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学习如何入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周易学习入门”。
周易学习如何入门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易,变也!各种病不了解病根变化如何了解医治之法?简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的文明。
《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本文出自大成国学研究院张成。转载请说明出处。我们谁不曾说过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周易》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
《周易经》研究被称为《易经》或“易学”,早就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训诂,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周易》研究流派纷呈。他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易经》的科学内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易学研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显学。尽管如此,《易经》里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谜,连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阙如。论语述而篇,孔子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学易至于韦编三绝,积功力久,发此感慨,再给我五年或十年,在易上更加深入,可以减少犯大的过失。学《周易》贵在能「知几」,机者念头起动几微之间,心念一动即加以察觉。学《周易》可以趋吉避凶,在念头起处即是非分辨得明,使灾祸有一点端倪时就及早调整心念行为,让灭祸消弭于无形,自然能趋吉避凶,远离大灾大祸。上等智力的人学周易,可以进一步学形而上之道。
「无大过」的大过指的是什么?就普通人而言,不是有心犯罪,而是误犯,例如过失、损人等。若就修道的人而言,凡是心不在道,就是大过或无意中说了不合道理的话,或无意中做出令人恼恨的事,就是大过。
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生而知之者是天生圣人,圣人方能无过。孔子自认是经过好学而知道圣人之道,既是修养学习来的,偶而难免也会犯无心之过。周易穷理研几,在心念几微处用功,一生不好的念头,便立即制止,不让这一个恶念迁连不断,现于行为,故无大过。在易系辞下传,子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研易就在精微处用心,最精微的地方莫过于念头,在念头处观察。孔子门生中唯有颜渊接近研几的功夫,系辞下传,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所以孔子曾对鲁哀公、季康子提起在所有学生中,就属颜渊最好学,他有知几的功夫,能察觉到念头的起动,一有过即时制止,所以能「不迁怒、不二过。」
学道之人先学无大过,进一步连小过也要除去。常人一举一动多有犯过。若学着观察念头,恶念一生即予制止,久而久之,可以少犯大过。儒家的经典礼记首篇「曲礼」是记载委曲说礼之事,食、衣、住、行,各种生活细节都订有规矩,若一举一动不违背「曲礼」,也可以少犯一些过失。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根源,是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长期观察的结果。他体悟得天地人事现象背后的隐约轨则,他发现在无穷变化中有一不变的太极,由此而生两仪,两仪再变生四象,四象演化为八卦。再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圣人的发扬诠释,使得蕴藏无限究竟智能的易经,后人可以一登堂奥,一窥天地之妙。我们只要依经文玩占观象,从中温故知新,也能领略天地人事间的道理,掌握心念行为,一一复归于礼,自可趋吉避凶,克念作圣。
我们后辈人留下了丰富的宝贵财富,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共存。对于术数学习者而言,最困惑与烦恼的并非手头缺乏学习资料,而是恰恰相反,老祖宗留给我们太多资料了,让人无所适从,不知道哪些正确哪些错误。如果选择不对,可能浪费很多年宝贵光阴都难入门.周易作为一门学问能够留传千百年,必然有其精华和其吸引人的地方,我们没有必要死死抓住古人某理论中的糟粕来进行无限放大而全盘否定之。不可否认,极少数在街头巷尾招摇撞骗之流败坏了易学的名誉,正如伪科学者败坏了科学的名誉一样,这也是周易被一些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阴一阳之谓道。对于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我想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一下《易经》。易经是一部非常古老、非常神奇的经典。在大家的眼中,可能都觉得这部易经太难了、太神秘了。非常多的人想学习,但是无从下手,只觉得这是一部天书。
其次,《易经》不是一、二个人写的,它是集体创作的,而且不是普通人的集体创作,而是圣人的集体创作。它的能量非常的充足。身为中国人,我们应当非常的自豪。易经学习基础知识的价值,我们有四句话来形容。第一句叫“群经之首”。在我们中国,所有的书中,没有一本书有这样的美称。群经到底有多少经呢?
