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导言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中,人们已经不再将贸易对象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范围之内,“文化产业”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带来的产值相当巨大,例如美国的影视、音像目前已成为仅次于航天航空业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早在2000年其文化产业产值就已经达到6000亿美元。此外,英国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年产值接近600亿英镑,文化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32]而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的产值仅仅占到非常微小的比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找出自身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实施改革,那么文化产业的对外贸易将带给我们的收益将是不可限量的。在本篇论文中,我选择了文化产业中的一方面——出版行业,作为我的研究对象。我国出版行业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不成熟,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分析贸易中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会对中国出版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篇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为中国出版业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曾经对我国出版行业的对外贸易进行过各种研究,特别在近些年中国加入WTO后,面临各种贸易政策的改变,中国出版业应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成为了讨论的热点问题。对于中国出版业的特征贺剑锋在其文章中总结了如下特点:规模优势不明显,行业集中度低;运输成本过高;高库存。[1]除此之外,贸易版权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讨论。王燚在其文章中提到:近十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推动图书及音像制品的版权输出,但由于受国内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版权输出一直处于停顿或缓慢发展的状况,无论是从输出规模、输出内容还是输出地域来看,都难尽人意,巨大的版权贸易逆差就一直存在。[8]虽然原始的出版业技术起源并兴盛于中国,但是现代出版业的成熟与发展则发生在西方国家。借鉴外国出版业成功经验是发展中国出版行业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方法,李胜利在文章《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与战略选择》中分别对美、英、德、日四国的出版业从行政、立法、政府职能以及集团化运作等方面进行成功经验的总结,并介绍了全球四大出版集团贝塔斯曼、新闻、皮尔森、汤姆森的经营战略以及品牌树立经验。禹建强在其文章中介绍了著名出版集团贝塔斯曼集团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其集团运作中跨媒体经营和全球化战略的理念。
在本篇论文中,通过各种数据的搜集总结出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面临的一些现实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出版行业及出版集团的成功发展经验以及经营策略,以经济学及管理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作为理论支持,从中总结对中国出版业的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因此本篇论文的核心问题在于出版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外国成功出版业(或出版集团)的相应解决策略,在理论的基础上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13]2 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 我国出版业总体概况
从近些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国内出版业各种出版物的总量呈上升趋势。仅以2006年全国共出版的图书为例,总数达到233971种,这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5.17%。
出口方面从总体上看也有所增长。2006年全国各类出版物累计出口1597447种次、1113.11万册(张)、金额达到3916.43万美元,与2005年相比,除个别出版物(报纸、录音带)外,无论从出版物的种次、出口数量还是金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具体数据如下:
表1 2006年我国各种出版物的出口统计
图书 期刊 报纸 录音带 激光唱盘 种次
数量(万册/
金额(万
种次增幅
数量增幅 金额增幅
万份/盒/张)美元)
1437462 49777 1341 64 58350
735.63 216.46 55.7 218 405395 237007 320402 90272
3191.99 305.58 133.87 0.05 69.43 64.92 87.49 63.1
+25.2% +9.86%-3.94%-71.43% +363.98% * +65.08% +4.19%
+42.1% +39%-5.6%-99.89%
+9.28% +33.52%-2.61%-99.89%
+113.72% +51.99% * +11.15% +35.13%
* +4.58% +79.97% 高密度激光视盘 18963 数码激光视盘 电子出版物 25560 5930
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资料来源:全国新闻出版统计网 http://www.daodoc.com
[OL]
附录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中,人们已经不再将贸易对象的范围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贸易对象,“文化产业”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带来的产值相当巨大,而在中国,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积淀的国家,其文化产业带来的产值仅仅占到非常微小的比重。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中国本身的竞争优势来看,在文化产业这个领域还是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如果我们找出自身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实施改革,那么文化产业的对外贸易将带给我们的收益将是不可限量的。
