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业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关注学业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业优秀的同学们,学习刻苦勤奋,有很强的求知欲,在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也会表现出一些优势,于是,就成为学校倍受关注的特殊群体。但是,受“光环心理效应”的负面影响,教师和家长往往只用赞赏的心态对待他们的优点,忽略或有意无意地宽容他们的缺点,对学业优秀掩盖下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分析并有效地进行疏导和教育,致使他们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行为上的偏差。近年来学业优秀的学生厌学、陷入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离家出走,甚至出现自杀、杀亲、杀同学等报道屡见报端。2006年我所任教的WA班一名学业优秀女同学***坠楼自杀,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所以,学业优秀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尤其需要关注。如何预防、消除学业优秀的学生心理问题,让他们在学业与心理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是摆在学校、老师、家长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学业优秀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成就焦虑,变压力为压抑
“成就焦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因希望自己学业成绩超过他人或担心他人超过自己而引起的持续紧张不安,是带着恐惧的情绪体验。学业基础很好,可总会有些同学在自己的前面,给自己造成压力,竞争中的压力本来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但由于“成就焦虑”作祟,把前进的动力变成压抑自己前进的阻力。典型的表现是:总希望考试成绩拔尖,一旦稍差就认为失败了,长时间生活在压抑、紧张不安状态中。有些学业优秀的学生害怕别人超过自己,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分分计较,把名次高低视之为成败的标志,其自我评价体系具有以分数为唯一依据的特点。一旦不能得高分就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和信心,对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全盘否定,焦虑紧张,忧心忡忡。前几天我接待的一名女生,只因为一模考试失误而丧失自信,就拒绝上课,并决定外出打工,经两次4个多小时的疏导,总算收到“大雨转小雨——小雨转多云——多云转晴”的效果。否则,这类不良情绪持续下去还会转化为某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疼、胃痛、失眠等,严重的会发展成精神抑郁等心理疾病。
2、苛求完美,争强好胜
追求完美是一个人有上进心强的表现,适度的好胜心是积极进步的源泉和根本动力。但是,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度”,如果事事苛求完美,处处争强好胜,必然给自己带来无穷尽的烦恼、困惑。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完美,米洛斯的维纳斯是最美的,但还是因为她“残缺”她才美。所以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你追求的结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足矣。同时,还要客观地理智地承认:“山外有山,人上有人”,人生中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一定会有人比你强,也一定会有人比你差,人的一生总是处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中。
学业优秀的学生在智力、成绩和日常表现上一般比其他人优点多,因而总希望事事优秀、处处完美,凡事总要跟别人比高低,不容忍别人比自己优秀。他们把人生定格在“不是第一就是失败”或“不进前学年50名就是失败”,在行动上过于注重细节而显得刻板教条,有时候稍微做得不完美,心里就惴惴不安,有失败感。受认知偏差的影响,本来有成就却没有成就感,不会肯定和欣赏自己,不会给自己加油,不会为自己增加信心,陷入烦恼不能自拔,其结果是在竞争中别人还没把他(她)怎么样,自己就先把自己打垮了,这已成为许多学业优秀学生的通病。另外,有的优秀学生很在意他人的评价,经常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自治自控能力严重匮乏,就像他是在为别人活着,“找不到自我”。对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容易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及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而且影响身心健康。
3、爱慕虚荣,嫉妒心强
虚荣,是一种被扭曲的自尊心,是为了通过显示自己的优越赢得他人尊重所表现出的不恰当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学业优秀的学生,在家受宠,在校受捧,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形成较强的虚荣心,喜欢表扬,反感有人指出不足;加上优秀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盲目自信,过分爱面子,尤其外界评价超过自己实际时,更容易诱发其虚荣心理。学业优秀学生往往有较高的“目标定位”和“角色定位”,这使得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维持其“唯我独尊”的局面,难以容忍其他竞争对手赶超自己。因而在学业优秀的学生群体里,嫉妒他人的心理表现得较突出,又由嫉妒滋生厌恶、憎恨、仇视他人等不健康心理。从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几乎每年我都会遇到这样的学业优秀学生,他们总想抑制他人,发展自己,甚至用不正当竞争手段,如白天自由散漫干扰他人思考、学习,晚上自己狠下功夫学习;好的学习资料从不借给别人,搞资源封锁、知识保密;对竞争对手的优势长处和荣誉多有不满心理,并且时常对其旁敲侧击,甚至采取讽刺挖苦或诋毁等不道德的攻击行为。
4、自我中心,心理闭锁
学业优秀的学生一直是家长的宠儿,老师的骄傲和同学的榜样,这些极容易诱发学业优秀学生的优越感,形成傲慢自负的心理。他们时常只认为自己比别人好,只见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不屑一顾地轻视别人,甚至用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进行“错位”的对比,把自己视之为最“牛”的人,并且在生活、学习中的小事上有“钻牛角尖”的习惯。在集体活动中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听不进不同意见,喜欢自以为是、自我中心。
有些学业优秀的学生为保住自己的“优秀品牌”,画地为牢,很少与同学沟通交往,喜欢独处,讨厌集体活动,出现明显的人际沟通障碍。这种心理闭锁使他与其他同学产生隔阂,久而久之就产生令人空虚的孤独感,在“孤独”中不但不找自身的原因,反而怨天尤人,一味地抱怨其他同学其他人“不搭理我”或“都讨厌我”等等。特别是有些学业优秀的学生在进入新的环境或升入高一年级的学校后,由于没能及时地在心理上、学习习惯上、思维方式等方面实现由初中向高中转型,不适应高的中管理和各学科学习要求,使原来的优势有一定消失或全部消失了,自己又没有主动交际的能力,就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和交往退缩的心理,进而出现越孤独越排他的恶性循环,行为更加怪癖、偏执,严重者甚至形成人格缺陷,直接阻碍成长。
