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扇第一镇”——福利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幅水墨画阅读答案”。
“中国画扇第一镇”旅游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开发研究 福利镇还是桂林重要的旅游手工艺品生产基地,以福利画扇为代表的旅游工艺产品以规格全、档次高、价格合理而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享誉海内外。目前,福利镇在桂梧公路旁建立了阳朔一流的农贸市场和手工艺品批发市场,成为阳朔旅游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三山环古镇,一水抱绿洲”的福利曾在大桂林旅游圈中一度兴起。据统计,2000年福利镇接待游客人数达20万人次,其中在福利码头登陆的游客人数近10万人次,直接创造经济收入100多万元。但好景不长,福利旅游的繁盛局面只持续了一年左右。自2001年起,福利旅游业呈现全面滑坡趋势。仅从画扇生产一项来说,福利现有画扇作坊不足10家(且生产极不稳定),年产画扇约30万把,只占原有产量的1/7左右。旅游产业的衰退,给福利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70多万
①元,另外业主收入、国家税收等损失近100万元。这些数据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从2000年游客人数来看,游客对福利的“古镇旅游”项目曾抱有较高的热情,福利旅游发展仍有较大潜力。第二,从游客到福利旅游的交通路线来看,有近50%的游客选择从水路(即从阳朔乘客轮经“钻石水道”到福利鹦鹉码头登陆)前往福利。因此,保证“钻石水道”旅游航运畅通对福利旅游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旅游收入来看,对于福利这个拥有4.6万人口的大镇来说,100万元的旅游收入仅可以使人均增收21.7元;其次,将100万元的旅游收入平均到每位游客身上,游客人均给福利旅游业带来的收益仅5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福利的旅游竞争力不强,能够吸引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数量不多且档次不高。第四,画扇作为福利一项特色旅游产品在福利旅游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 ①福利镇旅游站:《影响福利镇旅游业滞后的成因何在?》 2003年6月30日。
431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尚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开发。
二、福利镇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目前国内的旅游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结合众家学说,巴兆祥教授指出了作为旅游资源的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客观实在性。旅游资源可以是物质实体,也可以是精神文化。二是可用性。旅游资源既要满足游客猎奇求知的需要,也要满足旅游经营者获取经济效益的要求。三是吸引
①性,即能够激发游客的旅游动机。”根据以上观点,联系福利镇的实际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福利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
(一)自然旅游资源
福利处于亚热带气候区,喀斯特地貌特征十分明显,区内地域开阔,风景秀丽。古往今来,颂扬福利的诗词歌谣甚多,其中“马山名胜甲神州,鹦鹉山下城内优,石似三姑洲似鲤,接龙桥上访仙游”这首流传于福利民间的颂歌为世人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
1.“钻石水道”景区
“钻石水道”景区主要是指漓江下游十八公里的水域。这里水面开阔,水流平缓,群山倒影,村庄田园,翠竹掩映,著名电影《刘三姐》的外景拍摄地就在这里。与漓江上游的“黄金水道”相比,“钻石水道”主要突出两大特色:一是江面更加宽阔,水流更加平缓,即便是每年10月以后的漓江枯水季节,漓江上游的“黄金水道”水流量下降到30立方米/秒时,这里仍是水平如镜,通航无阻。二是所经之处均是农村地带,美丽的山水之间夹杂了乡村野趣,江岸牧童短笛,炊烟袅袅,将自然与人的和谐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
