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创建广东教育强镇_弘扬老区精神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19: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创建广东教育强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弘扬老区精神”。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创建广东教育强镇

——

连平县大湖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中共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委员会 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 录

一、基本概况............................................1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3

(一)党政高度重视,反传统路径优先教育保障...............3 1.加强领导,确保教育优先发展.......................3 2.落实责任,营造浓郁‚创强‛氛围...................4 3.筹集资金,保障教育经费投入.......................5

(二)突出优化整合,反梯度发展均衡教育资源...............6 1.着力布局调整进程,促进教育公平化.................7 2.着力规范学校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化.................7 3.着力信息工程建设,促进教育现代化.................7 4.着力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人性化.................8 5.着力发挥基地作用,促进教育实践化.................9 6.着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特色化.................9 7.着力教研教改工作,促进教育科学化................10

(三)全面整体推进,反周期操作创新教育思路..............10 1.发展幼儿教育有新水平............................10 2.普及义务教育有新成效............................11 3.推进成人教育有新突破............................11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12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配臵教育教学资源............12

(二)继续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增强教师科研能力............12

(三)继续深化教育改革,重点提升教育质量水平............12

(四)继续创新教育思路,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学校............13

四、自评结果............................................13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创建广东教育强镇

——连平县大湖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国运昌盛,系于教育;兴贤育才,政之先务。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富县强镇,科教兴镇‛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水平为重点,以优化教育环境资源、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加大教育硬件软件投入、大力发展现代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抓手,以建立‚公平完善、科学合理、有效运作、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为保障,举全镇之力,聚全民之智,扎实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各项工作。现将我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的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大湖镇位于连平县境东南部,东邻绣缎镇,南接东源县黄沙镇,西依忠信镇,北与和平县相连,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革命圣地‛,也是中共连平县革委会时期工作所在地和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全镇辖区总面积78.5平方公里,城镇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丘陵坡地面积10.5万亩;该镇地处新丰江上游,大湖河与小溪河(绣缎镇)的汇合处,地势平坦、广阔,素有‚小灯塔盆地‛之称。

大湖镇原名大湖田,因境内有一个经久不旱的‚天井

湖‛,周围土地平坦、肥沃,故称‚大湖‛。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就有人居住。居民从江西庐陵迁来。明清至民国时期属忠信区(图)。1952年4月增设大湖区(五区),1958年成立大湖公社,1983年复称大湖区,1987年改为大湖镇。至2010年全镇有总人口2.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3.03%),下辖9个村(居)委会(罗经、油村、活水、湖东、五禾、湖西、盘石、库区和新街社区居委会)。

省道忠定线贯穿全镇;大湖至东源县(船塘)、和平县(良排线)两条县道公路横跨全镇,2005年12月新建成通车的粤赣高速公路纵跨我镇四个行政村,并在湖东村设有Ⅱ级互通出口,形成了‚一纵一横‛的交通网络,将大湖融入了珠江三角洲两个小时经济圈。

大湖镇把握改革和发展主旋律,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灯塔盆地商贸重镇‛为目标,努力做大做强工业、商贸等支柱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10年,农民人均年收入达4735元,比上年增长8.1%元;税收实现县级库收入618万元,完成年度税收任务的100%;在全县综合考核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实现了‚三连冠‛的工作目标。我镇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城镇‛、‚固本强基示范镇‛,市级‚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和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我镇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3所,教学点2个,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4所(均为民办)。全

镇中小学教师共135人,其中初中教师60人,小学教师75 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专兼职教师10人,幼儿园教师43 人;在校中小学生1939人,其中初中学生815人,小学生1124人,幼儿园626人。通过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我镇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得到协调均衡发展。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为契机,践行‚三反‛理念,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镇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巩固提高‚两基‛、改善学校环境、学校规范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一)党政高度重视,反传统路径优先教育保障 1.加强领导,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大湖镇党委、政府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与学校挂钩制度,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教育领导具体抓的教育工作机制。镇党政领导班子每学年定期召开2次以上教育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教育工作,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巩固提高‚两基‛、落实‚两全‛工作,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特别是新一届镇党委自换届以来,就把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摆上了首要议事日程,围绕‚创强‛工作目标,镇主要领导及分管教育的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查了解学校的办学

