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农村集体资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村集体资金管理办法”。
..擦罗乡关于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的新举措。近年来,全乡上下不断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方式,拓展管理内容,已经形成了财务管理机制比较健全、民主理财比较规范、财务公开比较全面、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全面深化、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新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推动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基本情况
擦罗彝族乡距县城17公里,共辖5个行政村,村级财务全部实行委托代理制,统一由乡财政统一监管,并且都实行村务公开,都设立有自己的理财监督小组。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乡村级资金总额697.8848万元,资产总额1262.0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总额375.18万元,村级资源总面积8.38万亩,其中林地地总面积8.38万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擦罗乡的三资管理开始从单纯抓财务管理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转变,从重点抓资金管理向全面加强“三资”管理转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
二、推行民主化管理,农村三资管理,容易出现“主体不明、监督缺位”的问题,必须树立全新的民主管理观,采用民主办法来解决。
(1)转变“上级包办”,强化群众共管。过去农村三资管理,是“上面热,下面冷”上面管而不严,群众想管无力,针对村民自治要求,现在各行政村通过选举产生了各村的理财小组,对各村的账务进行监管,没个季度末负责对本村会计做的账进行监管,对无异议的本季度余额表签字表示无异议,这样很大程度上发挥了群众的监管作用,依靠民主实现了上级监管和群众共管的有机统一。
(2)转变无序管理,加强规范操作。农村三资管理,是一个具体、负责的过程,要变无序为有序,才能管住管好。我乡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三资进行规范化管理。各村的三资具体由村会计进行管理,受村民委员会,乡党委政府所及人民群众三层监管,并由乡财政所对村三资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及监督规范性,总之我乡的三资管理正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转变“一言堂、家长制”,加强法规制约。加强源头制腐,关键是管住主要负责人。过去,有的村干部家长制严重,搞一人说了算,村集体三资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对此我们从思想入手,严格落实财经记录,并加强票据规范性和合理性管理,由乡财政对票据进行监督管理,支取集体资金时须由村主任和乡长双签才有效,这样农村三资的使用情况有了更好的监督管理作用。
三、操作程序化,推行制度管理,管好农村“三资”,必须把握重点,大胆创新,用流程图式的办法加强管理。我们坚持分类指导,探索总结了一系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办法。(1)立足“严”字,强化财务审批。我们在财务审批上,推动各种创新。各村的集体资金由乡财政所统一开设一个专户对项目征地拆迁资金、惠农便民政策资金等专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拨付。一是“一支笔”。即对每笔由财政核拨的资金,由各村主要负责人审签,并由乡财政所集体资金会计进行票据审核,最后由乡长签字方可支取集体资金,对于高速公路补偿资金的支取还要求一事一议手续完备。二是“两公开”。即对村级财务状况,对村级集体资产收益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到及时公开。
(2)立足“公”字,强化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上,我们主要是把好三道关口。一是把好登记关。对村级集体资产,及时进行清查核实,界定资产权属,明确产权关系,搞好产权登记,建立管理台帐,每半年将资产状况进行公示。二是把好票决关。处置集体闲置的存量资产,各村委会首先广泛征求村民代表、党员和群众意见,形成初步方案后交各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按会议决议执行。三是把好公示关。对处置资产所得及时向村民进行公示,资产收益每半年通过村务公开栏向村民进行公示。由于把好了关口,资产管理得到规范,得到了群众认同。
(3)立足“活”字,加强资源管理。在资源管理上,我们坚持依法管理、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相结合,做到管而不死,管出效益。在开发利用现有农村土地资源上,我们特别注重突出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控制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存量,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村民建房统一由县国土部门审批,乡政府做好审批前期的对接工作,对群众私自搭建的违章建筑,乡镇府联合国土、城建等一律予以拆除,并由各村通过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开曝光,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杜绝了建“人情房”,确保了用地管理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防止了干部行为不廉洁和办事不公正的现象产生。
四、监督全程化,推行跟踪管理。农村“三资”管理,群众关注,社会关注,上级关注,事关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必须加强监控,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问题。实践中,我们探索全程跟踪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农村“三资”管理的全程监控。
(1)乡财政所代管。为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管,统一由乡财政所统一管理农村集体资金,并及各村的各种账务处理凭据,每季度乡财政所按时组织各村会计到乡上统一进行当季账务处理。一方面,重点加强票据管理。凡不符合财经手续的票据均拒绝入账,基本杜绝了白条入账的现象。另一方面,加强资金监管。在资金管理上实行封闭运行。乡财政所成为所有项
目征地资金使用的“铁将军”,强化征地补偿资金使用全程跟踪监控,全程反映征地补偿资金使用情况,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控。
(2)群众监督多层次。我们依靠群众,重点落实了“三项制度”。一是坚持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大额资金使用、资产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实行村民代表大会票决制。二是坚持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村民监督委员会、定期列席村两委办公会议,每季度对村级财务进行全面审核一次,每年年终由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村级资产等实物进行清查,并将清查结果进行公示。三是坚持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各村在作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前,事先公开有关情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重大经济事项做到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财务审计
由于我乡实行了村账乡管管,乡纪委坚持每季度对各村账目审计一次。对审计出的问题,如手续不全、报账不及时等限其立即改正,从而使各村的财务管理更加更规范。
六、党务公开
近年以来擦罗乡积极探索党务公开工作的新机制,采取了“扩大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内容”两项措施强化村级党务公开工作。一是扩大公开渠道。坚持根据不同工作内容确定不同的公开形式,采取设立专门的党务公开栏、发放党务公开工作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等形式,促使党支部的党务公开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多样化的轨道,使党务公开成为村级党支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窗口,沟通和联系群众的桥梁;二是丰富公开内容。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党支部的年度工作计划、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决策、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方面内容进行最大限度的公开,并做到党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相结合。将关系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定和工作进行公示,争取党员干部及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促进村级各项工作的开展。
七、存在问题
我们发现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个别村账务处理不够及时,手续不够齐全,财务公开不够及时;②个别村资产登记不够及时完备,台账建立不够完善,档案资料归档不及时。针对检查工作时发现的问题以及没有达到上级要求的,乡领导小组将分片、分组开展督查、指导实行包干到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规范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一、财务收入管理制度。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补助、补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一事一议”......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范农村集体“三资”即: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监督管理,是当前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特别是基层干部在村级财务管理、集体资产处置、集体资源开......
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1、财务收入管理制度。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补助、补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
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历来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之一。早在1995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