书童山:位于田家河与漓江的交汇处,山高70米,海拔185米。因形似一条船头上的桅杆,故又称桅杆山。书童山之名源自 ①巴兆祥主编:《中国民俗旅游》,234—23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32 “中国画扇第一镇”旅游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开发研究 山东面的半腰处有一块柱石矗立,与整个山体有缝隙相隔,恰似一宽袍古装男童捧书苦读的形象。可谓是:“小小书童常自勉,田家河口寻佳景,朝朝暮暮捧书读,读破人间万卷书。”从摄影和绘画的角度来看,书童山处于最佳的入镜高度,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曾被多部电影选作背景画面,如《刘三姐》、《少林小子》、《马可波罗》等等。
卓笔峰:“钻石水道”又一座著名的象形山。清代阳朔诗人廖学古曾经做诗称赞卓笔峰:“东方何事吐豪光,霜颖千寻插碧苍。留待抡魁真妙手,一挥天地大文章。”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一支饱蘸墨汁的巨笔倒插笔尖直指云霄,撰写天地文章的豪情。
拇指峰:相传这座山峰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八仙有关。据说八仙仰慕阳朔的山水,相约到此一游,发现阳朔山水果真不同凡响,故而想留下一点纪念。八仙之首铁拐李左手握拳,翘起拇指往地上一顿,一个大拇指的石山便赫然矗立于江畔,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酷似翘起的两个大拇指在称赞阳朔山水之美丽。
雪狮双岭:木山村所在的漓江东西两岸,各有一个土山包,山上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形似两只雄踞漓江两岸的雄狮。特别是在每年春夏之交,百花盛开,漫山的白色小野花为雄狮披上了素装,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故而得名“雪狮岭”。登临雪狮岭,俯瞰漓江,碧波荡漾,山奇水秀,浑然一体,当地有句俗语:“要看好风景,请上雪狮岭”。
此外,漓江下游的景点还有八仙过海、东华飞凤、秀才看榜、野鸡倒挂、狮龙会聚、九马归槽等。这些钟灵毓秀的自然景观点缀着漓江两岸,形成了一条绵延十几公里的山水画廊,再加上片片村舍零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更别具江南水乡的风韵。来往的游客荡舟于清水碧波之上,欣赏着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杰作,如临仙境,流连忘返。
2.福利内陆景区
433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深山藏古镇,青峰顷郭门”的福利,内陆地域开阔,重峦叠嶂,囊括了阳朔风景山青、水秀、洞奇、石巧四大特色。
(1)以东郎山、仙人山为代表的山地景观。东郎山位于福利镇东北约2公里处,是福利镇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东郎山因形态酷似人像又居于城东而得名。东郎山海拔273米,相对高度160米,终年绿树成荫,四季如春。若登临东郎山之颠,可纵览四方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此外,东郎山还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奇特之处。从东北面远眺,它犹如一位神情凝重,戎装直立的武士;从正面看,它恰似一位悠闲的花甲老翁;从东南面观察,它又似一位含情脉脉的妙龄少女。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都为东郎山的奇秀景致所倾倒,写下了许多赞颂东郎山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曹邺诗咏东郎山:“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
仙人山位于福★福利镇古码头遗址。
利镇西北侧,因其山
434 “中国画扇第一镇”旅游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开发研究 顶分开两峰,西高东低,直入云霄,高度冠于附近所有山峰,有状元的豪气,故又得名“状元峰”。仙人山西峰东北侧有一个岩洞,洞里供奉着七仙姑的神像,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附近的乡民均会登临此山祭仙。此外,他们还在这里举行山歌比赛,场面颇为热闹。
(2)以马安石林、榕树脚白面岩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福利马安石林是新近才发现的一处景区。它位于福利马安村委会大木林村。石林矗立在东西两个山包上,姿态各异,千奇百怪,隐逸间透出一股雄浑昂扬的气势,因而被称为雄性石林。主要有“岳飞抒怀”、“八戒背媳”、“人类起源”、“南拳一支”①等一系列阳刚雄奇景观,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地质研究价值。
白面岩位于福利镇白面山的山腰处,岩口高、宽、进均10米,悬崖绝壁,下临碧绿江水,需要驾船方可入岩。洞内宽敞明亮,能容千人,历来都是乡民躲避兵匪的场所。明代阳朔壮民起义领袖廖金鉴将首义的据点定在这里。白面岩不仅具备了一般岩洞的奇秀景致,还拥有了一份难得的人文底蕴,它集自然景观的观赏价值和人文历史的纪念价值于一体,实为一处难得的旅游宝地。
(二)人文旅游资源
