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黄华占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黄华占再生稻栽培技术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45: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优质稻黄华占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黄华占再生稻栽培技术”。

优质稻黄华占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黎彬1,罗先富1,朱建宇1,伍冬梅2

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长沙 410125;2 常德市鼎城区草坪镇农技站 常德 415136摘 要:黄华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常规中、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2005年引进湖南,于2007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湖南3年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中,具有米质优、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强、稳产高产等特点。对黄华占在湖南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关键词:黄华占;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60X(2009)06-0000-00

黄华占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从广东省水稻研究所引进的一个优质、高产迟熟晚籼新品种,该种以(芦新占21/8072-2)F1与特籼占13杂交育成的黄新占为母本,以丰八占1号与华丝占杂交育成的丰华占父本杂交育成,200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引入湖南,2005~2006年参加两年湖南省区试,表现产量突出,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07018。2007~2008年在湖南累计推广面积接近20万hm2,表现耐旱、耐寒、生长繁茂、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优、出米率高、产量潜力大、商品价值高,适合于我省作中、晚稻栽培,值得推广。现将黄华占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湖南省区试,平均547.81 kg/667 m2,居小组第2位,收稿日期:2009-04-22

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2008-29)

作者简介:黎彬(1966-),男,湖南长沙县人,经济师,主要从事科技开发和新品种推广工作。1

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2.7%,达极显著,日产量4.09 kg,比对照高0.21 kg,2006年续试,平均538.4 kg/667m2,比对照杂交水稻Ⅱ优58增产1.0%,不显著,日产量3.87 kg,比对照高0.18 kg。2005年参加湖南省中稻区试6个点,三个点日产量和667m2产量排第二,最高产量638.3 kg/667m2,2006年参加湖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湖南省中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平均579 kg/667 m2,是唯一的结实率在90%以上的品种,达94.5%。在湖南省华容县连片种植一季晚稻18hm2,平均550 kg/667m2,高产丘块达到652.4 kg/667 m2。在益阳市赫山区中塘村“国家粮食丰产工程”试验点连片种植10.4 hm2晚稻,平均508.2 kg/667m2,高产丘达556.8 kg/667 m2。

1.2 植物学特征

黄华占株高92.3~95.8cm;作一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9d,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25 d左右。前期株型紧凑适中,分蘖力中等,生育繁茂,叶色深绿;中期根系发达,茎杆粗壮,吸水量大,叶片稍披,叶色呈“绿豆色”;后期剑叶内转挺举,株型紧凑,叶下禾,成熟时叶青籽黄,不早衰,易脱粒,不易落粒。一般有效穗17.4万/667m2,平均每穗总粒数157.6粒,每穗实粒数143.2粒,结实率90.8%,谷粒细长,着粒密,千粒重23.5g

1.3 抗性

该品种经鉴定,叶瘟3级、穗瘟9级,但是在大面积种植下,没有发现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对纹枯病田间有较强的耐性,2008年益阳市南县作一季晚稻直播,没有发现倒伏现象。因此黄华占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县水稻面积的40%,在华容县连片种植18 hm2,也没发现倒伏现象。

1.4 米质

2006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测试中心米质检测,糙米率81.1%,精米率73.5%,整精米率69.1%,粒长6 mm,长宽比3.5,垩

白粒率4%,垩白度0.4%,透明度1%,碱消值6.5,胶稠度79。直链淀粉含量16.0%,蛋白质含量8.0,稻米外观品质好,整精米率高,米质产要指标达部颁一等优质米标准,全部指标达部颁三等优质米标准。特别是整精米率高,商品价值高,深受广大优质米加工企业的欢迎,2007年市场收购价最高时达114元/50 ㎏,2008年市场收购价最高时达116元/50㎏,市场前景看好。

1.5 适应性

自从2007年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无论在湖南高海拔山区冷浸田或在湘北平湖区深泥脚田作一季晚稻或晚稻种植,均表现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结实率较高。高产栽培技术

2.1浸种

该品种感稻瘟病、白叶枯病,较抗纹枯病,耐高温,对低温较繁感,严格用强氯精浸种消毒防病。在浸种时,采用“三起三落”的方式浸种摧芽。先将种子放入清水预浸8 h,沥干种6 h,再用200~300倍的强氯精液浸种8 h后,彻底清干净,沥干8~10 h,再重复用清水浸种,沥干至破胸。这样能有效地杀死吸附在种子的各种病菌。

