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网上有奖知识问答题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消防安全知识问答题库”。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网上有奖知识问答题库
一、党史知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
A.封建主义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B)。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3.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是(C)。
A.推翻资本主义 B.推翻帝国主义 C.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4.“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C)。
A.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 B.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中国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5.中国共产党诞生于(B)年。A.1919 B.1921 C.1927 6.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3号举行。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A)的游船上举行。
A嘉兴南湖 B 杭州西湖 C 武汉东湖
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着手领导工人运动。党成立了公开做职工运动的总机关(C)。领导了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开滦煤矿工人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等工人运动。A.京汉铁路总工会 B.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8.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7月党召开的(A)上首次提出的。这次会议还明确提出:为了实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标志着党已经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
A.第二次代表大会 B.第三次代表大会 C.第四次代表大会 9.1921-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C)。
A.爱国主义 B.三民主义 C.新三民主义
10.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A)全国代表大会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决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A.第三次 B.第二次 C.第四次
11.1927年4月27日至5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A)举行。
A.武汉 B.上海 C.长沙
12.1927年8月1日爆发的(C)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A.秋收起义 B.黄麻起义 C.南昌起义
13.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于(A)举行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基本正确地回答了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A.苏联的莫斯科 B.苏联的列宁格勒 C.波兰的华沙 14.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B)。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1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从而结成了广泛的(C)统一战线。
A.反帝反封建 B.民主主义 C.抗日民族 16.“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是(A)A.沈阳 B.长春 C.旅顺
1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加强了政权建设,并创造性地实行(C)的政权制度,即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容纳多方,团结各阶级、阶层共同抗日。
A.联合政府 B.工农苏维埃 C.“三三制” 18.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A)。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B.开辟新的根据地 C.把革命形式推向全国
19.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的问题,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A)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稼祥
20.红军三大主力于1936年10月在(C)地区胜利会师,结束了伟大的长征。
A.宁夏银川 B.陕西延安 C.甘肃会宁
21.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将领是(A)。A.张学良、杨虎城 B.蔡廷锴、蒋光鼐 C.张学良、冯玉祥
22.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出发点是(C)。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C.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23.八路军总指挥是(B)。A.周恩来 B.朱德 C.贺龙
24.皖南事变之前,担任新四军军长的是(A)。A.叶挺 B.陈毅 C.左权
25.从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A)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A.宗派主义 B.官僚主义 C.经验主义
26.军队拥政爱民,地方拥军优属,称为“双拥”。这项运动是从1943年开始在(A)发起的。
A.陕甘宁边区 B.晋察冀边区 C.晋冀鲁豫边区27.(A),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A.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7月15日 C.1945年9月15日
28.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A),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为全党在思想上取得一致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9.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同(A)、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A.周恩来 B.刘少奇 C.邓小平
30.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略决战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B)。A.解放了许多城市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C.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进攻
31.1947年7月至9月,在刘少奇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A)并于同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批准公布。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五四指示” C.《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
32.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11月28日作为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的陈云同志向中共中央东北局(并转呈中共中央)报告了(A),这份文件由中共中央作为成功的经验转发给各中央局和各前委。
A.《接收沈阳的经验》 B.《正确处理新接收企业中的职员问题》 C.《辽东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教训》
33.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以(A)、营口的解放为标志胜利结束。
A.沈阳 B.长春 C.四平
34.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共同纲领》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A)的作用。
A.临时宪法 B.临时约法 C.政府组织法 3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A)年。A.1949 B.1948 C.1950 36.1949年10月1日,首都三十万群众齐集**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进行了阅兵式,(A)检阅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的受阅部队。
A.朱德总司令 B.毛泽东主席 C.周恩来总理 37.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是(B)。A.刘少奇 B.毛泽东 C.董必武
3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B)。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是毛泽东,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是(A)。
A.周恩来 B.刘少奇 C.邓小平
40.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政府始建于1947年,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9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通过的(A)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作了比《共同纲领》更进一步的规定。
A.《宪法》 B.文件 C.讲话
41.1951-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腐败、反浪费、反主观主义 C.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
4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政策是(B)。A.公私合营 B.和平赎买 C.统购统销
43.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歼击机设计、制造基地坐落在(B)。
A.上海 B.沈阳 C.武汉
44.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A)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45.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建设上主要采取的模式是(A)。A.苏联模式 B.东欧模式 C.南斯拉夫模式