福利镇是阳朔古镇之一。据说在唐代这里荔枝成林,已有土著人居住,因屋舍隐逸在荔枝林中而得名“伏荔”。时至南宋初年(约公元1140年),东郎山下的莫姓家族一门七进士,奉旨修建进士第,一时间这里宅第连云。四方乡民纷至沓来,到这里交
②流货物,互通有无,逐渐形成圩镇。据此算来,福利镇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福利历经沧桑,积淀了 ①《福利发现石笋林》,摘自《阳朔报》2003年2月 第449期。②福利镇文化站:《福利镇庆五月八文体节成立五周年专刊——东郎》,1996年。http://www.daodoc.com/
435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往事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但是历史给福利带来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福利镇悠久灿烂的历史为当地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其中包括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艺术欣赏价值的碑刻、古建筑。综合★福利镇黄道街及古凉亭遗址。
福利镇相关文史资料和笔者的实地调查,福利镇的人文资源大体上分布在以下几个区域:
1.以福利老街、渡头村委为代表的古民居游览区
福利老街位于桂梧公路的南侧,漓江下游的北面。福利老街至今保留了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颇具古镇风韵。老街的道路蜿蜒曲折,多由砾石铺就而成。道路两旁的民居均为清道光年间建筑,用青砖砌成,每间房子的屋檐都有泥塑的花鸟走兽的图案,栩栩如生。此外,这里的民居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间房子都有一个大头门,每个头门都对准其前面一所房子的后门,因此整条街几十间房子基本上是贯通的,一家连一家。街里小巷特别多,436 “中国画扇第一镇”旅游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开发研究 故有三街九井十八巷之称。
渡头村委与福利村委隔江相望,位于阳新公路旁。那里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村前青山倒影,漓水萦回。村后翠竹成林,屋宇古香古色,现存有秦氏宗祠和廖氏宗祠等古迹。
2.以黄道街遗址、古乐州城遗址为代表的古遗址游览区 黄道街遗址位于东郎山南麓,宋代时这里曾繁盛一时,当时有民谚称:“头上无金钗,莫过黄道街。”足以见证当时黄道街的繁盛。据称宋时阳朔八进士,有七位出自黄道街,可谓人杰地灵。可是后来由于兵匪猖獗,这里一度被焚毁。随着漓江水运的发展需要,福利圩逐步迁至漓江河畔,黄道街就被废弃了。虽然人们如今无法看到黄道街的辉煌时刻,但是,从历史遗留下来的部分遗迹来看,人们可以依稀想到它往日的繁盛景象。现存的东山亭、狮山亭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这两座凉亭是供古代乡民赶集时纳凉歇脚用的建筑,造型古朴典雅,美观大方。
古乐州城遗址位于离榕树山不远的双桥村。据《阳朔县志》记载,古乐州城南为白面山,北为双桥村,西北临马头江,土筑城墙,开有东、西、北三门,城墙厚6米,高约5米,周长约700米。现今滩头榨村一带是当时乐州城的居民区,破坏严重,人们只能从破碎的瓦砾中感受古乐州城昔日的辉煌。
3.以龙尾瑶村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风情游览区
福利镇龙尾村委是阳朔县唯一的瑶族村委会,共有16个自然村1872人。早在明洪武壬子岁时,龙尾瑶人就在当地最高峰龙尾岭上“结草为宫”,建立了祖庙,称作盘王庙。庙里供奉的是盘王和他四个弟弟竹王、冥王、童王、平王。时过境迁,盘王庙的规模越来越大。到了乾隆年间,瑶人在正厅悬吊了一口大钟,每年举办三次庙会:三月初一青苗节、六月初一尝新节、十月初一还愿节。每年农历十月十六,龙尾瑶民都要举办隆重的盘王节,①福利镇人民政府:《福利镇旅游线路开发情况》,2003年3月17日。①
437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龙尾村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较少,所以至今还保留着瑶民部落原始的习俗。熏腊肉,捣油茶,①
唱歌还愿等,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旅游开发价值。
(三)特色旅游文化资源
特色旅游文化资源,指的是区别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一种物质
或文化载体。以实地考察为基础,笔者认为,福利镇可供旅游开发的重点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主要有以下两项:
1.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福利“五月八文体节”
古代漓江是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唯一通道。福利潭深 ★福利的“天后宫”(妈祖庙)遗址。
