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美术教育高峰值(艺坛走笔)
基础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任何变动,哪怕微小的变动,都会牵动社会的神经。近期,基础教育在发生什么改变?最新的改变非“核心素养”莫属。“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它们成了基础教育的“头”,“头摇”则“尾摆”,一切将随之改变,谓之基础美术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
“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不同学科?各个学科需要在分析自身学科特征和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美术学科方面,综合考察美术特征、社会特征和教育之关系,专家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它们将成为少儿美术的核心概念,引领其发展和变革。
图像作为人类的传播与交流工具之一,在历史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当今更随着网络与多媒体的发展,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能,以致有人将我们所处的时代称为“读图”时代。现代人,包括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只有具备了图像识读素养,才能从浩繁的图像中,甄别和获得有益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以往观看和欣赏美术作品,一般需要到美术馆和博物馆,但现在的观看环境已经极大地拓展,在街头、餐馆、宾馆到处都能看到美术作品。驻足观看之后,能够看到什么,能获得什么知识、精神和情感上的收益,不仅取决于观看的态度,也需要对图像的形式特征、艺术内涵有所了解,包括它们的样式、风格、材料,以及发展脉络,这需要丰富的相关背景知识。在这方面,如果从少儿时期便有所积累,图像识读将会极大地提升其审美素养。
如果说,“图像识读”以内在的建构为主,“美术表现”则以外向的表达为主。除了语言、文字、表情、动作,视觉形象也是人类通用的表达方式。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进行直观的表达。比如用照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或视频,用电脑软件改变和创造图像,用剪刀剪出一个形象,用笔在纸上描绘一幅示意图和关系图表达和呈现自己的想法,都属于美术表现。如此说来,美术表现并不复杂,也不足畏,只要少儿通过美术学习,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了解并能运用各类媒材,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就能做到。
这个话题,因为高中新课标修订,新增出“核心素养”的说法,由此引发了各种舆论声音。学术上反而比较沉寂。此文算作有话说吧!——题记当前规划未来教育发展时,“核心素养”一词成为......
结合实际谈为何要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摘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
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就是高中学生的数学科的学习总体要求,学习数学科后,要会用数学......
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小落细落实呢?这是个问题。曾几何时,知识本位、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