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先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简介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景64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阜外医院就诊详细流程”。
阜外医院先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简介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景
64排螺旋CT
1.5T核磁共振
双C臂心血管造影机
刘玉清院士(左二)与来院进行先心病介入治疗学术交流的加拿大Benson教授及科室部分人员合影
戴汝平教授在接受中国心血管网记者的采访
正在实施先心病介入治疗
与美国、加拿大专家交流先心病介入治疗新技术 与美国、加拿大专家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新技术后合影 与美国、加拿大、香港专家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新技术后合影 培训基地部分医师、护士及技术人员
先心病培训基地概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先心病诊疗培训基地是全国先心病诊疗质控中心及北京市质控中心。198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心血管病介入治疗,1986年4月施行了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1990年与外科协作采用介入与手术联合治疗先心病复杂畸形。至2009年4月共完成各类先心病介入治疗6029例,其中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各2000余例,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700余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500余例,体肺侧支栓塞术、肺动静脉瘘栓塞术、主动脉缩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栓塞术、房间隔造口术、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及复合畸形介入治疗共237例。总技术成功率为98%,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4%(388/6029),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61%,总死亡率为0.08%(5/6029),多发生于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早期及Amplatzer封堵器应用于临床之前。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刘玉清院士、戴汝平教授的指导、带领下及兄弟科室密切配合下,目前已有核磁共振、高端CT(64排螺旋CT及双源CT)、心血管造影机(包括Hybrid手术室的专用心血管造影机)及超声心动图机等大型心血管病诊疗设备。并设有介入门诊和病房,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有一位副主任或主任医师出门诊。20余年来,通过招收进修生及举办全国性学习班等,共培养全国各地心血管病介入专业人才300余人,不少已成为主任、教授等当地专业学术带头人。曾先后派出8位医师分别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及德国等学习,并多次邀请国外著名先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来院开展学术交流及新技术演示。在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6年“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学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7年“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基地现有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3名,有先心病介入治疗资质的医师13名,其中培训导师8名。现每年完成各类先心病介入治疗近千例,平均每年培养介入进修医师11名。
导师简介:
蒋世良,男,1951年出生于山东济宁市。197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4年至199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熊本大学研修。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院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医疗质量控制委员会介入治疗专家组副组长。2001年始享受政府津贴。担任10种医学专业杂志编委;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先心病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北京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及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及介入性治疗研究,并在瓣膜病、先心病及外周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曾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部级奖共4项;中华医学会颁发的中国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突出贡献奖;作为第一作者及辅导研究生发表论文8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12部;承担国家攻关课题1项;参加课题8项;培养博士生9名。
张戈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介入病房主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
1994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同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师从于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先驱之
一、著名心血管病介入放射学家戴汝平教授,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
自从医以来即接受了严格的心导管技术训练,共参加及完成各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近5000例,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重要并发症发生率
1997年在戴汝平教授指导下在国内率先开展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系列研究,对该方法适应证选择、方法简化等提出了新的看法,1998年在欧洲心血管介入放射学大会上发言介绍我国这方面的经验。此外,还擅长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诊断和镶嵌(杂交)治疗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技术在我国起步时即开始参与此方面的工作。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有关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阜外医院科研基金项目各一项,作为参加人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曾获阜外医院医疗成就奖二等奖、《介入放射学杂志》优秀论文奖一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1篇),参加编写专著5部(其中1部担任副主编)、译著2部(其中1部担任副主译)、审校译著1部。
金敬琳,女,42岁,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1989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6年至2001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毕业。多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是较早参加完成介入新技术的成员之一,完成介入治疗800余例,熟练掌握复杂先心病造影和诊断的医生之一,完成心血管造影1800余例,并在核心杂志发表文章数篇。
参加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两项:“周围血管病综合性介入性治疗” “中国21世纪议程实施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技术研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病的CT系列研究” 完成人之一:独立承担了对大动脉炎EBCT征象及诊断的系统研究。“主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完成人之一。
获奖情况:参与完成 “心血管病的CT系列研究”, 获“中华医学科技奖 ”三等奖(2006年);“主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学教育进步二等奖(2007); “主动脉夹层治疗新策略研究”获中华科学科技奖一等奖(2008)。“累及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的大动脉炎电子束CT诊断”获99年度院所学术年会优秀展板奖 “覆膜血管内支架置人治疗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获第三届“介入论坛”优秀论文。
