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送元二使安西2”。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故事接龙游戏
学生拍手打节拍,教师背诵故事,若有会背的,学生也可跟背。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它具有独特的语言美、韵味美和意境美,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板书课题,作者。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一幅图画,聆听一段话语,体味一份感情。齐读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师简介诗人背景。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画成就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有一年,他奉皇帝的旨意出使安西守卫边疆。王维就从长安赶到渭城为他送行,于是就有了这首著名的送别诗。现在,你能告诉老师题目的意思吗?(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
2、师范读古诗,学生听准多音字的读音。
3、学生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指名读,更正读音。
5、采用多种方式熟读古诗。
三、抓字眼,明诗意。
我们把诗读的字正腔圆了,还要读出感情,这就要求我们理解诗意。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结合课下注释)
1、除了书中课下的注释,你还有哪些词不明白它的意思?提出来解决。
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诗意。(师巡视,重点知道两三个组的学习)
3、交流汇报。(板书完成:朝雨新柳图 临行劝酒语)
四、想意境,悟诗情。
1、从诗中选取的景物感受离别之情。(1)在王维和元二离别的时刻,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朝雨新柳图。同学们想象一下,此时此刻,柳枝上悄然滑落的雨滴,你觉得这还是雨吗?
预设:这是王维的泪,是元二的泪,是两人离别的泪水。仿佛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流泪。(2)那么诗人为什么写柳呢?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
(3)一个“柳”字你能读懂王维的心吗?这仅仅是在写景吗?读出景中的情。学生练读,展示,师指导。
(4)多美的景啊,多深的情啊!在这伤别离的时刻,千言万语化作这一杯送别的酒,来,让我们一起端起酒杯对元二说:劝君——(生接读)
2、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
(1)饮了这杯酒后,元二就要到安西去了。安西在现在的新疆,元二此去要走3000多公里,穿越大半个中国,中途要跋山涉水,要穿越茫茫的戈壁沙漠,要用多半年的时间才能到达。而那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2)出示两组词语对比,学生选择。
春雨绵绵 黄沙满天 生机勃勃 满目荒凉 甜甜的故乡水 举目无亲 浓浓的家乡话 乡音不再有
(3)老师引读: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角色转换感悟离别之情。假如此刻你是王维,面对即将离别,此生也许再难相见的朋友,你会说些什么呢?预设:
(1)朋友啊,你这一去我们再也不能一同喝酒吟诗,讨论国事,怎能不让我悲伤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元二离去的第二年,王维就去世了,没想到他们这次离别竟然是一次诀别。来,把悲伤融入这杯酒,让我们对元二说一声:劝君——)
(2)元二啊,我会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我会想念你的。(出使西域,张骞用了13年,苏武用了15年,元二呢?这杯酒中怎能不盛满了浓浓的思念?引读:劝君——)
(3)朋友啊,此去安西,路途遥远,我祝你一路平安!(是啊,西出阳关荒漠绝域,安知千里之外,不有风兼雨。朋友啊,保重。这酒中分明有一份祝愿,千种语言万重情感汇成这么一句:劝君——)
4、从这杯盛满了悲伤、思念和祝福的酒中,你悟到了什么样的情?(板书:依依惜别情)
5、总结学法:想意境,悟诗情。
6、练读,指名读,指导朗读。
五、激情背诵。
这首诗写出了每一个送别人的心情,后来它被谱上曲子,作为送别曲广为传唱。因为每次唱的时候,都将这首诗唱三遍,所以它又叫《阳关三叠》。同学们快点把它别背诵下来吧。
六、拓展诗句。
在古时候,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送别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方式。送别的人不同,景不同,可是那份依依惜别之情却是相同的。
出示送别诗句,学生读,积累。
七、作业布置。
背诵古诗,收集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源网 → 语文教案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2012-07-05·特级教师讲座 ·初一特级教师讲堂 ·初二特级......
千古绝唱“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北师大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第三单元《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理念: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
技术支持下的课堂讲授:《送元二使安西》宾县常安中心校 衣庆超教学目标: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 舍、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