①福利龙尾瑶乡的一种传统习俗。每隔五至七年举行一次,每次持续三天三夜,据说是为了纪念瑶族祖先歌娘。
438 “中国画扇第一镇”旅游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开发研究 水平,是古代商船停泊的理想港湾。清道光年间,福利的水运商业十分发达,再加上当地地形复杂,历代受战乱破坏较少,吸引了大量外地人移居到此。随着外地居民的涌入,外来文化意识也不断冲击着福利人的思想。基于当时福利水运蓬勃发展的情况,人们在思想意识上希望有个神来保佑过往的船只。于是,来自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大批移民便把他们信仰的神——天后娘娘移植到了福利。随后,“天后宫”、“水源宫”、“行宫”等庙宇神坛也陆续建立起来。过去,为了表达对妈祖婆婆的敬意和发展福利商业,福利人决定在五月初八举办庙会。数百年来,每逢“五月八”庆典,四方的福利籍人士都会不约而同地回到家乡,届时将举办盛大的“公公”、“婆婆”出行仪式,场面热闹而又庄重,寄托了福利人对妈祖娘娘的怀念。目前,福利镇仍完整地保存着天后宫。据考证,妈祖文化在祖国内地如此盛行是比较罕见的,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福利画扇。
439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福利“五月八”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旧时的“五月八”只是群众自发组织筹集资金唱几天桂戏,搞一些迷信活动,其中还包括浓厚的重男轻女色彩(当年生女娃的人家不得参加节庆活动)。1991年,镇政府将“五月八”改为“五月八文体节”,节日活动的内容也大大拓宽,开展了舞龙表演、电影录像晚会、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10余个项目的文体活动。近些年来,福利的群众文化发展迅速。据统计,福利现有各类文艺表演队16支,①共285人,仅在2002年度就为群众演出475场次。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福利“五月八文体节”是难得的文化旅游资源。近些年来,我国旅游的热点从自然观光型逐步向文化体验型过渡,这也反映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大力发展福利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开发福利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五月八文体节”的举办不但活跃了农村文化气氛,还给福利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福利镇文化站负责人夏兆云介绍,在1997年的文体节中,镇政府共筹资3万元举办活动,吸引了四乡百姓前来观看,许多外国游客也积极参与,福利镇获得直接经济收入达21万元。
2.巧夺天工,誉满天下——福利画扇
福利是个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文明古镇,自古人杰地灵,尊师重教的传统源远流长。这一点可以从东郎山下南宋时期的莫姓家族一门七进士和魁星楼上“蔚起人文”的匾额可以得到证实。福利独特而又深厚的文化造就了无数才子名人,如著名的福利籍画家黎振欧,他的花鸟画曾被北京**张挂和收藏,还时常作为国画赠送给外国领导人。此外,还有一 批地方画家,如黎振球、黎承斌、赵桥发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阳朔旅游业的兴起,以“画扇之王”赵桥发为首的福利一部分居民受到旅游市场的经济刺激,充分利用江边的毛竹和当地的土制绵纸,开始绘制画扇,①资料来源:福利镇文化站。
440 “中国画扇第一镇”旅游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开发研究 自产自销。时至1995年,福利画扇工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镇约有150户居民,200多劳动力从事画扇生产,年产画扇150多万把,远销国内各大景区,始有“中国画扇第一镇”的美誉。2000年,福利画扇发展到了巅峰,全镇拥有画扇作坊220家,专职销售人员达500余人,年产画扇200多万把,并且开始走出国门,远销到东南亚、日本、英国、墨西哥等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①国画扇第一镇”。
★慕名来访的外国游客。
福利画扇制作工艺讲究,画面新颖,种类齐全,有山、水、花、鸟、虫、鱼、书法等数十种,最大的有2米,最小的只有30厘米。价格合理,最高的百余元,少的仅10元。因此,福利画扇颇受中外客商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国内多家媒体、报刊对福 ①福利镇旅游站:《福利画扇发展简介》。