凌坚,主任医师,女。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近三十年来一直在临床从事心血管放射影像诊断和先心病介入治疗并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复杂先心病(婴幼儿)心血管造影,制定的检查常规,使我院本项造影技术及诊断水平一直居全国之首。开展Inoue球囊治疗肺动脉瓣狭窄,该项工作总结为国内外最大组(369例)病例,在国内领先。
参加完成国家95课题《提高婴幼儿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疗效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卫生部和财政部课题《医院诊断和治疗仪器使用规范》及国家十五社会公益研究《心血管诊治技术操作规程评价体系》等课题。
参加编写《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心血管病影像学》,《小儿心脏病监护学》、《心脏外科》、《先心病和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急症介入治疗学》、《心血管病磁共振诊断学》等十二部专著并主编《心血管病影像学图谱》。
参加完成的课题分别获卫生部、国家科技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成果奖。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及《武警医学》的审稿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
吕滨,男,医学博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1998年至200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作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2003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07年获得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8年评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从事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心血管造影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介入治疗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共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得部级以上成果奖3项。作为课题负责人,共完成各种课题5项,2008年开始主持一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参加2项。
徐仲英,留德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业务专长影像学诊断及心血管介入治疗,目前工作在阜外医院放射科及介入中心,任介入中心副主任。
从事影像学诊断及心血管介入治疗25余年,留学欧洲4年,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广阔的知识面和很强的操作能力及科研能力。能独立完成各种心血管造影诊断工作,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尤其在心血管介入治疗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方面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能独立完成目前国内所有能开展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非手术治疗)工作,如: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目前还与小儿外科联合,开展了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相结合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工作。在血管介入治疗工作也同样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血管内溶栓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都有较高的造诣。积极进行了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推广工作,帮助多省市地方医院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培养了当地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技术骨干力量。迄今为止先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超过3000例,无重大的并发症发生。
目前主要致力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
赵世华,男,放射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8年度中国心血管领域十大新锐人物。
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心胸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分会先心病学组常委,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心血管病影像学诊断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长期用来不仅在我国心血管磁共振成像(MRI)领域成绩斐然,而且在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能力突出。擅长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封堵术,二尖瓣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以及外周血管介入等。此外婴幼儿心血管造影和CT诊断等经验丰富。
留学奥地利和法国,通英、德、法三门外语。承担国内外十余种主要核心期刊审稿任务。北京市高级技术职称评委,北京市和国家等十余种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迄今为止,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先后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次高校博士点科研基金,2006年牵头负责国家十一五攻关子课题冠心病磁共振成像部分。
1985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同年7月留校一附院工作。88年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91年7月获硕士学位并留北京阜外医院放射科工作至今。1996年至98年先后两次赴法国作访问学者与客座教授。1996年及2000年分别破格晋升为副及主任医师。99年被评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发表论文48篇(国际、国家级41篇),5篇论文
分别在国际上为该领域中首篇或最大组报道。论文摘要29篇,参与学术著作编写6部。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到全国各地以及印度、越南等国家进行学术讲座及帮助开展介新项目上百余次。1995至2008年先后四次承担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负责人。获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被载入《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制功臣名录》及《中华优秀专利精选》;研发制造先心病封堵器成功,并已用于临床。
完成5千余例各种心血管病造影及介入治疗手术,以先心病、冠心病、瓣膜病、外周血管等心血管病及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见长。多项介入治疗填补国内空白,一项创国际首例。
目前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工作,并致力于医疗信息化和介入治疗器械的国产化以及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普及推广,兼任国家科技部、科协及北京市的技术和课题审评专家,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腔内血管通讯等多种杂志的常务编委和编委等及欧美同学会理事等。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二部医疗垃圾管理制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门诊预约挂号须知本文由: 北京阜外医院挂号服务网 整理编辑http:// 为方便患者安排就医时间,我院已开通门诊预约挂号服务,预约形式分为电话预约与窗口预约及网......
阜外医院学习体会我们医院是2011年和阜外建立了合作关系,2012年我们医院分两批次共7个医生到阜外进修学习,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灌注师,准备去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忐忑,因为阜......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专业医疗技术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为进一步完善我院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一、专业医疗技术是指:外科手术、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心......
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心得体会 医院介入进修心得体会(通用11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