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远程学前教育艺术之美术_浙大远程教育平台登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4:53: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浙大远程学前教育艺术之美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浙大远程教育平台登录”。

美术部分

第一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美术

答: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性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应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

2、美术创作

答:是指儿童依据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儿童自身掌握的美术语言和方式所进行的从审美意向到艺术形象、情境或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儿童美术的特点。

答:儿童美术虽属于美术范畴,但是儿童的特定属性,决定了儿童美术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一)时间性与主体性;

(二)审美游戏性;

(三)直觉性;

2、简述美术创作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答:

(一)开阔视野,发展儿童创造性的审美能力;

(二)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

(三)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发展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儿童全脑功能与一般智慧的发展;

(五)帮助儿童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3、简述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

答: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包括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三方面。

4、简述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中的儿童美术创作的观点。答:

(一)美术创作是儿童美术教育的范畴;

(二)美术创作是儿童情感表达的需要;

(三)美术创作是需要技术支持的;

(四)美术创作是儿童个性化特征的体现;

(五)美术创作强调儿童的“创造”。

三、简析题

1、简析美术创作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答: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形成必要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态度;构建美术创作氛围;诱发创作冲动。

2、简要说明你对幼儿园艺术教育教育目标的理解?

答: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目标包括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三个方面。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体验了通过艺术教育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三个方面的基本与原则。

第二章作业:

一、简答题

1、简述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概念画期”和“写实期”

2、简述儿童手工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1.无目的活动期;2.基本形状期;3.样式化期。

3、简述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答:

(一)婴儿的感知期(0-2岁);

(二)符号的认识期(2-7岁);

(三)“写实主义”的高峰期(7-9岁);

(四)“写实主义”高峰期的衰退和审美感受性的出现期(9-13岁)。

4、简述儿童美术创作的三个阶段。

答:儿童美术创作的过程分为儿童美术创作的信息获取、儿童美术创作的视觉转化、儿童美术创作的表象输出三个阶段。

5、简述儿童在象征期时,色彩认知与运用方面的特点。

答:这时的儿童辨色能力提高很快,对颜色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他们对红色、黄色等波长较长的温暖色比较喜爱,而对波长较短的冷色,如蓝色、紫色等不太喜爱。他们用喜爱的颜色来描绘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把自认为不好看的颜色涂在自己不喜欢或可有可无的事物上。画面上的色彩种类在增多,但缺乏色彩的协调。涂色逐渐由无序、不均匀向方向一致、均匀发展。

6、简述儿童在涂鸦期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划分为四个阶段:1.未分化的“涂鸦”;2.有控制的“涂鸦”;3.圆形“涂鸦”;4.命名“涂鸦”。总之,“涂鸦” 期是儿童绘画的准备阶段,“涂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活动。

二、简析题

1、请结合儿童美术创作阶段理论,谈谈应该怎样开展儿童美术创作教学。

答:(1)儿童美术创作中的“教”: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身份。在实践中,要让儿童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活动中真正“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建构积极、有效的多向互动。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儿童适合的技能支持,对儿童美术创作顺利展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儿童美术创作中的“学”: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学”,领会儿童“学”美术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自主性的美术创作行为的发生,进而促成儿童审美能力、审美意识、审美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3)儿童美术创作中的“用”:从观念上来看,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儿童美术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儿童能自主运用美术知识与技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实践操作上看,教师要研究如何帮助儿童“用”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策略,对“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课时比例进行统筹安排。设定“用”的课时比例,在同类型物象的动态教学中,引导儿童开展知识、技能的联想与迁移。

2、简要分析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学”、“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教与学是辩证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既有美术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教学,也有学习态度与规范方面的教学,要研究“教”,也要研究儿童的“学”。自主性的美术创作行为发生是儿童美术教学的理想追求。美术的“教”与“学”应以“用”为目的,“用”要以“教”与“学”为依托。

