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上机考试考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计算机二级access考点”。
计算机二级Acce上机考试考点
由于上机考试的考试方式和主要考点没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历届上机考试题来归纳总结上机考核的重点,下面介绍近几年二级Acce上机考试所考查的知识点。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需要根据应用系统中数据的性质和内在联系,按照管理的要求来设计和组织。Acce是一个关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通过各种数据库对象来管理信息。本节要求掌握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运算的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的过程、SQL基本命令以及Acce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1.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
a)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在Acce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表。
b)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一个具体关系)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每一行就是一个元组,它对应表中的一条具体记录。
c)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
d)域:指属性的取值范围,即不同元组对同一个属性的取值所限定的范围。
e)关键字:指其值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
f)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则这个字段就称为外部关键字。
2.关系运算基本感念
a)选择: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选择。
b)投影: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称为投影。
C)联接:联接是关系的横向结合,联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联接条件的元组。
d)等值联接: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联接操作。
e)自然联接:是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联接。
3.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a)需求分析。
b)确定需要的表。
C)确定所需要的字段。
d)确定联系。
e)设计求精。
4.SQL基本概念与命令
a)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表。
b)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是一个虚表。
c)SELECT 语句
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Acce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组织、存储并管理任何类型和任意数量的信息。为了了解和掌握Acce组织和存储信息的方法,应该熟悉Acce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建立和表的编辑等内容。本节要求掌握数据库的创建过程、表的建立、表间关系的建立与修改、表的维护以及对表的相关操作等。
1.创建数据库
a)创建空数据库:先建立一个空数据库,然后向其中添加表、查询、窗体和报表等数 1 据库对象。
b)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数据库向导中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数据库模板,利用这些模板可以方便、快捷地创建数据库。
2.表的建立
a)建立表结构:使用向导,使用表设计器,使用数据表。
b)设置字段属性。
c)输入数据:直接输入数据,获取外部数据。
3.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a)表间关系的概念:Acce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3种。
b)设置参照完整性:是在输入或删除记录时,为维持表之间已定义的关系而必须遵守的规则。
c)建立表间关系:使用数据库向导创建数据库时,向导会自动定义各个表之间的关系,使用表向导创建表时,也会自动
定义该表与数据库中其他表之间的关系。
4.表的维护
a)修改表的结构:添加字段,修改字段,删除字段,重新设置关键字。
b)编辑表的内容:定位记录,选择记录,添加记录,删除记录,修改数据,复制数据。
c)调整表的外观:改变字段次序,调整字段显示宽度和高度,隐藏列和显示列,冻结列,设置数据表格式,改变字体显示。
5.表的其他操作
a)查找数据。
b)替换数据。
c)排序记录。
d)筛选记录 查询的基本操作
查询是Acce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它能够把多个表中的数据抽取出来,供用户查看、更改和分析使用。要了解并学会使用Acce的查询功能,就应该熟悉查询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以及查询的创建和使用。本节要求掌握查询的概念、查询的分类、查询的准则、查询的创建以及对已创建查询的操作。
1.查询的分类
a)选择查询:是根据指定的查询准则,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
