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选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现当代文学论文选读”。
现当代文学选读
推荐书目
鲁迅:《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废名:《竹林的故事》
茅盾:《幻灭》《动摇》《追求》《子夜》
老舍:《离婚》《茶馆》《骆驼祥子》
巴金:《家》《寒夜》
萧红:《呼兰河传》
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从文自传》
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流言》
钱钟书:《围城》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孙犁:《荷花淀》
郭沫若:《女神》
周作人:《苦雨》《喝茶》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冯志:《昨日之歌》《十四行诗集》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
第一个十年的新诗 1917—1927重点:《女神》、闻一多 Ⅰ、20年代新诗发展轮廓
白话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含十四行诗)—象征诗(以节奏到旋律)—政治抒情诗
Ⅱ、第一节初期白话诗
1、胡适 《尝试集》
代表作:《老鸦》《鸽子》《权威》《乐观》
2、月夜
3、相隔一层纸刘半农(1917)
4、初期白话新诗一览
胡适《尝试集》
刘半农:“白描派”,对新诗形式颇为关注
周作人《小河》
沈尹默:“象征派”
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朱自清
5、初期白话诗总体特点
散文化:基本不用韵及平仄;虚词较多,采用白话散文的句式章法
注意向民间歌谣传统的吸取和借鉴:1920年成立北京文学歌谣研究会
以个性解放,关注民生为主要内容
第二节自有体诗
1、概述
2、郭沫若与《女神》
㈠ 《女神》概述
㈡艺术成就
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形式上的“绝端自由,绝端自主”
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自我表现,个性解放,理性追求;抒发感情时常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㈢内容
㈣ 《星空》《瓶》《前茅》
㈤历史剧
第三节 小诗
第四节 格律诗
茅盾及其《子夜》
Ⅰ、生平与简介
㈠1927年以前,从事文学理论
1927年以后,从事文学创作,全面反映中国社会现实
1949年以后,以领导工作为主,中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 ㈡沈得鸿 字雁冰
主张:为人生的写实主义文学
提倡:现实主义
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生的东西,不论他是客观的描写事物,或是主观的描写思想,总须以人生为对象
Ⅱ、创作历程
三大革命失败《烛》(《幻灭》《动摇》《追求》)
个帝国主义侵略时期(鼎盛时期)《子夜》民族工业破产《林家铺子》商业经济的破产《农
村三部曲》农村经济破产
阶新中国成立后以文学评论为主,创作逐渐衰落
段
《子夜》
Ⅰ 内容
《子夜》反映了1930年左右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
Ⅱ 人物形象
吴荪甫:一个悲剧的英雄,一个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
他出生于封建家庭,同时接受了西方文明的熏陶,他既具备经营实业的本领,也养成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志向。性格特点中首要的是果敢,自信,敢作敢为,刚愎自用,有发展实业的热
忱,同时又又凶残,残酷的一面,色厉内荏,脆弱胆怯,空虚惶恐,害怕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他的性格充分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充满恐惧心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与军阀混战局面的不满,另一方面又镇压工人农民运动,这也是名族资产阶级固有的两面性。
吴本人的意义生动而深刻的反映了30年代初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艰难处境和必然破产的历史命运,比嗷嗷漏了他们两重性的经济特征,揭示了中国两半社会的社会性质,驳斥了托派谬论。
Ⅲ评价
《子夜》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几个第一
1、科学的世界观指导中国社会剖析小说
2、正面描写民资的形象
3、“史诗般”的全面展示20世纪30年代社会的经济生活
4、规模宏大和结构复杂的长篇小说
老舍创作经历
㈠20年代中后期(1924-1929)在英国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作品以文笔轻松畅快,富有北京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里,引起读者注意。㈡30年代初至抗战爆发,代表作品:长篇《猫城记》《离婚》《牛天赐转》《骆驼祥子》 中篇《月牙儿》
㈢抗战爆发至新中国成立长篇《四世同堂》中篇《我这一辈子》
㈣建国后话剧《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
巴金与《家》
Ⅰ 生平及创作综述
前期创造中,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抗战开始后,创作日益成熟严谨,中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小说《寒夜》
*后,迎来第二个创作高峰,1978-1986《随想家》
成就最高者《家》
Ⅱ创作的三个阶段
⒈ 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⒉ 对现实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开始关注小人物的生存悲剧,发表了《憩园》《寒夜》等感情更蕴藉思想更深刻的作品
