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中文”。
语法、词汇、语音间的关系
1.语法、词汇、语音有密切的联系
语法、词汇、语音,是语言的三大要素,它们在语言内部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各民族或社会集团特定时期的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系统、词汇系统、语音系统。对某个族语的三要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就分别有某种族语(比如汉语或英语)的语法学、词汇学、语音学。语法、词汇、语音虽然是语言的三种不同的要素,但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着的,相互间有一定的制约关系。
语法指词语组成句子的结构和功能的规律,即利用词汇(准确地说,是词汇中的词语)来生成句子的规律;词汇(也称“语汇”)指一种语言中词和成语(或熟语)的总和;语音指词语和句子的声音,即表示词语和句子意义的有声的物质外壳。
语法的建筑材料是词语,没有词汇,就不可能有句子,也就不可能有语法;反之,没有语法,词汇中的词语只是一堆构造句子的材料,把一种语言的词语汇集在一起,充其量只能编成一部词典,而不可能成为句子,只有把一定的词语按照语法规则组合起来,才能成为句子,才能表达思想和进行言语交际。
语法有形式和意义,即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任何语法范畴都是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统一。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或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在汉语里,除了语序、虚词、词的分布等,语音节律(包括轻重、停顿、音节多少、连读变调、特定音素、语调等)也是重要的语法形式或手段。反之,语句中的语音节律的种种变化,也决定于语法中的各种语法意义。词汇中的词语是语音和意义的结合体,语音是“能指”,意义是“所指”,二者合二为一:没有语音,意义只是头脑中的概念,词语也就无法显示;反之,没有语言的词汇系统,也不可能概括或描写出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
2.语法和语音的关系
2.1 语法对语音的影响
如果从语法出发来考察语音,就会发现语法对于语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从语法与语音的轻重为例说点看法。
(1)“句法-语义”②结构制约结构重音
结构重音(有的称作“语法重音”,有的称作“意群重音”,有的称作“常规重音”)指短语中“句法-语义”结构的重音。它是由短语的“句法-语义”结构决定的。静态的短语结构的重音的一般规律是:
1)主谓结构中谓语和动核重读,如“骏马奔驰、技术革新、天气晴朗”之类;
2)述宾结构中宾语和客事重读,如“造房子、割小麦、写诗歌”之类;
3)述补结构中补语和第二动核重读,如“吃饱、说清楚、跑得累”之类;1 ①
4)定心结构中定语和限定元重读,如“好天气、木头房子、大型拖拉机”之类;
5)状心结构中状语和状态元重读。如“埋头读书、慢慢说、非常聪明”之类;
6)联合结构中,联合的成分无轻重之别。如“工农兵、哥哥和弟弟、多快好省”之类。在静态短语里,上述规律比较严格,相对固定。在动态短语(动态句子里出现的短语)③里,其结构重音一般也是这样,或者说有这种倾向性;但由于受语用表达的限制,有时比较灵活,可能会突破上述规律,比较:
A. 跌伤(“跌伤”为静态短语,“伤”重读)
B. 他跌得怎么样?――他跌伤了。(“跌伤”为动态短语,“伤”重读)
C. 他怎么受伤的?――他是跌伤的。(“跌伤”为动态短语,“跌”重读)
(2)语用因素制约表达重音
表达重音(有的称作“逻辑重音”,有的称作“强调重音”,有的称作“对比重音”)指具体句子中对某成分强调的重音,它是由语用中的焦点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表达重音实质上是表达句子焦点的重音。
以陈述句而言,静态孤立句④的表达重音的规律是:句末成分一般是表达重音,这是因为在陈述性的孤立句中,句子的焦点通常在句末。句末焦点一般称为常规焦点,所以句末重音是常规的表达重音。但句子类型很多,不同的句子句末成分的情况不完全一样,所以对不同句子的“句末成分”的重音配置必须作进一步的说明:
1)在“SV”句里,如果V是单个动词或形容词,则句末重音落在该动词或形容词上,如如“他休息了”中,句末重音落在“休息”上。
2)在“SV”句里,如果R是一个状心短语,句末重音则落在状心短语中作状语的那个词上,如“你快点儿走啊”、“今天的天气非常好”中,句末重音分别落在“慢慢”和“非常”上。
2)在“SVO”句里,如果O是单个名词(包括动元化的谓词),句末重音则落在作O的那个名词(包括动元化的谓词)上,如“张三批评了李四”、“她渴望学习”中,句末重音分别落在“李四”和“学习”上。
3)在“SVO”句里,如果O是一个定心短语,句末重音则落在定心短语中作定语的那个词上,如“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祖国”中,句末重音落在“伟大”上。
4)在“S把OV”或“O被SV”里,句末重音落在V上,如“张三把李四批评了”和“李四被张三批评了”中,句末重音落在“批评”上。
5)在“SVR”句里,句末重音落在R上,如“他吃饱了”、“我来早了”中,句末重音在分别落在“饱”和“早”上。
5)在“SV得R”里,如果R是单个谓词(动词或形容词),句末重音落在该谓词上,如“他说得对”中,句末重音在“对”上。
