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 试卷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年级数学上试卷分析”。
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 试卷分析
2013-2014第一学期
本单元考试,合格率为96%。总体来说,成绩还是理想的。
这次测试难度比较适中,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现在我具体分析一下今次考试我的得与失。
一、计算部分
今次测验卷计算题是口算,难度适中并偏向容易,分值15分,都是100以内的加减法,所以学生在这部分都做的比较好,个别学生杨桐雨(扣8分),范佳伟(扣10分),左卫博(扣14分)除外,其他基本上都是满分。
二、基础知识部分
1、填空题由8小题组成:数线段、米和厘米的进率、看刻度尺、用米和厘米估计事物、几个量的大小比较、填大小号、带有长度单位的计算。着重考察学生对一定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概念的认识程度。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
失分比较多的是:
2到8是()厘米,较多学生都将这两个数字进行了相加,都理解错误了。
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郑豪将它完全相反了,写成了从短到长,说明他根本就没有看这个大于、小于的符号,自己随意的写下来。
比较大小和多个单位比较时,米和厘米在一起还不会,如范佳伟【完全不懂】,说明做题不够细心。
2、判断和选择,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米和厘米之间进率、线段、量物体、估计等的进一步的了解。错比较多是: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做单位。”有11位学生认为是错的,通过了解,发现他们没有将题读到,以为是用什么来量。【粗心,要多提示读题】。
“我们可以用卷尺量一量教室里黑板的长度”。较多学生都打了错,认为量黑板用的是米尺,没有想到卷尺也是可以测量的,这可能因为我在课堂中只是提示到,没有拿起卷尺将黑板进行实践操作的缘故。【以后要让学生多多动手进行操作】
“小朋友的拇指宽约()。”有6名学生选了“米”,2名学生空着没有做选择。【看来学生对米和厘米或者说对这个“宽”还不是很理解,还要再强调】
3、画线段,进一步了解10厘米以内个数的长度概念,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学生基本上都画对了,也注明了是几厘米。
“画一条比 长3厘米的线段。”这题错的比较多了。其中空着没有画的是李博;
这么多没有画对。看来平时我们练习时学生不太理解,强调的不够,这些以后需要改进。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这样的知识还要多加的练习。
4、估一估那条线段最短,较多学生估计错误,认为1号最短的有6人,认为3号最短的有11人,指出学生的目测能力还不够,也说明学生在做题时没有好好的利用起直尺。
三.解决问题部分。
这一部分共有5小题,从结果看还是有一部分学生错,看来学生对以前的知识学的不够扎实,还要多加的练习。
第1题主要考察学生求剩下来,算式都列对了,就是个别学生退位退得不好。
第2题考察学生求原来总数,杨志豪理解错误,其他学生都做对了。第3题是两人身高的比较,3人计算结果错误。第4题全对。
第5题也是考察剩下来的减法算式,3人答案错误,3人列式错误。总体上还得多加练习。
这份试卷体现了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及知识网的考察,同时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各类体型中注意了由易到难。试卷的容量、难度比较适度,起到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作用,特别是把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今后特别是计量单位的教学,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的习惯,把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几何知识运用于实际。观察测量篮球场,乒乓球场、走廊等长度。这样通过训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本次单元测试,试题覆盖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点,共大题,小题。分为计算能力、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具体题型为......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郑文柏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本次单元测试,试题覆盖二年级数学本单元的知识点,共8大题,分为计算能力、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具体题型为填空题、连......
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本次单元测试,试题覆盖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点,共7大题,16小题。分为计算能力、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具体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2013-2014第二学期一、总体情况: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灵活多样,同时紧扣课文,贴近生活。即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第二单元测试质量分析测试时间:2016年10月18日 分析日期:2016年10月19日一、试卷分析:1、成绩分析: 本次参考22人,及格22人,及格率100%,优秀13人,优秀率59.1%。没有满分。优秀率和高......