第三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艺术无错原则

答:旨在明确儿童美术创作要追求创造的自由与变化。

2、个体差异原则

答:儿童美术创作应将儿童的整体发展放置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要体现对儿童主体地位的尊重,同时承认儿童个体差异的存在。

3、审美性原则

答:是由美术的学科性质、儿童审美心理特性所决定的。审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引领儿童美术创作时,要遵从美术学科的特性,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特性。

4、体验优先原则

答:旨在从最贴近儿童、跟儿童生命结成一体的客体(环境)出发,多方位、多元化地为儿童创设感知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给予儿童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引导儿童自觉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感觉,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形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强烈兴趣,从而让 儿童不自觉地迸发出动之以情、感之于心、思之于形、联之于境、赋之于美的艺术情感。

5、在“关系”中学习

答:美术创作过程中涉及不同维度的多种“关系”的构建与运用,诸如美术知识、技能与儿童内心体验的“关系”,美术各个表现要素之间的“关系”,儿童内心体验与环境的“关系”等。

6、尝试错误

答:是指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给予儿童自由体验式的尝试机会,以获取有关美术学习或者美术表现的“困难”与“问题”经验的引导策略。

7、联想与迁移

答:联想是指由某物或者某种情景想到与之有关联的某物或某种情景。迁移是指以前的学习对以后学习的影响。

8、多维示范

答:是指在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师为儿童提供多维度的范例刺激,以促成儿童美术创作基本能力的养成。

9、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

答:是指由教师依据儿童的能力、兴趣以及美术学习的需要,提出创作主题与要求,儿童按照创作主题与要求完成美术创作。

10、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

答:是指儿童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由自己独立确定美术创作的主题和内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的美术创作形式。

二、简答题

1、简述美术欣赏四个基本环节。

答:描述、形式、解释、评价四个阶段是美术欣赏的基本环节。

2、简述美术创作的意义。

答:(1)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2)形成必要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态度(3)构建美术创作氛围,诱发创作冲动。

3、简述儿童美术创作方法。答:在“关系”中学习、尝试错误、联想与迁移、多维示范。

4、简述示范的方法。

答:示范方法包括:原形示范、正反例示范、发散性示范、变化示例数量与示范恰当的行为五个方面。

5、简述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三种主要形式。

答:(1)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2)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3)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与意愿式美术创作的关联。

三、简析题

1、简要分析尝试与直接教授相结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程设计与直接教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程设计的异同。答:尝试与直接教授相结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程的优点在于教师为儿童提供体验的机会,鼓励儿童在没有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前大胆尝试。直接教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程相对更注重儿童原有美术知识、技能与新学美术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结,比较多地用于儿童已有相关美术知识、技能基础的美术技能教学当中。

2、试分析儿童美术创作的艺术无错原则基本内涵。

答:艺术无错原则:旨在明确儿童美术创作要追求创造的自由与变化。美术创作没有绝对的规则与是非对错。个体在面对同一个美术作品时,所获取的视觉印象以及相关的视觉心理反应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反映了美术的生理特性。

3、试分析儿童美术创作的审美性原则基本内涵。

答:审美性原则:是由美术的学科性质、儿童审美心理特性所决定的。审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引领儿童美术创作时,要遵从美术学科的特性,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特性。美术的审美特性很大意义体现在以直观的形式体现出审美效果。审美性原则的提出意味着儿童美术创作辅导应该依据儿童审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在儿童审美发展的原有基础上进行有益地提升。审美性原则要求美术教学与辅导要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帮助儿童形成一些简单的审美概念;建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全与完善。

4、试分析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与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的关联。答: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与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应是互为支持的关系。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关注的是“什么”、“怎样”、以及“应该怎样”的问题,对儿童来讲更偏重于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教师监控程度较高。而意愿式美术创作需要有很好的命题式美术创作为铺垫,它所关注的是儿童是否乐于主动发生美术创作行为,创作行为的自主性如何,作品是否有独特性等问题。儿童参与意愿式美术创作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对教师教学的投入水平,可以说两种类型的儿童美术创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来说年龄小的儿童以命题式美术创作为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可以逐步增加意愿式美术创作。意愿式美术创作对儿童个体的能力、创作意识以及独立创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四、实践分析题

