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罗市情_汩罗市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2:46: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汩罗市情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汩罗市”。

龙舟故里 洞庭新邑

汨罗市地处洞庭湖畔,因名江汨罗江而得名,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汨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春秋时为罗子国都城,秦置县,南北朝设州,唐并入湘阴,1966年分家建县,1987年撤县建市。汨罗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诗求索、怀沙自沉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还哺育了杨沫、白杨、康濯等文艺名家。龙舟文化、湖湘文化脉脉相承,求索精神、骆驼精神代代相传,名列湖南百景的屈子祠、任弼时纪念馆每年吸纳游客50万人次。2005年,汨罗市投资近4000万元,新建了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2005年,“汨罗江畔端午节”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龙舟故里国际品牌。汨罗物华天宝,资源富集。生态资源丰富,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带来分明的四季、充沛的雨量;东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奔涌着115条大小河流,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1.8%,积蓄林木218.3万立方米。砂金、高岭土、花岗岩等20多种矿产星罗棋布于全 市,其中汨罗江砂金砂储量居长江以南各县(市)之首。汨罗农业经济基础坚实,农产品门类齐全、优质高产。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水稻、玉米、红薯品质优、销路广;龙舟茶、名优果、大棚菜享誉省内外,花卉、苗木时鲜四季;鱼、蟹、虾各种水产琳琅满目,鸡、鸭、鹅和猪、牛、羊各种家畜丰富。工业基础好,已形成化工、机电、建材、冶金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松菊油漆、加华肉牛走 俏全国,龙舟动力、龙舟收割机畅销中南、华南地区。特别是汨罗市工业园成为各种资源的聚集地,已引进项目38个,总投资26.8亿元,再生资源深加工、农产品加工、绿色环保和农机制造四大产业群强势崛起。2005年10月,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湖南汨罗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龙舟竞渡破碧浪,千年故土展新姿.占改革发展之天时,凭区位优势之地利,集万众一心之人和,汨罗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率先进入全省小康县(市)行列.2007年,预计全市完成GDP75.6亿元,(2007年均为预计数)实现财政收入6.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180元.同时,素质教育早已誉满三湘,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国土、社会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均跻身全国先进.我市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性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岳阳六县(市)第一位,综合经济实力有望进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

当前,全市人民正以巨大的热情,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加强新型工业、新城区、新农村建设,按照实力强劲、民生殷实、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要求,实现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概况

近年来,汨罗市委、市政府坚持依托两市(长沙市、岳阳市)三路(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国道107线、省道308线等公路,和汨罗江水路)大力调整结构,瞄准全省“十强”,再

创汨罗辉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007年,预计全市GDP完成75.6亿元(2007年均为预计数),同比增长16.8%,人均GDP达11631元,比上年增加972元,我市GDP在全省县(市)排位中有所上升。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8.1亿元、38.6亿元、18.9亿元,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6.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9亿元,今年,我市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性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岳阳六县(市)第一位,综合经济实力有望进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

农业保持平稳发展2007年,全市共完成农业总产值29.08亿元。1987年,率先在湖南省内绿化宜林荒山,获“湖南省消灭荒山第一市(县)”的称号。1988年被确定为全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市);1989年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1993年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市);1994年成为全国水稻机械化第一县(市);2000年被确定为全省5个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市)之一。龙舟牌优质茶叶、天子家俬、系列屈原酒荣 获1999年湖南首届农博会3项金奖.农业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势头。粮食年年丰收,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优质稻、红薯、玉米三大种植基地和生猪、肉牛两个养殖品牌,省、岳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3家。硬化通乡公路130公里、通村公路700公里;改扩建卫生院18所,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15所,改造学校危房3.5万平方米;衬砌渠道1500公里,改造中低产田8.5万亩,新建沼气池1.9万个,植树造林19.8万亩,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新气象。第三产业日益红火,增加值首次超过一产业。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企业效益逐步提高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5.1亿元,从2003年到2007年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在岳阳六县市一直排名前列。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4%,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4%。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29.9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5.2%,增长37.8%。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7%,增长82.9%。再生资源产业实现增加值19.4亿元,增长83.5%,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3%,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再生资源主导产业对经济与财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03.7亿元,增长53.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73.94%,同比提高24.6个百分点。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形成了以中天科技为龙头的五金机械制造,以音品电子、湘能金

一、飘风电器为龙头的电子电器,以光明、天子、现代家具为龙头的家具制造,以长乐为中心的家防设备制造,以加华、生活园食品为龙头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聚焦。一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日益壮大。规模效益逐步实现。仅今年元月至8月,全市新增规模企业共18家,规模工业企业已达137家。岳阳市2006年度“十强民营企业”我市获居第二名。中天科技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实现了汨罗上市公司和全省国外上市企业零的突破。乡镇企业稳步前进。全市乡镇继续平稳、健康发展,规模经济发展壮大,改革体制有所进展。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为市域经长3济增长的主动力,以再生资源产业为主的工业园