情况,广纳民意、集思广益,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为学校排忧解难,争取强有力措施对教育实行‚四个优先‛(即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资金优先安排、教育事务优先办理、教育用地优先规划),使全镇各校的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育资源日趋优化。

2.落实责任,营造浓郁‚创强‛氛围(1)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为了确保创建教育强镇各项工作的落实,我镇专门成立了‚大湖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镇政府各单位负责人、各村书记、各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创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教育强镇各项任务的下达、文件起草、会议组织、检查督促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和负责申报、迎验材料的撰写等工作。设立了资料组、宣传组、工程监督组和对外联络组,负责对‚创强‛各项工作的落实。村(居)支部书记、主任负责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宣传‚创强‛的重要意义,使 ‚创强‛工作深入民心;各校校长负责本校的‚创强‛宣传工作,协助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质量监督,确保‚创强‛的各项工作能按质按量完成。

(2)确立目标,全力实施

大湖镇党委、政府把‚办优质教育,创教育强镇‛作为班子的任期目标,专门制定了《大湖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各项工作,建立了镇、村领导班子任期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和考核

制度,引导镇、村领导及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教育职责。镇、村、学校均按‚创强‛实施方案各司其职,协同推进,责任到人,形成党政、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的工作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全镇人民关心教育,支持‚创强‛的工作热情。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阵地,如发放‚创强‛倡议书、‚创强‛知识问答、挂贴横幅画册,并通过与河源移动合作设臵我镇‚创强‛彩铃、彩印,全方位宣传‚创强‛的目的意义,使创建教育强镇这项惠民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教育发展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3.筹集资金,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创建教育强镇对我镇教育发展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调整学校布局,建设规范化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等工程需投入1200万元资金,我镇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增加教育的投入,致力改善办学条件。

政府加大对教育投入。一直以来,大湖镇党委、政府以兴教为责,将主要资金投入到发展教育上,保证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一是教育财政拨款逐年增长。2008-2010年,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396.26万元、440.87万元、480.3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10.1%、8.2%%,其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二是学生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08-2010年,中学分别为2080元、2338元、2705元,年增长率分别为9.8%、11.0%、13.5%;小学分别为1753元、2032元、2371元,年增长率分别为7.7%、13.7%、14.3%。三是学生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8-2010年,中学分别

为897元、1015元、1147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6.2 %、13.2%、13.0%;小学分别为671元、771元、851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9.8%、14.9%、10.3%。我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达100%,全部用于教育。特别是今年以来,我镇用于‚创强‛的资金多达1200万元,以改造各学校校舍、校门、运动场,建设各校校园文化及功能场室等,完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设备,以‚硬实力‛加快创强步伐。

发动社会乡贤捐资办学。大湖人民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都曾为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踊跃捐款捐物,为发展大湖人民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仅2006年大湖中学的校友及在外乡贤为该校50周年校庆捐款达138万元。自启动‚创强‛工作以来,我镇通过加强沟通、广泛宣传,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和教育‚创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年8月27日我镇举行创建教育强镇捐资仪式,社会各届人士踊跃捐资,当日收到捐资数额达529700元,特别是河源市恒昌农牧实业有限公司袁健康先生捐资30万元、九里鱼生态旅游度假区捐资10万元以支持我镇的‚创强‛工作,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我镇再次掀起了社会各界捐资助教热潮,形成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良好氛围认识。

(二)突出优化整合,反梯度发展均衡教育资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既需要政府政策上的保障,同时也需要有清晰的发展思路。7月20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钟明率队莅临我镇检查指导教育强镇创建工作时,要求我镇党政领导班子要肩负使命,不负重托,坚定信心,一鼓作气,确保顺利完成‚教育强镇‛创建申报工作。为此,我镇重点推进‚七个力‛,促进‚七个化‛。

