云转阴,以至饼挂空空如也时,脸色则阴转小雨以至暴雨了。
这样的脸色不会维持多久,因为有一挂始终未动,时刻等待妹妹采摘,那挂是哥哥的。2012-10-25
桂花香里话中秋抒情散文秋夜,伴一盏孤灯读《红楼梦》。书房里,父亲种的那株桂花开得正盛,若有似无的幽香满溢在每个角落,甚至,温柔地缠绕在了指尖,在每一次翻动书页的瞬间,扑鼻而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桂花香里话中秋抒情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秋节里话中秋小学四年级作文(通用8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中联信(福建)支付2012中秋话团圆,各地节俗送祝福关于中秋的传说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山西美食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