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儿保育与教育作业”。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一、填空题
1.2-3岁幼儿开始产生的思维形式。(P63)2.婴幼儿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程度的 个体差异。(P9)3.影响婴幼儿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是。(P12)
4.按照目前的婴儿期健康体检标准,次的定期健康检查。(P6)
5.母乳具有很多优点,营养丰富,但、的含量稍低。(P23)6.治疗儿童单纯肥胖需要采用以 运动处方 为基础、以 行为矫正 为关键技术、将 健康教育 贯彻始终的综合方案。(P49)的获得是婴儿智力发展阶段的重要成就,是一切认知活动发展的基础。(P63)
8.在给6-12月龄婴儿制作、添加辅食时,应尽可能少放、不加品,但可添加少量 食用油。(P31)
9.人在成长过程中通常有两个体格生长速度的突增阶段,一个生长高峰是青春期,另一个生长高峰则是 婴儿期。(P8)
10.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经历发音、理解和表述三个过程。1岁以前,儿童主要处于咿呀学语和初步理解的 前言语阶段。(P65)
11.对于不满6P25)12.两岁幼儿的认知不再出于原始的混沌状态,开始出现 自我意识,能够将自己的愿望和现实区分开来。(P63)
13.为了保护婴儿的健康,家长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在1岁以内完成预防接种的 基础免疫。(P6)
14.婴儿在第一年的动作发展中就出现和发展了人类特有的动作——和直立行走。(P53)
15.不能用母乳喂养婴儿时,建议首先选用 适合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喂养婴儿。(P27)16.幼儿的最好饮料是 白开水。(P38)
17.婴幼儿各种常见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P6)18.当前在各种早教基地中,我国教育部门重点投入建设的早教基地是亲子园等各种形式的社区早期教育基地。(P101)
19.在建设社区学前教育队伍中,队伍构成尤其应注意“的原则。(P126)
20.婴幼儿在2-3岁时喜欢帮家长干家务活,这是他们 自我服务 能力初步形成的表现。(P167)
环境。(P201)
22.早教幼儿教师运用示范指导的关键在于把握示范的P205)23.为婴幼儿创设物质和精神环境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安全性 原则。
24.2003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P127)25.集体活动 或 小组活动 是早教基地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P199)26.面向教养人进行早教指导的最主要途径是。(P204)27.早期教育中,幼儿教师进行园本培训的最根本目的是及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P124)28.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育儿效果直接取决于家长参与教育的。(P103)29.婴幼儿的主要活动应该是 亲子互动。(P194)30.考虑到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早教基地在组织活动时,活动时间安排上多采用活动 和 小时制。(P102)
31.玩具的最主要功能是能够帮助婴幼儿获得 快乐的体验。(P165)
32.对于幼儿园来说,开办早教基地的初衷和目的主要是(P112)
33.北京的“四环游戏小组”属于 社区公益性亲子园。(P101)
34.在集体教养机构中,早教活动进行的时间最长不宜超过P195)35.生活中有婴幼儿学不完的最基础、最必要、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给婴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时应秉持 生活化 原则。(P161)
36.2。(P161)
37.早教活动具有 生活化、游戏化 与 个别化 的特点。(P195)
二、简答题
1.简述婴幼儿运动发展的规律。(P53)
1)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不精确的、不协调的,逐步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协调的动作。
2)从上而下:儿童动作的发展是自头端向足端进行的。
3)从近而远:儿童动作的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的,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逐步向远端发展。
4)先正后反:儿童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动作的发展。2.简述应如何给6-12月龄婴儿添加辅食。(P30-31)1)从一种到多种。2)从少量到多量。
3)逐渐从细到稠、从细到粗。4)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
5)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3.奶水不足的母亲应如何正确人工喂养0-6个月龄的婴儿。(P27-28)1)为婴儿选择合适的奶瓶和奶嘴。
2)奶瓶、奶头的清洗和消毒至关重要,可同时准备每日所需奶瓶、奶嘴数,每日1次集中煮沸消毒。
3)使用清洁饮用水调制婴儿配方奶粉。
4)认真阅读奶粉冲调说明,严格按说明中相应的水与奶粉比例、冲调程序方法进行操作。
5)奶的温度应适宜,不能过热或过冷,一般可将冲调好的奶液滴在手腕内侧和手臂上,以感觉不烫、不很热为适度。6)每次喂奶时间为15-20分钟,不宜超过30分钟。喂奶时应将奶瓶垂直于婴儿的嘴,如果奶嘴有2个孔时,2个孔应对着两侧嘴角,使奶嘴内充满奶液,以免婴儿吸入空气而引起腹胀、溢奶。
7)每次喂奶结束时,奶瓶中应有剩余奶液,以便观察婴儿食入奶量是否充足,喂奶后需要直抱婴儿,轻拍背部,排出胃内空气。
8)两次喂奶间隔一般3-4小时,每天每次的喂奶量会有差异,每次喂奶不必强求婴儿将奶瓶内的奶液全部喝净。
4.影响婴幼儿体格成长的因素有哪些?(P12)
