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时代呼唤英雄横刀立马的英雄在哪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时代呼唤英雄”。
(14)时代呼唤英雄 横刀立马的英雄在哪里?
时代呼唤英雄 横刀立马的英雄在哪里? 作者:金一南
一、近代以来,民族至弱之源到底是什么?
如果某日清晨,当你登上北京景山公园的万年亭,向南眺望时,会发现茫茫苍苍的晨曦之中,气吞霄汉的紫禁城被万缕霞光化解为一片金碧辉煌的汪洋大海。这景象定会令你终生难忘。站在北京中轴线的制高点上,飒飒晨风中,历史沧桑扑面而来。你在感动与震惊之余,便充分领略了中国封建制度之严密、之完备、之持久,那也许可算世界封建制度的顶点。
这个时候,你会忘记山脚下绿色栅栏围起来的那棵枯树。忘记在那里上吊前呼天也不应、呼地也不应、呼人也不应的皇帝崇祯。你忽略的那棵枯树,就是使你震惊的那片雄浑与苍凉的真正注释。
那个时代开始,翻开中国的近现代史,泱泱中华被列强欺凌侵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满目疮痍。如此之民族灾难,世所罕见!
近代中国至弱之源到底是什么?
对中国病灶认识最深刻的,还是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严复。这位当年放弃科举、先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入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海军的人,在翻译《孟德斯鸠法意·卷五按语》中洞若观火一般指出:
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一姓之兴,则亿兆为之臣妾,其兴也,此一家之兴也,其亡也,此一家之亡也。天子之一身兼宪法、国家、王者三大物,其家亡则一切与之俱亡……顾其所利害者,亦利害于一家而已,未尝为天下计也。
严复这段话点出了中国至弱之源。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观念的影响在中国根深蒂固。当西方各国从17世纪中叶纷纷开始构建现代民族国家之时,中华民族大大落后了。
以血缘和姓氏为核心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只对姓氏、家族负责,不对民族负责。表面上说保江山社稷,实则保“大清皇权”四个字而已。就如《清史》记载的《南京条约》签订消息传到北京时,道光皇帝那句感叹“我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他们不觉得对不起天下劳苦大众、对不起生他们养他们的这块土地,只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祖宗。家天下而已,仅仅对祖宗负责而已。
二、当时的民众为何麻木不仁?
而庚子年间向十一国宣战的慈禧太后,前后反差更是惊人之大。起初为了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她以通敌为罪名,杀掉了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太常寺卿袁昶等五位反对宣战的大臣,且都是“斩立决”;后来为了与“诸国”和好,她又毫不手软地令主张宣战的庄亲王载勋自尽;大学士刚毅、山东巡抚毓贤斩立决;端亲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大学士徐桐、钦差大臣李秉衡斩监候;英年、赵舒翘赐令自尽;启秀、徐承煜即行正法。
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先听说列强要逼她下台交权,于是决心一战;后来证明传言不实,列强并不想赶走她而仍然愿意接纳她,便立即将“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的豪言,变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媚语。至于主战派、反战派,则不过是她手中的几张牌九,玩儿旧了,便随手付之一炬。
统治者这种状况,反过来又导致民众普遍的冷漠与普遍的麻木,认为天下都是皇上的,打败了也是皇上打败了,割皇上的地,赔皇上的款,与我何干?结果形成只有王朝安全没有大众安全、只有家族安全没有民族安全的状况,国家安全一开始就从民众心理养成和大众精神状态上处于千疮百孔的脆弱状态之下。
事实难道不是如此吗?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在广州登陆后,类似三元里的抗击未能成为普遍现象,更多的倒是当地民众主动向侵略者出售牲畜、蔬菜、粮食。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周围照样有中国民众随联军之后,也加入了哄抢园内财物的行列。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其中日军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3000人,美军2100人,法军800人,奥地利军队58人,意大利军队53人,全部兵力加起来只有18811人,竟然能够用10天时间攻陷北京,为什么?
一方面抗英的“义和团”虽人数众多,但仅以引魂旌、雷火扇、阴阳瓶、如意钩等八宝什物与八国联军的毛瑟枪对阵,只能是以卵击石;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同样是人数众多的雇佣民众跟在八国联军后面,推小车帮着运物资、送给养。
联军部队进抵北京,城墙又高又厚不得入,又有民众通风报信,告知广渠门的下水口没有封堵设防,于是联军沿此缺口攻入城内。攀墙围攻皇宫,同样有民众帮着架梯、扶梯,甚至有民众骑于墙头帮助瞭望。
有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画面是当联军部队从广渠门下水口鱼贯而入、一个一个顺土坡往上攀爬时,两侧有一群群留辫子的中国民众,揣着手站在两旁,事不关己地麻木观看。
三、历史如此惨痛,现实为何如此健忘? 有人说岁月能抚平一切,包括苦难,包括伤痕。
当工地的脚手架最终取代刑场的绞刑架、当建筑的喧嚣最终取代战场的喧嚣,岁月真的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这种神奇的疗效吗?