441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利画扇进行了多次报道。如CCTV《旅行家》栏目组于1995年7月专程到福利采访;同年11月25日,CCTV《走进广西》(桂林篇)摄制组也对福利画扇工艺进行了细致介绍。此外,《人民日报》、《桂林晚报》、《阳朔报》等报纸也对福利一些著名的“画扇之家”进行了报道。福利镇一时间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艺品生产基地和“画扇之乡”。据阳朔县旅游局的负责人介绍,1995年,中国文化部曾授予福利 “中国画扇第一镇”的荣誉称号。
三、福利镇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福利镇旅游资源丰富,种类较为齐全,并且能够突出福利的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首先,在区位优势上,福利地处阳兴公路与桂梧公路的交汇处,“钻石水道”横贯东西,水陆交通均十分便捷,便于游客往来流通。福利镇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质朴淳厚的人文底蕴,以福利画扇为代表的旅游工艺品更是深受海内外游客的青睐。其次,福利还与周边的旅游发展程度高的乡镇(如兴坪、阳朔)有着天然的地缘联系,便于各地名优特产的集中和销售。在旅游资源上,福利镇与其他乡镇有着极大的互补性,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整合,产生集聚效应。再次,福利镇处于阳朔旅游辐射的范围之内。随着阳朔旅游业的发展,阳朔县城由于地域空间的限制,其旅游承载能力将逐步趋向极限,必然会面向阳朔所属各乡镇积极开拓新的乡村旅游市场,福利镇旅游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另外,福利具有客源市场的优势。笔者认为福利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来源于国内,以观光购物为主,面向中等收入和中青年阶层。具体上可以分作三块:一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他们主要是仰慕中国的扇文化,以观光购物为主;二是来自港澳台、福建、广东的游客,这些来自发达地区的游客除了购物观光之外,对福利当地的妈祖文化产生了认同感,这也是吸引他们来福利旅
442 “中国画扇第一镇”旅游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开发研究 游的重要因素;三是来自桂林、阳朔的城区游客,其中学生群体占有相当比重。福利交通便利,山水景观秀丽,乡村消费相对较低,比较适合低收入群体的自助旅游。
从旅游的时间来看,福利镇处于漓江下游流域,“钻石水道”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河道水量充足,四季皆有景可观。作为福利旅游特色产品的福利画扇和妈祖文化受季节影响较小,不影响主要客源地游客的游览需求,有利于缓解漓江上游流域的旅游接待压力,保证漓江“黄金水道”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四、目前福利镇旅游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福利镇具备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条件,当地政府积极响应阳朔县政府“旅游立县”的号召,对福利镇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福利旅游业为什么没有能从嫩芽状态成长起来,反而迅速跌入了低谷呢?笔者认为,制约福利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桂林旅游规制建设中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和矛盾,这点在福利旅游业发展中主要体现在对漓江下游的经营管理权上。2001年,桂林市旅游局维护旅游市场的秩序,开始对漓江下游进行统一管理,游船不在福利旅游码头靠岸,而是直接返回阳朔。这对于以漓江为生命线之一的福利旅游来说,无疑是一致命打击。福利旅游迅速呈现出颓势,昔日繁华的画扇一条街,90%以上的铺面关了门。
第二,从旅游地形象策划的角度来说,不同旅游地的形象对
游客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不同旅游地之间也存在复杂的关系。“深山藏古镇,青山顷郭门”的福利镇旅游资源有一定的基础,然而,福利自然性旅游资源比较分散,只有旅游点,没能形成优势突出的景区。相对于阳朔镇、兴坪镇等一些自然旅游资源较丰富且开发较早的地方,福利镇的自然旅游资源品级较低,开发程度也相对滞后。因此,福利镇在旅游形象方面往往被遮蔽。