b)交叉表查询: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数据表的左侧,一组列在数据表的上部,然后在数据表行与列的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统计值。
c)参数查询:是一种利用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准则的查询,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准则来检索符合相应条件的记录。
d)操作查询:可以在一次查询操作中对所得结果进行编辑等操作,包括生成表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和追加查询。
e)SQL查询:是用户使用SQL语句创建的一种查询,主要包括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和子查询。
2.查询的准则
a)准则中的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特殊运算符。
b)准则中的函数:数值函数、字符函数、日期时间函数和统计函数。
c)使用文本值作为准则:文本值要用半角的双引号括起来。
d)使用处理日期结果作为准则:日期值要用半角的井号括起来。
e)使用字段的部分值作为准则:可以方便地限定查询范围。
f)使用空值或空字符串作为准则:空值是使用Null或空白来表示字段的值,空字符串是用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
3.创建查询
a)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
b)使用设计器创建查询。
c)在查询中计算:创建总计查询,总计项,分组总计查询,添加计算字段。
4.操作已创建的查询
a)生成表查询:利用一个或多个表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创建新表。
b)删除查询: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删除一组记录。
c)更新查询:对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作全部更新。
d)追加查询: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将一组记录添加到一个或多个表的尾部。
窗体的基本操作
窗体是Acce数据库中的一种对象,通过窗体可以方便地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显示和查询表中的数据。利用窗体可以将整个应用程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任何形式的窗体都是建立在表或查询的基础上的。要学会使用窗体,应该熟悉窗体的概念和作用、窗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窗体的创建和设置等。本节要求掌握窗体的概念和作用、窗体的组成和结构、窗体的类型、窗体的创建方法以及窗体中工具箱、控件的使用。
1.窗体的分类
a)纵栏式窗体:将窗体中的一个显示记录按列分隔,每列的左边显示字段名,右边显示字段的内容。
b)表格式窗体:在一个窗体中显示多条记录的内容。
C)数据表窗体:主要作用是作为一个窗体的子窗体。
d)主/子窗体:窗体中的窗体称为子窗体,包含子窗体的基本窗体称为主窗体。
e)图表窗体:利用Microsoft Graph以图表形式显示用户的数据。
f)数据透视表窗体:是Acce为了以指定的数据表或查询为数据源产生一个Excel的分析表而建立的一种窗体形式。
2.创建窗体
a)使用“自动创建窗体”。
b)使用“窗体向导”:创建基于一个表的窗体,创建基于多个表的主/子窗体。
C)使用“数据透视表向导”。
d)使用“图表向导”。
3.窗体的视图
a)“窗体”视是显示记录数据的窗口,主要用于添加或修改表中的数据。
b)“数据表”视是以行和列格式显示表、查询或窗体数据的窗口。
c)“设计”视是用于创建窗体或修改窗体的窗口。
报表的基本操作
报表是Acce中以一定格式表现数据的一种对象。利用报表可以控制数据内容的大小和外观、以及排序、汇总相关数据还可选择输出数据到屏幕或打印设备上,本节内容涉及报表的一些基本应用操作,如报表的创建、报表的设计、分组记录易报表的存储和打印等。本节要求掌握报表的组成及分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使用设计器编辑报表以及在报表中进行计算和汇总等内容。
1.报表的组成a)报表页眉:位于报表的开始处。
b)页面页眉:报表的每一页有一个页面页眉。
C)主体:是报表显示数据的主要区域。
d)页面页脚:打印在每页的底部。
e)报表页脚:打印在报表的结束处。
2.报表的分类
a)纵栏式报表:一般是在一页中主体节区内显示一条或多条记录,而且以垂直方式显示。
b)表格式报表:是以整齐的行、列形式显示记录数据,通常一行显示一条记录、一页显示多行记录。
c)图表报表:是指包含图表显示的报表类型。
d)标签报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报表,用来制作标签。
3.报表的创建
a)使用“自动报表”创建报表。
b)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c)使用“图表向导”创建报表。
d)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报表。
e)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4.报表的编辑
a)设置报表格式。
b)添加背景图案。
c)添加日期和时间。
d)添加分页符和页码。
e)使用节。
f)绘制线条和矩形。页的基本操作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页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发布手段,Acce支持将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Web页发布,Acce与Internet通过Web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Web页,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所有文件作为Web发布程序存储到指定的文件夹中,或者将其复制到Web服务器上,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在Acce的数据访问页中,相关数据会随着数据库中的内容而变化,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通过Internet访问这些资料。本节要求掌握数据访问页视图、数据访问页的创建方法、数据访问页的编辑方法以及数据访问页的查看。