“在我年轻的时候,脸上这些刀痕是很吓人的”,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李秀英对采访者说。当年她不甘受辱与日本兵殊死搏斗,被刺37刀,鼻子、嘴边、眼角、脸颊无处不是刀伤,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现在58年过去了,皱纹已经掩盖了刀痕。”说着这一切的时候,当年77岁的李秀英已经很平静。对面静静听的采访者,是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茹。
“现在58年过去了,皱纹已经掩盖了刀痕。”说着这一切的时候,77岁的李秀英已经很平静。对面静静听的采访者,是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茹。
张纯茹用英文记录下采访的一切。她从小在美国长大,虽然能用中文交流,但用中文阅读和书写已经很困难了。1997年,29岁的张纯茹出版了这本书:《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这是从未经历灾难的新一代人,对那场浩劫的认识与思索——而且是更深刻的认识与思索。不说这本书所产生的影响,也不说这本书让世界上多少人第一次知道南京大屠杀的真像,它引人思索那些更加久远的命题:关于历史与现实,关于记忆与忘却,关于岁月的皱纹和历史的刀痕。
都知道不应该忘却。现实却迫使人忘却。遗迹在消失。老人在逝去。新诱惑、新追求、新概念、新梦想、新人类、新新人类……在层出不穷地产生。现代都市的青年,大脑几乎变成一两周就要格式化一次的硬盘,还有多少空间存放那些历史的老照片呢?
四、横刀立马的英雄在哪里?
那是一个纲常错乱、廉耻扫地的暗无天日的年代。在被问到自己的梦想时,清华大学教授俞平伯用了一个反问:我们的英雄又不知在何处?
整个民族都渴求有英雄出来横刀立马,顶天立地。
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就是这样顶天立地的英雄。
杨靖宇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中坚持抵抗,绝不投降。战斗到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身边的人除去牺牲,就是叛变。
叛徒程斌,抗联第1军第1师师长,杨靖宇最信任的人,1938年率部投敌,组成“程斌挺进队”,将杨靖宇在深山老林里的密营全部捣毁,逼杨靖宇入绝境。
叛徒张秀峰,军部警卫排长,父母双亡的孤儿,被杨靖宇抚养成人,1940年2月带机密文件、枪支及抗联经费叛变投敌,向日军提供了杨靖宇的突围路线。此人是杨靖宇的贴身警卫,知道杨靖宇的活动规律,他的叛变导致杨靖宇很快牺牲。
叛徒张奚若,抗联第1军第1师特等机枪射手,叛变后在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的命令下,开枪射杀了杨靖宇。还有一个很难称为叛徒的人:蒙江县“保安村”村民赵廷喜,上山砍柴发现了杨靖宇。杨靖宇好几天没吃饭,棉鞋也跑丢一只,对赵廷喜等几个村民说,下山帮我买几个馒头,再买双棉鞋,给你们钱,不要告诉日本人。赵廷喜张皇失措下山,很快就向日本人告发:杨靖宇在山上。
程斌、张秀峰、张奚若、赵廷喜,都是中国人,又都是失去血性,最终只能给别人当奴才的中国人。
赵廷喜向日本人告发前,在山上看见杨靖宇几天没有吃饭,脸上、手上、脚上都是冻疮,说: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赵廷喜哪里知道,岂止不杀,如果投降,日本人打算让杨靖宇出任伪“满洲国”的“军政部部长”,利用其影响制伏整个东北抗联。
杨靖宇沉默一会儿,对赵廷喜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这句话真是震人心魄。冰天雪地之中,四面合围之下,杨靖宇用整个生命,大写出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今天之所以还能有中国,就是因为有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在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大多数人万念俱灰的时候,用自己的灵魂与血性,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当年地质学家丁文江面对国内经济凋敝、政治混乱、日本侵略者步步蚕食的黑暗困境,说出一句极具内力的话:“只要少数之中的少数,优秀里面的优秀,不肯坐以待毙,这个民族就总有希望。”我们党就是在这个最危难的时刻,将阶级担当转化为民族担当,由阶级斗争的开路先锋,转变为民族存亡的中流砥柱。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徳怀这些人的骨头是很硬的。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高级领导者无人向日本人投降,八路军、新四军也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去当伪军。毛泽东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向敌人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民族危亡关头,他们给中华民族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气概。
五、尾声 历史应该永远记住这个日子:2015年9月3日,**广场万人肃立,寂然无声,唯有70响礼炮一声接一声的轰鸣,震撼着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的人们以及电视机前亿万观众的内心。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隆重地表达对胜利的纪念,对先烈的崇敬,对苦难的追思。
听得见这轰鸣炮声的,和已经听不见这轰鸣炮声的,共同分享作为中国人的尊严。在奔腾不息的光阴长河中,我相信这些命题还将长久萦绕着我们:关于历史与现实,关于记忆与忘却,关于岁月的皱纹和历史的刀痕。我又相信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每一个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新鲜活力的人,都在使我们的声音穿越苍穹,让世界听到中国人民的心声。
(14)时代呼唤英雄 横刀立马的英雄在哪里?时代呼唤英雄 横刀立马的英雄在哪里? 作者:金一南一、近代以来,民族至弱之源到底是什么? 如果某日清晨,当你登上北京景山公园的万年亭,向......
时代英雄心得体会我们学习王继才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从学习弘扬王继才精神看,公仆精神是本质,奋斗精神是精髓,求实精神是灵魂,大无畏精神是重要内容,奉献精神是鲜......
呼唤英雄阅读答案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呼唤英雄》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①按......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呼唤英雄阅读答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呼唤英雄》阅读答案小编整理了关于《呼唤英雄》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也祝同学们的阅读理解的技巧更好,祝大家学习进步!《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