6)在“SV得R”里,如果R是一个状心短语,句末重音则落在状心短语中作状语的那个词上,如“我吃得太饱了”中,句末重音落在“太”上。
在动态的语境句里,其表达重音一般也是这样。这是因为:孤立句中的常规焦点,是语境句对比焦点的一种倾向性,孤立句中的表达重音也是语境句表达重音的一种倾向性。语境句中的表达重音往往跟孤立句中的表达重音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受语用表达的限制,语境句中的对比焦点常有变化,相应地,表示对比焦点的表达重音也会常有变化,如“他在写诗歌”,此句出现在不同的语境里时会有不同的对比焦点和表达重音,比较:
①谁在写诗歌?他在写诗歌。
②他在写什么?他在写诗歌。
③他在干什么?他在写诗歌。
上面三句重音落点不一样,表示了句子语用上的焦点或强调重点不一样:例 ①“他”重读,焦点或强调重点落在“他”上;例②“诗歌”重读,焦点或强调重点落在“诗歌”上;例③“写”重读,焦点或强调重点落在“写”上。
由此可知,区分孤立句和语境句,有助于说明句子的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也有助于说明句子表达重音从静态角度观察具有规律性,从动态角度观察具有灵活性。
2.2 语音对语法的影响
如果从语音对语法的影响出发来考察语法,就会发现句中词语的语音节律不一样会影响句子的句法、语义或语用。这表现在:
(1)语音的轻重会影响语法
语音的轻读或重读,会影响句法、语义和语用,例如:
“起来”若重读,是谓语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来”为动宾结构;“起来”若是轻读,则是动态助词,“想起来”为“动词+开始体”。相应地句子也就表示不同的意思。⑤②我要学习文件。
如果“文件”重读,则“学习文件”为述宾结构;如果“学习”重读,则“学习文件”为定心结构。重音位置不同,意义也完全不一样。
③a.[谁去北京?]----b.[你去哪里?]----
③a中的重音落在“我”上,③b的重音落在“北京”上。表达重音的不同,反映句子表达重点的不同,也就是焦点的不同。
(2)语音的停顿会影响语法
停顿或不停顿会影响句法、语义或语用,例如:
①a.他说/我爱上你了。b.他说我/爱上你了。
这两句停顿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a句的谓语“说我爱上你”为动宾短语,则“他”和“我”是同一人;b句的谓语“说我爱上你”为述补短语(一般语法书称为“兼语短语”),则“他”和“我”不是同一人。
②a.他是一个大学生。b.他,是一个大学生。
这两句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相同,但语用上有差别:例②a“他”后面无停顿,“大学生”
是强调重点,一般要重读;例②b“他”后面有停顿,“他”是强调重点,一般要重读。
(3)句子的语调会影响语法
语调会影响句法、语义或语用,例如:
①a.中国足球队出线了。b.中国足球队出线了!C.中国足球队出线了? 这三句语调不一样,表达用途也就不一样:a句表示陈述,b句表示感叹,c句表示询问。②a.你了解/我不了解。b.你了解我/不了解?
这两句既涉及停顿,又涉及语调。a句和b句由于停顿和语调都不一样,所以意思也就完全不一样:a句表陈述,句中两个“了解”的施事分别是“你”和“我”;b句表询问,句中两个“了解”的施事都是“你”。
(4)音节会影响语法(略)
(5)连读变调、特定音素等都会影响语法(略)
3.词汇和语音
3.1语音对词汇的影响
(1)音节、音素对构词的影响
汉语双音节象声词很象形容词,构成四音节和三音节的生动形式的象声词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跟两字的音节、声母或韵母都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情形在上海话里表现得非常丰富。下面以上海话为例来说明音节、音素对构词的影响。
如果把上海话双音节象声词记作AB,其构成的四音节和三音节生动形式有两种:
1)音节重叠
通过音节重叠,上海话双音节象声词可以构成以下4种生动形式:ABAB式、AABB式、AAB式、ABB式。例如:
AB→AABB:劈拍→劈劈拍拍;滴答→滴滴答答;历录→历历录录
AB→ABAB:劈拍→劈拍劈拍;滴答→滴答滴答;历录→历录历录
AB→AAB: 劈拍→劈劈拍;滴答→滴滴答;历录→历历录
AB→ABB: 轰隆→轰隆隆;发辣→发辣辣;五里→五里里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双音节象声词不能构成以上几式,这和双音节象声词的声母有关。其规则是:AB中的A的声母若是m、n、f、v、k、g、h等鼻音、擦音、舌根音,就不能构成AABB和AAB式;AB中的A的声母若不是L声母,则不能构成ABB式,如:
发辣→*发发辣辣→*发发辣;五里→*五五里里→*五五里
格支→*格格支支→*格格支;轰隆→*轰轰隆隆→*轰轰隆
劈拍→*劈拍拍;→*格支支;发辣→*发辣辣;五里*五里里
2)增加新音节
通过增加新音节,上海话双音节象声词可以构成以下2种生动形式:ALBL、ALB 式。这两种生动形式的象声词里,双音节象声词与前后两字的声母和韵母有密切的关系,而且音
素(或声母)“L”在构词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
1)ALBL式(ALBL为四个不同的字,AL叠韵,BL叠韵)
AB→A里B拉:咪麻→咪里麻拉;唧喳→唧里喳拉
AB→A里B喽:叽勾→叽里勾喽;欺口→欺里口喽
AB→A里B噜:叽咕→叽里咕噜;欺库→欺里库噜
AB→A令B啷:叮当→叮令当啷;乒乓→乒令乓啷
AB→A令B隆:叮咚→叮令咚隆;平篷→平令篷隆