区成为第二产业崛起的新源泉。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37家,2007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0亿元,年均增5%。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列入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重点发展项目。汨罗工业园以全市百分之一的土地,聚集了全市三分之一的规模企业,创造了全市五分之四的税收,正在成长为湖南乃至全国知名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和谐汨罗面貌一新.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55元,增长25%,增幅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招商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市实际引进市外境内项目97个,实际到位资金16.45亿元,增长2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87万美元,增长119%。上争项目资金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已进入计划笼子的项目累计安排资金1.85亿元,增长27.5%。

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市共完成旅游总收入8000万元,接待境内外游客68万人次,对外贸易和经济交流明显增强。弘扬龙舟文化,成功举办三届龙舟节和一届粽子文化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长乐故事会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任弼时纪念馆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屈子祠名列“新潇湘八景”。湖湘胜境玉池山,曾经是晋陶淡结庐炼丹之处,有“十洞八湖”及数十处景点,令人心旷神怡。佛教圣地资圣寺,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原是湘北地区的佛教圣地,长沙开福寺和岳阳境内和僧人均在此受戒。这里景点繁多,毓秀钟灵。奇山秀水八景洞,集山水风光和自然生态环境于一体,是岳阳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之处,山林茂密,峰岭盘结,沟谷回环,古朴幽静。著名作家韩少功和张新奇已寓于此地。

城市建管有新进步。完成了友谊河综合治理工程,新建了汨罗江大道、建设东路,改造了京珠高速新市连接线和建设路、大众路、罗城路等城区主干道,美化了归义广场、燎家山广场、中信广场。新火车站、新汽车站建成投入使用,天恒量贩、心连心超市、友谊购物广场落户经营,素质教育中心、龙舟竞渡中心、广电中心投入运营。城市排污系统逐步完善,汨罗江河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绩。推进城区亮化、绿化,加强“门前三包”;取缔城区踩士,新上的士;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推进社区建设,实施殡葬改革,城市形象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全省城市爱卫检查评比中,我市连续三年荣获县级市甲类第一名。

教科文卫事业协调发展。取得国家专利105项,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行列。在全省农村县(市)率先进入高中教育普及期,市一中、二中晋升省示范性高中。五年内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0.4年,每万人口大学生增加119人。《乡长本姓赵》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交通优势十分突出。从汨罗至岳阳和长沙的铁路和公路客运时间分为50—100分钟。近几年来,加快了公路交通建设速度。省道S308线拓宽建成了标准二级公路,自力更生建成了汨罗江红花大桥和长乐大桥,南北交通更加便捷。过境22.92公里的京珠高速公路通车后,更加缩短了汨罗与外界的距离。新火车站已竣工投入运营。全市已成“三纵通南北,九横贯东西”的综合交通布局。完成“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农村通讯“村村通”工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和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迫切要求,汨罗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既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又面临新一轮挑战,只有不断弘扬求索精神,居安思危,与时俱进,才能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地理位置

汨罗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属幕阜山脉与洞庭湖平原的过渡地带,西临洞庭湖。地处东经112°51′-113° 27′,北纬28°28′-29°27′之间。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汨罗市东与平江相靠,南与长沙、望城两县相携,西与湘阴县、沅江市接壤,北同岳阳县毗邻。最东处为八景乡山阳村的山阳寨,最西处是芦苇场的石湖包,最南端系高家坊镇鹿峰村的陈家湾,最北端是磊石乡汨岳村的汨岳界。南北相距66.75公里,东西相距62.5公里,全境周长301.84公里,总面积1561.9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75%,占岳阳市面积的10.4%,汨罗市建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

地势·山峰

汨罗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由山地向滨湖平原呈梯降过渡,头枕幕阜,脚踏洞庭。东南部峰岭起伏,连绵成脉,形成天然屏障。其中,东有幕阜山余脉智峰山,群峰拱岱,岭峦盘结,沟谷回环,犬牙交错,地形险峻。山区还有南岭、米家寨、老山尖、苦岭、乌石尖、冷水尖、从毛山、汉峰山等山峰。南部有飘峰山、神鼎山、隐居山、玉池山、湖鼻山、密岩山等。

丘陵·岗地·平原

汨罗的丘陵多处于岗地与低山过渡地带或山地余脉末梢。海拔一般在110-250米之间。岗地是汨罗分布最广的地貌类型,面积613.5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39.28%。汨罗的平原位于汨罗江及其支流溪谷两侧,由中部向西北部呈扇形展布敞开,地表物质由河湖的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的冲积物或冲积湖组成。海拔绝大部分在50 米以下,平原面积296.01平方公里,平原土质肥沃,水利条件好,是全市粮食、棉花的主要产区。同时,平原中水域较广,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水文

