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防护措施_护士职业防护措施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45: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护士防护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护士职业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3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在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仅使手术室护士的生活紧张、无规律,而且使手术室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若不注意防护或防护措施不当,会造成各种职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在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仅使手术室护士的生活紧张、无规律,而且使手术室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若不注意防护或防护措施不当,会造成各种职业性损伤,直接影响到手术室护理质量。现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讨论如下。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

1.1 生物因素

感染是手术室护士常见而严重的一种威胁。手术室护士经常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如术中的出血、吸痰引起的呛咳、骨科手术中的敲打均可造成手术室护士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最具威胁的感染是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丙型病毒性肝炎(HCV)和艾滋病(HIV),它们是通过血液传播的,感染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1]。

1.2 化学因素

1.2.1 化学消毒剂

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是手术室常见的用于浸泡标本、消毒器械、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的挥发性化学制剂。长时间吸入含有高浓度的戊二醛和含氯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和过氧乙酸、84消毒液可引起皮肤灼伤、头痛、头晕、胸闷、气促、咽喉干痒、色素沉着等症状[2]。甲醛对人体的损坏更大,不仅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导致肺水肿,是护士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

1.2.2 废气的排放

用于吸入麻醉的氨氟醚、异氟醚等可从麻醉机衔接管道处漏出,污染手术室的空气。麻醉气体对手术室工作人员有不良的生育结局,还可引起头痛、脱发、抑郁、失眠、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经常接触麻醉剂的医务人员中,肝脏病、肾脏病和维生素B12代谢紊乱的发生率较高。另外电刀及氩气刀所产生的烟雾,骨水泥混合时产生的异味对呼吸系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3 物理因素

1.3.1 意外损伤

手术配合中常使用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等传递频繁,极易误伤自己和他人。有报道称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占80%[3]。有资料显示只需0.004 mL带HBV的血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的HIV的感染率为0.3%,HCV为1.8%[4]。

1.3.2 负重伤

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将沉重的器械包、敷料包与手术衣包从无菌备品间运送到手术间数次,必要时还需搬运患者,使手术室护士的体力消耗非常大,易造成肌肉和骨骼的损伤。长时间站立是手术室的工作特点,这样的特点使得手术室护士的颈椎病和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1.3.3 噪声

手术室的噪声来源于麻醉机、吸引器、高频电刀、电钻、电锯及电话铃声、空调声、各种仪器报警声、物品仪器移动声、工作人员的对话和患者呻吟声等。噪声可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交流,导致精力分散,影响手术关键时刻的注意力。噪声的生理影响是全身性的,它可使白细胞增多,网状内皮系统改变,导致血管收缩,使心率和血压升高。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失眠、听力下降等症状。

1.3.4 电离辐射伤

为了提高手术的准确率,高科技的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但由此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给护士造成机体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良妊娠、放射病。即使小剂量、长时间接触也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致畸。

1.3.5 电损伤

手术室存在多种仪器设备使用时的漏电、电击事件等。这些都是安全的隐患。

1.4 心理因素

1.4.1 工作压力

由于手术室每天的工作量比较大,急症手术也比较多,护士每时每刻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特别是遇到危重患者抢救时,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1.4.2 社会压力

随着新闻媒体的报道,患者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逐渐增多,社会的歧视和工作待遇低也给护士带来一定的压力。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毕业论文网

------分隔线----------------------------上一篇:浅谈儿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这篇论文给好友 联系方式 毕业论文客服01: 毕业论文客服02: 论文网技术支持: 论文网投诉建议: 论文合作代理加盟: 本站联系人手机:*** 业务邮箱:493092524@qq.com

推荐论文 浅谈儿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 儿科 护患纠纷 防范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在一个相对独立封...慢性肾功能不全饮食治疗的干预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饮食治疗 干预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在饮食治疗中蛋白质摄...以颈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关键词】 颈淋巴结肿大 主要表现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是以...青霉素过敏致神经毒性1 例

【关键词】 青霉素过敏 神经毒性 患者,男,41 岁,因“右上肢及手背部油性物烧伤1 d...健康教育在肿瘤科护理中的实施与体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肿瘤科 护理 运用护理程序对肿瘤科的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收到...热点论文 护士规范化服务礼仪培训及体会 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5 探讨小儿脑瘫病因、症状及康复治 化学热力学与生命科学 手术中高频电刀使用的注意事项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与护理 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因素分析 超声测量颈项透明层厚度检测胎儿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招聘写手 校园代理