443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虽然福利和兴坪都同处在阳兴公路旁,福利甚至还比兴坪更接近间接客源地——阳朔县城,但是前往兴坪的自助游客往往直接将兴坪当作终极目的地,认为漓江佳境在兴坪,福利没有值得欣赏的秀丽景致,因而不愿在福利停留。笔者认为,这是福利旅游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政府在福利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监管不力。以画扇生产为例,这是福利极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商品。但是,福利的画扇生产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经营。这种分散的个体经营很容易导致业主间互相压价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为了谋取利润,有些业主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例如以机器制画代替人工绘画。这样不仅造成了福利画扇市场的混乱,还严重影响到“中国画扇第一镇”的声誉。这也是造成福利旅游商品市场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这种局面,政府没有及时地对画扇制作业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也没有积极引导其走精品化、产业化、规模化的道路,而是仅仅将视野放在眼前的税收利益上,使得本来就薄利经营的业主丧失了对这一行业发展的信心,最终使 “中国画扇第一镇”陷于名存实亡的境地。
第四,福利旅游资源未得到精品化开发,旅游吸引力较弱。这点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是福利镇旅游的定位问题。作为一个旅游业刚刚起步的地区,福利走的是政府主导型发展的道路。据福利镇旅游站站站长李少勇介绍,该镇围绕阳朔县委“旅游立县”的主题,组建了以镇政府主要领导为首的旅游开发小组,筹建了福利镇“阳朔三姐乡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2000年投入270万元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了鹦鹉码头),开发了古镇风貌、画扇一条街、虎头山观景区、大型明朝纪事碑、白面洲户外休闲山庄等景区。由此可见,福利镇政府组织开发的主要还是一般性的浅层次的旅游产品。目前,我国的旅游热点正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过渡,福利开发出来的这些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
444 “中国画扇第一镇”旅游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开发研究 会逐步减弱。目前,由于是资金投入不足,福利以农业立镇,资金投入的重点在农业方面,在旅游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此外,由于上级部门对福利旅游的政策过紧,导致福利镇前期的旅游投入无法收回,某种程度上也使当地政府降低了对旅游投入的信心。这就使得许多旅游景区无法开发或者粗放式开发,一些基础性设施建设得不到落实和完善。例如,福利龙尾瑶寨至今仍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影响了游客的进入。另外一个导致福利旅游粗放化经营的原因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以画扇为例,现今画扇生产遇到一个技术难题——用面糊制的画扇易受潮、霉变。这就严重制约了旅游商品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到福利旅游商品的吸引力;另外,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福利旅游资得不到合理的规划布局,景点分布散乱,没有形成整体的特色旅游线路。
第五,与旅游相对应的配套性设施不完善。现代旅游讲究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因此,与旅游相关的对应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尤为重要。福利曾试图开发从阳朔县城至新寨村、渡头村的自助旅游的路线。但是,与之相关的餐馆、旅社等设施却没有建立起来。据统计,福利较正规的旅店仅8家,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直接影响到游客在福利镇逗留的时间。这是造成福利镇旅游收入较低的原因之一。
此外,福利旅游发展滞后的原因还包括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产品包装不精美、部分景点保护力度不够等方面。
五、福利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全国民众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目前,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南博会又于2004年入驻广西首府南宁。这些重大事件为大桂林旅游圈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福利镇犹如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颗沾染尘埃的明珠,如何实现福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使这颗明珠重放光彩、熠熠生辉呢?