1)环境: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对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家庭生活、卫生环境对婴幼儿体格生长有一定影响。
2)遗传:细胞染色体所载的基因时决定遗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每个儿童个体发育的特点,同时受种族、民族、家族的影响很深,制约着儿童的生长。3)营养:营养时影响婴幼儿生长最重要的因素。4)疾病:疾病对婴幼儿体格生长作用十分明显。5.简述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P71)
婴儿早期的经验对他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时: 1)要注意给予他足够的爱,并教他爱父母、爱老师、爱小伙伴、爱小动物等。2)要教他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培养儿童稳定、良好的心境。
3)注意从小培养道德观、荣誉感、责任感等良好情感,正确地引导他克服和抑制妒忌心、虚荣心等一些不良的情感。
6.如何培养1-3岁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P37)
1)应规律进餐,幼儿饮食要一日5-6餐,主食3次,正餐间加餐2次,晚饭后也可加餐,但睡前应忌食甜食,以防龋齿。
2)要重视幼儿饮食安排,逐渐做到定时、适量、有规律地进餐,不随意改变幼儿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
3)家长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饮食习惯影响幼儿,避免幼儿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鼓励和安排较大幼儿与家人一同进餐,以利于幼儿日后能更好地接受家庭膳食。
4)要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进餐场所要安静愉悦,餐桌椅、餐具可适当儿童化,鼓励和引导幼儿使用匙、筷等自主进餐。培养幼儿集中精神进食,避免喧嚣、吵闹,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
5)鼓励幼儿参加适度的活动和游戏,有利于促进食欲,维持幼儿能量平衡,使幼儿保持合理体重增长,避免幼儿瘦弱、超重和肥胖。7.婴幼儿体格生长的基本规律有哪些?(P8)1)体格生长的速率各时期不同。
2)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年龄而不同。3)体格生长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4)体格生长存在个体差异。
8.简要说说应怎样培养婴幼儿的记忆能力。(P60)
1)注意创设一个良好、轻松的情绪环境,丰富生活的内容,以便于其记忆。
2)通过游戏、生动的玩具、朗朗上口且易于理解的儿歌及故事,给予必要的刺激,以逐步发展幼儿的有意记忆和记忆的精确性。9.婴幼儿想象的特点有哪些?(P60-61)
婴幼儿的想象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其特点表现为: 1)想象的主体易变化。2)想象有时与现实分不清。3)想象具有夸大性。4)满足于想象的过程。
10.简述适宜的1-3岁婴幼儿饮食烹调方式。(P37)
1)食物原料应选择新鲜、相对柔嫩多汁、质地细腻的食物。
2)食物加工应将食物切碎煮烂,易于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特别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刺、核等;大豆、花生等硬果类食物,应先磨碎,制成泥糊浆等状态进食。3)烹调方法上,应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不宜采用油炸、烤、烙等方式。4)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更不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的调味品。
5)膳食花样品种要注意交替更换,以助于幼儿对食物的认知和心理感受,避免对某种食物形成偏食,以利于幼儿保持对进食的兴趣。
11.当婴幼儿间出现问题和矛盾时,教养人应如何处理?(P236)
家长认识到婴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是是发展他人际交往智能的重要时机。在冲突中婴幼儿才能发现别的小朋友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一样,从而学会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家长要鼓励婴幼儿自己协调并解决与同伴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12.简述开展早教活动的思路。(P199)
开展早教活动的思路是:以婴幼儿潜能开发与个性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与教养人平等对话、和谐沟通为活动方式,以激发兴趣、积极引导为实施重点,以激发兴趣、积极引导为实施重点,以养成习惯、全面发展为活动过程的落脚点。13.简述家庭教育对婴幼儿成长的特殊意义。(P216)(一)父母的遗传素质奠定了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
(二)早期的家庭环境对婴幼儿个性和性格的形成会产生深刻影响(三)科学的早期家庭教育积极地促进婴幼儿的成长与进步
14.早教基地幼儿教师应如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互动?(P122)1.对家长教育观念的调适。2.示范并强化适宜的教育行为。
3.及时引导家长,解答家长的育儿困惑。4.发现和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
15.幼儿教师应如何了解婴幼儿发展的需要?(P207)(一)关注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二)尊重婴幼儿的个体差异
(三)早教活动内容方式应灵活,有弹性
(四)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各种相关资源、教养人等。
16.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P228-229)(1)控制婴幼儿的零食。
(2)引发婴幼儿积极进食的情绪。(3)引导婴幼儿按时进餐。