46.1953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提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召开由选举产生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经过(A)的准备工作,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A.一年多 B.二年多 C.三年多
4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B)年。A.1949 B.1954 C.1956 48.第一个五个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成就。(B)宣布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期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米格-17)由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1955年 B.1956年 C.1957年
49.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A)。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团结—批评—团结 C.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0.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A)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个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五十多个外国的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A.第八次 B.第九次 C.第十次
51.(B)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由此,全国各条战线各个行业掀起了一个持久的学习雷锋的热潮。
A.1962年3月5日 B.1963年3月5日 C.1964年3月5日
52.我国于(C)年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A.1960 B.1962 C.1964 53.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第(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提出,在不太长的时期里,实现国家的“四个现代化”。
A.三届 B.四届 C.五届
54.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英雄和模范辈出的时代。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涌现出许许多多先进人物和模范集体:王进喜、王杰、欧阳海、南京路上好八连,等等。其中,(A)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典型,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A.焦裕禄 B.孔繁森 C.杨善洲
55.1971年10月25日,第(A)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A.二十六 B.二十八 C.十八
56.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A)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距党的十大只有四年。提前举行这次大会,以便确定党的工作方针,选出新的中央委员会,是有必要的。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1510人,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党员。
A.十一次 B.十二次 C.十三次
57.1978年5月11日,(A)在头版发表署名为“本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A.光明日报 B.人民日报 C.解放军报
58.(A)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1978 B.1979 C.1976 59.以(A)为标志,我们党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新时期,走上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改革开放 C.党的十二大 6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发展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1.党的(B)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A.十大 B.十二大 C.十四大
62.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A)致开幕词,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
A.邓小平 B.叶剑英 C.陈云
63.1985年,邓小平会见日本商工会所访华团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C)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A.能源 B.民主 C.和平
64.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正式代表1936名,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基本路线 B.战略任务 C.战略目标 65.“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是邓小平在(C)
A.1956年党的八大上讲的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的 C.1992年南方视察时讲的66.199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B)》,介绍他在西藏的先进事迹。
A.刘红军 B.孔繁森 C.郑培民
67.中国共产党第(A)次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000人。代表5100多万共产党员。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
A.十四 B.十五 C.十六68.中国共产党第(A)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048人、代表了全党5800多万党员。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A.十五 B.十六 C.十七
69.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大会是(B)A.1992年党的十四大 B.1997年党的十五大 C.2002年党的十六大
70.中国共产党第(A)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114名,代表了全党6600多万党员。这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十六 B.十五 C.十七
71.党的(B)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提出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72.党的(B)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73.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B)成员。A.卫生组织 B.世贸组织 C.救援组织74.《反分裂国家法》于(B)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A.2004 B.2005 C.2007 75.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A)。
A.2010年10月15日-18日 B.2010年10月8日-12日 C.2011年1月25日-28日
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76.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A)。
A.历史唯物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 77.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对列宁建党学说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是(A)。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78.《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作者是(B)。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79.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中心思想是(C)。
A.突破苏联模式 B.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8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B)。A.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8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C.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82.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B)。
A.统筹兼顾、科学谋划 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C.科学谋划、总揽全局
83.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C)。
A.加强党内的监督管理 B.保证党的纪律严明 C.保证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的一致
84.(C),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最高理想和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改革开放、开拓创新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5.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C)。
A.贴近创新理论、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困难群众 B.贴近工人、贴近农民、贴近解放军战士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86.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B)的方针。
A.说服教育、制度约束、监督制衡 B.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C.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87.我国政权的组织原则是(A)。
A.民主集中制 B.党的一元化领导 C.多党合作制 8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B)A.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8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根本出发点是(C)。