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包括很多方面: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网络文化;休闲娱乐业;文物保护;园林业等。在本篇论文中,我选择了其中一方面——出版业,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并主要研究中国出版业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追溯历史,书籍的出版和印刷技术都起源于中国,并兴盛于中国。但是现代出版业的成熟与发展则发生在西方国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是我选择这个题目的意义之一:总结中国出版业面临的一些现实的问题。一个行业面临的问题包括诸多方面,宏观方面,例如:国家政策或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微观的包括一个具体的企业的具体经营策略等。
选题的第二个意义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论文中我准备借鉴国外出版行业及出版集团的成功发展经验以及经营策略进行比对分析,以经济学及管理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作为理论支持,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对中国出版业的启示。
因此本篇论文的核心问题就是出版业的问题及外国出版业(或出版集团)的解决策略。在 19 理论的基础上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探索“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问题”上有着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新的世纪中国出版业正处于全球化、电子化以及市场化的重要转型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出版业既缺乏宏观竞争力,产业组织存在诸多缺陷,同时也缺乏微观竞争力。传统出版物图书市场竞争力弱;加入WTO后国际资本的进入将使我国出版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从世界出版业发展的角度看,组建集团,壮大企业规模,提升整体竞争力,走出版产业化之路已成世界潮流。在我国,出版产业化还刚刚起步,组建集团、建设现代出版物流通体系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尚在摸索实践中。
(一)中国出版业存在问题
1、规模优势不明显,行业集中度低
贺剑锋在其文章《出版产业经济特征探析》中写到:“一个国家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主要是由这个国家大型出版集团来决定的。我国出版业缺少的就是这种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因为图书制作并不需要太多的协同,组稿、审稿、排字、校对都是个体性很强的劳动,优势不明显,规模优势也不明显。多个人为同一木书组稿,可能反而会降低效率多个人为同部著作审稿,从总的社会劳动时,反而会多于一个人审稿所用时间,因为多头审稿以后,必须有人统稿。”
2、版权贸易问题
王燚在文章《版权贸易:出版业持续发展的新机遇》中提到:近十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推动图书及音像制品的版权输出,但由于受国内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版权输出一直处于停顿或缓慢发展的状况,无论是从输出规模、输出内容还是输出地域来看,都难尽人意,巨大的版权贸易逆差就一直存在。
3、运输成本过高贺剑锋在其文章《出版产业经济特征探析》中写到“由于图书是低价物品,所以发货时往往品种多、数量小、地域广,一般运输单位对图书也没有优惠政策,所以运输费用居高不下。由于图书的高运输成本,而社会化的物流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我国的出版业地域特色非常明显,可以想象,如果社会化物流体系不能建立起来,出版社又不能均衡分布,全国许多老、少、边、穷地区可能没有图书供应。”
4、替代品抢市场
沈玲在其文章《论中国出版业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必要性》中提到:“我国出版业正在形成传统出版物图书比重下降,多种媒体出版物拼抢读者的新态势。除了图书这一传统出版业的主导产品外,还包括了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立体阅读的需求呈增长态势,这势必对传统出版物—图书的需求造成相当的冲击。”赵立涛也在其文章《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二)国外出版业成功经验
李胜利在文章《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与战略选择》中分别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四国的出版业从行政、立法、政府职能以及集团化运作等方面进行成功经验的总结。并介绍了全球四大出版集团贝塔斯曼、新闻、皮尔森、汤姆森的经营战略以及品牌树立经验。张勤在《版权产业与版权贸易的发展:从美国经验看中国》中介绍了美国出版业成果能够经验以及日本漫画产业的成功案例。夏卡莉在其文章《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分析研究》中举例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博洛尼亚等国例子,说明以国际合作为平台的版权合作如何取得成功。黄永华在文章《立足全球经营的英国出版业》中介绍了英国出版业在全球取得的成功,其主要经验在于立足全球市场计划;国家政府鼓励版权输出,增加版权收入;利用其语言优势进行扩张。
禹建强在《贝塔斯曼进入中国市场的经营战略》中详细介绍了德国著名出版集团贝塔斯曼集团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其中重点阐述了其集团运作中跨媒体经营和全球化战略的理念。胡凌霞则在《跨国传媒集团的全球化传播战略——兼析贝塔斯曼的实战案例》中介绍在中国发展的十 21 年历史。在贝塔斯曼的传播战略中,本土化的经营内容是其整个产业链的源头。2002年,贝塔斯曼与国内著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结成战略联盟,填补了在内容环节上的缺失。“借助“榕树下”这个文学网站上海量的本土化内容,贝塔斯曼可迅速地占有市场,扩大影响力。因此,只有在全球化的基础上实施本土化,即实现全球化思维与本土化操作的融合,促进全球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打造一个全世界平等沟通交流的平台,才能真正完成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的全球传媒事业,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1、出版业集团化
杨永龙在《我国出版集团多元化经营的思路与对策》中建议我国出版业要壮大企业规模,提升整体竞争力,出版走产业化之路已成世界潮流。出版在国外是比较完全的市场化经营,出版企业经历了从私人公司向公众公司的转变,出版企业的扩张也由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方式转变为发行公众股份联合兼并的发展方式。目前,收购与兼并己经成为出版集团扩张的主要方式。具体的措施可包括:人力资源的整合,激励机制的整合,文化的整合。