AB→A历B辣:劈拍→劈历拍辣;滴答→滴历答辣
AB→A历B录:毕卜→毕历卜录;悉索→悉历索录
上海话双音节象声词构ALBL式生动形式的规则是:
第一,A和B后的音节必是L声母;A后的L和A韵母构成音节,B后的L和B韵母构成音节。
第二,AB两字韵母必须不同;如果两字同韵,则不能构成ALBL式,如“拍塔、哐啷、咚隆”之类。
第三,AB中B的声母不能是L,B的声母必须能同声母L搭配;如果不是这样,则不能构成ALBL式,如“拍辣、咕噜、轰隆”的声母都是L,“格支”的B声母不能同L搭配,所以不能构成ALBL式。
第四,AB的韵母必须都是舒声或都是入声;如果AB中一个是舒声,另一个是入声,则不能构成ALBL式,如“咯铛、壳汤”之类。
1)ALB式(ALB为三个不同的字,AL叠韵)
AB→A啷B:拍汤→拍啷汤;白堂→白啷堂
AB→A楞B:钵登→钵楞登;泼吞→泼楞吞
AB→A令B:叮当→叮令当;定堂→定令堂
AB→A隆B:扑通→扑隆通;谷咚→谷隆咚
AB→A里B:叽咕→叽里咕;叽勾→叽里勾
AB→A辣B:柏嗒→柏辣嗒;拍辣→拍辣塔
AB→A录B:卜督→卜录督;谷督→谷录督
AB→A历B:劈扑→劈历扑;滴督→滴历督
上海话双音节象声词构ALB式生动形式的规则是:
第一,A和B之后的音节声母必是L,韵母必和A同韵。
第二,AB中B的韵母不能是必须不同;如果两字同韵,则不能构成ALB式,如“拍塔、哐啷、咚隆”之类。
第三,AB中B的声母不能是L,B的声母必须能同声母L搭配;如果不是这样,则不不能构成ALB式,如“咕噜、轰隆、五里、咯吱”等便是。
第四,AB中B的AB中B若是舒声字,则ALB中的L所代表的字也必是舒声字;反之,B若是入声字,则ALB中的L所代表的字也必是入声字。
(2)连读变调对构词的影响(如上海话的“炒青菜”)。
(3)从吴语的几个合音词看语音和词汇的关系(如“勿要、勿曾、阿曾”之类)。
3.2 词汇对语音的影响
(1)构词的词缀一般轻读
汉语词汇中的词,如果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合成词,其内部语素有的有轻声(轻读),有的没有。合成词的构词语素如果是虚素(词缀),一般轻读,如“子、儿、头、老、第、们”等。还有一些“老资格的口语词”的语素,很多含有轻声。所以,一个合成词内部的语素是重读还是轻读“纯粹是词汇问题,只能一个一个地编入词典”。
(2)实词转化为虚词,语音也就轻读
汉语中的虚词,绝大部分是从实词演变转化过来的。它们在汉语历史的某个阶段曾经是实词,但一旦成为虚词,一般就得轻读。这样的虚词如:结构助词(“的、地、得”之类),动态助词(“了、着、过、起来、下去”之类),语气词(“的、了、吗、呢、吧”之类),介词(“把、被、自、从、往、在、对、给、比”之类),单音节的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之类),量词(“个、只、本、棵、支、条”之类)。
另外,有些正在演变中词也都轻读,如动结式中作结果补语表“实现、着落”的“好、见、住、着(zhao)、掉、死”之类。
附注:
①参看范晓《语法研究中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语法结构体都包含有句法和语义,所以它是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结合体。
③关于静态短语和动态短语,可参看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第231-241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期;《试论语境句和孤立句》,《第一届中国语言文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香港)。④关于孤立句和语境句的区分,请参看范晓《关于句子合语法或不合语法问题》,《中国语文》1993年5期;《试论语境句和孤立句》,《第一届中国语言文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香港)。
⑤参看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第27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②⑤
主要参考文献(略)
文化对语法的影响文化对语言有影响,这是一般人都赞成的,并且其影响突出地反映在词汇和文字上。但是对语法的影响究竟怎样,有影响还是没有影响,看法就不同了。就是说有的,其看法也......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李白诗风浅析姓名:学校:学号:指导教师:日期:李白诗风浅析李二营摘要:“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汉语言文学专业主题毕业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语言学方面:1、“对立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2、“互补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3、说汉语的音节4、说同音词5、说同义词6、说汉语的词类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题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研究有什么呢?相关的论文写作要注意什么要点呢?汉语言文学专业主题毕业论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