汨罗有湘江段及流长4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4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条。属于洞庭湖水系的有汨罗江,是洞庭湖水系中仅次于湘、资、沅、澧的第五大水系。汨罗江的上游称汨水。汨水发源于江西修水县黄龙山的梨树竭,流经修水的官田桥、龙门厂,平江的长寿街、嘉义、三市、浯口,汨罗的长乐、新市,在大洲湾与罗水汇合。汨罗江流长253.2公里,流域面积5543平方公里。罗水因源出巴陵罗内而得名。罗水流域跨岳阳、平江、汨罗三县市。罗水干流长88公里,流域面积595平方公里。汨罗多年平均降水量1345.4毫米,降水总量 21.31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44.65亿立方米,尚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为28.43亿立方米。

土壤·植被

汨罗土壤的成土母质有第四纪松散堆积物、花岗岩母质、板页岩母质及云母片岩母质、红岩母质4种,不同母质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土壤类型有水稻土45.60 万亩,红(黄)壤94.57万亩,紫色土11.57万亩,潮土 2.54万亩。土壤分布为南部红(黄)壤水稻土区、中北部红壤水稻土区、汨罗江流域潮土及水稻土区、东北部紫色土、红壤水稻土区。汨罗属中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亚地带的湘东山地丘陵栎栲林、台湾松林、毛竹林植被区和湘北滨湖平原栎栲林、农田及防护林、堤坑沼泽湖泊植被区。主要植被有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灌丛、草丛、毛竹林、经济林、农田植被、水生植被等9种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累计年平均气温17℃,以1 月、4月、7月、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其平均气温分别为4.4℃、17.0℃、28.9℃、18.1℃。全年气候是冬冷、春暖、夏热、秋凉。热量充足,雨水集中。累计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650.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7%。其中71.6%集中在主要农作物生长的7-10月在全国属多雨地区,65.6%的降水和70-85%的总辐射集中在4-10月,光、热、水三者配合较好,适宜于双季稻生长成熟和亚热带经济林木生长,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气候环境。

行政区划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置乡、坊、里。汨罗境内设有长乐、永宁、归政、大义4乡和归义、新市坊。元代改乡为都,改里为图,后因都图册分载里中,辗转以里为都。明初恢复乡、坊设置,乡下设都。清袭明制,乡、都相附。清咸丰5年(1855)改设局团。汨罗境内设19局,206团。民国2年(1913),实行地方自治,改局为乡。乡下设保,保下设甲。至民国38年(1949)7月境内设有4区,17乡,223保,2347甲。

1949年8月,汨罗境内设17乡,3镇。1950年9月,划乡建政结束,改设6区、84乡、2镇。其后,区乡规模常有变更。1956年5月并31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设16个公社,120大队,1126个生产队。1961年底调整至33个公社。1966年2月设置汨罗县,33个公社调整为25个及1个县属镇。1984年撤社复乡,大队、生产队改为村、村民小组。其后部分乡撤乡建镇。

2002年末,汨罗市辖17个镇:城关镇、汨罗镇、新市镇、古培镇、白水镇、川山坪镇、高家坊镇、弼时镇、李家塅镇、沙溪镇、黄柏镇、长乐镇、三江镇、大荆镇、桃林寺镇、屈子祠镇、范家园镇。12个乡:城郊乡、红花乡、黄市乡、玉池乡、天井乡、古仑乡、智峰乡、八景乡、火天乡、新塘乡、白塘乡、磊石乡。6个场圃:原种场、范家园茶场、磊石渔场、桃林林场、玉池林场、白水苗圃。1个办事处:营田办事处。辖村(居)委会413个,村(居)民小组6189个。

全市土地总面积193.92万亩,其中耕地51.16万亩。城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

全市有15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占99.95%。据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总户数19.40万户,总人口65.89万人。其中非农业户人口8.83万人。男女性比例107.6:100。2002年人口出生率9.6‰,净增率3.3‰。

汩罗市情

龙舟故里 洞庭新邑汨罗市地处洞庭湖畔,因名江汨罗江而得名,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汨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春秋时为罗子国都城,秦置县,南北朝设州,唐并入湘阴,1966年分家......

汩罗江中一滴水作文

汩罗江中一滴水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

德阳市情

德阳市情德阳年建市。今辖、、、、、,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居全省第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民人均纯收......

德阳市情

德阳1983年建市。现辖旌阳区、广汉市、什邡、绵竹、中江和罗江六县(市、区),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人口392万,是成渝经济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和成都经济区重要增长极。2013年,全市......

烟台市情

烟台市情今天很荣幸能够为您介绍烟波浩渺的人间瑶台——烟台市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濒临黄海,渤海。遥望辽东半岛,韩国,日本。烟台市拥有5区,1县七个县级市和一个国家级开发......

下载汩罗市情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汩罗市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汩罗市 市情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