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美术作品的观摩反观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实例分析的探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园林作品实例分析”。
关于从美术作品的观摩反观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实例分析的探索
众所周知,广泛观摩他人的作品是学习绘画的必要环节。这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视觉认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绘画的变化和发展脉络,而后者恰恰常为人们所忽视。该文认为,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与美术作品的观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理论来源具有一致性,美术作品的观摩与实例分析的目的性相同且都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实例分析作为风景园林教学的必要手段,其作用不仅仅在于简单地介绍有关风景园林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紧密地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演进结合在一起,最终把一种思辨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能以更高的视点来对待一个具体的工作。该文还通过对实例分析与美术作品观摩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现阶段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实例分析存在着系统性缺失的问题;并对风景园林教学中实例分析的方法开展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美术作品观摩;风景园林;教学;实例分析
广泛观摩他人的作品是学习绘画的必要环节。在观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很多杰出的艺术作品,而且形成了良好的视觉认知;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绘画的变化和发展脉络。这是接受美术基础教育的最佳途径。美术作品的赏析,不仅限于美好的视觉体验,实际上还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来讲,美术作品作为任何一种悠久文明的发端之一,先于文字、先于伦理而出现,是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发展过程的至关重要的载体之一。从小的方面来讲,美术作品的赏析是形成个人审美情趣的关键,不仅对艺术专业人士非常重要,对建筑、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人士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所以在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在提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革命救国等理念时,当时的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就曾经大声地呼喊要用“美育代宗教”。可见,美育对民族和个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的美术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类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专业问题。而从应用性学科和大众美术教育的角度看,美术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体系。例如,在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名家流派,如果我们单从“点”的角度观察,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真谛。笔者在西班牙马德里参观了普拉多美术馆和索非亚艺术中心后,对此感触颇深。这种感触不仅仅来自艺术的层面,更多的是来自思想文化的层面。
普拉多美术馆主要展出的是西班牙传统的绘画作品,而索非亚艺术中心主要展出的是当代艺术作品,两者的风格迥异。单就收藏古典绘画作品的普拉多美术馆来讲,不仅有委拉兹贵支、戈雅、鲁本斯等著名画家的作品,还有同期众多画家的作品。其布展的历史脉络也非常清晰,从公元前艺术的萌芽,到中世纪的绘画作品,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等。参观者通过对比,可以从众多画家的作品和清晰的绘画历史发展过程中,真正领悟什么是中世纪绘画和文艺复兴,什么是名画家、他们作品的伟大之处、他们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他们的思想领域是如何变化的以及是怎样体现在绘画中和体现在人物的表情、绘画的色彩等诸多细节上的。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参观时间,但是笔者在大量的对比中形成的震撼和感触是巨大的,也深刻认识到造成中国美术教育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美术馆系统的缺失。陈丹青先生对这种缺失 http://www.daodoc.com/ 也深感忧虑,在他的杂文集《退步集》中指出:“印刷品虽便于流传,然其大弊是无序,每本画册的获取途径、翻阅过程,随意性、偶然性太大了,久而久之,乃无形中构成几代人芜杂混乱的美术史观,以致无所谓史观,只是对一两位画家发生偏爱,有点无面,散乱失序。其结果,是我们的个人经验总难在整体文化背景中寻获适切的位置。”
二、风景园林教学中实例分析的特点及作用
(一)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与美术作品的观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1、理论来源具有一致性
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其很多理论和方法都来源于相关学科专业。其中,许多技术性的理论来源于规划和建筑领域,而有关视觉艺术方面的理论则主要来自于美术领域。
2、美术作品观摩与实例分析的目的性相同
通过广泛的观摩、考察和分析,可以开阔眼界,探索更多的美术或设计表现形式和方法;并且从传统的艺术思想中吸取营养。没有一种新的风格和思潮是凭空产生的,正如许多现代画家都从浩如烟海的意大利古典主义绘画中汲取过营养一样,很多现代主义园林设计师也是从中国、法国、意大利的古典主义园林中获得灵感的。
3、美术作品和园林作品都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无论是美术作品还是风景园林作品,透过每一个优秀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都能感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在艺术和生活的不同领域折射出的光芒。这也正是美术作品和园林作品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得以流传的关键。
(二)风景园林教学中实例分析的作用
1、风景园林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教学内容不仅涵盖一些概念性、技术性的知识,而且还包括一些有关视觉艺术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容。其中,所涉及的一些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比较抽象,需要借助一些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所以在风景园林教学中引进美术作品的观摩与分析方法,有助于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具体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如同在绘画中对不同场景、不同气氛的表现需要做大量的练习一样,在风景园林设计的教学中,每一个实例的分析,都是介绍给学生一种具体的设计语言,都能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使之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更直观、形象地了解风景园林这个行业。
3、我们知道,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不只是要悦人眼目,还必须能够打动人心,使人们体会到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背后所蕴藏的社会和人文发展的变化。同样,风景园林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作品以及不同设计风格的作品也蕴藏着行业发展的脉络和方向。所以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的实例分析,其作用不仅在于使学生对单一的“点”有所了解,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在今后的发展中以更高的视点来对待每一个具体的工作,尤其是要立足于学生良好的设计习惯和广阔的设计视野的培养。