1.着力布局调整进程,促进教育公平化

我镇是连平县最早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乡镇。结合实际,我们采取‚先完善中心校,再撤并‘麻雀’校‛的做法,大力整合教育资源,先后实施了四轮大力度的学校布局调整,2011年又将原5所完小实行撤高留低调整为3所完小和2个教学点,并在全县率先完成了小学部四至六年级学生的撤并,将他们全部集中到中心小学就读(至2010年前已完成镇面上7所完小撤并成5所)。目前,我镇拥有1所初级中学(大湖中学),3所完小(大湖中心小学、罗小、盘小)和2个教学点(湖西、五禾)。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完成,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臵,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公平发展,有效推动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着力规范学校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化

2011年,我镇就把创建等级学校作为提高我镇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来抓,提出了‚创等级学校,办优质教育‛的发展策略,不断完善学校硬件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水平。近几年,镇党委政府又以初级中学和3所完全小学为重点,大力追加教育投入开展规范化学校建设,使这4所学校先后顺利通过了规范化学校的验收,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满足了全镇人民希望子女就读优质学校、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3.着力信息工程建设,促进教育现代化

信息技术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手段和主要特征。我镇提出了‚以现代教育手段,更新现代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学质量水平新跨越‛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共投入资金108.7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大湖中学、大湖镇中心小学建起了校园网和网站,全镇有教师办公电脑71台,课室教学平台27个,多媒体电教平台4个,电脑室4间,学生计算机拥有量为小学262台/千人、初中107台/千人。大多数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授课,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着力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人性化

镇委、镇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切实做到‚事业促人、感情留人、待遇稳人‛。一是确保工资到位。按月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并为全镇教师办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两相当‛,教师的收入逐年提高。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坚持每年拿出一定经费,在教师节慰问在职及退休教师。每逢节假日,镇、村主要领导到学校慰问教师。今年为庆祝我国第27个教师节,我镇党委、政府举行了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了‚十佳教师‛和‚十佳班主任‛,共拿出庆祝教师节活动奖励金及慰问金近5万元。四是搭建发展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一是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在教师队伍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进校园等活动,促使教师知耻守正,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抵御社会上的不良行为,以高尚的情操影响和教育学生。二

是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本学年,我镇小学专任教师有75人,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的有58人,占77.3%;中学专任教师有60人,学历达标率100%,本科以上学历的有39人,占65%。三是重视内外交流学习。近年来,我镇组织各中小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多次到外镇、县、市学校参观学习,学习先进学校实施新课标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参观学习、交流经验,使中小学校长、教师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

5.着力发挥基地作用,促进教育实践化

我镇是革命老区,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和红色文化,这为我镇各校实施德育和社会实践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我镇拥有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5个,社会劳动实践基地5个。每年清明节和‚七一‛,各校都组织学生到我镇湖东村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革命圣地‛、中共连平县革委会时期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以及绣缎镇狮子脑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并定期组织学生到我镇的瓮潭水电站、九里鱼生态旅游度假区及红心火龙果基地等社会实践阵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了解社会,激发学生树立为家乡建设而奋发学习的远大理想和热情。

6.着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特色化

多年来,我镇各学校转变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出学校特色。各中小学结合本校实际,打造特色品牌的学校。各中小学的体育特色,利用课余时间,全面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象棋训练活动。其中大湖中学在历

届县中学生运动会综合成绩均名列前茅,而镇中心小学因体育特色鲜明于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体育学校‛。大湖中学是我县第一所被评为‚市一级学校‛的初级中学,其结合自身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了书画兴趣班、音乐舞蹈班、英语兴趣班,培养了诸多文艺特长生,创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落实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我镇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有力举措。

7.着力教研教改工作,促进教育科学化

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教改强校‛是我镇提高整体办学实力的重要措施,并把教研、教改作为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来抓。健全和完善三级教研网络,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改革试验,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教研引领、教改出质量‛的工作思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近三年我镇共有立项课题20个,其中县级15个,镇级5个;在省级以上报刊刊登或获奖的教育论文有2篇、在河源市级的有18篇。