(4)引导婴幼儿在固定座位上安静、专心进餐。(5)引导婴幼儿进餐时细嚼慢咽。(6)培养婴幼儿乐于喝白开水的习惯。(7)培养婴幼儿饮食均衡的习惯。(8)不要“喂”出婴幼儿的任性脾性。
17.简述特殊需要儿童的主要分类。(P251)
第一类:发展障碍,包括发展迟缓、婴儿孤独症第二类:情绪障碍,包括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第三类: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障碍、品行障碍
第四类:感官障碍,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第五类:与身心健康相关的障碍,包括睡眠障碍、排泄障碍、进食障碍
18.简述社区早教基地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P104)(1)总目标
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全程、全方位、富有个性的服务,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在家庭和社区中树立体现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理念。(2)具体目标
早教基地应着重建立一个可持续和可推广的家庭养护支持模式,以期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第一,改进教养人在照料、护理和教育婴幼儿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和能力。第二,通过婴幼儿的游戏活动、面向教养人的咨询和指导、入户指导等形式,促进婴幼儿健康、快乐地生活,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元、自然地游戏,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
第三,通过与教养人的沟通,促进家庭建立和睦关系,为父母提供多元的社会支持;通过与社区成员的协同合作,倡导整个社区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关注,动员社区资源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服务。
因此,幼儿园附设的早教基地的基本任务包括五大方面: 第一,了解并掌握本社区散居儿童的基本情况。
第二,向社区儿童家长及看护人传播正确的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育儿方法。第三,提供亲子活动场所。
第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
第五,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教育支持与帮助。19.集体教养机构在开展婴幼儿早教活动时应怎样正确定位?(P194)(一)早教活动是面向婴幼儿及其教养人的活动(二)早教活动是个别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活动(三)早教活动应体现生活化、游戏化、个别化的特点
20.早教机构中,幼儿教师应为婴幼儿创设怎样的精神环境?(P157)(1)宽松与平等。(2)关爱与理解。(3)交流与等待。(4)鼓励与期待。
21.简述早教幼儿教师的成长方向。(P123)
早教基地教师要向全职教师、教育的社会工作者的方向努力
1.调整角色。教师不仅是教养者、培训者,也是家长的朋友、教育的合作伙伴。2.具备较强的做家长工作、与家庭建立支持性关系的能力。3.增强为社区服务的意识,在实践中研究亲子教育问题。
4.教师要注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进行亲子教育研究的意识。
22.简述早教基地的工作要求和特点。(P107)
早教基地教育具有早期教育与早教指导的双重任务。
早教基地的教育活动更强调家长与孩子在情感方面的交流沟通,强调在早教基地教育现场,教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早教基地教育的特点:(一)主体多元性(二)多向互动性(三)形式综合化
(四)亲子引导同步
23.简述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P238)
(一)将婴幼儿摆在家庭中心的位置,过度照顾、包办代替(二)片面追求教育结果,忽视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水平
(三)重智力开发,轻身体素质、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和良好品德的培养(四)教养态度不一致、言行不一给婴幼儿造成了不良影响 24.简述家长应如何与婴幼儿一起游戏。(P240)1.尊重心理,注重体验。2.掌握分寸,划清界限。3.转移注意,另谋教机。4.表扬批评,适可而行。
25.谈谈家长应怎样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P225)(1)夫妻关系。(2)婆媳关系。(3)亲子关系。(4)邻里关系。(5)同伴关系。
三、分析题
1.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年轻母亲因缺乏科学喂养指导而产生的育儿问题屡见不鲜。请结合生活中得实际情况分析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P24-26)
答:1.产后尽早开奶,初乳的营养最好。新生儿尽早吸吮母亲的乳头,可以获得初乳,还能刺激泌乳。初乳对婴儿十分珍贵,有以下营养特点:(1)蛋白质含量高。
(2)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含有更多的抗体、抗感染蛋白、白细胞抗感染物质,有助于婴儿防御感染及初级免疫系统的建立。
(3)初乳中微量元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比成熟乳要高得多。(4)初乳也有通便的作用,可以清理初生儿的肠道和胎便。因此,应尽早开奶,产后30分钟即可开奶。2.按需哺乳。
应该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奶6~8次以上,即婴儿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喂,不限制喂奶时间和喂奶量。
