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反应及护理_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27: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输血反应及护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

(一)发热反应

发热是输血中常见的反应

1、原因

(1)血液、保养液、贮血器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

(2)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再次输血时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2、临床表现

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发生。临床表现为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发热持续时间不等,轻者持续1~2h后缓解,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3、护理措施

(1)根据病情减慢低速或停止输血,给予生理盐水输入,爆出静脉通路并及时与医生联系。(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半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至病情平稳。

(3)给予对症处理,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并给予相应生活护理。(4)必要时按医嘱用药,例如激素、抗过敏药若异丙嗪等。

(5)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二)过敏反应

1、原因

(1)病人是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与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

(2)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使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

(3)多次输血患者,体内可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发生过敏反应。

(4)供血者血液中的变态反应抗体随血液传给受血者,一旦与相应抗原接触,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2、临川表现

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反生过敏性休克。

3、护理措施

(1)发生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通知医生。

(2)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3)根据医嘱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4)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员在采血前4h内不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

(三)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1、原因

(1)输入异型血:多由于ABO血型不相容引起,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服而造成,一般输入10-15ml即可出现症状。

(2)输入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血液储存过久、血液保存温度过高,输血前将血加热或震荡过剧,血液受细菌污染均可造成溶血。

(3)血中加入药物:多由于血中加入高渗、低渗溶液或能影响血液pH变化的药物,致使红细胞大量破坏所致。(4)Rh因子所致溶血:Rh阴性者首次输入Rh阳性血液时不会发生溶血反应,但输血2-3周后即产生抗Rh阳性的抗体。如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即可发生溶血反应。Rh因子不合所引起的溶血反应发生较慢,可在输血后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发生,并且较少见。

2、临床表现

轻者和发热反应相似,严重者可在输入10-15ml血液后即可出现症状,死亡率高,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由于受血者血浆中凝集素和输入血中红细胞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头部胀痛、四肢麻木、腰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等症状。

(2)第二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进入血浆中,可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等症状。(3)第三阶段:由于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标称结晶体,致使肾小管阻塞;又因为血红蛋白的分解物使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也可导致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护理措施

(1)出现症状立即停止输血,迅速通知医生紧急处理,并保留余血和病人血标本送化验室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给予氧气吸入,维持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输入升压药和其他药物。

(3)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以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4)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对少尿、尿闭者,氨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出现休克症状,即配合抗休克治疗。(6)认真作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查对,杜绝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不可使用变质血液。

(四)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大量输血一般指在24h内紧急输血量大于或相当于病人总血量。常见的反应有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等。

1、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2、出血倾向

(1)原因:长期反复输血或超过病人原血液总量的大量输血,由于库血中的血小板、凝血因子破坏较多而引起出血。

(2)临床表现:皮肤、粘膜瘀斑,牙龈出血,穿刺部位大块瘀血或手术后伤口渗血,严重者出现血尿。(3)护理措施:①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皮肤、粘膜或手术伤口有无出血;②可根据医嘱间隔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以补充足够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3、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原因:大量输血同事输入大量枸橼酸钠,如肝功能不全,枸橼酸钠不能完全氧化和排出,而与血中游离钙结合使血钙下降,以至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减低、血管收缩不良和心肌收缩无力等。

(2)临床表现:病人手足抽搐、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室纤维颤动,甚至发生心跳停止。

(3)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人反应。输入库血1000ml以上时,须按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预防发生低血钙。

(五)其他

如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等,远期观察还可有因输血传染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疟疾、艾滋病等。

严格把握采血、贮血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是预防输血反应的关键。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一、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反应。1、原因可由致热源引起,如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源污染;受血者在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所致的免......

输血评估、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静脉输血法一、目的1.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2.补充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3.补充抗体,增加机体抵抗力。4.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5.补充各......

预防输血反应及措施

预防输血反应及措施(一)发热反应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制热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处理:反应轻者,减慢滴数即可使症状减轻,严重者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

常见输血反应的护理 胃癌病人的护理

常见的输血反应与处理原则:1、发热反应:发热反应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继续加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撤下输血器注明“输血反应”,查究原因并对症处理(高热给予物理降温,......

输血反应.doc

输血反应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⑴血液必须由医护人员领取。⑵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发血者和领血者必须共同核对。⑶进行输血治疗时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范,输血前再......

下载输血反应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输血反应及护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