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58练中体西用维新思想_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32: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58练中体西用维新思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58练 中体

西用 维新思想

[训练目标]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内涵。2.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

小题精练

1.(2016·北京西城高三期末)“自乙未(1895年)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注:小人或奸人)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这段话的主旨是()A.中体西用 C.民主共和

B.托古改制 D.全盘西化

2.(2015·湖南师大附中高三11月月考)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淫巧。”对张之洞这一说法分析错误的是()A.主张复兴儒家为国家的道德基础 B.主张采用西方的器械以备实用 C.体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观点 D.说明张之洞积极倡导变法改革

3.(2017·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B.“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 C.体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 D.作者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4.(2016·三明二模)1905年,粱启超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A.进一步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发展 B.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延续 C.适应了当时“排满”的反清革命D.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5.(2017·泉州高三模拟)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A.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C.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6.(2016·淮安四模)康有为认为: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这反映康有为()A.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C.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

B.反对美国式政治体制 D.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

7.(2016·大连二模)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窃闻与日本议和„„天下震动”。需“迁都”“练兵”,以备日后“不必割地”“可以言战”。时隔四年后他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说:“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言”,应“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并提出“国政之立,皆以为民”的主张。康有为维新思想前后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时局发生变化 C.朝廷极力阻碍

B.变法遭遇挫折 D.皇帝软弱无能

8.(2016·四川“联测促改”活动二模)戊戌政变后,李鸿章屡奉慈禧懿旨访拿康、梁,但他曾对人说:“康有为吾不如也,废制议事,吾欲为数十年而不能,彼竟能之,吾深愧焉。”他还多次寄意逃亡日本的梁启超,要他“精研西学,以待他日效力国事”。这表明李鸿章()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B.已转变为资产阶级维新派 C.对维新变法持同情态度 D.意识到民主潮流不可阻挡

大题优练

9.(2017·长郡中学高三月考·改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士大夫中最早显示出这种差异性的就是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先行者。——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二 戊戌启蒙运动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学说和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原则来批判中国传统小农社会流行的君权观念、行为模式和伦理精神,显示了近代中国人批判理性精神的觉醒与成长;而其对传统宗法等级观念的冲击和对自我独立的意义、价值的推重,又体现了近代人文主义精神。——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士大夫群体“先觉”“先行”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启蒙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启蒙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答案精析

1.A [《劝学篇》乃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所著,“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说明依据《劝学篇》所提倡的思想以批驳“邪说”。中体西用符合《劝学篇》的思想,故A项正确;托古改制属于康有为的思想主张,故B项错误;民主共和属于革命派的主张,故C项错误;全盘西化属于新文化运动激进知识分子的主张,故D项错误。] 2.D [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圣人之道,是人的思想和意图”,可以改变的“是法律和制度,是机器和工具,是那些奇技淫巧”,由此体现出张之洞维护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思想道德、主张学习西方的器械的“中体西用”的观点,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3.D [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影响,故A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于十九世纪末,而李鸿章认识到工商业的重要性并付诸于实践行动是在洋务运动期间,故B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中国“受人凌辱之原因”,与挽救民族危机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从材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意识到通过发展工商业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 4.D [1905年戊戌变法早已失败,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中华民族内涵的变化,并没有涉及“华夷”观念,故B项错误;梁启超的民族主义观是把满族也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并不适应反清革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中华民族内涵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故D项正确。] 5.B [“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说明了其并不是维护封建统治,故A项错误;“宜效英之存虚君”即学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故B项正确;“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说明不主张革命,故C项错误;题中未提到科学与人权问题,故D项错误。] 6.A [康有为认为社会改革“须循序渐进”,反对进行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故A项正确;康有为认为美国式政治体制为“至公至平之理”,并没有反对美国式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康有为支持社会改革,反对的是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不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由此可见,康有为没有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故C、D项错误。] 7.A [本题从《公车上书》和《应诏统筹全局折》的时间着手分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认为需“迁都”“练兵”,以备日后“不必割地”“可以言 4 战”;而1899年戊戌变法运动兴起,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认为应“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并提出“国政之立,皆以为民”的主张,可见其思想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局的变化,选择A项符合题意。] 8.C [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主张“中体西用”,不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没有转变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李鸿章对康有为佩服,并且寄意于他,只能说明他对维新变法持同情态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李鸿章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没有反映他意识到民主潮流不可阻挡,故D项错误。] 9.(1)表现: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并付诸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倡导维新变法。

(2)特点:向西方学习;中西文化的融合;以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或答以天赋人权学说和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为武器亦可给分)。

贡献: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培养了近代中国人批判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20练十月革命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20练 十月革命[训练目标] 1.俄国十月革命的条件、特点、历史意义。2.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异同。3.俄国十月革命时期颁布......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47练百家争鸣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47练 百家争鸣[训练目标] 1.“百家争鸣”的原因、意义。2.儒家、法家、道家和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3.孟子思想对孔子思想的继......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14练辛亥革命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14练 辛亥革命[训练目标] 1.辛亥革命的纲领、过程、成败认识。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意义。3.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6练雅典民主政治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6练 雅典民主政治[训练目标] 1.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3.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1练分封制宗法制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1练 分封制宗法制[训练目标] 1.分封制:分封制的目的、特征、遭破坏的原因、对后世的影响。2.宗法制:宗法制的目的;大宗与小宗的......

下载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58练中体西用维新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58练中体西用维新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