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店镇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
葛店镇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是指符合教学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葛店镇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
一、计划总结
教学计划是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学校教学计划、教研组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所有计划均按学期制订。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以“三个面向”和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中小学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教学质量要求,具体规定教学工作的内容、进程、措施与方法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必须经学校行政会议讨论通过,在开学前三天印发至所有基层部门及任课教师。
2、教研组工作计划应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由教研组长拟订,经教导处审批,于开学三天内打印发到本组教师。教研组要认真分析上学期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学期的工作目标,确定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教研专题,按周安排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经验交流、业务学习、论文撰写等教研活动,制定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措施。
3、教师必须在开学一周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必须体现课改精神,全面反映教学内容。必须有详细的学情分析、教材简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设想等,学科教学计划后面必须附有较为合理、详细的教学进度安排(周次、课题、内容要点、课时)。学科教学计划应上交学校一份,在备课本上抄写一份,学校应将计划纳入常规教学检查之列。
4、每学期结束时,学校教导处、教研组、所有学科的教师要对本学期工作进行系统回顾,写出书面工作总结,并交学校相关部门存档。
二、备课教案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课前必须备课,备课必须写教案,教案必须规范。不得照抄现存教案,严禁无教案上课。
1、备课本前必须做到“十有”。即有学年度(学期)、有学校、有班级、有科目、1 有教者姓名、有时间、有学校在时间处加盖的公章、有计划、有进度安排、有班级学生成绩记分表。
2、备课必须常备常新,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学具,备教学过程,备板书设计,备学生作业设计。照抄备课手册不算备课。
3、备课应分课时书写教案,课时数应与课时计划的总要求相符合。每份教案前需注明累计所写课时数,必须做到超前备课一至三课时。
4、完整的新课教学教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教学内容(课题);②教材分析;③学情分析;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⑤重点、难点;⑥教具、学具准备;⑦教学过程设计;⑧学生作业设计;⑨板书设计;⑩教学反思。
5、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必须备课,应有教案。
6、课后应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数量不得少于课时数的四分之一。学校或教研组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师备课水平。
三、课堂教学
教课是常规教学的中心环节。学校对课堂教学必须巡堂,巡堂必须做好记载,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切实规范课堂教学。
1、上课必须严格按课表执行,不得随意缺课、调课和停课。严格执行课前候课制度,预备铃响后(上课前两分钟),准备上课的教师应到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候课情况,督促未进教室的学生迅速走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发现学生缺课要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或家长。上下课时,师生应互致问候。
2、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学;教导(科)处(教研组)要组织好听课、评课,研讨教学;提倡教师间互相听课,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校长、业务校长、教导(科)主任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15节,一般教师不少于10节,并有听评课记录。每学年的四月、十月为中小学听评课活动月。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教态亲切自然、仪表大方、语言(普通话)生动准确、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做到演示规范、板书布局合理、书写规范。教师不得在教室接打电话,不得浓装艳抹,不穿过于暴露的服装和拖鞋,不随便出教室,不得提前下课,不拖堂,不得在教室内抽烟,不得坐教,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4、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教师应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要努力倡导“乐于探究、自主合作、主动参与、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
5、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教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适时给学生激励性的评价,严禁挖苦讽刺学生。
6、实验教学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教学设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实验操作,获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7、学校和任课教师要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
8、课堂教学过程有: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②师生互动,主题探究;③及时反馈,达成目标;④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四、作业批改
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所学知识、反馈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作业布置可采用口头、书面、观察、制作、操作、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
1、书面课堂作业应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书写规范、整洁,每次作业要注明“第×次作业”字样。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提倡布置“必作题”和“选作题”,学生作业的密度要相对均匀,次数符合规定要求,份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
2、书面课堂作业必须全批全改,一般要做到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当天批改、及时反馈,逐步形成良好的作业和批改习惯。
3、教师批阅作业要有“√”、“×”标记,错误的应予以更正,作文批阅应有眉批、尾批,评价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提倡对学生作业给予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每次批改作业后要注明日期。
