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宣威市西宁二小
魏 菊 芳
内容摘要:“好习惯养成好性格,好性格决定好命运”。的确,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对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最为关键的时期,新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更为重要了。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自制力不高,注意力难以集中,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注重引导,精心培养。笔者就一年级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新生;行为习惯;教学实际;培养策略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小学一年级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重大转折点,他们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新的伙伴关系„„都需要一步一步去适应。如果在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处过渡不好,将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何引导新生迅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身教重于言教。”在小学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从身边小事入手,以身作则,普及礼仪教育,让学生的种种好习惯在静观默察中和不断模仿中逐渐形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很注意自己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言行,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在开学的第一周,利用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对他们提出明确、具体、易操作的要求,让他们从身边小事入手,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如:第一次跟老师、同学见面要主动问好,跟别人道别要说“再见”,请教别人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应说声“对不起”;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回“没关系”、“不客气”等。
如:为了强化学生讲礼貌用语的习惯,我常常当着学生的面,让某些同学帮我拿东西“请你帮老师„„好吗?”得到允许后,我总会及时的送上一句“谢谢”。学生耳濡目染,很自然地把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又如:我发现新生多数不讲究卫生,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我常常弯腰捡起,并故意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说:“我又做了一次弯腰天使。”然后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教室课桌椅歪斜时,我总是拉整齐;讲台不整洁时,我亲自清理干净„„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学着做。现在,我们班教室的卫生工具总会摆整齐,地面也总是干干净净的。“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在班级内建立相关的制度。
对于小学新生来说,辨识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要想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首先要为学生们确定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纪律方面,作业方面,卫生方面,班干部的要求方面,表彰原则方面来做出相关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比如,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做小动作,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要整洁,读书时眼睛不能离书本太近,要早期早睡等,这些制度要尽量详细,贴在教室中显眼的地方,以便于让学生们牢记这些制度,时刻约束自己,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在学生入学的适应阶段,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热爱学习的习惯,不要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对学习产生厌恶感,当学生适应小学的日常生活后,则应该注重对学生更多方面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采用多种培养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
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
不过光“苦练”还不行,要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如果一味单调训练他们就烦了,因此在训练中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如:在训练学生正确的六姿(坐姿、立姿、执笔姿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时,我采取趣味训练,在班上找小榜样,开展“看我多精神,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有趣活动,在课前或课中适当的时间,请小榜样做出一个正确的姿势并说:“请你像我这样做,”同学们立刻学做,并说:“我就像您这样做”,反反复复经常不断,学生很有兴趣。为了进一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及时更换小榜样,使学生进一步在有趣的活动中强化训练,养成行为姿势端正的好习惯。
(二)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制定了五条要求:一要记清作业。二要书写规范。三要格式正确。四要正确率高。五要按时完成,及时订正。用这五条要求经常指导孩子的作业,给予评判,好的印上红旗或小红花。同时开展一日无错题活动。经常在全班展览,鼓励本人,促进大家。
另外,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说话、做事等不太有礼貌,我就及时教给孩子学会如何和小朋友相处,如何给大人递东西,如何接发书本,如何说话。虽然一年级的孩子都能一点一点地做到这些,可是他们都缺乏起码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具体地指导很难形成良好习惯,所以培养习惯必须具体指导。边指导边训练,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以竞赛的形式,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一年级的小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今天你头出血,明天他手擦破皮。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里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教师要顺势利用这些,以竞赛的形式让他们初步形成自律。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对学生的纪律、卫生,结合学校的星级评比活动,开展了争当“星级小学生”的评比活动,评出纪律标兵、文明礼貌标兵、劳动小能手„„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督促作用。
不过检查评比终究是外力,养成好行为习惯必须靠内因。为此,教师要把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依据小学生评价手册,每周认真进行四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班会评比。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班中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四)、巧用榜样示范和说服教育。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都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
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学生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一次,我带来一包小红星,又在墙上最显眼的地方布置了一块“比比谁最棒”的荣誉角。课堂上,我把要求告诉给学生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
其次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们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红星。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红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说服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正面引导,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办法提高认识。说服教育要注意艺术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动激发动机。如我班有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做事不专心、磨蹭。针对这一现状,我请做作业快的同学针对一天的学习和活动谈体会和感受,并请做事慢的同学尝试,使他们尝到甜头。由于把说服教育与趣味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积极性很高,做事磨蹭的现象减少了
(五)、重视联系,双向配合。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师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高兴了。教师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会赢得了孩子对教师的爱,也会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双向管理学生主要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主要内容是根据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为孩子在家里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榜样。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培养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有长期计划、短期目标、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行为。应遵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简单重复到有意识训练,进而达到习惯成自然的规律。所以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应尽快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一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初一新生入校后,班主任就要把整顿班级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作为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由班主任下决心,动真格,......
如何培养初一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是家长的宝贝,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并走向成功,这就需要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本园推行的关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很多孩子身心受......
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来说好的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学习成绩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的比赛。“习惯决定着命运”。小学阶段是孩子自觉性、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老师、同学们,早上好!在讲话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除了节假日,同学们每天都要上学,那么,我们到学校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太多了!在我看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