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危化品复习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危化品管理复习题”。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
1.电石(碳化钙)可以露天存放。× 2.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可以在同库存放。×
3.闪点是表示易燃易爆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高, 爆炸危险性越大。× 4.压缩气体如正丁烷、乙炔等发生着火时,应迅速灭火,然后切断气源。×
5.危险化学品露天储存时单一储存区最大储量2000---2400t。√ 6.装卸易燃液体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铁钉鞋。√ 7.爆炸品主要具有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等特性。× 8.危险化学品不得露天堆放。× 9.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1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11.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 12.安全技术措施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 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13.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1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不可以认定为工伤。×
15.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 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16.班组是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17.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18.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把安全技术措施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消除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19.个人防护是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但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20.扑救气体火灾时,首先应扑灭火势。×
21.化学品的爆炸下限越低, 爆炸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 22.安全是指不会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 23.隐患是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品质的缺陷。√ 24.对于放热反应,投料速度不能过快。√ 25.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动火作业都应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26.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可以用水进行扑救。×
27.由于二氧化碳不含水、不导电,所以可以用来扑灭精密仪器和一般电气火灾以及一些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28.降低摩擦速度或流速等工艺参数可促进静电的产生。× 29.静电的消失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中和和泄漏。√
30.由于氯化反应几乎都有氯化氢气体生成,因此所用的设备不必防腐蚀,设备应保证严密不漏既行。×
二.单选题
1.决定爆炸品具有爆炸性质的主要因素是(A)。A.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
B.爆炸品密度
C.爆炸品结晶 2.爆炸品禁止使用的灭火剂(C)。A.水
B.泡沫
C.沙土盖压
3.爆炸品仓库要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一般库温度控制在(B)。A.10℃以下
B.15---30℃
C.35℃以下 4.爆炸品仓库要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一般库房内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C)。A.45﹪--55﹪
B.55﹪--65﹪
C.65﹪--75﹪
5.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比较大,灌装时容器内应留有(B)以上空间,不可灌满。A.3﹪
B.5﹪
C.10﹪ 6.易燃液体在运输、泵送、灌装时要有良好的(A)装置,防止静电积聚。A.接地
B.防火
C.监测 7.遇湿易燃物品灭火时可使用的灭火剂(A)。A.干粉
B.水
C.泡沫
8.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主标志和副标志,主标志(B)种。A.15 B.16 C.18 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主标志和副标志,副标志(C)种。A.13 B.12 C.11 10.氢气泄漏时,易在屋(A)聚集。A.顶
B.中
C.底
11.三级安全教育是指(C)。A.总厂、分厂、车间
B.集团公司、车间、班组
C.厂、车间、班组 12.现代安全管理是以(C)为中心。A.事故处理
B.安全培训
C.预防事故 13.按照爆炸产生的原因和性质, 爆炸可分为(A)。
A.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B.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
C.炸药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 14.电石和石灰是(C)。A.易燃固体
B.自燃物品
C.遇湿易燃物品
15.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C)以防静电。A.合成纤维工作服
B.普通工作服
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 16.下列物质爆炸危险性最高的是(B)。A.汽油
B.乙炔
C.苯 17.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范围的浓度内,遇到足以起爆的能量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以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A)。A.爆炸极限
B.爆炸浓度极限
C.爆炸上限 18.阻火器的原理是阻止火焰的(B)。A.扩大
B.传播
C.温度 19.危险化学品入库后每天检查不得少于(A)次。A.2
B.3
C.4 20.为防止易燃易爆气体危害,取样和检测人员必须站在(A)方向操作。A.上风
B.下风
C.风的左侧 21.下列(C)电气设备是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A.正压型
B.隔爆型
C.本质安全型
22.氢气系统吹洗置换,可以采用(B)置换法和注水排气法。A.一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23.一般氯化反应设备必须有(C),并严格控制氯气的流量,以免因流量过快,温度剧升而引起事故。A.良好的加热系统
B.搅拌系统
C.良好的冷却系统
24.装置停车及停车后设备的清洗、置换、交出,由(B)负责。设备清洗、置换后应有合格的分析报告。A.设备检修单位
B.设备所在单位