4、书面课堂作业次数要求:语文一课一次作业,数学每周四次作业,初中英语每单元三次作业,物理、化学每周两次作业,其它应有书面作业的学科每周一次作业,学生作文全学期八篇(初中每学期小作文应有8篇)。
5、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年级以上和初中各年级可适当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时间应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学生家庭作业总时间应控制在90分钟以内。各科《练习册》作为家庭作业。严禁用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手段。
6、初中毕业年级备考阶段要处理好课堂作业与试卷训练的关系,也应有课堂作业,可选择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训练。
五、辅导学生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培养优生,提高学困生的重要途径,是常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必要手段。
1、学期初,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辅导计划。辅导要做到“六定”:定计划、定内容、定主讲、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
2、辅导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做到因材施教,要注重实效,辅导的情况应作好记载。
3、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科优秀生。任课教师应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特长。
4、要关注学困生。教师要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班主任、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开展个别辅导,使学困生尽可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5、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6、要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辅导,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7、要加强体音美等学科特长生的辅导。体育教师要成立长年体育代表队,音乐教师要成立文艺表演队,美术教师要成立美术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
8、严禁教师有偿家教和有偿辅导,不准以营利为目的向学生兜售资料。
六、考试考查
考试是监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凡国家课程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试、测试或考查。
1、每次考试必须阅卷,阅卷后必须登分,登分后必须进行质量分析,真正达到考试的目的。
2、考试不得过于频繁,不得用考试成绩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进行排名。
3、每学期学校应组织期中、期末考试,教师可根据学科情况适时组织单元或章节考试,镇中心学校应不定期组织非调考科目抽考或测试。
4、考试试题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既要考查教材内容,又要考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既要考查知识与技能,又要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每次考试必须做到端正考风,严肃考纪。学校组织的大型考试必须安排有专人负责考务和巡视工作。
6、要统一评分标准,保证阅卷质量。期中、期末考试教师要及时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并上交学校教导处,以便学校了解各班级各学科教学情况。
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的作用。学校应建立适应本校实际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1、学生评价要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开放化。每学期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2、学校要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既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又重视职业道德修养。在重视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同时,要把教师的教改实验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纳入考评项目。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要通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促进学校办出特色。
八、管理督查
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镇中心学校要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学校按照计划组织教学。
1、各中小学对本要求要认真组织教师培训学习,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2、学校要重视常规教学的过程管理,要端正办学思想,规范教学行为,以教学为中心,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在教学中不断引入激励机制。
3、学校每学期必须对常规教学进行三次检查,每天必须进行一、二次教学巡堂,并保存好相关资料,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对不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的教师给予批评指正,教师若有有偿家教、有偿辅导的按二OO七年四月二十三日镇中心学校下发的《关于对教师私自补课的处罚规定》进行处理。若有一周未备课上课、三次作业未及时批阅、计划开学一周内未制定、考试弄虚作假等情况,两年内不能晋升职称,两年内工资不能晋级,不能评优评先。
4、镇中心学校每学期对中小学常规教学进行一至二次检查,表彰教学常规管理规范的学校,通报批评在常规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学校。
5、中心幼儿园参照本要求试行,本要求解释权属葛店镇中心学校。
6、本要求自二OO八年十一月一日起执行。
葛店镇中心学校
二OO八年十月十八日
温店镇中小学教师常规教学工作要求 为了切实加强全镇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常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合理化,全面提高全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根......
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教师备课一、教师要认真备课,不备课或备课不充分则不得上课。二、备课包括查阅资料、学习课标、研究教材、分析学生、教具、学具准备、写教案等。三、教研组......
王张营小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为了能够全面贯彻和落实:“三步六环”模式教学,实施新课改也是更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
涧头集镇小学教学常规要求(2014年9月修改)为了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结合我镇教学实际特制定《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望全镇各......
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保证。学校要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实施教学常规,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