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关于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研究
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质疑、合作解疑,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读写结合,勤于练笔的好习惯。在学生的质疑、解疑的能力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本学期我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
第一:我指导学生展开丰富多样的预习活动。
即,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比如:查找有关的背景资料;给课文选取有关的故事,给古诗选取有关的短文;给课文选择合适的乐曲;结合课文内容画图;提出不懂的问题或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等。
例如:教学每一课前,我都安排这样的预习要求、内容:你读懂了什么?在书上标注一下,至少三处。或者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你有什么不懂的,也画出来或写出来。晨读课上,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这样的预习内容和方式,增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成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我改变以往的引导方式,促进学生自悟自得。
具体做法是:
1、师生合作,以绘画、表演等形式再现课文内容。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们通过师生共同合作画、演的形式,认识了爬山虎的脚,了解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种学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展开讨论。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站在教师的立场,为大家提供本课的学习思路,讨论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监督学习过程,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的整个过程。例如: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提出了本课的学习重点:①为什么和时间赛跑?②怎样和时间赛跑?③和时间赛跑有什么意义?师生针对以上三个重点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3、分组合作,达成学习目标。在小组和班级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确立学习目标后,在学习过程中展开比赛,一个大组围绕学习目标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个大组针对前面大组中的同学对课文内容的具体理解进行概括总结。例如:教学《观潮》一课时,体会感受钱塘潮气势大,声音响两个特点时,进行大组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即一个大组围
绕钱塘潮的特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另一个大组认真倾听并针对他们谈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解决了课文的理解重点,创设了生生共进的学习氛围。
4、对比探究,推敲词句。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候,我和学生有目的地选用另外一种写法的语言片断,和课文中的语言片断形成对比,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比较,来体会两种写法效果的不同,达到训练的目的。例如:《黄继光》一课,教师出示课后第三题的句子,让学生对比一下加上括号里的词和去掉括号里的词,句子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到处境的危险,黄继光的英勇顽强和战士们的勇猛。
5、自编、自导小表演。学生根据课文或课文中描写的某个片断进行小表演,在编—演—导—再演的过程,生动、形象、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如《陶罐和铁罐》一课,在理解课文时,我们采用了学生表演的方式。首先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组成一个小剧组,由学生自己给自己的剧组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如“小百灵剧组”、“小太阳剧组”等,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排练,表演时,提示学生加上合适的表情、动作。在排练的基础上,先请一个剧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表演结束后,请评委给他们提出意见,再进行排练、表演。当然提意见的依据是课本。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以及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从而深层地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文字。特别是这种表演的形式,学生乐于接受,使其能高兴地学,主动地学。
第三: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合作互动朗读。
1、主设计朗读的方式
在师生共同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设计朗读的方式,这种朗读的方式,既可以反映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反映学生对课文结构的初步认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朗读方式,并且提示:通过这样的设计,你想告诉大家什么?由于朗读的方式丰富多彩,又是学生自主设计的,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很有兴趣,不仅提高了朗读的效果,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形式的感悟。例如:学习《小珊迪》一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设计了男女生分段读,接读、表演读、创设情境读、配乐读、改编内容读等,形式活泼,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2、师生互动,体会感情。
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合作朗读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深入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如《江总书记来我家》一课中,描写江总书记关心受灾人民的段落,我们设计了组合朗读的形式。首先让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如:“总书记呀,您关心灾民的疾苦,真是人民的好书记,我们感谢您”等等。然后,师生共同将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与课文内容、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组合朗读。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浓浓的情感中,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描绘的情境中,较好的体会到作者在叙述中所表达的深深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
3、画面配音,体会朗读。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与之相符的、无声的场景、动画等创设情境,由学生给画面配音,或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配音,切实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不同的角色的感情色彩,从而感悟朗读,提高朗读效果。
第四:改变总结方式,适当拓展延伸。
一篇课文教学之末,一般都是以总结全文(或中心思想,或表达方式)做结,似乎学完了课文,思维结束了,认识完成了。而实际上,与一篇课文相联系的内容(文章、资料、生活实践)还有很多。如果在结束一篇课文的学习的时候,适当延伸拓展,为学生打开一个新的窗口,或引发起新的疑问、好奇,或引入相关内容的阅读、实践,这对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培养探索意思,是大有好处的。例如:《捞铁牛》一课,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怀丙捞铁牛的原理,感受到了古代劳动者的聪明智慧。在此基础上,我又向课外扩展,让学生交流一下,在课外了解到的其他古代人物利用科学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事例,更深刻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并且,引导学生针对怀丙捞铁牛的方法进行质疑,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那么多泥沙倒入河道,一定会堵塞河道的,从而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改良怀丙捞铁牛的方法。(以水代沙或者把沙倒入船中,这样既省力又有不堵塞河道)你看,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就得到了鼓励。
总之,在本学期我是本着这个原则去做的,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操作不太熟练,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不是很理想。我想:在新学期内,我加倍努力,不断改进,一定可以争取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初探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高万清在大石头镇中学工作期间,与教师共同探索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探索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整个学......
《携手共建书香校园》活动案例(2010-10-11 10:22:42)转载▼《携手共建书香校园》活动案例洛浦沙溪小学 指导教师:陈柳嫦、冯志敏、莫少敏?学生年级:六年级一、研究背景。?? ?......
高效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小组建设(1)组间分配: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组与组间的总体水平差异......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逐步被大家欣赏并被广泛推广。因为这种新型课堂模式体现了新课标下以教师主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的......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方法探究新课程带来了教育理念的新变化,产生了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法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与传统教学有明显的区别:传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