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精)_诗歌情境教学策略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48: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情境教学法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诗歌情境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他还说,“不学诗,无以言。”新编语文教材中,诗歌占有很大的比例。通过这一部分教材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特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同时还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晶位,然而诗歌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失望:许多地方的许多学校,诗歌教学非但没有收到上述效果?相反学生对诗歌教学反应冷淡,甚至厌烦。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流行讲坛的条分缕析、支离破碎的教学方式,肢解了诗歌固有的美感,学生在学习中根本体会不到诗歌所特有的意趣之美和情致之美。一些成功的教学实践表明,情境教学法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弥补了上述教学的缺陷,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所谓情境,就是情景、境地,是由环境与情绪交织的一种氛围。情境教学就是通过生产生活的再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图画表现、表演体验等手段。同语言描述相结合,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情动于衷,浮想联翩,顺利地完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完善其认知结构,提高文学素养。现以《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的教学为例略作说明。

课前,向学生介绍《大地之子》、《周恩来的青年时代》、《人民的哀思》、《十里长街送总理》等记述周总理生平事迹,反映“四人帮”迫害总理镇压群众滔天罪行的诗文画册,让学生了解当时的中华民族危急、群魔乱舞的历史背景,在他们善良纯洁的心灵中,树立起周总理具体可感的光辉形象,让他们体会到亿万人民失去总理的无限悲痛,激起他们对四人帮这群恶魔的无比仇恨。这种与教材相关的强烈感情,正是学习本诗所需要的情绪铺垫。

上课时,教师特意穿了一套黑色西装,胸前佩戴一朵洁白的小花,一走进教室,就给学生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教师用缓慢低沉的语调说道:“我们中华大地上有一位当代伟人,他一生献身革命事业,日理万机。他身经百战,多谋善断,尤其关心人民,他曾经给海防战士披过大衣,他曾经关心过普通女工的安危,他曾经在寒冷的冬夜向清洁工人握手致意,同学们,他是谁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周总理!”老师接着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沤心沥血,鞠躬尽瘁,可是我们亿万人民爱戴的总理,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老师的感情激动了,声音有些颤抖。学生凝神望着老师,聆听着一言一语,眼里也噙满了泪水,都沉浸在无限的缅怀和悲痛之中。教室里静极了,这时开始播放配乐诗朗诵,在低沉凄缓的音乐中,学生进一步受到感染,强烈的情感在他们心中涌动,他们不禁要喊出:“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想念你……”在精讲点拨的过程中,师生交替以生动的语言对诗中描绘的五个画面,逐一加以渲染和补充,把课前了解到的周总理事迹与诗中具体的形象融为一体,使学生进入诗歌壮阔深沉、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去。理解总理为革命日夜操劳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领会诗中饱含着的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与深切怀念。学生被一种浓浓的思念崇敬之情包围着,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诗的思想内容,印象自然是刻骨铭心的。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反复朗诵,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朗诵中,进一步接受诗中激情的感染,使其心中之情和诗中之情产生强烈共鸣,达到一种“诗出我口,如出我心”的艺术境界。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诗歌艺术美的感受,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诗歌抒情主题的理解,激发出一种学习总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高尚人格的强烈冲动,使教者学者的感情都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同时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诗歌的思想内容、体裁风格各色纷呈,教学中情境的运用也应因人而异,因诗而别,灵活掌握。比如,用指导学生绘制山水画的方式体味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那“枯藤、老树、昏鸦”的苍凉意境;用排演小短剧的方式再现李清照《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热烈场面;可以带领学生在踏青的兴奋中品尝贺知章《咏柳》诗中“春风剪柳”的意趣;在“不朽人生”故事会中领会臧克家《有的人》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也可以和学生一起领略中国古典琵琶曲的柔婉细腻,通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意境;师生一道观赏大型史诗剧《东方红》的宏大悲壮,去理解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对诗的理解只能以诗的思维即审美思维进行。所谓审美思维,主要是情感思维。情境教学正是顺应了这种思维的客观规律。想方设法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启发学生在联想、想象、比较、鉴别之中,对教材进行出神入化地理解和把握。情感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媒介和先导,联想想象使审美者对审美对象进行持续、深入、创造性的感知状态。这是情境教学能够进入“入神”境界的审美心理依据。利用情境法进行诗歌教学,就是一种师生默契的审美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感,而适度的情感又反过来诱导认识过程,使之,顺畅而深入地进行。情境教学能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以及情感意志的陶冶结合成一个整体,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以促使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取得一石数鸟的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顺应了人的感知心理和审美规律。因此它不仅有着重要的教学认识论价值,同时还有着不可忽视的教学实践价值。试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油然而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既丰富了语文知识,又受到了人文陶冶,这不就是所谓文道统一吗?这种教学方式形式多变,生动活泼,学中有乐,身心俱动,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种方式非常欢迎,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掌握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教材的科学方法,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通往叶圣陶先生所谓“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王国的有效途径。我相信,情境教学的优势一定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在文学作品教学,尤其在诗歌教学中得到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建构主义学......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摘要】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创设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真实的具体的场景,让学生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切实的体会文本,加深对......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活动的开展使得历史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极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倘若教师仍采取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

情境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院题目:情境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职 称:1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但受传统教学模式......

下载情境教学法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情境教学法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