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其“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1991年6月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独立设站单位。建站17年来,以良好的科研环境、严谨务实的学术氛围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科技人才,输送到航天科研领域。至今共有19位博士后在站从事研究工作,已出站19人(13人留所工作),2人在站工作。留所工作的13名同志都已经成为我所科研骨干,他们主持或参与国防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发表论文及国防科技报告,为航天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在载人航天工程、返回式系列卫星、新一代通信卫星和航天控制预先研究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一、学术队伍: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及其部件的研制。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卫星研制的单位之一,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已成功掌握和解决了科学实验卫星和返回式对地观测卫星及同步通讯卫星以及载人航天控制技术等技术难题,在空间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取得许多具有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和国防科技报告,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本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导师19人,其中院士3人,研究员19人,平均年龄56.7岁,最年轻的39岁。本专业拥有以屠善澄院士、吴宏鑫院士为代表的一支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专门知识的高素质的学术队伍,有一批在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计算机控制以及航天控制等多个研究方向均有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且治学严谨、作风正派的学术带头人。本专业学术队伍中共有研究员28人(60岁以下18人),高级工程师52人(45岁以下有27人),工程师6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硕士学位49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为合理。本专业学术队伍学术思想端正、活跃,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不懈努力,专业的整体学术水平在国内同类学科特别是航天领域中处于前列。
二、科学研究:
本学科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推进系统、载人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及工业控制系统研究应用的科研机构。自1991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站以来,形成了较为宽广的学科研究领域和较好的科研基础,形成了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计算机控制以及航天控制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学术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选题均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重要的学术意义,课题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航天型号任务研制的急需以及本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术论文以及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为促进控制科学的发展,完成航天科研任务做出了较大贡献。其成果不仅在国内同一学科中居于先进行列,在国际同行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五年来科研成果显著,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58篇,在学术刊物发表文章98篇,学术会议文章6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有35篇。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年平均发表论文0.4篇(值得说明的是作为航天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其科研成果的论文撰写与发表,受保密要求的限制,对论文质量与发表数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我所还取得了许多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30项,其他科研奖2项。我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防科研项目11项。目前科研项目经费充足,达到4100万元。
三、人才培养:
本学科、专业点借鉴多年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成功经验,严把博士后进站选拔关、努力完善进站、中期、出站考核制度和奖励约束机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并在经费管理、科研和生活条件等后勤保障方面设专职岗位负责落实。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上级部门领导下,每两年严格按照相关条件要求遴选博士导师一次,现本学科共有19名博导,其中11名具有博士学位。为提高导师队伍整体水平,更充分发挥导师教书育人作用,所定期举办导师培训班,宣讲有关规定并进行经验交流。
四、工作生活条件:
本学科具有一定数量的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万元以上的达400余台,可供研究生使用的实验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本学科中外文藏书1.4万册及中外期刊50余种,工作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博士后研究人员学习及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与此同时,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关待遇,包括享受本单位固定职工相应工资福利待遇、附带基本生活设施的博士后公寓等等。
五、管理工作:
本学科整体实力较强,有院士、专家和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济济,他们的言传身教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各级领导、学科带头人及技术骨干均十分重视本学科建设以及博士后研究课题指导和管理工作,博士后指导小组和协作导师对博士后人员课题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给予指导,保证课题的顺利进展。
综上所述,本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支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学风严谨的学术队伍,能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较为宽广的学科研究领域和较好的科研基础条件,有出成果、出人才的良好氛围和基础;教学和培养工作有章可循、经验丰富、管理到位,在学研究生具有一定规模;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大量的图书资料以及充足的科研经费;学科整体实力较强,管理制度完善,还具备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有利条件。
21世纪,人类空间探索的实践将解开更多的太空之谜,并以其辉煌的成就造福于人类。我们欢迎有志献身于祖国空间事业的青年,来我所学习、工作,让我们携起手再次开创中国空间事业新纪元,共创人类更美好的明天。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人员申请认定相应的高级(副高)专业技术资格点击数:2871次来源:高新人才网发布时间:2011-03-22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人员申请认定相应的高......
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安全科学与工程(英文)名称: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人民安康、社会进......
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纺织学院)纺织学院是东华大学中学科优势最强和办学历史最长的学院,也是东华大学最早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院之一。学院具有纺织科学与工......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评估办法颁布时间:2008-12-16发文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
控制科学与工程个人简历范文基本信息姓名:应届毕业生求职网性别:男年龄:24婚姻状况:未婚政治面貌:党员籍贯:浙江现所在地:浙江求职意向人才类型:普通求职求职类型:全职应聘职位:电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