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学科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_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2:36: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化学学科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化学学科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浅谈化学学科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洛社高级中学滕晓艳214187

摘要:本文强调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关键词:质疑、自主学习、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索新知识的动力,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1. 教师要转变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实际上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应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课堂应是学生的舞台,他们才是主角。传统教学模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将课堂还给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多数教师对待学生象紧张的父母对待跚跚学步的孩子,甚怕孩子摔交,却忘了学步的孩子只有在无数次的跌倒后,才会走得更好更远。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大可不必为此胆战心惊,而教师该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才会成为问题的发现者。

2.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做法

(1)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质疑的前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例如苏教版化学教材中“思考与交流”这部分内容,可让学生在预习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将结论或疑问拿到课堂上来探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提出问题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在《氯》这一节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了解氯水或潮湿氯气的漂白作用,是由于氯气和水作用生成了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教师可通过演示干燥氯气与干燥红布条、湿润红布条的作用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红布条褪色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又如在强弱电解质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一组思考题:①、电解质为什么能够导电?②、电解质在什么情况下能导电?③、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什么?④、如何判断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大脑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对于一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通过他们自己的充分思考反而会提出他们的疑惑,而不是不懂装懂。

(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压抑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不想质疑,也不敢质疑,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许多胆怯的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幼稚,怕被同学、老师笑话,甚至有问题也憋在心里,久而久之便不愿意再去思考,“懒”得提问,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对于这一类学生“鼓励”是一剂良药。对于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要详加分析,对于他们质疑的行为要多加鼓励。还有一类专爱“钻牛角尖”的学生,似乎令大多数教师头痛,其实不然,他们之所以提出那种“钻牛角尖”似的问题,实际上是他们的思维在某个知识点上打了结,教师千万不要对此类学生“兜头一盆冷水”,要更加耐心的对待他们,将他们的问题症结加以疏导。大多数教师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自己一时也回答不了,这时切不可一句“没事找事做”或“吃饱撑得慌”将学生堵回去,教师尽可以大方得告诉学生:“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老师都被你难住了,让我们一起研究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吧?”此时你的形象可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具亲和力,因为他们发现原来老师并不是什么都懂的完人!所以师生关系由此会更加和谐,学生会大胆的有疑必问。

(3)掌握契机,激发质疑的火花

班级中有一部分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思维能力较强,他们一般不甘于做常规的提问,不愿生硬模仿,不愿机械的接受知识,而往往会突发奇想,有较强的求异倾向,这恰恰体现了他们思维品质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批判性。因此,教师不应该担心学生的“突发奇想”打乱了整节课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计划,而应以此为契机,激发出学生质疑的火花。这样做或许会影响一节课的教学计划,但是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可以大胆怀疑,可以发表不同意见的学习环境。例如:在上《原电池》这一节的内容时,有一个课堂演示实验,是将铜片和锌片两个电极同时插入稀硫酸中,两个电极用导线连接,并连接一只电流计。我们知道理想状态是铜片上产生较多的气泡,锌片无气泡,但在演示时锌片上也产生了气泡当时就有一位“不速之客”提出了疑惑“锌片上也产生气泡是不是锌直接和稀硫酸反应了呢?”我说:“不然,实验室提供的锌片不纯,里面含有碳等杂质。”我又反问学生“锌片里含有的杂质碳与铜片所起的作用难道不一样吗?”学生恍然大悟,锌和碳构成了微小的原电池所以锌片上也产生了气泡,通过同学的质疑,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原电池原理。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在一个班级里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的学生毕竟占少数,大多数学生的思维需要老师激化,特别是在化学习题评讲课上,一些对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错的同学会较多,越是错学生的反应越是“迟钝”,这时老师要主动“出击”,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精心设计一些可导致质疑和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和内容,以促使他们进行讨论和质疑。例如: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

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计算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常用的方法有物质质量法、元素质量法等。通过对本题的讨论学生会提出物质质量法比较繁琐,而元素质量法简单易懂,同时有学生

提出这样的疑问:“比如像NaHS、MgSO4、NaHSO3 组成的混合物,已知硫的质量

分数,可求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吗?”我说:“很好,你举的这个例子正是这同一类型的题目。”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提出问题的前提也许正是一个大胆的怀疑。素质教育不是要培养尽信“权威”的学生,而实验教学的课堂正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阵地。

(1)实验过程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维空间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目前实际存在的实验教学过程过于程序化的倾向。比如说,现在普遍使用化学实验报告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偏写得详尽有余“空间不足”,这就客观上规定了学生在实验时只能“照葫芦画瓢”。对于化学实验报告的完成,老师应要求学生按序操作,更重要地是观察实验对象,对于一些异常现象要求学生千万不能放过。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留有足够思维空间,才能使学生自主发挥,创造性地完成实验,解决自己的疑惑。

(2)利用探究性实验设置质疑情境

师生一起可试着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编成“探究性实验”,重新设立认知情境,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与思维发展的实验顺序,引导学生质疑,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设计实验的思维方法。例如:苏教版必修化学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利用》的第一单元《天然气 甲烷》,在探究甲烷的取代反应机理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瓶中的水溶液酸碱性如何检验?试推测有哪些物质,如何来验证?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出了以下的方法并操作:(1)取两份试样,一份滴加石蕊试液,另一份滴加酚酞试液。结果显示加酚酞的不变色,加石蕊的变红色。(2)取样,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得出结论:溶液中有H+、Cl-,反应中有氯化氢生成。通过设计实验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有氯化氢生成,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究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化学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笔者的一点拙见,如何通过化学学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王明轩.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初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 吴洪明.试论问题情景式教学与学科思维方法的培养.化学教学.200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能力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能力太平镇穿山河学校覃业翠“学源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有了疑点,才会提出问题,引起思考,进行探究,迸出知识创新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丁亚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

谈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

谈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提问题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会不会提问题体现了学生求知的能力。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很会提......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素质化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懂得)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于无......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1.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使学生感受到质疑问难的心理自由,帮助学生克服......

下载浅谈化学学科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化学学科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