A.所有民族一律平等 B.社会主义国家一律平等 C.主权国家一律平等
90.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A)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改革创新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91.《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B)同正式党员一样。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92.《党章》规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A)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实践中 B.学习中 C.工作中93.《党章》在“总纲”中指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C)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A.中国农民阶级 B.中国人民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94.《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C)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一年 B.三个月 C.六个月
9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A)。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9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A)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
A.民主 B.团结 C.批评
9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A)管权、管事、管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A.制度 B.法律 C.党纪政纪
98.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坚持党内监督与(A)相结合,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A.党外监督 B.纪律处分 C.教育预防
9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新思想、(C)、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新方法 B.新技术 C.新知识
10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B)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A.党中央 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地方委员会 101.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两型社会”的内涵是(A)
A.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B.环境保护型和科学发展型 C.科学发展型和包容增长型
1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C)
A.民本思想 B.民主思想 C.科学发展观
10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4.邓小平理论回答的问题是(C)
A.什么是革命、怎样进行革命 B.什么是发展、实现怎样的发展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问题是(A)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发展、实现怎样的发展 C.什么是革命、怎样进行革命
10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C)。A.与时俱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107.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是(B)
A.什么是革命、怎样进行革命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8.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A),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以人为本 B.发展生产 C.改善民生
10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A)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与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A.文化 B.科技 C.教育110.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逐步提高(C)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财税收入 B.企业收入 C.居民收入
11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以(A)为重点,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
A.提高素质 B.健全教育 C.优化结构
112.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A),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
A.向群众学习 B.向老师学习 C.向模范学习 11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C)用人标准。A.德才兼备 B.用人唯贤 C.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114.创先争优活动主要是围绕建党(B)周年,向党的十八大献礼这两个重大节点开展的。
A.89 B.90 C.100 115.“创先争优”活动中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是指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和(C)
A.带头任劳任怨 B.带头以身作则 C.带头弘扬正气 116.“创先争优”活动中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是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和(C)
A.思想建设好 B.组织建设好 C.群众反映好117.“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A)的攻坚时期。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社会发展 C.经济建设 11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C)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
A.实现“三网融合” B.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C.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11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以(A)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A.科学发展 B.党的建设 C.经济建设
12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以(A)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C.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12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当今世界,(B)仍是时代潮流。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和平、发展、合作 C.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三、党的统一战线知识122.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是(A)。
A.右倾机会主义 B.“左”倾盲动主义 C.“左”倾关门主义
123.总结革命斗争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明确得出结论: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是(A)。
A.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B.工农武装问题 C.政策与策略问题
124.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A),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
A.政治协商会议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会议 125.统一战线的本质是一定社会(B)的联合。A.群众团体 B.政治力量 C.政党之间
126.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B)。
A.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127.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同宗教界朋友之间的关系时,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C)的原则。
A.生活上给予照顾 B.信仰上互不干涉 C.信仰上互相尊重12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6个自治地方,包括(A)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1个自治县。
A.5 B.6 C.7 129.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B)。A.提出意见 B.参政议政 C.反映民意 130.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C)。
A.民主和监督 B.团结和协商 C.团结和民主
131.(B)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
A.第七届 B.第八届 C.第九届
13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C)。
A.根本政治制度 B.重要政治制度 C.基本政治制度 13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1948年1月1日宣布成立。它的主要创始人为: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现任主席为(A)。
A.周铁农 B.朱学范 C.李沛瑶
134.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主要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成立于1941年,当时的名称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主要创始人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等。现任主席为(A)。
