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_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5:20: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第一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整个国徽图案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在我国现阶段,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其范围是怎样的?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主人翁地位)。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4、“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

人民与公民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区别在于: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我国现阶段人民范围包括(见第2题)。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任务。(P6 略)

5、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第二框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1、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包涵哪些内容?P9。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⑨。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2、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材P10—P114点。)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3、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P104、“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

诬陷别人不属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如果滥用言论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造谣、人身攻击,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它说明行使公民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第一框 公民的义务

1、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首先,从获得和付出的关系来看,享有权利属于获得,履行义务属于付出,只有付出才能获得,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因而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法定义务。

其次,从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第三,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我国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2、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

(1)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参见教材P16)

3、“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就没有办法保证。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什么是道德义务?

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5、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6、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参见教材P17“相关链接”。)

7、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1、忠实履行义务要做到哪三项要求?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2、列举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参考教材P21)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1、人身权利

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性的人格权。

2、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3、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的重要性: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生民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民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4、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p26.d2)

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5、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意义?

主要从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未成人的受教育汉,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杜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等。

6、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等。

7、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二框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1、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

(1)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2)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3)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2.为什么说“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残,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3、遇到危难时我们如何维护生命健康权?

(1)危难时刻要学会保护自我,也要尽一切可能去挽救他人;(2)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人格尊严权

(1)含义: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的尊重。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2)法律规定:人格尊严不可辱,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面对不公正的评价,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证明事实真相;另一方面,要有人格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对于诽谤、侮辱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维护名誉权

(1)名誉权含义: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2)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3)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及后果:①侮辱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等。②诽谤行为: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等行为。后果:凡此种种,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1、维护肖像权

(1)肖像权的涵义及内容:肖像权是指对自己肖像的专有权和支配权。其内容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2)侵害肖像权的行为有:①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②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2、维护姓名权

(1)姓名权含义: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年满18 周岁的成年人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3)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及后果:①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改变自己的名字等属于侵犯公民的姓名权的行为;②盗用、冒用他人姓名,也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侵犯姓名权的后果:无论盗用还是冒用他人姓名,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尊重他人的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

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

1、隐私的含义、具体内容、保护隐私的意义

(1)隐私的含义: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

(2)隐私的具体内容: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3)保护隐私的意义: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因此,保护隐私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2、隐私权的含义、内容及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1)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隐私权的内容:隐私权的内容是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个人生活安宁权。②个人信息保密权。③个人通讯秘密权。④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3)保护隐私权的意义: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弟二框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1、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

(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2、侵害隐私权的表现

(1)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2)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这些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3、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

(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4、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保护隐私的意识?

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另外,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1.王某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在部队,因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体。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的好评,被村民选为乡人大代表。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9分)

•(1)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2分)(2)王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2

分)(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2分)(4)公民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3 •(1)受教育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分)

•(2)受教育,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2分)

•(3)我国公民权利义务是一致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对等性,制约性。(2分)•(4)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3分)

2、卢勇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卢勇背起书包上学。到了学校,卢勇把吃剩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扔,走进了课室。午饭后,卢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敲诈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卢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放学后,卢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一块她喜欢吃的蛋糕。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卢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至少共写出四项)。

(2)请你当一回小法官,说说在卢勇的一天活动中,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并就公民权利和义务问题对卢勇说几句话。

1)卢勇享受了受教育权、通信自由权、建议权;履行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

(2)卢勇随手乱扔垃圾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保护环境是

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格依法律己,决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3、在广州顺德打工的邱某利用手机发布虚假信息:“中国卫生部告知:非典型肺炎突破3万例,“五一”放假七天,请把信息转发给10个用户,您的手机账上将获得200元话费。”请你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对邱某的行为进行评述。

答:邱某的行为不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是,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两方面的限制: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某校女生张某、李某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俩偷了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这生提出反对。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两个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

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3.你从这一事件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名誉权)。

2.说明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任何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当自己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小智因皮肤黝黑,有同学给他起了个“黑炭头”的外号,并且在同学中散播。其他同学一见到小智都叫他“黑炭头”,小智的心里很不好受。

1.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的什么权利?

2.如果你是小智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1.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名誉权。

2.小智面对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告诉那些同学他对此很反感。如果他们还是这样做,你可以不理会他们,每次他们这样叫时都别回答,久而久之,那些同学也会觉得没劲,也就不会再叫了。此外,小智也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制止他们。如果因为同学起的外号,造成严重后果的,小智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味地忍气吞声或者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都是不可取的。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教案)

【课题】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2)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尊重他人......

八年级政治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同步练习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同步练习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各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C”)1、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2、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称......

八年级思想品德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知识点归纳(推荐)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现阶段,在我国人民包括哪些人?包括工人、农民、知......

国家的主人广泛地的权利教案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要求:本单元两课内容对应的课标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课程目标是“了......

专题11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中考政治大题狂做系列解析

2018年中考政治大题狂做系列 专题11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测试时间25分钟)班级姓名得分共 3小题1.【不忘初心深化改革】2018年,我们将逆来改草开40周年。改草开放的初心是什么......

下载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