1、请举例说明儿童美术创作引导中在“关系”中学习的方法运用。

答:在“关系”中学习、领悟美术学科中诸如点、线、形状、色彩等要素之间的关联,可以帮助儿童获得运用美术技法的意识与能力。以动物、人物造型以及动态教学为例,比如引导儿童学画小鸡,一般是在两个大小不一的圆组合的基础上添加嘴巴、翅膀、脚以及相关的背景物。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如果以两个圆的相互关系为表现基点引导儿童感受,在同样两个圆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很多变化,对儿童学习兴趣的诱发与学习效率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给予儿童处理画小鸡所用的两个圆的关系的示范。如告之先画的大圆为小鸡的身体,后画小圆为小鸡的脑袋;然后结合示范告之小圆与大圆的两种关系,即:小圆可以画在大圆的外面,但必须与大圆的圆周相连;小圆也可以画在大圆的里面;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物件的添加。这样一来,儿童创作出来的小鸡就会比较生动与多样。在理解“关系”的基点上学习造型,这一点在教师的教学中得以延续的话,儿童在美术创作中处理关系的意识与能力就会得到加强。画鸡可以这样教,画人、牛、猫、狗等同样也可以这样教。

2、请举例说明儿童美术创作引导中尝试错误的方法运用。

答:儿童美术创作中的尝试错误可以指向美术表达,也可以指向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如儿童知道家里冰箱里冰箱的结构与储存的食物,他在画冰箱时,会先把冰箱里面的食物画好,然后很认真地用油画棒把食物覆盖,说是要把门关好。他把知道的东西通过美术形式表现,从而得到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不断地与外界的人、事、物的交互过程中,逐渐修正自己的审美观点、行为,在表现关着的冰箱时就不再画里面的物品了。儿童的这种表达方式很珍贵,这种“错误”是需要容忍的,解决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与等待。

3、请举例说明儿童美术创作引导中联想与迁移的方法运用。答:儿童联想能力与意识的养成需要教师、家长支持,经常有意地借助或者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发儿童的兴趣,开阔他们的思路,一个个可以引发联想的问题,诱发儿童的想象,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意象”绘画是联想与迁移在美术创作中运用的典型。

第五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线描画

答:是一种以线为最基本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形式。

2、油画棒画

答:是以油画棒为创作主要工具进行混色或调色直接作画。

3、水粉画

答:是用水调和粉质颜料来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

4、水彩笔画

答:是一种以水彩笔直接在纸上作画的绘画形式。

5、中国画

答:简称“国画”,也叫“水墨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绘画形式。是用毛笔、水墨、颜料在宣纸上作画。

6、刮画

答:是一种很奇妙的绘画游戏。在黑黑的纸上,按照创意随意地在画纸上刮画,瞬间就像魔术般地刮出五彩缤纷的画面,完成的作品犹如民间的蜡染,具有一种朴实的美感。

7、版画

答:是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的画种。是画者按照自己的构图、制版、印刷等步骤来完成的美术创作,是间接性艺术,它是通过“版”做媒介再转印在纸上。

8、装饰画

答:是指运用一定的装饰手法对具体的对象进行再造、组构,创造出富于装饰美的艺术形式,是“将自然物象加以规则地变形加工后用于装饰的画”

9、综合材料绘画

答:是把各种材料媒介通过剪切、拼贴等方式运用在静态的绘画 创作中,使不同种类的材料特质在对比中得到更好的凸显,创造出新的审美形象。

二、简答题

1、简述写实类线描画的创作建议。

答:(1)写实类儿童线描画可以从写生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写实类儿童线描画可以从画身边亲人入手(3)风景也是写实类儿童线描画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

