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期中复习测试题及答案_七下语文期中测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5:03: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七下语文期中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下语文期中测试题”。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勋(xūn)奠基(diàn)澎湃(bài)

鞠躬尽瘁(cuì)....B.挚友(zhì)迭起(diã)咳嗽(sou)鲜为人知(xiān)....C.卓越(zhuï)校对(xiào)薪金(xīn)气冲斗牛(dǒu)....D.硕果(shuî)草率(shuài)悠然(yōu)潜心贯注(qi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选聘 深宵 至死不懈 契而不舍 B.调羹 绞肉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C.谣言 昼夜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D.小楷 吩咐 一反即往 深恶痛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C.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4.能与前边加点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4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坚 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5.下面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修改。(4分)①三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人生实践,树立起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②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为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③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④以至于看见跌倒老人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

(1)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山城。.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B.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C.重庆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D.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同学们给住院的校工送来水果,他感动地说:“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 B.“小岩,你怎能给同桌抄你的作业?”“怪哉,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C.西瓜滞销,小京替卖瓜的叔叔写了张促销广告:“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 D.我对阿姨说:“对不起,我把借您的书弄破了。”她笑道:“没事儿,‘读书破万卷’嘛。” 8.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分)A.杨振宁,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9.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4分)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么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③“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A.孙二娘

B.简·爱

C.虎妞

D.翠翠

二、阅读探究(40分)(一)(11分)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权谓吕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可以为师矣 ..B.及鲁肃过寻阳 过犹不及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又数刀毙之 ..D.结友而别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3分)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屏障(zhànɡ)澎湃(pài)哺育(fǔ)狂澜(lán)....B.嗥鸣(háo)怪诞(dàn)默契(qì)蚱蜢(zhà)....C.祈祷(qí)哽住(ɡěnɡ)崎岖(qū)金柝(tuî)....D.山巅(diān)亘古(ɡân)老叟(sǒu)污秽(huì)....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懊诲 字帖 回环曲折

B.斑谰 戎尺 九曲连环 C.田笼 镐头 扑朔迷离 D.摩损 体魄 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将“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删掉“使”。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7.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C.《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8.名句默写。(6分)(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4)《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材料1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材料2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

材料3 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传统文化思想紧紧地凝固和塑造了中国民众的固有家风,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中国式”家风。传统家风对人的塑造和培养,促进了人们的价值共识和道德形成,深刻地影响和培育着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国风”。

材料4 “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5

材料6 家住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的陈汝煌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的事迹,在全市被传为佳话。父亲多年身患高血压、冠心病,陈汝煌每天清晨五点钟就起床陪父亲聊天、散步,一下班就回家陪护,经常为父亲收拾排泄物,擦洗身子。父亲住院37天,他每天都尽心照料,一天最多睡三个小时,父亲行动不便,无法上街理发,他就自学理发。在陈汝煌的影响下,全家人悉心照顾老人。

(1)阅读材料1到材料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家庭和睦,国家自然就安定。

B.是否建设优良家风事关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C.“家风”能够影响“国风”,但影响不大。

D.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尚人格需要良好的“家风”。

(2)材料5是校刊中的一幅插图,请根据这幅图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3分)

(3)请根据材料6,为孝亲模范陈汝煌写一段颁奖词。(50字左右)(3分)

二、阅读探究(35分)

(一)(10分)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木兰当户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旦辞爷娘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回忆全文,思考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还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4分)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絮说(xù)粗拙(zhuï)震悚(sǒng)诘问(jiã)....B.涎水(xián)蹒跚(mán)荒僻(pì)愧怍(zuî)....C.尴尬(gà)晌午(shǎng)哀悼(dào)头颅(lú)....D.滞笨(zhì)惶急(huáng)憎恶(zâng)门槛(k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霹雳 烦琐 肿胀 微不足到 B.书斋 取谛 镶嵌 大庭广众 C.糟糕 烦燥 醒悟 自言自语 D.微颔 酌油 厚道 言外之意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B.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5.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3分)跨入新世纪以后,杨绛在整理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

A.跨入新世纪杨绛整理钱锺书遗稿。B.新世纪创作多篇散文。

C.杨绛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D.杨绛创作散文。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

B.《台阶》围绕“台阶”组织材料,使造屋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对被人尊敬的热切渴望。

C.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

D.《卖油翁》通过刻画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

7.结合小说《骆驼祥子》,完成练习。(5分)(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困女孩____________,等等。(2分)(2)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虎妞掏钱买车

②虎妞假装怀孕 ③虎妞“下嫁”祥子 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8.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七年级(3)班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请简要写出本次班会的意义。(2分)

(2)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3分)

(3)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3分)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________________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________________(4)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他?(2分)

二、阅读探究(37分)(一)(8分)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尔安敢轻吾射!

