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合作组织推进兴林富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经济合作发展组织重点”。
发展合作组织
推进兴林富民
赤峰市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区交界处,总土地面积4317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个街道,305个行政村、19个社区。总人口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森林覆被率47%。目前,集体林已明晰产权269.6万亩,确权率达到99.8%。林改后,集体林的权属结构、经营方式、经营规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集体林地被分割成条条块块,农民分散经营、势单力薄、技术服务跟不上,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竞争力弱、难以进入大市场。为提高林农果农的组织化程度,解决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农户“办”不了的问题,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宁城县因势利导,以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为突破口,积极引导林农果农组建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了兴林富民之路。
一、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和成效
宁城县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高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县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1个,总资产5.1亿元,总收入3.89亿元,成员总数2150人,带动农户1.2万户。有8个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商标,主要经营林果业、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特色养殖等,成效较为明显。
如小城子镇百氏兴林果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16户,年产果品1400万公斤,社员人均增收 3200元,十二五期间带动173户、545口人稳定脱贫。2014年12月被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07年,由柳树营子村党支部书记白银江会同宁凤林等7人发起,成立百氏兴林果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成为果农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合作社成员辐射宁城县、翁牛特旗和辽宁省建平县等地13个乡镇46个村,果品生产基地扩展到2.2万亩。内设“生产服务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建水果保鲜库一栋,库容1800立方米,达到50万公斤仓储保鲜能力;建设仓储库一栋360平方米,分选包装车间一栋400平方米,购置水果重量分选机一台,实行流水线作业;购置了生产资料配送运输车和果品配送箱货车,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587万元。
合作社采取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统一修剪、统一使用肥料、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果实采收,分户经营的“七统一分”管理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做好技术指导服务。一是培养了70名技术骨干,划分8个技术服务片区,常年进行技术指导,手把手教社员果树栽培管理技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不定期组织技术骨干到辽宁省熊岳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等地实地考察、参观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聘请专家为社员授课,在培训中心及田间地头举办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班,提高果农生产管理水平。二是统一采购生产物资,分送到合作社社员手中,减少中间环节支出,为果农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引进推广新品种,先后从吉林省果树研究所引进“新苹红”等苹果品种3个,“寒红梨”等梨品种3个,经过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地块进行实验,“新苹红”、“寒红梨”对本地区气候适应性强,性状表现良好,于2014年12月通过内蒙古科技厅成果鉴定。四是开展销售服务,建立了电商平台,注册了“柳园”商标,果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6年为果农销售果品600万公斤,创产值3600万元。
宁城县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位于宁城县大城子镇鸡冠山村,成立于2006年12月12日,2016年1月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现有126名果树种植户,成员资产总额为450万元。现种植寒富苹果15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5%,成为鸡冠山村发展果树经济“一村一品”。通过“合作社+技术协作单位+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立了1000亩按绿色食品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011年,合作社还承担了国家林业局《寒富苹果行业标准》化起草工作,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并组织成员免费统一技术培训、考察和服务。充分利用微信群,指导果农从栽培、修剪管理、施用有机肥料、病虫害防治、套袋技术、机械分级包装、储藏保鲜、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能按照标准化技术操作规范组织生产,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负”的新型成员关系。实现了成员增效,激发了发展果树经济的积极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减少了单位产品的成本。2015年苹果收获季节,合作社改进了彩色包装,突出了内蒙古元素,增加了二微码扫描功能,不仅可以有效宣传寒富苹果的生产环节,防伪,还起到了产品可追溯的作用。合作社争取了国家项目扶持资金,新上了苹果纸箱、苹果套袋、苹果网袋制作设备,新增了苹果选果机,新建了1000吨苹果储藏保鲜库,增强了合作社的发展后劲。除此以外,合作社还在近几年,建设了文冠果丰产栽培试验园,每亩收入2000余元;引进了杂交平欧大果榛子试验成功,每亩产量高达500余斤,目前已在赤峰各地开始推广;引进了纸皮核桃新品种,经过多年驯化目前进入盛果期;引进了欧洲甜樱桃新品种,发展设施樱桃,创新高效农业。
合作社从技术指导、经营模式、品牌带动等方面,辐射带动了周边5个村近3500亩果树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的增产、增值、增效。未来三年,合作社将推进苹果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的相互交融;大力发展集果园观光、苹果采摘及科普推广于一体的观光农业。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宁城县是内蒙古较早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旗县,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特别是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完成以后,高度重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把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提升林农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林农收入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2010年,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各部门支持发展经济合作组织的职责,做到“支持而不干预,扶助而不包办,引领而不强制”,把合作社建设成为独立核算、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经济合作组织。2011年,制定了《宁城县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县长为组长,由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县林业局负责林果专业合作社的试点培养、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宣传培训、登记备案等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真正形成合力、推动林果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二)调整结构,政府引导