⒊ *后,拷问自我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随笔录》
Ⅲ《家》
⒈ 觉慧寄予作者的激情与理想的人物
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逆者,是巴金人格和性格的象征
两面性:一个准求个人的反抗,追求人权平等,人道主义,基本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敢爱敢恨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走向放抗家庭的道路,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环境影响,有时反抗显得软弱。在情感上对祖父既反抗又有点依赖,在爱情上犹豫不决。⒉ 觉新
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具有双重性格的人。觉新在新旧交替时期,接受了新思想,他又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人。他作为长子,在封建家长制的压抑下,使他变得性格懦弱,不敢反抗,心理压抑,学会妥协和和忍受。他在即担任了封建大家庭的责任,又在思想深处接受进步思想矛盾中,封建家庭占了上风。所以,一方面听祖父的,维系家庭,一方面理解觉民,觉慧,结果不仅使他自己成为封建家长制的帮凶,而且自己也付出惨痛代价。
⒊ 高老太爷
专横,顽固,虚伪,腐朽的封建家长,他极力维护封建礼教,仁义道德,荒淫腐朽。⒋ 女性群体
被凌辱被损害的人。
⒌ 《家》的艺术特色
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
⑵、塑造了一系列富有个性特色的人物形象
⑶、情节结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十二章四十年文学
Ⅰ 国统区的讽刺和追忆小说
⒈ 暴露和讽刺小说
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⒉ 体验和追忆小说
路?与七月派作家原京派作家萧红《呼兰河传》
Ⅱ 沦陷区的文学创作
⒈ 张爱玲
2、苏青《结婚十年》
3、钱钟书
Ⅲ 解放区的文学创作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解放区文学创作
(1)时间:1942年5月
(2)地点:延安
(3)内容:5月2日第一次会议,毛泽东发表“引言”
5月23日第三次会议,毛泽东作了“结论总结”
1949年,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合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内容:作为政治家,毛泽东从政治策略角度论述文艺问题。讲话涉及文艺与生活、政治的关系,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批评标准,文化继承,统一战线等多种问题。
赵树理
1、文艺观
(1)问题小说意识和工具论的文艺观
“文摊文学家”“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
(2)注意小说的讽劝教育功能
俗话说“说书唱戏是劝人呢”这话是对的(3)紧密反映现实,但不盲从现实,对现实有独立的思考
(4)拒绝五四新文学传统和外国文化传统,重视民间文化传统
2、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实现的思想上的翻身,并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显示了农民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3、其小说的名族化、群众化特点
(1)小说情节结构多数运用传统的手法,注意故事性,情节连贯,环环相扣,有头
有尾,大团圆结局
(2)人物塑造多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性格
(3)语言大众化,通俗化,形象化,个性化,擅长运用农民口语,通俗易懂简洁生
动
孙犁
创造特点:
典型形象的塑造
不以情节取胜,而采用散文式的抒情结构,采用情景交融的诗的手法
新颖,明净的语言风格
乡土小说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
白毛女
根据流传在晋察冀边上的“白毛仙姑”传说改编。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师生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
四十年代的诗歌
艾青《我爱着土地》
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联合更多作家对抗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形成“剧联”“影联”“社联”“记联”等左翼团体,有中共中央通过“文化总同盟”统一领导,与国民党对文化的领导形成鲜明对比
时间:1930年3月2日——1936年自动解散
地点:上海
目的对抗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当我死时》 | 余光中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主要内容:本课程全面分析、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及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创作经验及教训,系统分析和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在各个发展阶......
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
现当代文学填空;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确定了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总方针......
1、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2、1928年后,左翼文学在这一时期迅速高涨,并成为文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