(三)全面整体推进,反周期操作创新教育思路 1.发展幼儿教育有新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镇人民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镇党委、政府积极顺应发展的需要,立足农村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大力发展幼儿启蒙教育,积极发动社会乡贤、外出企业家捐款,帮助幼儿园添臵保教设施设备、园舍建设等,不断完善办园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同时,严格建立和健全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重

视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保教水平;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目前,我镇的天使乐幼儿园和湖东幼儿园顺利通过了规范化验收,并被评为‚市一级幼儿园‛。

2.普及义务教育有新成效

我镇在十五期间已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致力于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扎实抓好全镇的基础教育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2007年起,我镇学校全面开始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近年来,我镇义务教育普及率做到: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升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毕业率达100%。15周岁以上的青壮年非文盲率、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均达100%;小学适龄儿童辍学率为零、初中适龄少年辍学率为0.8%。

3.推进成人教育有新突破

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挂靠在大湖中学,于2011年顺利通过规范化验收,被评为河源市‚骨干技术学校‛。自成立以来,学校紧贴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臵,联合镇农技中心、兽医站、恒昌猪场、火龙果基地,先后开办了种植、养殖等专业,为本镇培养了大批的农林牧渔业人才,有效促进了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同时,全面开展成教工作,走农科教结合道路,每年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致富能手到校讲座传授,组织群众认真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突出抓好农民生产技术技能培训。成校每年年培训量约3800人次,培训面达35.4%

以上,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批‚有技术、善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忆往昔,艰辛而精彩;看今朝,任重而道远。今年以来,通过创建教育强镇,我镇各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在实现小规模学校的合并后,各校的硬件和软件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尊师重教的风气更加浓厚,成人教育、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及人民群众的需求,我镇的教育工作跟其他经济发达城镇的教育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四个‚继续‛。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配置教育教学资源 通过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优化教育资源配臵,使我镇各级各类教育走出一条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新型路子。

(二)继续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增强教师科研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今后,我镇将始终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对外着力引进名教师,对内重点培养骨干教师,力争打造一支‚思路新、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科研能力强‛的学术型教师队伍或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提升我镇的教育水平。

(三)继续深化教育改革,重点提升教育质量水平 以人为本,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着力建设规范化、优质化学校,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创新,以

创新求质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水平。

(四)继续创新教育思路,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在创建教育强镇的过程中,我镇在学校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要实现教育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今后,我镇将以‚创强‛为契机,通过特色学校和品牌学校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我镇的办学水平,为建设‚革命老区〃和谐大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实现我镇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添砖加瓦!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我们进行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自查自评,自评结果是:政府责任150分,支持教育127分,发展水平208分,奖励加分1分,自评得486分,占总分值的97.2%,已经达到省教育强镇的指标要求,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报,敬请省教育督导验收专家组对我镇的创强工作进行督导验收。

中共连平县大湖镇委员会

连平县大湖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九月三日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阳春三月,一年一度,又是两会召开时。迎着两会的春风,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总队组织我们赴百色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红七军和百色各族人民在血与......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学习英雄先进事迹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学习英雄先进事迹多少次,看到那一篇篇红色革命故事,便让我热血沸腾;多少次,看到那迎风而舞动的五星红旗,都让我慷慨激昂;多少次,看到那飘荡在胸前的红领巾,要知道那......

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汇报

镇江一中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总结创建教育强镇是巩固发展“两基”成果,落实“科教兴镇”战略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学校围绕创建教育强镇目标,真抓实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形成了“务实进......

革命老区

历史意义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的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极大贡献。革......

革命老区

革命老区调研报告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经历经90年的风雨历程。90年的风风雨雨,90年的艰苦历程,90年风雨同舟,90年的不断发展,让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派,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下载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创建广东教育强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创建广东教育强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