2、加强版权收入
夏卡莉在其文章《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分析研究》提出了我国应以各种方式加强版权贸易,以增加版权收入。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培养“版权产业的概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并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版权的对外贸易,积极开发国际市场。第二,积极的营造品牌概念,增强核心竞争力,构造产业链。第三应该加强版权保护,提高全社会的版权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最后就是在相关方面的立法和执法。
3、经营中注意“本土化”问题
朱静雯在文章《中国出版业的全球化战略》中提到:“我国文化资源丰富而又深厚,是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中国出版业要以民族性为基点,立足国内市场,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征的出版资源,占领、扩大国内出版市场,积累强大的经济实力。”并建议中国的出版业“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出版市场”,包括“积极开拓海外中文图书市场,实现中文出版多地化,22 占领全球中文出版市场的制高点;针对国际图书市场需求特点,与国外出版商共同开发适销对路的选题,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武术、中医、旅游与风俗类,适合外国工商界人士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类的选题;实施出版英文化策略,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积极参与世界出版经济大循环;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论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搜集相关的数据,找出与论文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进行总结与比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也是论文的核心,即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的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国外的政府或公司采取了怎样的解决方式,从而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以及这些其实是否对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将问题与经验及解决对策意义对应即为论文的重点。
四、论文内容的创新点
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针对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并分析国外出版集团成功经验是否符合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五、论文提纲
1.导言
2.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 我国出版业总体概况 2.2 我国出版业出口竞争优势2.2.1 加入WTO后给我国出版业带来的机遇 2.2.2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对出版业的积极影响 2.2.3 全球范围“汉语热”推动出版业对外贸易
3.中国出版业存在问题
3.1规模优势不明显
3.2版权贸易逆差严重,存在语言及文化壁垒 3.3 运输成本过高 3.4 其他问题国外出版业成功经验与借鉴
4.1集团化运作
4.1.1 新闻集团 4.1.2 皮尔森集团 4.2打造品牌效应
4.3以本土化为基础的全球化战略 4.4 注重版权贸易收入 5.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5.1 出版业集团化,多元化经营,扬长避短 5.2 建立版权意识,加强版权收入 5.3 分析国际市场,打造品牌效应 5.4 完善物流体系
6.结论
致谢
通过半年多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研究》终于完成了。虽然其中的过程漫长,但是收获还是很多。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刘小军老师的悉心指导,从选题到最后的定稿,刘老师在每一次指导修改的过程中都给了我很多建议和启发。每次的修改都很仔细,并且重点突出,无论文章的整体构架还是段落中的遣词造句,刘老师都给了我很多指点和帮助。
另外,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我在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因此,在这里还要感谢经济学院所有的授课老师,尤其是国贸专业的所有老师。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许多老师教授的专业知识及研究方法都对我的论文完成有很大的帮助。谨此向所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同学致谢!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依旧是建立在劳动和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的描述,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最后就如何改善我国贸易现状提出对策。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范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范文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论文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协同作用理论依据虽然,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都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对......
读书笔记符一洋 这学期,在之前学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在学习了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模型后,老师也曾让同学们探讨了一下中......
1.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外贸值(进出口总额、出口额或进口额)与GDP的比值,它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2.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