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评价》复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前教育评价复习题”。
《学前教育评价》复习
CH1 1.教育评价的功能(P13)(1)诊断功能(2)改进功能(3)鉴定功能(4)激励功能(5)导向功能
教育评价(P2)教育评价是评定教育的价值,是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是对教育满足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
教育评价的作用
(1)有助于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2)有助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3)有助于使教育中诸部分处于令人满意的协同活动状态;(4)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教育模式或方案。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重点看P15页表)
3.微观评价(概念+实例P20)也有人称之为单纯评价,指的是评价对象涉及的范围比较小
4.相对评价、自身差异评价(见P20 P21)
相对评价是指在某一类评价对象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将该类对象逐一与基准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达到基准所具备的特征和达到的具体程度。
自身差异评价是指将某一个体的现在和过去相比较,以判断个体的发展、变化的一种评价方法。
5.分析评价(P24)分析评价是把评价内容分解成几个项目分别进行评价,然后将各个部分的评价结果相“加”,以对评价对象做出判断
6.目标达成模式(创始人、应用P26-30识记与理解).目标达成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课程之父”、“教育评价之父”的拉尔夫·泰勒。7.按评价的层次划分,评价分为综合评价和分析评价。
8.科学事实:指的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事件或过程的描述、反映或判断。9.本位心理:指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评价者在评价时坚持反映自身所代表的小集团或局部领域的利益、要求及价值观。
CH2 1.参与型观察(P55)参与型观察: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看被观察者的言行。
2.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①时间上的灵活性;②问卷法的取样不受限制;③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无须面对面接触。
问卷调查法的局限:① 由于问卷调查往往样本比较大,且无法控制被试回答的情况,如果回收率低,会影响其代表性。② 问卷调查通常是在调查人员不在场时被试独立作答,遇到问题时难以解决,因而可能出现估计作答的现象,影响问卷的准确性。③ 搜集到的资料往往时表面的,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否则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
3.访谈法的优缺点
(1)访谈调查法的优点:① 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② 具有较强的可控性。③调查过程具有互动性。
(2)访谈调查法的局限:① 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费。② 标准化程度低,难以统计。③ 某些因素影响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4.教育评价信息整理的意义
(1)资料的整理是从资料搜集阶段过渡到分析研究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2)教育评价信息资料的整理,主要是指将搜集到的全部教育评价信息,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及各层次、同层次间的结构关系,对信息资料反复加以核实、优化、分类、汇总,使信息资料具有集中性、针对性、外显性,达到把信息资料转化为评价被评对象的客观依据。
(3)评价信息资料的整理是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
5.皮亚杰的临床法(P84)皮亚杰的临床法是由皮亚杰本人创立,介于测验、实验与访谈之间的一种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教育评价者搜集评价资料的方法。
6.检核表(P88)检核表是教育评价中的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
7.直接访谈(P69)直接访谈是指访谈者与受访者直接面对面的访谈,访谈者可以直接看到对方的表情、体态,比较方便追问,交流更直接。
CH3 1.学习品质(P96)学习品质指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它不是指儿童所要获得的那些技能,而是儿童自己怎么样使自己去获得各种各样的技能。
2.瑞文推理测验(P140)瑞文推理测验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创制,用以测验一个人的观察力及清晰思维的能力。
3.学前儿童社会性与情绪发展评价标准体系(P145)
4.学前教育评价的特点。
(1)在评价目的上,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2)在评价的过程上,重视自评方法的使用。(3)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定性和定量的结合。(4)在评价的内容上,重视立体评价和全面评价。(5)在对待评价结果的问题上,重视全面的解释与慎重的处理。
CH4 1.幼儿教师基本的专业职责(P156)幼儿教师基本的专业职责:对职责的了解;对学校及社区的了解;对教材的了解;教学设计;儿童学习信息的搜集;儿童学习信息的提供;课堂技能;个性特征;专业服务。
2.对内容选择进行评价的要求(P186)
(一)教育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3.对教师的活动组织与评价,要注意考察哪几方面的内容。(P201)第一,计划是否适宜。恰当,包括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等。第二,实施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计划性、预设性与灵活性、生成性的结合。第三,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第四,教师能否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等多种角色之间灵活转换,帮助儿童学习。第五,教师能够既面向全体儿童,也注意到个别差异。
教师的课堂评价包括: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包括的内容。
(1)课堂教学设计。(2)课堂教学进程。(3)课堂教学效果。(4)教学特色与创新。
4.对生活活动评价的指标与内容(P205)
5.对集体活动的评价指标与内容(P207)
教育活动评价表包括了对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的评价,以及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评价。
6.学前教师与儿童的沟通评价(P224)
(一)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二)无效沟通与有效沟通
(三)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 学前教师与儿童的言语沟通上存在如下问题:1教师习惯自己讲、儿童听,在讲之后较少接受儿童的反馈。2 谈话多在集体活动时,以教师问、儿童答的方式进行,个别交流较少。3教师在与儿童谈话中,批评、否定多于表扬、鼓励、肯定;指导、命令多于情感、经验的交流分享。4教师缺乏倾听的耐心,尤其是在儿童口齿不清、语法错误多、谈话内容含糊的时候。
7.学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评价(心态+原则+方式 P228)
(一)与家长沟通时的心态(地位是否平等)
(二)教师家长沟通的原则:以儿童为出发点
(三)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第二部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评价部分
一、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教育评价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二、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三、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对教师发展的意义)
四、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五、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
六、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七、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以下方面:
(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八、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二)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4 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三)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 对传统学生评价观的认识。
①评价目的过于强调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学生被迫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只重视升学考试科目,社会以升学率衡量学校;
②评价功能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导致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对于非预期结果无法进行评价,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③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
④评价方法过于注重纸笔测验,导致方法单一;
⑤评价主题过于强调他人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未能构成一个多元化的评价群体。
三、其他有关学前教育评价知识点
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按评价的层次划分,评价分为分析评价和综合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划分,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把某类评价对象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互比较或将同一对象的若干侧面相互比较的评价是个体内差异评价。
*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后,对最终结构进行的评价是总结性评价。*幼儿园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和教师素质评价。
*行为目标的评价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提出的。*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 教育评价实施工作中最费时、费力但也是最实质性的工作环节是收集评价资料。
*为避免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正面矛盾冲突,于是采用概括化的定性描述,运用含含糊糊的词语给出判断是指模糊自我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性。*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由于他的某些品质或特征看来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其他特征、品质的知觉和评价。
* 再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检验评价的质量,为及时纠正误评或为以后的评价活动提供有效信息服务。
* 学前教育评价既需要定量评价,又需要定性评价,更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评价。
*现代优质师幼关系应体现互主体性。
* 幼儿教师在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时要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指导思想。
*托幼机构教育效益最基本的内涵是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一般以班级为单位。* 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成见效应。
*整个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在学前教育评价中,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以及被评者与被评者之间,相互接触、交流,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体现了学前教育评价的交流功能。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构成通常包括四类效果标准、效益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评价》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自我评价答:自我评价就是被评者对自己进行的评价。2.“八年研究”答:“八年研究”是美国教授泰勒于1934年开......
1、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2......
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前教育活动有关各方面和各种问题进行系统的检测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2、形成性评价,:在教育过程中持续的进......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评价》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自我评价2.“八年研究”3.外貌评价模式4.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的......
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前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和各种问题进行系统的检测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学前教育评价类型一、根据评价方案目标的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