445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和规范旅游规制建设,明晰福利地方政府与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权责关系,重新开放福利镇旅游码头,为福利旅游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过去,旅游规制建设不完善,使得部门本位主义浓厚,地方政府与旅游主管部门权责不明晰,极易产生矛盾。对于福利旅游业来说,途经“钻石水道”的游客是否在福利码头登陆显得至关重要。然而,桂林市旅游局则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漓江流域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要求对漓江全流域进行统一监管。这样客观上挫伤了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同时也违背了漓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因此,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分清部门间的权责关系。桂林市旅游局与福利镇政府之间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有共同合作的基础——实现漓江流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旅游主管部门的桂林市旅游局应该充分给予福利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的自主权,并且应该积极为其创造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其中首要的是允许开放福利旅游码头,恢复福利这条旅游生命线。此外,还可以在增加对福利旅游投资、为福利旅游招商引资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桂林市旅游局可以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对福利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对漓江的生态保护方面进行监督。与之相对应的,福利镇地方政府应该从服务大局的角度出发,对本地旅游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开发,并积极配合旅游主管部门对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实施保护,使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2.加强与旅游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尽快组织一支专业研究队伍对福利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全面的普查与规划,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组织专业的旅游资源调查,对福利现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以及潜在的旅游资源进行归类,分析资源的品级。在突出福利文化品位,打造精品旅游项目的理念指导下,对福利旅游发展进行定位分析,找出优势旅游项目进行重点规划。例如,可以针对福利画
446 “中国画扇第一镇”旅游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开发研究 扇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合目前我国旅游工艺品市场经营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探索出适合福利发展购物旅游的营销战略。其次,对于重点的文物资源应当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例如,可以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之上,对古乐州城、黄道街、福利古码头、“三宫”等重要遗址进行修复规划。再次,可以借鉴国内外著名景点景区的旅游促销方式,结合福利本身的特色资源,在周边旅游优势城镇的客源辐射下,探索一种独特的旅游宣传促销模式,带动福利旅游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例如,可以将福利与阳朔、兴坪等乡镇的著名景点景区进行“捆绑式”宣传,形成一批精品旅游线路。
3.深掘福利画扇文化和妈祖文化资源,打造南国特色旅游精品市场。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依据和灵魂。福利处于兴坪、阳朔旅游的共同遮蔽下,发展举步维艰。只有突出福利特有的文化资源,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才能够帮助福利旅游彻底摆脱困境,重新走向繁荣。
扇子作为中国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在中国出现的年代很久远。宋代高承撰《事物纪原》,内引《黄帝内传》,称黄帝做“五明扇”。随着时代的发展,扇子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如羽扇、竹扇、纨扇、蒲扇、绢扇等。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扇子除了招风纳凉之外,还受到了中国儒家文明的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扇子文化。为此,扇子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特别是出现于宋代的折扇,更是被一些文人墨客当作是身份和才学的象征。他们喜欢以扇子为载体,在扇面上题诗作画。例如明代唐伯虎的《山居客至》、近代齐白石的《蟋蟀图》、苏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七十二柄“状元扇”等都是其中的精品之作。此外,扇子还与文学、戏曲、舞蹈、雕刻、园林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旧时说相声、评书时,扇子是表演者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近年来拍摄的MTV节目《漓江扇韵》,以扇子为基本道具,将传统的扇歌、扇舞一