三、风景园林教学中实例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实例分析存在系统性的缺失
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与美术作品的观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也具有相同的忧患,即在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通过举例来分析每一种
http://www.daodoc.com/ 设计思潮和设计方法。但是,如果仅仅介绍单一的作品,而不将其来龙去脉分析清楚,那么就会使学生只看到作品的表现形式,而忽视作品所蕴藏的思想和文化层面的发展和变化。这将导致学生在现阶段和今后的设计中盲目引用,而缺乏对设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种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的发展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二)各种出版物的良莠不齐加剧了系统性缺失
随着国内外信息和文化的不断交流以及“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总量急剧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显著加快。各种出版物、资料集之丰富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也因其良莠不齐加剧了风景园林教学中实例分析的系统性缺失,从而使学生把盲目地生搬硬套以及追求形式上的新、奇等习惯带入到风景园林设计中。在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空前繁荣、风景园林作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回头审视诸多作品,那些新奇的或者在局部“点”上似曾相识的作品远远多于那些能够折射出社会、自然环境的迅速变化的作品。由于设计师对社会、自然环境的迅速变化缺乏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以装饰性的矫饰代替了设计师的思想,所以一些风景园林设计作品成为无本之木和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
四、风景园林教学中实例分析方法的探讨
无论是美术教育,还是风景园林教学,导致系统性缺失的原因有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因素。从硬件方面讲,中国的美术馆数量少、规模小,导致藏品无法充分展示,以致美术作品观摩的系统性差,难以给公众提供良好的美术教育。这一点反映在风景园林教学领域也是一样。因此,在硬件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教师在风景园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弥补这种系统性的缺失,在进行实例分析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技术性手段和单一实例的介绍上,而要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紧密结合,将零散的实例串联起来,在历史的纵向上讲清前因后果;并且关注同一时期的风景园林设计作品与艺术、哲学领域的横向关联,使学生真正了解作品在社会历史和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定位,将孤立的“点”变为整体文化背景这一“面”中的“点”和历史发展过程这一“线”上的“点”。
在设计形式和内涵上反映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变化,在西方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中体现得较为清晰。例如,在介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潮时,势必要对其代表人物丹·凯利的作品——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国家银行总部庭院作一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在实例分析时,不仅要介绍他将建筑中分割空间的“墙体”转化为园林中的要素,如林荫道、绿篱、草地、规则水池等,以形成一个个带有现代主义意味的流动空间,流露出浓厚的结构主义韵味,形成具有典型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设计形式;还要介绍为什么他会使用这种形式以及为什么这种形式会在园林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会给与后来的设计者以启示。
丹·凯利的作品是产生于20世纪60~80年代的力作,有其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在城市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把园林作为放松其肉体和精神的场所,总希望创造出不同于平时生活环境的氛围。所以在城市自发形成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城市是自然的,园林是规则的。而随着启蒙运动和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来临,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在建筑和规划领域以其独特的设计语言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城市成为规整的,与此相反,园林的形式变得越来越自由,形成与城市的反差。法国巴黎19世纪的城市公园肖蒙山庄就体现了这个时期的特点。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人们又开始反思,认为这种自然主义的园林太随意,很难与西方根深蒂固的理性主义价值观融合,同时也很难与周围规则的城市环境融合。于是,很多设计师又开始回归规则式园林的设计理念,但这种回归不是照搬,它的主旨用黑格尔的话讲就是“扬弃”,也就是使历史的东西得以批判地继承、否定地发展。这种传承与超越,使古典主义清晰、庄重的结构得以继承,而一些呆板的空间和繁琐的细节被摒弃;同时,自然的要素被巧妙地引入到古典的结构中,使人们在享受自然愉悦的同时又感受到古典主义的庄重
http://www.daodoc.com/ 美。丹·凯利的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国家银行总部庭院就是这种思辨的最好诠释。它巧妙地呼应了西方的理性主义价值观,协调了建筑与园林、园林与城市的矛盾,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价值。
笔者认为,在风景园林教学的实例分析中,只有通过上述这种全面的纵向比较,才可能使学生真正明白丹·凯利作品中几根简单线条的含义,使学生不只是去简单地模仿优秀作品的表现形式。
社会和文化都在不断地前行,任何一种产生过轰动效应的艺术形式或设计形式都是附着在一种闪亮的思想上的,形式也许会过时或改变,但思想却会给人以长久的启迪。因此,教师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坚持面向精神世界、面向当代生活,应不拘泥于书本,要把“书本内”与“书本外”、“课堂内”与“课堂外”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探讨当代园林设计与人文、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http://www.daodoc.com/ http://www.daodoc.com/
从税务稽查案卷评查中反观税收执法税务稽查是税法赋予税务机关的重要职能,它不仅是税收征管的主要环节和纳税监督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税收公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维护和增进......
启发:做语文教学设计时,必须以帮助每个学习者学习语文为目的,明确学习者需要学什么,承认每个学生的学习语文个性或潜能,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系统设计的语文教学应有利于学习者自身......
文思共舞——《乡下人家》课堂实例分析阅读是小学生语文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从行动研究中探索教学设计的策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教育局教研室李加汉(318000)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小学语文教学实例及分析》这门课向我们讲述了古诗文、口语交际、写字教学、习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5个部分的实例和分析。其中《习作教学的案例》给我的帮助最大。先说“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