2.2 培育多蘖壮秧

黄华占作一季稻栽培,全生育期139 d左右,宜于5月18~22日播种;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25d左右,湘南6月18~20日播种,湘中6月16日播种,湘北6月10~12日播种。作一季稻每667 m2大田用种量2.0 kg;作晚稻大田用种量2.5~3.0 kg/667 m2,秧苗一叶一心期,间苗补稀,每667 m2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20 g对水80 kg于上午10时喷雾,喷药时定向,不能在厢面来回多次喷雾,以免药液过多,造成矮化萎缩,不能正常生长,同时视苗情叶色酌情施肥。一般每667 m2追施1~1.5 kg尿素,促多蘖壮苗。秧苗3~5叶期。注意防治稻蓟子、螟虫。可用锐劲特、杂虫双水剂等防治,使秧苗健壮,青秀无病移栽入大田。

2.3 适时移栽,小蔸稀植

黄华占属优质多穗型品种,宜采用小蔸稀植方式移栽,移栽时带泥带药带分蘖,牵绳分厢移栽,规格16.7 cm×24 cm,每667 m2插1.7~

1.8万穴,每穴插4~5苗(含分蘖)插足基本苗7~9万;如果抛秧按3 m分厢,每667 m2抛足2万蔸,抛后3 d内,每厢间苗补缺,使禾苗均匀生长。

2.4 施足基本面肥,适施分蘖肥和穗肥

黄华占前期禾苗生长稳健,中期发育较快,一季晚稻7月下旬。晚稻有效分蘖终止期在8月28~30日,因此,在氮肥使用上采用50%—70%作基面肥,20%~30%作分蘖肥,10%作穗肥。磷肥全部用作基肥施用,钾肥基、蘖肥各占50%。或者兴湘牌48%水稻专用复混肥(含除草药)30 kg/667 m2,在平田时一次性施入耕作层,但在漏水、漏肥的沙性土壤田不宜采用。施好穗肥。晒田复水后幼穗分化4期施用,以促进后发分蘖成穗和每穗总粒数的增加,提高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适当调节叶面积的大小。一般施用量为每667 m2尿素和氯化钾各2~3 kg。

2.5科学管水,协调群体环境

灌溉技术应建立在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健蘖和保叶的基础上,宜采用浅水返青,湿润分蘖,每667 m2最高苗达到22万苗开始露田或晒田,根据苗情长式情况,一类苗采用重晒,二类苗以下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幼穗分化后灌浅水,寸水抽穗,干湿壮籽,后期保持湿润,收获前7 d左右断水。

2.6综合防止病虫害

农业防治:种子搞好消毒处理或采用包衣种子,合理施肥管理,实

施健身栽培;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稻田蜘蛛、青蛙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物理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的成虫,每3.33 hm2田设置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药剂防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施药适期为分蘖末期、破口前3~7 d、始穗期3个关键时期,其它时期视田间病虫发生实况确定是否增加施药次数,应分别喷施1次每亩30﹪爱苗EC 20 mL+25﹪阿克泰WG 4 g+5﹪锐劲特SC 50 ml,对水45~60 kg;虫口发生量大时,应混入1种对口的常规杀虫剂;稻瘟病发生区,另加20%三环唑WP 75~100 g或40﹪富士1号(稻瘟灵)EC 50~80 ml等专用药剂。如此,可有效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穗瘟、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

2.7 适时收割

当籽粒成熟度达85~90%时收割为宜,稻谷收割后应及时晒干,最好采用晒垫晒谷,以缓慢干燥为佳,严防堆沤发烧,以免影响米质。

参考文献:(请按要求格式改)

[1]陈凯林.小粒优质稻—黄花占高产栽培技术.湖南科技报,2007,5,15,(高效种植版)

[2]陈凯林,朱国奇,龚超热,等.培两优210作一季中稻高产栽培技术.湖南农业科学,2002,(3):17

[3]陈凯林,朱国奇,龚超热,等.杂交稻雁两优921作晚稻高效栽培技术.湖南农业科学,2003,(3):35-40

[4]张玉烛,刘云开,曾翔,等.水稻节氮增苗栽培技术与示范.作物研究2006,20(4):312-314

[5]郑瑞丰,青小朋,李茂扬,等.优质晚籼新品种湘晚籼16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湖南农业科学,2007,211(4):20-21

(责任编辑:高国赋)

高脂肪大豆黑农8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脂肪大豆黑农8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1 选育方法及经过黑农87大豆(原代号哈11-3646),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以合丰50为母本,用6......

水稻新品种东粳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东粳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付 骞1,付丰业1,郭元军,2(1.吉林省通化市富民种子有限公司 吉林 辉南 135100; 2.辉南县辉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135102)摘要:东粳6是吉林省通......

秦油7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论文

秦油7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论文摘 要:油菜在我国居四大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向日葵和芝麻)之首,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发展方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优质油菜生......

秦油7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论文

摘 要:油菜在我国居四大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向日葵和芝麻)之首,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发展方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提高油菜产量,不仅能为农民增收,提......

秦油7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秦油7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优质稻黄华占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质稻黄华占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整站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