11.本文是说理散文,哪个句子最能说明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3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卓越(zhuï)哽咽(ɡěnɡ)踌躇(chïu)锲而不舍(qì)....B.云鬓(bìn)字帖(tiâ)可汗(hán)兀兀穷年(wù)....C.祈祷(qí)踱步(duï)校对(jiào)鲜为人知(xiān)....D.哺育(pǔ)晌午(shǎng)咳嗽(sou)锋芒毕露(l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揩汗 渲闹 伫立 目不窥园 B.懊诲 硕果 嫉妒 来势汹汹 C.斑斓 崎岖 屏嶂 九曲连环 D.澎湃 深邃 彷徨 妇孺皆知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B.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C.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D.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云霞升起来了。(助词)B.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助词)..C.这是很清楚的。(副词)D.我在房间里读书。(连词)..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情境】临近中考,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影响中考,小川对小枫说:

A.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B.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中考,这辈子就完了。C.现在到了冲刺的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D.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中考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吧。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A.②④①③⑤

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⑤③① D.①④⑤③②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阿长与》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C.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8.名句默写。(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3)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4)《木兰诗》中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逢入京使》中颇带夸张意味,强调思家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9.语文课本中,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触动过我们的心灵,令我们沉浸其中、回味不已。请从下面的篇目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3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 篇目:《__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探究(39分)(一)(8分)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4分)

11.前两句中“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后面“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是否矛盾?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七年级下册部编版单元达标测试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D 点拨:A项“湃”应读pài,B项“鲜”应读xiǎn,C项“校”应读jiào。

2.C 点拨:A项“契而不舍”应为“锲而不舍”;B项“妇儒皆知”应为“妇孺皆知”;D项“一反即往”应为“一反既往”。

3.C 点拨:“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用在此处不合语境。4.D 5.(1)② 将“对”改为“使”(或将“遭受”改为“造成”)(2)③ 在“滑坡”后加“的程度”(或④ 在“不扶”前加“扶”)6.C 点拨:例句中的“暖”指细心体贴,C项的含义与例句相同。A项指使„„变暖;B项指烘托气氛;D项指向好的方面发展。

7.D 点拨:A项“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B项褒贬误用,小岩让同桌抄自己的作业这种做法是错误的;C项“多食无益须谨慎”达不到促销的目的。

8.D 点拨:《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9.C

二、(一)10.(1)对„„说。(2)推托。(3)谁。

11.A 点拨:A项两个“为”都是“动词,做”;B项两个“及”分别为“等到”“达到”;C项两个“之”分别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狼”;D项两个“而”分别为“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12.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13.鲁肃对吕蒙的夸奖(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和吕蒙结友而别(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A 点拨:A项中“哺”应读bǔ。

2.B 点拨:A项中“懊诲”应为“懊悔”;B项中“斑谰”应为“斑斓”,“戎尺”应为“戒尺”;C项中“田笼”应为“田垄”;D项中“摩损”应为“磨损”。

3.C 点拨:“重蹈覆辙”指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A 点拨: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要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5.C 点拨:C项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6.D 7.B 点拨:都德是法国作家。

8.(1)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2)散入春风满洛城(3)深林人不知(4)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9.(1)C 点拨:材料3已说明“家风”对“国风”有着深刻的影响。(2)示例:百善孝为先,忠厚传家久。

(3)示例:“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他是龙桥山水孕育出的普通人,也是道德长空中让人敬仰的平民英雄。他默默无闻,用寸草之心、绵薄之力,悉心照料身患重症的父亲,让父亲心有所依。他就是家住龙桥的普通市民——陈汝煌。

二、(一)10.(1)对着。(2)早晨。11.(1)(木兰)跑遍东西南北的集市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2)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12.勤劳勇敢、坚强质朴、淡泊名利、热爱家乡。穆桂英、梁红玉等。

第三单元答案

一、1.C 点拨:A项“拙”应读zhuō,B项“蹒”应读pán,D项“憎”应读zēng。2.D 点拨:A项“微不足到”应为“微不足道”,B项“取谛”应为“取缔”,C项“烦燥”应为“烦躁”。

3.C 点拨:“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在此处不恰当。4.D5.D 6.A 点拨:《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7.(1)小福子(2)D 8.(1)示例: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使之成为学习的助手。

(2)示例:①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②如果手机已带入校园,可交给老师保管;③应把手机当作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

(3)示例:讲使用手机的故事 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 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4)略。点拨:劝说时要有称呼,语气委婉,理由充分,语言表述简洁准确。

二、(一)9.(1)于是。(2)慢慢地。(3)打发。10.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1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熟能生巧。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一、1.B 点拨:A项“锲”应读qiâ,C项“鲜”应读xiǎn,D项“哺”应读bǔ。

2.D 点拨:A项“渲闹”应为“喧闹”;B项“懊诲”应为“懊悔”;C项“屏嶂”应为“屏障”。3.D 点拨:“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用在这里不合语境。4.D 点拨:“在”是介词。5.D 6.B 点拨:做这类题目时要先明确这几个句子想要说明的问题,然后寻找表示时间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的词语。②句以“因此”领起,表示结论性的句子,不能放在开头,可排除A、C两项;④句是某问题的简化,应放在提出问题的③后,排除D项。

7.A 点拨:《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8.(1)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2)杨花榆荚无才思

(3)独坐幽篁里(4)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5)双袖龙钟泪不干 9.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 下联:三味书屋习字画画读课文别有情趣 示例二:最后一课

上联:身为师之表率,严格要求,一心一意教母语 下联:命当国之将亡,悲愤难抑,一字一句是爱国

二、(一)10.示例: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看不到尽头。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哭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11.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诗人思家的深情。“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所有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前后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语文期中复习测试题

语文期中复习测试题期中复习(上学期) 期中测试(C卷)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栖宿(xī) 揆情(huí) 混淆(xiáo) 消弥(ní)B.省悟(xǐng)......

语文期中复习测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语文期中复习测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期中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次考试,有利于学生比较正式地检验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四年级语文期中测......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

1、隋统一的条件?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隋朝建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

下载七下语文期中复习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下语文期中复习测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