2、简述装饰画的创作建议。

答:1)儿童装饰画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装饰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2、简述综合材料绘画创作步骤。答:(1)确定主题、选择材料(2)起稿

(3)选择、运用与表现

第六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木艺

答:木艺创作是以木材的边角料、枯树枝为主要材料,利用一些枯叶、果实、树皮、铜丝、铁丝、麻绳等辅助物,用锯、钉、黏合、修、劈、削、磨等技法进行创造性组合物体的活动。

2、石玩

答:石玩创作是以石头为主要材料,辅以铁丝、毛线、小木块等小型材料,用黏合剂固定,经过修饰,赋予石头灵性,创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的一种活动。

3、沙画

答:是以沙子为材料,运用不同手法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

4、绳结

答:是我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一般以红色为主色调,品种繁多,如挂件、香袋等,以玉石、小饰物等物巧妙融于其中,别具一格,多寓意“喜庆、吉祥”。

5、泥塑

答:是以泥土、软陶、面泥等为基本材料,借助一些辅助工具,运用揉、搓、捏、粘等基本技巧进行的立体塑造活动。

6、布艺

答:布艺创作是儿童对布头进行艺术加工、创造的过程。

7、纸塑

答:是一门独立的雕塑体系,具有古老的传统技法、鲜明的民族特点、独特的造型手段。分为纸的干塑与湿塑两种。

二、简答题

1、简述木艺创作的指导要点。

答:(1)儿童的创意想象需要一定到底技能与生活经验支撑。(2)根据难易程度把木艺创作内容分成几个阶段或者几个类型。(3)在自主性木艺创作活动中,一定要与儿童共同商议制订活动规则。

(4)引导儿童根据自己要创作的物品进行分解,然后寻找相应的材料与辅助物品,再参照图示或者图片进行制作。

(5)在指导的过程中会有不断生发的问题,教师要仔细观察,适时介入,个别指导。

2、简述石玩活动的指导要点。

答:(1)石玩活动要有一个基本的创作方向(2)注重单个作品的后续组合与创新(3)注重石玩创作后的延伸性活动

(4)教师应掌握石头的具体特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5)创作上,变简单模仿为大胆创作(6)制作上,变“乱涂乱抹”为有效控制。

3、简述沙画的指导要点。

答:(1)教师需要根据儿童沙画操作台的实际大小,决定实际参加活动的人数。(2)在活动开展初期,应培养儿童良好的活动习惯。(3)教师可以根据沙画创作活动的需要,引导儿童收集有用的生活材料,用于沙画创作。(4)由于沙画作品的流动性和易变性,作品很难保留。在作品的评价上可采取作品现场评价、作品保留评价、现场演示评价。

4、简述绳结活动的指导要点。

答:(1)引导儿童根据自身的喜好或者编织绳结的能力,确定要制作什么编织成品,然后可以参照图示开始编织,结的长短依据编织物品的需要自己设定。

(2)引导儿童根据自身的意愿,创造性地将各种绳结相互组合,在加上一些辅助材料,创造各种不同的挂件和饰品,也可以将儿童作品用作幼儿园、学校环境的装饰。

(3)在儿童自主性美工活动区域中,教师需要把各种结按照编织的难易程度分成几个阶段,分别呈现不同阶段的各种结的编织图示,以便儿童自主学习。

(4)教师在指导学习编织各种绳结时,帮助儿童学会看懂图示,理解图示与实际操作的对应关系是学习的重点。

(5)儿童学习绳结创作时的难点是如何根据编织的绳结和辅助材料创造性地组合编织成品。

5、简述布贴画制作步骤。

答:设计、制作纸样、剪裁和拼贴。

6、简述布艺小制作的基本步骤。

答:画纸样、裁剪、缝合和塞填充物、缝合返口。

第七章作业:

1、色相

答:指色彩的相貌。

2、色彩构成答:是指通过色彩造型教育(设计)来促进儿童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提高。

