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史(高考复习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物理学史高考必背”。
高中物理学史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2、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3、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1905年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发现了核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的联系:质能方程E=mc2。
4、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5、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6、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8、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9、1752年,美国物理学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0、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1、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2、1841~1842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和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后来称为焦耳定律13、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4、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5、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16、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17、1832年,美国物理学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8、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9、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1887年证实了电磁场的存在20、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21、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2、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一种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主张的微粒说 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 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23、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24、1818年,法国科学家泊松——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5、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
26、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27、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28、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29、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30、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1919年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3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32、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33、法国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和玻埃尔·居里(大居里)——通过天然放射现象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及其衰变规律;
34、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小居里)——用α粒子轰击铝箔,探测到中子和正电子,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35、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为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质子、中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
高中物理学史-----高考知识储备 2010-05-11 21:4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
高考物理史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2、伽利略:意大利的闻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
物理学史总结2014年高考物理学史详细资料及考点分布。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
高中物理学史专题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