5、耐挫力差,情感脆弱
耐挫力是一个人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的程度,是一种适应环境,经受生活考验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长期处于金字塔上层或金字塔之巅的学业优秀的学生,是家长、老师重点保护对象,老师特别是家长对他们自己应该做的学习之外的事,往往被包办代替了,从而剥夺了他们经受磨练、适应正常生活的机会和环境。对学业优秀学生这种越俎代庖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除了学业优秀就是“辛辛苦苦地培养出一身毛病”,尤其承受挫折能力极差。由于他们的成长春风得意,很少遇到坎坷、挫折,一旦遭到偶发的挫折和失败,学业优秀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较普通学生更脆弱,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形成外表光亮坚实,实则不堪一击的“蛋壳心理”。当没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时,特别是曾经是他引以为自豪的学习成绩下降时,强烈的自尊心就会因为受伤而“流血”,于是,由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便转化为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怨恨,甚至转化为极端的自卑心理,自暴自弃。
二、对学业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树立正确的优秀观,多维度评估学生
老师和家长都要树立正确的“优秀观”。诚然,学习成绩是否优秀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但决不是唯一标准。某一方面的优秀不等于所有方面都优秀,一时的优秀不等于永远优秀,学业的优秀未必能代表人品和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格的健全、心智的成熟,更不代表必然能走向成功。在优秀学业的美丽光环下,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被掩盖了,就连学业优秀学生已经具有的、后来引发其堕落的某些不良品质,在家长、老师心中也成了“瑕不掩瑜”的借口。这就是“光环心理效应”(即“晕轮心理效应”)起作用的结果。
老师和家长必须改变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标准的观念,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把学习成绩放到学生人生的大背景中去,放到对学生终生负责的链条中去,而不是仅仅将目光
局限于学业这个狭小范围内。要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综合评价学生。否则会出现学业成绩差的学生犯错误,给予严厉的批评,对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却轻描淡写。有意无意地为学生发展制造了障碍——教育不公平。
2、加强对学业成绩优秀的挫折教育
有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到岛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要使学业优秀的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和家庭要有意识地对优秀学生强化挫折教育,提高耐挫折能力,把各种挫折转化为锻炼成长的必要条件。
为此,应多方面协调配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业优秀的学生进行逆境尝试教育,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比如恰当的批评、多给任务、增加劳动强度、加大问题的难度等,让他们经受考验和锻炼。抓住一切机会,让学业优秀学生明确: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成就人生,挫折往往是人进入新的人生境界的起点;苦辣酸甜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财富。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创造提升学业优秀学生耐挫折力的平台,实施耐挫折教育。如登山野营,多参加校内劳动,积极参加植树、捡垃圾等多种社会劳动,让他们从温室中走出来,提高他们抗挫折的能力和信心。各学科教学中要渗透挫折教育,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可以渗透进华罗庚、牛顿、门捷列夫、达尔文等人物的艰难困苦的人生;音乐课让学生品评《二泉映月》的旋律,感悟瞎子阿炳在痛苦、悲惨中的愤怒、呐喊、抗争的旋律;体育课进行专业化的耐力训练,其它学科更可以讲古往今来的人物,让他们明白“自古英雄多磨难”,懂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感悟“好事多为难事,名人都是苦人”、“成功全凭汗水浇灌;桂冠桂冠都是荆棘编成”、“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老师还应该客观而全面地分析学业优秀的学生,有成绩不抹杀,有缺点不护短,爱之有度,严之有格,尽心尽力地让他们享受“平民”待遇。
3、教导学生正确对待荣誉与失败
由于学业优秀的学生会得到更多的赞扬和荣誉,他们很容易沾沾自喜,甚至把荣誉当做炫耀的资本,前进的脚步停滞了。老师和家长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疏导,帮助他树立正确的荣誉观:荣誉是对你过去成绩的肯定(昨天),是继续拼搏、发展的动力(今天、明天),决不是停滞不前的“保险单”。如果真的把荣誉当成保险单而止步不前,那么,荣誉一定转化为消磨你“今天”和“明天”发展的“罚单”。同时,学生有了荣誉,在宣传上要实事求是,决不可“拔高”,否则,我们就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使荣誉成为阻碍学生前进的绊脚石。
“不以成败论英雄”,是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生中不可能没有失败,任何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一时刻经受失败与挫折。老师要抓住优秀学生失意的机会进行“成败观”的教育,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争取下次成功。同时,还要教会他能握着比自己优秀的同学的手,真诚地表示祝贺,从而教育他明白:因为别人比自己优秀而悲观的人是愚蠢的。
老师和家长还要适当降低对学业优秀学生的期望值,适当的期望值是促其进步的动力,过高的期望值会带来负效应,增加其心理压力。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并且常常在别人面前炫耀,一旦孩子在学校有失误,家长不是从心理上疏导,而是责问和批评,这无形中加重了孩子心理负担和压力。另外,教师和家长还要教导优秀学生,对学业一时成败要有正确的归因,即将学业成功主要归因于自己的不懈努力,将学业失败主要归因于自己基础不牢、准备不充分。这样的归因会使他们在成功时有成就感,失败时仍不失去自信。【 于2010年4月28日整理】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转型,招生数量的增长率在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使高等教育面临不少新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观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地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