1.数据访问页的视图
a)页视是查看所生成的数据访问页样式的一种视图方式。
b)设计视是创建与设计数据访问页的一个可视化的集成界面,在该界面下可以修改数据访问页。
2.数据访问页的创建
a)自动创建数据访问页。
b)使用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3.数据访问页的编辑
a)添加标签:用来显示描述性文本信息。
b)添加命令按钮:利用它可以对记录进行浏览和操作等。
C)添加滚动文字:只有在页视图方式下,才能看到滚动文字的效果。
d)使用主题:主题是一个为数据访问页提供字体、横线、背景图像以及其他元素的统一设计和颜色方案的集合。
e)设置背景:在使用自定义背景颜色、图片或声音之前,必须删除已经应用的主题。
f)添加0ffice电子表格:在数据访问页中添加了Office电子表格后,用户可以使用数据访问页的页视图或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查看和分析相关的数据。
宏
宏是一些操作的集合,使用这些操作可以使用户方便而快捷地操纵Acce数据库系统。在Acce数据库系统中,通过直接执行宏或者使用包含宏的用户界面,可以完成许多复杂的人工操作,而在许多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要想完成同样的操作,就必须采用编程的方法才能实现。编写宏的时候,不需要记住各种语法,每个宏操作的参数都显示在宏的设计环境里,设置简单。本节要求掌握宏的基本概念以及宏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宏、运行宏、在宏中使用条件、设置宏操作参数以及其他常用宏操作。
1.宏的基本概念
a)宏:宏是由一个或多个操作组成的集合,其中的每个操作能够自动地实现特定的功能。
b)宏组:宏可以是包含操作序列的一个宏,也可以是一个宏组,如果设计时有很多的宏,将其分类组织到不同的宏组中会有助于数据库的管理。
c)宏的调用:宏按名调用,宏组中的宏按“宏组名.宏名”格式调用。
d)宏与Visual basic:对于每个宏操作,都可以在模块对象中通过编写VBA语句来达到同样的功能。
e)宏向Visual basic程序代码转换:Acce中提供了将宏转换为等价的VBA事件过程或模块的功能。
2.宏的基本操作
a)创建操作序列宏。
b)创建宏组。
C)条件操作宏。
d)宏的操作参数设置。
e)宏的运行:直接运行宏,运行宏组中的宏,运行宏或事件过程以响应窗体、报表或控件中的事件。
f)宏的调试。
g)常用宏操作:打开或关闭数据库表对象,运行和控制流程,设置值,刷新、查找数据或定位记录,控制显示,通知或警告用户,导入和导出数据。
模块
模块是Acce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对象,它以VBA语言为基础编写,以函数过程或子过程为单元的集合方式存储。利用模块可以完成一些宏所不能完成的复杂操作,例如具有复杂条件和循环结构的操作。本节要求掌握模块的基本概念、模块的创建方法、模块中的调用和参数传递以及VBA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1.模块的基本概念
a)类模块:包括窗体模块和报表模块,它们从属于各自的窗体或报表。
b)标准模块:一般用于存放供其他Acce数据库对象使用的公共过程。
c)将宏转换为模块:在Acce系统中,根据需要可以将设计好的宏对象转换为模块代码形式。
2.创建模块
a)创建VBA模块:在模块中加入过程,在模块中执行宏。
b)编写事件过程:键盘事件,鼠标事件,窗口事件,操作事件和其他事件。
3.VBA程序设计基础
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b)VBA编程环境:进入VBA,VBA界面。C)VBA编程基础:常量,变量,表达式。
d)VBA程序流程控制:顺序控制,选择控制,循环控制。e)VBA程序的调试:设置断点,单步跟踪,设置监视点。
2010年全国计算机二级Acce上机考试考点总结查询的基本操作查询是Acce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它能够把多个表中的数据抽取出来,供用户查看、更改和分析使用。要了解并学会使用Ac......
VFP 第1章关于数据库的基础知识1 数据库(DB):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即是存放数据的仓库。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实现各种数据管理功能的核心软......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上机改错题考点汇总青年人网站小编发现很多考生对上机考试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小编将在教学当中对二级C语言上机考试题库总结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希望能......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一级MS Offic 计算机基础知识1重 要 考 点 1计算机发展简史 2二进制整数与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 3常用的字符编码及汉字编码 4关于计算机的3......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考点分析:VF基础知识1.1 数据库基础知识考点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1数据与数据处理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处理的中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