447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体展现,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扇韵,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
福利是闻名中外的“中国画扇第一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画扇专业人力资源,同时又处在一个世界性的旅游中心城市桂林的范围内,拥有强大的客源优势。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打好福利的“画扇牌”:
(1)打破传统的画扇经营模式,加强游客的参与力度。现代旅游融入了人文主义的观念,游客不仅仅单纯是客体,他们往往希望能亲自参与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宣传。目前国内兴起一种“前店后厂”的旅游商品经营模式。福利画扇业也不妨借鉴一下这种经营模式,在原有画扇一条街的基础上,促使画扇经营户前面的店和后面的作坊联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提供给游客一些亲自参与制作画扇的机会,让游客在购物的同时,还能领略到精湛的画扇制作技艺。通过这种互动的形式,力争把福利“画扇一条街”办成有着深厚内涵的画扇制作技艺展示游览区和旅游工艺品购物中心。
(2)强化商品包装意识和品牌意识,全力打造福利画扇旅游精品。俗话说:“人靠衣妆马靠鞍”。旅游商品包装是一种增值的手段和提高旅游纪念品品位的办法。因此,我们在对福利画扇进行旅游开发时,应该充分重视对福利画扇的包装。画扇集中体现了福利淳厚的人文底蕴,极具地方特色和人文色彩。因此,笔者认为画扇的包装应当古朴典雅,便于游客旅行携带和馈赠亲朋好友。在制作画扇时,除传统的花鸟虫鱼图案外,还可以用福利著名的景点作为画面图案,再附上一些赞颂福利美景的诗词歌赋或者其他一些旅游宣传词。这样既可以改变以往画扇扇面图案单一性的缺点,增加其旅游纪念价值,又可以借助画扇的流通功能达到宣传福利旅游的目的。
(3)以画扇的生产和经营为基础,大力发展以画扇为中心的文化事业,申办“中国画扇文化艺术节”。中国扇文化博大精深,448 “中国画扇第一镇”旅游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开发研究 福利镇作为“中国画扇第一镇”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具备了申办的基本条件。接下来首先需要整合福利画扇业零散力量,引导福利画扇业走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比如,可以引进外资,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工艺技术优势,组建“福利手工艺品制造厂”、“福利画扇厂”之类的经济实体和企业法人来统一生产和经营。此外,还可以采取“分散生产,集中经营”的模式,以公司实体的名义,将个体生产者的产品收购,然后以统一的价格销售。这样既可以保留个体经营的灵活性,又可以避免个体经营的混乱局面,产生规模效应,为申办“中国画扇文化艺术节”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国的画扇文化进行整理和研究,将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文化“移植”到福利。这种“移植”不是割裂文化,而是要把福利的画扇文化融入到全国的扇文化中去,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可以依靠“中国画扇第一镇”的名气和一些优惠的商业政策,邀请全国各地著名的扇子经销商到福利进行展销,无形中可以形成“流动的扇子博物馆”;还可以依据中国古代经典的扇歌、扇舞,结合现代的表演艺术和福利的地方特色,编排一些游客们喜闻乐见的节目供游客欣赏。游客们在福利不仅可以从“流动的扇子博物馆”欣赏到全国各地的名扇,还可以领略到中国扇文化表演艺术的独特韵律,为申办“中国画扇文化艺术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福利“五月八文体节”实际上是妈祖文化的产物,乡土气息浓郁,极具感染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来自广东、福建以及港澳地区的游客来说,更是极具魅力的节庆活动。因此,笔者认为,福利“中国画扇文化艺术节”应该建立在“五月八文体节”的基础之上,对福利古码头上的妈祖文化遗址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扩充,特别是天后宫应当作为重点保护和开发的对象。“中国画扇文化艺术节”应继续坚持群众文化群众办的方针,采取民众集资的方
449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式扩大文化活动规模。另外,也可以采用承办制的形式招商引资,以此增加“中国画扇文化节”的资金投入,扩大文化节的影响力,使之成为福利旅游的一大亮点,从而全面提升福利旅游的品位,增强福利旅游的竞争力。
450
感德镇—中国茶叶第一镇感德镇地处安溪的西北部,距县城68公里。东连剑斗镇,南接长坑、祥华、福田三乡,北邻永春县一都、横口两乡,西毗漳平市,西北与桃舟乡交界,总面积211.4平方公......
平度市长乐镇倾力打造“胶东银杏第一镇”王相辉“今天距奥运会召开还有150天,2.1万株银杏苗木发往北京”。在平度市长乐镇党委书记朱春雷3月12日的台历上记录着这样两行字。......
中国北方苗木花卉第一镇情况简介“林中屋舍花中人,碧海连天日日春,借问桃源何处是,北国江南谱新村”。这首小诗所描绘的就是中国北方苗木花卉第一镇----河北省定州市大辛庄镇......
第11课认识中国画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不同种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感受祖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丰厚底蕴。2、通过对比欣赏,了解中国画作品的题材、种类、风格......
打造高效农业第一镇 争当强镇富民排头兵xx镇党委、政府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发言的题目是《打造高效农业第一镇 争当强镇富民排头兵》。近年来,xx镇始终把发展高效规模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