3、色彩情感

答:色彩本身无所谓情感,情感只发生在人与色彩之间的色彩联想和心理感应中。

4、色彩认知

答:就是理解色彩的功能和作用,了解周围环境和外部世界,拓宽知识面的过程。

5、色彩游戏

答:指在画面上利用不同物质材料、使用不同工具和技法进行色彩创作,形成纹理效果的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色彩教育的四个纬度。

答:色彩认知、色彩联想、色彩情感、色彩构成。

2、色彩实验活动的教学意义。

答:(1)色彩实验是儿童的科学实践工厂(2)色彩实验的指导过程是动态变化的(3)色彩实验的教育功能因材料而异

(4)色彩实验活动能使环境创设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化(5)色彩实验活动能让儿童的参与性、独立性更强。

3、色彩实验活动对儿童发展的意义。答:(1)有效提高对色彩科学实验的兴趣(2)有效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3)能丰富儿童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一定的科学原理和色彩知识(4)把色彩实验中获得的经验更好地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去。

第十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美术作品评价

答:主要指针对儿童美术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作品分析方法。

2、美术作品赏析

答: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侧重于对儿童分析能力、描述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分析评价。

二、简答题

1、儿童美术作品评价的标准。

答:(1)作品是否在其发展阶段中有足够的表现?(2)技巧是否足以表现?(3)技巧是否儿童作品的一部分?(4)完成作品表现的努力程度是怎样的?(5)作品细节单独部分的意义?(6)作品单独部分在环境中的意义?(7)儿童遵循一种表现方式的程度如何?(8)任何改变对作品意义的扰乱程度如何?

2、儿童美术作品赏析的基本原则。答:适龄性、题材性、创造性、艺术性。

三、简要分析题

试分析儿童美术作品评价与赏析的区别。

答:儿童美术作品评价更为规范化,有具体、客观的评价标准,是对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侧重于对儿童感受和思维能力的评价;而儿童美术作品赏析是结合具体的作品分类,侧重于创造表现能力的评价,主要从美术创作的角度对作品的内容、形式(如构图、造型、色彩、材料和技法等)等进行具体的作品分析。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儿童美术作品评价与赏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儿童美术是一种艺术创作,没有对错之分,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应该把作品评价与赏析相结合,让儿童参与评价,把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调动儿童的积极性。

四、实践分析题 请对如下作品进行赏析。

图1:喝醉酒的爸爸/谷虚怀/6岁 图2:叔叔给我们盖新楼/李冠群/6岁

答:图1——这幅图充满了童真与野性的趣味,杂乱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都传递着“爸爸喝醉了”这个信息。红色能给人兴奋、刺激的视觉感受,用在这里更生动地描绘出爸爸醉酒后满脸通红的样子。

图2——儿童对建筑工人盖房子的场景饶有兴趣,于是用绘画的方式把这个令他印象深刻的场景记录下来。在空间处理上,呈现出低龄段儿童无遮挡关系的开放式的排列方法,表现了繁忙热闹的工地劳动的景象。虽然表现技法很稚拙,但富有动感的形象透出勃勃的生机。

浙大远程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作业姓名: 年级: 学 号:学习中心: —————————————————————————————第一次:一、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

浙大远程(专升本)

医学社会学复习题 简答题:1.普遍调查也叫做普查,这是一种在特定社会范围内所进行的全面调查。普查时要在该范围内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进行调查,一个也不能错漏;向每一个人调查的所......

浙大远程英语翻译

1.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凡事总是由难而易。2.Each time history repeats itself, the price goes up.历史每重演一次,代价就增加(一分)。3.Even you......

浙大远程专升本

会计学(专升本)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与职业会计学知识和能力的人才,能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专业会计与管理工作。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统......

浙大远程自我鉴定

在浙大深造的这两年半时间是我人生的又一大关键点,在校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适应社会发展......

下载浙大远程学前教育艺术之美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大远程学前教育艺术之美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