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安全状况论文_中国国家安全论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4:20: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国家安全状况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国家安全论文”。

中国国家安全现状之我见

摘要:当前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中国也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寻求国际联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受到了极大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家安全状况有所缓和,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历史问题以及新的问题有待解决。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家安全 历史问题

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

首先,国家安全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与侵害的客观状态。所谓外部的威胁与侵害,大致可分为外部自然界的威胁和侵害与外部社会的威胁和侵害两大类,但由于国家安全是一种社会现象,国家的外部威胁和侵害也就主要是指处于一国之外的其他社会存在对本国造成的威胁和侵害。从威胁和侵害者看,这种外部威胁和侵害包括:(1)其他国家的威胁;(2)非国家的其他外部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威胁,如某些国际组织或地区组织对某国的威胁和侵害;(3)国内力量在外部所形成的威胁和侵害,如国内反叛组织在国外从事的威胁和侵害本国的活动。

其次,国家安全是国家没有内部的混乱与疾患的客观状态

危及国家生存的力量不仅来源于一个国家的外部,而且还时常来源于一个国家的内部。国内的混乱、*、骚乱、*,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疾患,直接都会危害到国家生存,造成国家的不安全。因此国家安全必然包括没有内部混乱和疾患的要求。仅仅是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国家并不一定就会安全。

再者,只有在同时没有内外两方面的危害的条件下,国家才安全,因此,只有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才是国家安全的特有属性。

无论是“没有外部威胁”,还是“没有内部混乱”,都不是国家安全的特有属性,由此并不能把国家安全与国家不安全完全区别开来,单独从这两方面的任何一方面来来定义国家安全,都是片面的、无效的。但是,如果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表述为“既没有外部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混乱与疾患”,那么这就把国家安全与国家不安全区别开了,因而也就抓住了国家安全的特有属性,从而就形成了一个真实有效的定义:“国家安全是国家既没有外部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混乱与疾患的客观状态”。

分析一国的安全,从时空上来说,存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次。在纵向层次上,当前中国的安全环境确实比之前改善了很多:苏联已经解体,迫于美国的战略压力,俄罗斯不得不联我抗美;印度和越南自上个世纪与中国一战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以来,双边关系不断发展,美国再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孤立、封锁中国。这种状况的出现,归根结底不是敌人不敢侵犯我们,而是我们的实力壮大了;不是他们真正与我们修好了,而是贼心不改,变换了手法而已。

我们再从横向层次来看,中国的安全状况和生存状况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恶劣的国家之一。美国那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我们不敢奢求。亚欧大陆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中国正处于其中心地带。当今我们谈中国崛起,殊不知崛起的还有“金砖四块”中的其他两块就在中国两侧,北面是俄罗斯,一个有着根深蒂固大国沙文主义思想,有着侵吞中国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不良记录,有着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仍在我边境陈兵百万的一心只顾着自身国家利益而二战后已经衰落但仍在崛起的国家。西南面是印度,一个至今仍耿耿于怀1962年的“耻辱之战”,一个至今仍占据着我西南大片河山,一个至今仍对我西藏地区死心不改的爆炸核武器污称是受我国威胁其实是威胁中国的未来中国不可小视的国家。在西面,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打破了原有的势力平衡,恐怖主义势力乘虚而入取代了民族国家成为我国西部安全的一大隐患,特别是我国新疆地区仍有“东突”分裂分子在活动。在东面,台湾问题仍是中国的一大伤痛,“台独”分子在美国亲台势力撑腰下,不断挑战大陆底线,而更为值得重视的是国民党马英九集团的未来动向。此外,在东海上有中日东海之争、钓鱼岛之争;在南海平静的海平面下各国正不断占领地盘,增强自己在南海的存在。从非传统国家安全观的角度来看,非传统安全威胁正呈现为21世纪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马六甲海峡不断出现的海盗船只,使得中国的石油运输安全成为一大难题,并不断考虑怎么样才能突破“马六甲困局”;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提示了中国金融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核心; 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恐怖主义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虽然中国没有遭到基地组织的直接袭击,但是在中国新疆地区却活跃着积极的“东突”恐怖主义分子;2003年席卷全国的“非典”使中国的卫生安全突出出来;此外,随着近年来中国人出境人数的急剧增加,中国人在海外安全的状况也不乐观。因此,从非传统国家安全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来源呈现多元化、不确定性的特点,国家安全的系数实际上是在降低。

