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艺术.11.19_初中历史教学艺术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55: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艺术.11.19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历史教学艺术”。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艺术

简阳市坛罐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都安忠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主体性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方面愈显重要,新课改给历史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职责就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逐渐使学生由“学会”历史到“会学”历史,而主体作用能否有效发挥,教师的设问是个关键。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故设问应朝着启发思维式教学方向发展。在启发式教学中,设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准确、科学地运用课堂设问技巧,能起到传统教学法中传授知识之功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效。近年来,本人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就历史学科教学中的设问方式、技巧以及教师在设问时应注意的原则和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历史课堂的设问技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找准设问的切入点,运用灵活多样的设问方法,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设问要注意艺术,要紧紧抓住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1、设问要理论联系实际

历史学科的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特点比较突出,而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因此教师在设问时应充分考虑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如:在讲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十五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世界的格局,可以这样设问:苏联解体之前,世界的主要政治格局怎样?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有哪些变化?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有哪些事件体现了这种影响?通过设问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这一知识点,又达到联系实际的目的。

2、设问要由浅入深

由浅入深法设问,能够紧紧抓住学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如:讲述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课《经济大危机》时,可以这样设问:这场危机首先是从何时何国开始的?有何特点?面对这场严重的经济危机,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了什么方法化解危机?你认为哪一个国家处理这场危机的办法最有效?哪些国家处理这场危机的办法最愚蠢?并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提问,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设问要灵活比较

比较法设问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分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事件,探究它们之间的异同,找出其内在联系,归纳其共性和个性。如讲述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十九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中的明治维新时,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中国历史中的“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在性质上和内容上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两个变法,在性质和内容上十分相似,但为何结果却完全不同,这给我们有何启示呢?又如:在讲述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九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时,可以这样设问:欧洲的联邦德国和亚洲的日本同是二战的战败国,比较它们在战后都面临怎样的问题?它们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相同的措施?结果怎样?它们的恢复和发展之路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这样通过比较设问,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设问要巧妙质疑

质疑法设问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讲述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十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中的“新航路的开辟”时,可以这样设问: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这样一句话:“坐地日行八万里”,我们今天绕地球一周(假如坐飞机)要花多少时间?世界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又花了多少时间?采用的是什么工具,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由此过渡到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5、设问要兴趣激励

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事件有血有肉,如果仍旧使用老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一只粉笔一本书,念完了事,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学科要充分体现学生这一主体,就要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讲述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三国鼎立》时,可以这样设问:同学们看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后,对剧中的曹操有何印象?历史上的曹操真如电视剧中的那样“坏”吗?诸葛亮确有其人,实有其事吗?这样通过现实与历史的结合,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辩证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无定法,设问也无固定的模式和方法,但是设问的目的和宗旨是肯定的,教者须充分熟悉、研究课标教材,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努力探索设问的技巧和艺术,才能提高课堂效益。

二、历史课堂的设问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设问不是想设就设,也不是问题设得越多越好,机械简单地提问并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设问应讲究一定的原则,灵活把握时机,控制数量,找准方向,逐层推进。

1、灵活多样性原则

设问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可以自己问自己答,可以请学生自问自答,可以分组设问,分组回答,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旁观者提问,扮演者回答等等。通过多角度的设问,各种方式交替使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掌握知识,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师生融为一体,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2、实效针对性原则

设问不是泛泛而设,要针对教材的重、难点,找准设问的切入点,在要害处落题,在疑难处设问,要研究课题类型和课堂结构,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设问方法,并针对班级实际和学生状况,有区别地设问,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围绕解决问题而设问。如在讲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时,针对“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时,设问:“又一大障碍”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是“又一大障碍”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到前面学过的知识点,既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恰当地进行了比较。

3、层次艺术性原则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设问要由浅入深,引人入胜,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设问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讲,开始时,多提一些“是什么?”,以引导学生熟悉教材,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再提“为什么?”,以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联系实际多提一些“怎么样?”,使学生把所学内容连贯起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设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意义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提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的发现,成于问题的解决,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巧妙灵活的设问,充分体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设问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设问精品源自语文科 【专题名称】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专 题 号】G32 【复印期号】2009年07期【原文出处】《教育艺术》(京)2009年4期第50~51页【作......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初探

文/梁蓓蓓【摘 要】良好的开端往往是事业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否为课堂教学奏响序曲,关键就在于教师导入策略的使用是否恰当。因此,科学的新课导入可以起到激发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 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解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首先,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

1100101浅谈综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摘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倒入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

下载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艺术.11.19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艺术.11.1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