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 学案_部编九下语文文言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2:55: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 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部编九下语文文言文”。

《语文中考总复习》学案导学

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范围:九年级(下册)第5-6单元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钟典课时:一课时时间: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审核人:兰桂芬

【教师寄语】

自主复习,奋战中考,百日冲刺,做考场最轻松的你。

【学习目标】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理解通假字的意思。

二、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三、将文言文的重要句子或词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正确领会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并进行初步分析。

五、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对文章(或文段)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能够概括和归纳。

六、背诵并默写课后练习中要求背诵的部分。

【课前复习导学】

一、了解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⑴通假字:通假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古汉字通假的特点是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⑵古今异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有相当数量的词语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给阅读带来了障碍和困难,为此我们也必须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古今异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

⑶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一个意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⑷词类活用:文言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一类词,这就是词类活用。如名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名词作状语等。初中阶段虽不要求掌握这些名词术语,但在具体的学习中却经常碰到,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二、复习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五至六单元背后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和古诗文部分,将第18课《孟子》两章(P155-P158)的两篇课文复习背诵,将第19课《鱼我所欲也》(P160-P161)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1课《曹刿论战》(P170-P172)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文复习背诵,将第24课《诗经》两首(P182-P184)的两篇课文复习背诵。

三、自主翻阅并复习老师在初三上新课时的一些笔记,书籍,习题与试卷,对九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概述,复习部分除了导学复习一中提到的背默外,则重点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意、词类活用这几个方面着手。文学句式和字音也是我们在面对中考文言文是必须攻克的难题,否则也很难着手对文言文的理解,故这两方面也要了解与加深印象。

★通过以上的指导,请将不懂、不熟、不能明确的内容写在这里,上课的时候同同学,组长,老师研讨交流。

【课堂复习研讨】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 通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做______ 通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_____ 通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墨子九距之______ 通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动字,并加以解释。

(1)一鼓作气词类活用字是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妻之美我者词类活用字是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惩山北之塞词类活用字是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将鼓之词类活用字是 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解释。

(1)请献十金古今异义词是 _______ 古译 ____________今译 ___________

(2)委而去之古今异义词是 _______ 古译 ____________今译 ___________

(3)牺牲布帛,弗敢加也古今异义词是 ______ 古译 ____________今译 ___________

(4)入则无法加拂土古今异义词是 _______ 古译 ____________今译 ___________

四、请解释一词多意词的意思。

故逐之()二者不可兼得()三里之城()故得城

公问其故()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城非不高也()

五、请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长勺()守圉()畎亩()法家拂士()公输盘诎()敝舆()犀兕()始龀()下视其辙()期年之后()

六、请判断给出的文言句子的句式,并加以翻译。

(1)宋何罪之有? 句式属于 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感其诚。句式属于 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之客曰。句式属于 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舜发于畎亩之中。句式属于 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训练巩固】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蹋?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与之乘()(2)公将驰之()(3)既克()(4)望其旗靡()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彼竭我盈,故克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限四个字)

4.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战斗的经过(可用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悉的成语,但有人却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军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拓展延伸】

(2005年江西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

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是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三国志王粲传》

[注]①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②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屣(q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④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⑤强(qiǎng)记:记忆力强。⑥属(zhǚ)文:写文章。⑦宿构:预先谋划准备。⑧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⑨加:超过。

1.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争取停顿。

时邕才学显著。

2.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奇:________________②一:________________③识: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的意思。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5.用自己的话说出“粲至”“一坐尽惊”的原因。

6.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课后成果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货吧,同时,也相信在收获一份知识与快乐的同时,是不是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呢?请你把在这堂课中的收货写在下面,同时,也把你发现的不足也记录在这里吧!下一次,就要改正不足,发扬有点哦。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

第一文段【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三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三篇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一)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

九下文言文复习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一、文学常识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

九下文言文复习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九下文言文复习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中考总复习之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知识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旨在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

下载《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 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中考总复习》九下文言文 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