那么中国目前的国家安全状况如何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美国正在变化和调整政策。希拉里在访问亚洲四国时,虽然也说要“强化与亚洲传统盟友的关系”,但强调美国需要寻求“与新兴国家构筑新型的伙伴关系”,“需要创出更多平衡、更多和谐”,以帮助解决美国“单独无法解决的问题”。她还宣称,中美两国现在应该“同舟共济”。1月30日,奥巴马总统在与胡锦涛主席进行电话交谈时甚至说:“没有哪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能像美中关系这样重要。”这并非是美国领导人简单的“作秀” 而是美国需要调整政策的某种反映。奥巴马竞选期间的外交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也说,“美中之间的关系必须真正是一种与美欧、美日关系类似的全面的全球伙伴关系”。这些“语言”。信号”,难道不预示着美国心目中“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新态势吗?

二.日本实际上也在酝酿调整政策。早在2007年12月,日本一家有影响的智库赶在福田首相访华前发表一个报告,认为日本在致力于日美同盟的同时,应努力“推进日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建议定期举行日美中三国首脑会议。这个报告和建议实际上已经启动了中美日三边关系新思维。面对中国在经济上迅速崛起,日本既希望看到中国的稳定,同时也担心中国压倒自己取得“地区的主导权”。甚至有极少数抱着冷战思维、坚持以邻为壑的日本政治势力公开把中国视为日本的对手,蓄意制造子虚乌有的“来自中国的威胁”,别有用心地丑化中国,明里暗里为台独势力打气,企图以此削弱中国。少数日本右翼政治势力的活动,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警惕。如果不能及时匡正被别有用心的日本右派歪曲了的中国形象,敌视中国的思潮的蔓延终将妨碍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国领导人与日本朝野政治家及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将有助于切实增进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了解,为两国关系在正确认识历史的前提下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5月6日至10日,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被称为“暖春之旅”。访问取得丰硕成果。双方发表《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是中日第四个政治文件。双方还发表了《中日两国政府关于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联合新闻公报》,确定了当前落实联合声明的70项具体举措。双方就增进政治互信,促进人文交流,深化互利合作,共同致力于振兴亚洲及应对全球性挑战达成广泛共识。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俄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五个十年。头十年是“中苏同盟”,但双方并不平等;继而是十年“论战”,“争”得不可开交;接着是十年武装对峙,双方关系极度恶化;随后是十年谈判,直到1989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苏联解体以后,中俄关系渐入佳境,从“睦邻友好关系”、“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普京就任总统以来,中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中俄关系的发展和深入,由于国家利益的差异,两国在经济合作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不协调的步伐和摩擦时有发生。首先,双方部分能源和大型经济项目合作并不顺利。从铺设“安大线”(从安加尔斯克到大庆)输油管道,到“泰纳线”(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输油管道,其中变数难以预料。其次,双边贸易摩擦不断。2004年4月,俄方海关采取单方面行动,大幅提高中国输俄商品的关税,使中国商品零售价格增加50%左右,对中国商品进入俄市场造成严重影响。最后,“安全困境”导致部分俄罗斯人对中国仍存戒心。尽管俄官方一再说明事实真相,但所谓“中国威胁论”在俄国内仍有一定市场;所谓中国对俄实行“人口扩张”和“经济扩张”的流言,在短期内尚难以消除。在军事合作方面,俄也有所保留,卖给中国的武器比卖给印度的要落后不少。应该说,中俄之间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状况是大国关系的常态和国际政治的现实。

但是,由于中俄两国友好基础扎实,全民上下共同努力,中俄合作依然前景光明。2001年7月中俄两国签署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个条约不仅为两国发展“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稳定关系奠定了可靠的法律基础,而且潜力无穷,为两国的互利合作开辟了广阔而美好的前景。新的地区因素(如美国在中亚的军事介入以及东北亚多边协商构建安全体系的努力)和国内因素(如双方经济政治改革进程的深化和调整),都为中俄开展战略合作添加了新的需求和机遇。