每次哺乳中先产生的淡蓝色的奶叫前奶,后产生的较白的奶叫后奶。前奶含有更多的蛋白质、乳糖和其他营养素,后奶则含有更多的脂肪,可为婴儿提供足够的能量。因此,应使婴儿每次都既吃到前奶又吃到后奶才能得到完整的营养。通常应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吮另一侧。
3.不给新生儿人工奶头和代乳品(水、糖水或奶粉)
人工奶头会使婴儿对母亲的乳头产生错觉,代乳品也回影响母乳喂养。4.教会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的技术。
乳母应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睡眠充足;饮食要营养丰富,多样、清洁、易消化吸收,保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的摄入。
乳母在进行母乳喂养时,婴儿嘴与母亲乳房的正确含接、婴儿的有效吸吮、正确的哺乳体位和及时的挤奶,是促进和保持母乳足量分泌的有效技巧。5.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家长应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适宜的阳光会促进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也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制剂,这种补充对预防维生素D缺乏尤为重要。
6.给新生儿和l~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由于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给新生儿和1~6月龄婴儿补充维生素K。
7.纯母乳喂养应坚持到婴儿满6个月
在4~6月龄以前,如果婴儿体重不能达到标准体重时,需要增加母乳喂养次数。2.请结合婴儿发展的实际,简要分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P62-63)答:据皮亚杰的理论,婴幼儿认知发展主要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初步发生与发展的时期,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初步阶段(感知运动阶段)。认知的发生与发展有以下六个阶段。
(一)反射练习阶段(0~1个月):也称本能阶段,新生儿天生具有无条件反射。(二)动作习惯和知觉形成阶段(1~5个月):婴儿早期由于某些条件反射,形成了一些行为习惯,如吸吮手指、头转向声源、目光追踪移动的物体等。
(三)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5~9个月):此时婴儿的视觉和动作开始协调,出现伸手够物、敲打、传递玩具等,且这种够抓、摆弄物品的能力越来越趋于成熟。(四)手段与目的之间协调阶段(9~12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动作从一开始就明显地表现出它是用来达到目的的方法。另外,这个阶段的婴儿还获得“物体永存”的概念。客体永久性概念获得是婴儿智力发展阶段的重要成就,是一切认知活动发展的基础。
(五)感知运动阶段(12~18个月):婴幼儿能够通过偶然尝试而发现新的达到目的的手段,探索新的方法并且能够为了了解外在客观变化而进行的不断尝试。这是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又一大进步,它标志着婴幼儿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六)智力的综合阶段(18~24个月):这时婴幼儿具有了心理表征能力,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外在事物进行内部表征,开始心理的内化进程。婴幼儿获得心理表征能力的明显标志是:
1.不用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即通过头脑中组合动作来构成达到目的的新方法。
2.产生延迟模仿能力。例如,看见小伙伴把果皮扔到垃圾,第二天自己也学着扔果皮到垃圾筒。另外,近24个月的婴儿不再是原始的混沌状态,能将自己的的愿望与现实区分开来。这个自我中心化和相应的去自我中心化过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一般规律,并贯穿于儿童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
4.在适宜的精神环境中,婴幼儿能够提供轻松、自由、自主地参与各项活动。请举例说明幼儿教师应怎样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精神环境。(P156-P158)
5.请结合早教工作的实际,说说早教幼儿教师应如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互动。(P204-P207)
6.一个好的早教活动需要幼儿教师在活动前做精心的设计,请简要说说幼儿教师应怎样设计早教活动。(P194-P198)
电大教育本科《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答:(1)量的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 (2)质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1——3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 BABBDCACCCACBC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BCABD ABBC......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答题要点)(此处仅为答题要点,请同学们将案情结合相关理论展开分析)作业一一、1、王某构成爆炸罪。之前实施的制造爆炸物行为与其构成牵连犯,按从一重......
教育评价形成性考核2010年作业答案教育评价作业答案第一部分(作业1至作业3)一、填空题1.教育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对象进 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1( 第 1 ― 3 章)标签: 电大作业《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1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