A.蒋树声 B.楚图南 C.丁石孙
135.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1945年12月16日宣告成立。主要创始人为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等。现任主席为(A)
A.陈昌智 B.胡厥文 C.孙起孟
136.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1945年12月在上海成立。主要创始人为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等。现任主席为(A)
A.严隽琪 B.叶圣陶 C.雷洁琼
137.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成立于1930年,当时名称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主要创始人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等。现任主席为(A)。
A.桑国卫 B.周谷城 C.卢嘉锡
138.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1925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主要创始人为司徒美堂、陈其尤。现任主席是(A)。
A.万钢 B.董寅初 C.黄鼎臣
139.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1946年5月成立。主要创始人为许德珩、潘菽、涂长望等。现任主席为(A)
A.韩启德 B.周培源 C.吴阶平
140.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是由台湾省人士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参政党。成立于1947年。主要创始人为谢雪红、杨克煌、苏新。现任主席为(A)
A.林文漪 B.蔡子民 C.张克辉
141.工商联是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具有(B)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
A.统战性、社会性、民间性 B.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 C.经济性、社团性、爱国性
142.2006年7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C)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会上还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讨论稿)》。
A.18 B.19 C.20 143.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宣传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带头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政策,带头参加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C)。
A.带头交党内外朋友 B.带头交海外朋友 C.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144.《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B),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A.是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的重要法宝 B.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C.是中国共产党抵御风险的重要法宝
145.《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A)、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A.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劳动者
146.《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将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重要特征概括为:具有空前的广泛性、(B)、鲜明的多样性、显著的社会性。
A.明显的差异性 B.巨大的包容性 C.构成的复杂性 147.《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指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是(B)
A.无党派人士 B.党外代表人士 C.非公有制经济人士148.《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指出: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A)的统一战线,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激发社会创造力提供广泛支持和有力保障。
A.可持续发展 B.团结 C.和谐
149.《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促进社会主义(C)建设服务,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
A.精神文明 B.公共服务 C.政治
150.《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强调:民族问题是涉及民族团结、(B)、领土完整,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A.经济发展 B.国家统一 C.社会建设
151.《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强调,牢牢把握(C)的主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
A.增进民族团结 B.保持社会稳定 C.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52.《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C)和特殊复杂性。
A.严重性 B.现实性 C.群众性
153.《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是我国(C)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重要力量。
A.干部队伍 B.工人阶级 C.人才队伍
154.《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重视发挥(B)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A.中小企业局 B.工商联 C.工商局
155《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按照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党外人才成长规律,把(B)后备队伍建设工作纳入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
A.无党派人士 B.党外代表人士 C.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156.《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统战工作是(C)的工作。
A.全社会 B.十分重要 C.全党
157.《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照顾同盟者利益是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的(C),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
A.重要内容 B.重要方法 C.重要原则
158.《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社区统战工作要以(A)工作为重点。
A.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B.民主党派人士 C.宗教界人士 159.《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努力建设一支勤奋学习、(A)、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统战干部队伍。
A.作风民主 B.作风优良 C.作风过硬
160.《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A)、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A.多党派合作 B.政治协商 C.广泛团结 161.中国政府于(B)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A.1997年5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10月1日
162.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从(B)手中收回对澳门的主权。
A.荷兰 B.葡萄牙 C.西班牙
163.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B)50年不变。
A.金融中心地位 B.生活方式 C.自由港地位
164.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A)。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中央人民政府 C.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165.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C)。A.一国两制 B.反独促统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66.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B)。
A.重要原则 B.八项主张 C.庄严声明
167.2005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A)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A.台湾人民 B.台湾上层人士 C.台湾进步人士 168.“三通”是指海峡两岸(A)。
A.通邮、通商、通航 B.通话、通商、通航 C.通邮、通婚、通航
1.党的十六大以后理论创新的成果是( )A.创立了邓小平理论B.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创立了科学发展观 2.新中国第一部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婚姻......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作为当代中学生,二十一世纪的少年,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这与伟大的党是分不开的。党的亲切关怀使我们从娇嫩的花朵逐渐绽放。在党的90岁华诞之际,我们......
永远跟党走青春谱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人生的长河中,青春是一支最质朴的歌,连绵的曲调里却有着最高亢的音符。那音符满含深情的包含着这样的两个字--爱国。爱国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营造良好宣传气氛第()支部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借此机会我向七支部的全体党员表示问候和敬意!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横......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