第一,基础类的经典。我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所谓基础类的经典,就是教你怎么做人的。小孩的培养跟盖房子一样,第一步,打地基。基础类经典也就是解决一个人的地基问题,怎么做人。第二,结构类的经典。讲解世界天地之道变化规律的,首当其冲就是《易经》,还有《孝经》、《诗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我们列在这里的已经包含了儒道医佛四家的经典。
我们也不讲这些经典有什么用处,我们只设想一下,假设我们自己从小就把这些经典读完了,想想我们现在会是什么状态?那假设我们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把这些学进去, 又会是什么状态?
第三,装修类的经典。如《唐诗》、《宋词》等。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二句话,《易经》是“文化之源”。
我们中国的文化,主要包括“儒释道医”。里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所以我们做君子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佛教劝人向善的思想,就是出自《易经》儒教里面讲的五伦关系:“群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易经》里面,我们同样看得到这样的描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
这里不仅是讲五伦,而且是讲五伦的来源,儒门重视的五伦关系,显然源出《易经》。易经》有一个家人卦,专门讲家庭的关系:“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现在我们很多志不知道这个道理:女性是主内的,男性是主外的,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颠倒了,志主外,男同志主内。“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母就像皇帝,就像一个国家的皇帝,它后面还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所以我们主张教育孩子要不离家庭。因为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交给别人教,反正有钱嘛,把他送走。自己想一想,十几年都不跟你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你只不过给了他钱而已,你根本没有承担教育的责任。一个家庭里,没有小孩是不成家的;父母没有孩子,家庭不成家;孩子没有父母,孩子各方面也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主张要有“家道”。而“家道”在中国文化里面,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在《大学》里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道五伦关系,就是出自易经学习基础知识。我们说它是文化之源,不仅这些,在医道、武术、书法、琴棋各方面,也是如此。
太极的思维也是来自《易经》,还有我们下的象棋、围棋,那个原理,也是出自《易经》,天圆地方,棋盘是方的,棋子是圆的,它都有一定的道理。武术、太极拳就更加如此了。太极就是讲阴阳和谐的,它随时都注意这种和谐。所以说,中国文化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领域不是来源于的。第三句说明易经重要的话,是“智慧之海”。
读经典,不是要求你把《易经》全部搞懂,我相信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全部搞明白了《易经》,连孔子都不敢说他完全弄懂了《易经》,所以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他认为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还要继续学习,心得体会。《易经》是我们要终生学习的,绝对不能认为自己能够全部弄懂《易经》,我们只要能懂《易经》的一点点,就很了不起了。
但是这一点点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易经》是智慧之海,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个字,可以说都是充满智慧,只不过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能不能“悟”到的问题。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四句话,是“生命宝藏”。哈哈,这个必须等到我们每人读到100遍以上才好说,到那时,也许大家自己已经悟到很多了,或者看别人讲的内容可能就比较容易看得明白了。
我还没有读到呢?在线的各位有读到100遍的吗?大家加油啊!在历史上,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还有很多人对《易经》也有很高的评价,像医圣孙思邈就说:“不知易,无以言太医。”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学习基础知识的原理,他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的。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他也说过一句话:“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经》的。
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外交”,“不知易,无以言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如何呢?举国而知易者,鲜矣,不懂《易经》却在当老师,搞教育;不懂《易经》却当医生,所以这两大领域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教育跟医疗都是社会问题的重灾区。那么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如何呢?举国而知易者,鲜矣,不懂《易经》却在当老师,搞教育;不懂《易经》却当医生,所以这两大领域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教育跟医疗都是社会问题的重灾区。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因为《易经》而成就的杰出人物真是太多了。我们回顾历史,去看看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刘伯温、诸葛亮、,他们都学了《易经》。
学习周易如何入门周易算命入门学习要从何入手呢?很多人不仅希望了解神奇而又神秘的周易,更希望学习和掌握她,只是不知道从何入手,故只能在周易的门外久久的徘徊。其实周易命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学习周易如何入门,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易经学习心得 高考后看了曾仕强教授的节目《易经的奥秘》之后就对易经开始感兴趣。本学期又在老师的带领下系统的学习了易经的入门,对易经已有自己大致的掌握和理解。本文......
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顾名思义,易讲的就是变。所以中国人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懂得变通之道的人。周易堪称中华文化的源头。周易在文化、政......
周易占卜一般步骤分:凝神、起卦、解析、结论四个部分。当然,这只是我的说法,仅供大家参考。现代的占卜用得最多的就是解字(词)法和钱币法,这也是绝大多数书上所用的方法。本篇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