网站统计 站长统计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2 防护措施 2.1 生物因素的防护 为了避免生物感染,术前必须了解手术患者的病史;常规做好HBV,HCV和HIV检查,急诊患者应按阳性处理[5];进行各种操作时要带口罩、帽子、手套,操作后应及时有效的洗手;操作期间 防护措施

2.1 生物因素的防护

为了避免生物感染,术前必须了解手术患者的病史;常规做好HBV,HCV和HIV检查,急诊患者应按阳性处理[5];进行各种操作时要带口罩、帽子、手套,操作后应及时有效的洗手;操作期间如果身体或衣服有可能被污染,应穿塑料围裙;配合骨科、颅脑、肝脏手术时戴防护眼镜;必要时注射疫苗以增强抵抗力,防止交叉感染。

2.2 化学因素的防护

2.2.1 化学制剂的防护

手术室护士要掌握各种消毒剂的正确配制和使用方法,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强化自我防护意识。用甲醛、酸性消毒液熏蒸房间时应戴好防护面具和帽子口罩,配制标本固定液或接触戊二醛时应戴好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防止溅入眼中或吸入。

2.2.2 废气排放的防护

使用吸入麻醉时,首先检查麻醉机管道是否密闭,尽量使用比较精密的麻醉挥发罐,减少用药量,在麻醉机上建立清除麻醉废气系统。层流手术室可采用麻醉废气排放系统。空调选择安装无复循环式。使用电刀时所产生的烟雾应及时用吸引器吸尽。

2.3 物理因素的防护

2.3.1 意外损伤的防护

改变直接传递器械的不良习惯,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选择一种更安全的传递方式,如把刀、剪、缝针直接放在固定位置,医生自己取,用后护士用弯盘收回,或直接用弯盘传递,这样可有效避免误伤自己和他人。注射器用后及时将针帽套上。锐利器械与其他器械分开放置,清洗时先将刀片、缝针取下,布巾钳钳端闭合可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一旦受伤应立即挤出少许血液,并在流水下持续冲洗1 min后用碘伏、乙醇消毒。如患者的血液HBV阳性须立即注射高效价抗HBV免疫球蛋白500 mg,1个月后再注射1次,并定期检查。

2.3.2 负重伤的防护

加强搬运技巧,掌握相关的力学原理,运用省力的搬运方法。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长时间站立时要经常活动颈部和腿部,预防过久站立及走动产生的危害。

2.3.3 噪音的防护

手术室在设计时尽量采取防噪音措施。及时淘汰陈旧仪器设备,选择噪音小,功能好的先进设备和仪器,并且定期检修。推车等活动部件上要定期上润滑剂。工作人员要做到说话轻、操作轻[6],术中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次数和频繁走动。

2.3.4 X线的防护

对于术中需要X线透视的手术,手术人员应在术前穿好防护铅衣,戴铅帽,手术间可配置铅屏。排班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接触X线。所有手术室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和体格检查,如果血小板小于100×109/L或白细胞小于4×109/L,应暂时避开接触射线并跟踪观察,必要时药物治疗。

2.3.5 电损伤的防护

手术室护士要掌握基本用电知识,所有电器在使用时都要接地线,先将电器的所有插头插好后再接通电源,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后先切断电源再行整理。所有电器应定期检查、维修,手术室配电设施应尽量采取防触电装置,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2.4 心理因素的防护

手术室护士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使自己保持精力旺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的最佳工作状态。此外,护士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14.[2]单礼合,赵泌,李新远.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553.[3]王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209212.[4]戴青梅,王立英.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5]郭莉.艾滋病医源性传播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19820.[6]李华萍.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5,2(5):10.毕业论文搜集整理:毕业论文网

防护措施

防护措施(精选14篇)由网友“我的心太乱”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防护措施,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篇1:触电防护措施 触电防护措施一、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触电事故的......

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措施

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措施【摘要】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而污染的针头......

护士锐器处理时防护措施

护士锐器处理时防护措施1、锐器及用后的针头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2、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3、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

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1 利用屏障。实行严格的体内物质隔离法,减少外源性刺伤的危险。用具有手套,隔离衣,口罩,防护眼镜,面罩。当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的物品时,均戴手套。当头面部有可......

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一、安全生产目的及一般保证措施(一)、确立本工程的安全目标为:1、杜绝职业病的发生;2、不发生火灾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重伤事故;3、安全交底率100%,安全隐患整改......

下载护士防护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护士防护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