C.设备机动部门 25.换热器开车时要注意,必须先通入(A),当液体充满换热器时关闭放气阀;缓缓通入高温流体,以免由于温差大,流体急速涌入而产生热冲击。A.低温流体
B.高温流体
C.同时通入
26.液氯气化加热时,一般用(B)。要有防止物料倒灌至液氯钢瓶的措施。A.蒸汽
B.温水
C.明火 27.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主要措施是(B)。
A.治疗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设备控制、设备防护 B.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存储、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C.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设备防护 28.操作平台护栏扶手的最小高度应为(C)m。A.0.9
B.1.0
C.1.1 29.下列(B)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A.安全监管监察部门
B.生产经营单位
C.政府有关部门
30.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A)途径进入人体的。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三.多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是(A B C D)。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C.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化学品具有的危险特性包括(A B C)。A易燃 B腐蚀 C 放射性
D反应速度极快
3.化学爆炸的主要特点是(A B C)。A反应速度极快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生大量的气体
D敏感度高 4.可燃液体发生火灾时使用的灭火剂(A B C D)。A.干粉
B.二氧化碳
C.沙土
D.泡沫
5.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不得留有事故隐患。处置方案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A B C)备案。A.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B.同级环境保护部门 C.公安部门 D.防疫部门
6.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主要是泄漏、火灾、爆炸、(A B C)等。A.中毒 B.窒息 C.灼伤 D.容器爆炸
7.由于易燃液体的(A B C D),就决定了它比一般的可燃物更危险。A.高挥发性
B.蒸汽的扩散性
C.液体的易流动性
D.闪点低 8.液体产生静电荷的多少,与(A B C D)有关。
A.液体的介电常数
B.液体的电阻率
C.输送管道的材料
D.液体在管内的流速
9.化学爆炸的要素有(A B C)。A.爆炸反应过程放热 B.爆炸反应过程高速 C.爆炸反应过程生成大量气体 D.突发性 10.爆炸主要的破坏形式有(A B C D)。A.直接的破坏作用 B.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C.造成火灾 D.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四、事故案例分析(一)氯罐爆炸事故
2004年4月15日下午,处于主城区的某市化工总厂氯气分厂工人操作中发现,2号氯冷凝器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16日1时列管发生爆炸;凌晨4时左右,再次发生局部爆炸,大量氯气向周围弥漫;16日15时57分,5个装有液氯的氯罐突然发生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失踪,3人受伤。
根据上面描述事故情况,应怎样处理? 答案要点: 1.立即停车,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2.划定警戒区:小量氯气泄漏初始隔离半径150m, 大量氯气泄漏初始隔离半径450m,并在警戒区设置标识牌。设立警戒人员,禁止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3.疏散人员、侦查:消防人员根据毒气扩散的范围,对警戒区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同时配有防毒面具和防护服进行侦查(侦查要在上风头向)。4.堵漏排险: 根据侦查情况进行堵漏, 隔离2号氯冷凝器, 进行减压堵漏。同时向空气中喷稀碱液吸收泄漏的氯气。5.救援:爆炸后救援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立即抢救伤员至安全地带,或直接送往医院。同时向空气中喷稀碱液吸收泄漏的氯气。根据储量和风向, 立即疏散附近居民至安全地带。6.洗消:用氨水或石灰溶液对污染物或污染区进行洗消。
五、安全管理论述
(一)简述实现安全的三大基本对策(3E原则)。答案要点: 一是工程技术对策,即通过安全设施、安全设备、安全装置、安全检测和监测、防护用品等安全工程与技术硬件的投入,实现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化。二是安全教育对策, 即通过对全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以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包括意识、知识、技能、态度、观念等综合安全素质。三是安全管理对策, 即通过立法、监察检查等管理方式,保障技术条件和环境达标,以及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主要有哪些?
答: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5.《工伤保险条例》;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四)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1)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物质条件:①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可燃物②生产设备及系统尽量密闭化③采取通风除尘措施
④在可能发生火爆灾害危险的场所设置可燃气(蒸气、粉尘)浓度检测报警仪器⑤惰性气体保护⑥对燃爆危险品的使用、储存、运输等都要根据其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消除或者控制点火源:①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②防止因可燃气绝热压缩而着火③防止高温表面引起着火④热射线(日光)⑤防止电气火灾爆炸事故⑥消除静电火花⑦预防雷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⑧防止明火
第1篇:管理人员危化品复习题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复习思考题一、判断题1.电石(碳化钙)可以露天存放。× 2.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可以在同库存放......
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的。在《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摘录:第四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危化品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危化品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危化品管理制度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危化品管理制度,供大家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