四.中印领土争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就一直不断,其间甚至一度爆发了战争,严重制约了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自八十年代末以来,中印双方为改善两国关系对领土问题都采取了搁置不议的政策,两国关系逐渐发展起来,但领土争端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两国的上空。尤其是中印战争中印度的惨败,使印度全国上上下下一直耿耿于怀,对中国心存怨恨。印度各界,尤其是军方,一直将中国列为最大的现实威胁。如今的印度穷兵黩武,得到了包括美国、法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军事技术支持,并每年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开展多重军事协同演习。如今的印度已经是美军盟国名录中最重要的潜在军事同盟国,也是我国在该地区最大的现实战略威胁。另外,印度与中国存在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并且迟迟无法达成共识;印度希望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挑战中国的领导权地位;印度对中国“武装巴基斯坦”很有意见;印度对反华的*集团予以庇护和实质支持。为了平衡印度,巴基斯坦在中印之间建立了一个很好的缓冲地带,并成为中国牵制印度的最重要的南亚“盟国”。另外,青藏铁路的开通、云南、西藏多个新机场的使用,为我国快速机动处理中印危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基础条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第二炮兵和空军部队是制衡印度的重要战略力量,并发挥着十分重大的军事威慑作用。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印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层往来保持了良好势头。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印度期间,双方发表的《联合宣言》强调双方将促进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朝着更具实质性的方向前进。2008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印度和中国关于21世纪的共同展望」等一系列文件,表明双方将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五.*集团支持的藏独分裂分子。目前他们已经在西藏、四川、甘肃等藏族地区制造了严重暴力事件,并在国外拦截围堵奥运火炬传递,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肆意攻击并歪曲我国政府在国际环境中的良好形象,并鼓吹抵制北京奥运会,这一切已经严重干扰了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已经成为我们在西南地区最大的现实威胁。尽管暴力事件已经基本平息,但是他们“亡我之心不死”,仍然继续在进行分裂中国等活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集团还是西方反华势力,他们忽视了海外数千万华人的凝聚力,这次奥运圣火的传递已经清楚的展示了“反华”不得海外“华人心”铁一般的事实。

六.东突恐怖势力(东伊运组织)。该恐怖组织鼓吹新疆独立,伺机危害国家的主权和统一,是我们在西北地区最大的现实威胁。近期,我国安全部门已经成功破获多起针对奥运的未遂恐怖破坏活动,包括炸机、投毒、绑架等,尽管该组织的嚣张气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他们在国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不会善罢干休,并与*集团等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举世公认。虽然中国的国家安全状况很有所缓解,但仍然很令人担忧。不过中国还是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奉行“合作共赢”与“和谐共处”的战略方针。中国十分重视中美关系,也很重视中日战略互惠合作,从未在中美日三边关系方面寻求什么“倒2对1”(即“中美对日本”)的前景;更没有去追求什么“亚洲老大”的图谋。中国“君子坦荡荡”的大国风度不能不牵动日本的舆论。

军事与和谐,听起来似乎很滑稽,实则不然。和谐就是制衡,军事和谐就是军事制衡。历史已翻到21世纪新一页,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体现了军事和谐的时代要求。中国倡导的和谐军事新理念,理应成为21世纪全球军事理念。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形势与政策》期末作业论文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关键词:国家安全环境 新型安全观 基本对策摘 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和国家发展的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

朝鲜半岛与中国国家安全

朝鲜半岛与中国国家安全一、朝鲜半岛与中国国家安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朝鲜核问题 2.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 3.泛高丽主义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二、地理位置的评价,包括......

中国水质状况

水污染所引发的争论 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

中国对外贸易状况

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状况2009年上半年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进入低谷,到2009年第三季度随着世界经济普遍复苏,呈现复苏迹象。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

中国周边状况

1?我国的周边形势非常严峻,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与远东地区的经济超级大国--日本,共同联手韩国,台湾,菲律宾,新加破,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亚洲民主国家,力图打造一个新......

下载中国国家安全状况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国家安全状况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