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堂管理的50个细节”。
以《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为镜(转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读书心得题目是: 以《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为镜
郑金洲教授《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这本书以教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了一些教学现象。这些现象中,有我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如拖堂的几分钟、零散的提问、用手擦黑板等;也有从没留意过,但确实存在的:如捂住对方嘴巴的讨论、溜走的“教育性”渗透良机、没有学习伙伴的学生等;有记录教师言行的:如教师的手势、行走路线、老师们常说的这个问题回答得对不对;也有记录学生举止的:如闭不上眼睛的学生,坐在地上的女孩等。每一个细节,都从陈述现象入手,再从理论角度辨析得失,最后提出应对策略,真可谓见微知著。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个专业研究者的听课杂记”,对着这位敬业的研究者,我真的汗颜了。学校一直在提倡做科研型教师,让我们写教学故事、教学反思,我写了一些,但不多,也有许多是无病呻吟。读着这本书,我想这一篇篇随笔不就是一个个优秀的教学反思吗?以这本书为镜,我照出了自己的浅薄,照出了自己懒于深思、惰于动笔的消极心态。
细细品味着每一个细节后作者的分析,无不是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就给予肯定,浪费学生时间、有损学生自尊、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就一针见血地批评。这时,我才真正明白我们的教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其中几篇题目是这样的“连某某都已经举手了”“指向学生胶袋的教鞭”“你来回答问题”“你在想什么呢”,这些都是老师们教学中的日常现象,作者却把它们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紧紧联系起来,想得深,想得透。我尊重学生吗?我反思着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习惯来一个掌心向上的邀请,并亲切地呼唤他的名字;对于发言多的学生,我也会询问式的征求意见: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好吗?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不按常规要求的姿势坐,甚至会手舞足蹈,或扭动身体,但我一般不会批评他们。因为这会让我想起《西游记》,书中这样记录着悟空听菩提祖师讲道时的情景:悟空喜得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祖师责问。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做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我看这些孩子虽然坐姿不正确,但小脸通红,眼神里闪着激动的光彩,显然是陶醉于课堂中而忘形了。这时,我怎么忍心去打扰他们呢?但是当我读到“你在想什么”一文时,心猛地一颤,这不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吗?类似的话还有许多,诸如注意听讲,你在看哪儿呢?而且我一向认为应该这样做: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每个学生都不掉队,一定要提醒他们专心听讲。读了这篇随笔之后,我发出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我的做法,是把学生当作工业化的生产对象来看,要求的是整齐划一,忽视了孩子们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什么知识会比孩子的尊严更重要呢?我应该做的是让自己的课堂更加适合孩子的天性一,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住每一个孩子。开学以后,我把游戏引入了课堂:二类生字采用“送信”“猜字”等游戏,一类生字则让学生用“过独木桥”“勇攀高峰”等形式,学生们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没有一个走神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需要老师的智慧与艺术。
“这个问题回答得对不对”一文抨击了现在课堂中存在的伪问题,假互动。课堂上 互动应是积极主动、充满思辨的。如果在这句话的后面再追问一句为什么,就能实现这一目标。二年级练习3有个说说写写的训练:选择合适的动词看图写话,要求每人写3句。通过分析例句,学生们知道了要说清楚“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学生自主练习之后,我开展了一个竞赛活动。一行学生是选手,请其他学生做评委,评委不仅要评关照选手写得对不对,还要做点评:对在哪里,哪里有错。第一位选手三句话说完了,我选了一个表达能力强的评委,他说:“杨晨曦说对了,他讲清楚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选的动词是唱、打、游,用得很准确。应该得100分。”第二位选手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明明和小丽在家里种树!”评委点评时说:“难道我们会在家里种树吗?应该是在院子里!”那样子,那语气,还真像个资深的评委。我顺势补充:“小朋友们,写话前一定要想清楚在什么地方做这件事最合适,不然会闹笑话的!”第四位选手两句话有问题,没有看清楚图上有几个人,在什么地方也写得不合适。评委们的眼睛可是雪亮的,一一给他指出问题。瞧,我多问了一个“为什么”,就使课堂的互动变得多向而有效,在互动中让学生反复复习一句完整的话包含三个要素的知识点。看来,我们的课堂应该少说对不对,多问为什么。
这本书中还提到了课堂教学的特征,连续5个并非,尤如警钟,发人深思。“井然有序、环环相扣、行云流水、设计严密、人人称道”的课堂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但现实总是让我感觉挫败,课堂总不能按我的预设正常进行,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发言总让我手足无措。现在我明白了,课堂不是教案的动态演示,注意力应该放在学生身上,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二年级口语交际《问路》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我去西安旅游,公交车卡上的钱花完了,需要充值,可是我找不到给公交车卡充值的银行,站在大雁塔下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请小朋友们帮帮我。当然是问路了!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怎么问?想帮助我的孩子还真不少!一个孩子脱口而出:“我要去大雁塔该怎么走呢?”一时间小手林立。一位学生说:“不行,这样说太没有礼貌了,人家不会理你的。”另一个说:“你说错了,老师要找的是银行。”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追问:我该怎样说才显得有礼貌?我怎样才能把问路的意思准确地表达清楚?又是一番七嘴八舌,在孩子们的指导与示范下,我终于学会了问路,顺利找到了那个银行。当我请学生们完成书上的练习时,发现全班只有一个孩子出错。反思这堂课,整个过程看起来有点乱,却能感受到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在闪现,而且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我眼里,《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如同一面明镜,照出了我课堂教学的得失,更让我学会了研究细节,品味细节,从细节出发关注学生的生命样态,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
细节润泽教育 —— 读《教师行为的 50 个细节》有感漳平芦芝中心学校陈珍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教学中也同样如此,细节虽小,有时毫不起眼,但它却是任何一......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的读后感假期里阅读了郑金洲老师写的《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收获很多。郑金洲老师在书中从课堂教学特征、教学方法探索、教师的语言行为、课堂中的非......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张曙光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课堂中的一举一动,教学中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有着......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课堂中的一举一动,教学中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有着不相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