宁城县的地貌特征是“五山四丘一分川”,属中纬度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有林业用地39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已形成特殊的小气候。为有效利用独特的环境与资源,挖掘林业资源潜力,提高林地综合产出率,在“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中,把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产品确定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果树经济林产业。编制了《宁城县经济林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县果树经济林达到15万亩。2014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果树经济发展的决定》,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壮大合作组织。培育运营规范化的林果专业合作社16家以上,果农入社率达到80%以上。建立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壮大果品经纪人队伍,建立无公害绿色果品、特色果品配送中心,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具体措施是:“从2014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投入扶持资金100万元,对果树经济林示范园区、精品林果观光采摘园、仓储保鲜、分选包装设备及林果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适当补贴”。把林果专业合作社作为乡镇目标化考核重要内容之一:“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注册的林果专业合作社,并发挥明显作用。得4分”。随着果树经济林基地规模扩大,在宁城县积极引导下,在果树、杏仁、林下产品、特色养殖、森林旅游等产业上分别培育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建成 21个林业专业合作社。
(三)加强管理,培育典型
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除了积极引导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以外,加强了对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行的指导,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和制度,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社员股金结构,规范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设置成员账户,健全档案管理,实行社务公开,接受社员监督,依法规范合作社管理和运行机制,切实保障社员的民主权、财产权、经营权、分配权等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了合作社法治化进程,切实加强了合作社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
本着“示范、引导、服务、推动”的原则,采取项目整合、政策倾斜、重点帮扶、专业指导等措施,培育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合作社典型,初步形成了以小城子百氏兴林果专业合作社、山头果品专业合作社、大城子寒富苹果合作社、大双庙凤凰岭林业专业合作社、黑里河森林生态旅游合作社为典型的合作体系,达到了典型带动,以点带面的目的,加快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
(四)政策扶持,技术指导
我县决定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个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林果专业合作社,每发展一个合作社县里扶持50万元,同时对达到1万亩以上规模的林果业合作组织,配备林果专业毕业生,人员编制在乡镇林工站,服务在林果合作社。另从现有事业编制人员中选调27人充实到乡镇林工站工作,使每个乡镇林站人员达到6人以上,确保为林农、果农做好技术服务。扶持小城子百氏兴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厂房、购销门市、果品筛选贮存场地、贮藏库等基础设施。县林业局成立了林权抵押办公室,对需要资金扶持的合作社开展抵押贷款业务。林业部门积极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信息,及时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建设果树技术服务队伍,为果农做好全程服务。
(五)经济能人带动,做大合作组织
针对我县林果业生产理念落后、农民分散生产经营和单打独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自然、市场和技术等多重风险问题,宁城县十分注重发挥农村林果种植大户及经济能人的作用,对引领林果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能人予以表奖。如五化镇果树种植大户胡彦成,2007年在所处的朝宝沟川,吸纳6个行政村16名果树经济人和20户果农成立鸽子山果树协会,统一组织学习,统一实施浇水施肥、嫁接、脱毒套袋、灭虫、剪枝、疏果等田间管理技术;统一苹果质检、等次评估、价格考察等销售服务;统一土地协调资金,解决了管理松散、土地流转难和资金筹措难的问题,果树产业实现蓬勃发展,两年内基地规模由950亩扩展到3000亩。随着市场订单的增加,为增强诚信和搞好契约化管理,2009年,胡彦成联合周边6个村的果农组建了以鸽子山村为中心的果树专业合作社,果树协会演变成合作组织,合作社与262户果农签定了生产、经营、销售合同,基地规模扩大到7000亩,果农享受到生产、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在合作社成员中培养了21名果树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实现果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平均每亩果树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小城子镇长皋村何秀庆在自己的承包山上栽植30亩果树,6年亩产值达到3000元,同时带领全村社员组建祥和林果专业合作社,吸纳120户果农入社,建设寒富苹果基地2000亩,全部实现节水灌溉,目前已有500亩进入盛果期,年产量75万公斤,亩收益达5000元。宁城县对胡彦成、何秀庆等60名带领农民致富的农村经济能人给予表彰奖励。
宁城县林业局
发展合作组织推进兴林富民赤峰市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区交界处,总土地面积4317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个街道,305个行政村、19个社区。总人口61......
兴林富民产业长青——风雨前行中的丽水林业产业(上篇)丽水,森林覆盖率77.6%,作为浙江的绿色“心脏”,一边要追求青山绿水永续覆盖,另一边又要向现有的林地要效益,如何做到既保住生......
今年以来,龙口市林业局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和龙口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烟台市“三年大造林”工作部署,全市大绿化造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营造防护......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安陆市木梓乡陶文娟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地兴起,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各种专业合作组织逐渐成为经济建设的储备力量。为加快......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着力推进农民致富丰城市地处江西省中部,总面积为2845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其中农业人口97万,辖31个乡镇(街办)。全市耕地面积132.93万亩,林地119.54万亩,牧草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